第三十四回 秦叔寶為母作壽 羅公然中途被劫
關燈
小
中
大
,上寫‘迎賓’二字。
我知道妹丈你交遊甚廣,官私兩面的朋友都有,這座‘賈柳樓’就專門款待綠林好漢。
另外,西關外的‘月明樓’客棧,咱們也包下來,專門款待文武官員。
壽堂就設在秦府,東西跨院專門款待左鄰右舍的賓朋。
至于所有費用物品,都不用你操心,全由我們來籌措,你看如何?”秦瓊連連稱謝。
轉眼九月初九就要到了,賈雲福、柳州臣已把一切籌辦妥當。
這一天秦瓊和賈、柳二人正在屋中議事,秦安進來禀報:“二弟!門外有兩位道爺要來拜見!”秦瓊趕緊迎了出去。
隻見府門外站着兩個人,上首這個人身材高大,頭挽發髻,金簪别頂,身穿青布道袍,圓領闊袖,颔下一部長髯,四方大臉,慈眉善目。
下首這個人頭戴魚尾道冠,身披灰布道袍,腰結絨繩,雙垂燈籠穗,足蹬雲鞋,手擺拂塵,面如銀盆,細眉朗目,鼻直口方。
秦瓊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好友魏征和徐績。
魏征字百策,徐績字懋功。
他們二人當年住在單雄信的家廟裡,曾經救過秦瓊的性命,以後彼此有了往來。
秦瓊見這兩個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吞吐宇宙之志,兵書戰策無一不精,古今經典無一不曉,而且頗有俠義之風,因而對這兩個人倍加尊敬。
今日三人相見,驚喜交加。
秦瓊急忙上前施禮:“不知二位道爺駕到,有失迎迓,當面恕罪!”徐懋功笑道:“聽說九月初九是老伯母六十大壽,我二人給老人家祝壽來了。
”秦瓊謝過,把二人請到廳房,給賈、柳二人介紹已畢,魏征說:“叔寶公,不知辦壽之事籌辦得怎麼樣了?”秦瓊說:“一切已籌辦妥當,不勞道長挂念。
”徐懋功說:“都是自家人,千萬不要客氣,如有用我二人之處,隻管講在當面。
”賈雲福、柳州臣說:“原來是二位高人,來的正好。
目下是萬事俱備,隻缺兩位收禮、管賬的先生,不知二位可願勞神?”魏、徐二人慷慨依允。
魏征說:“我收禮,徐道爺管賬,這差事我們就領下了。
”秦瓊再三稱謝。
祝壽的日子日益逼近,秦府上下也越發繁忙了。
前來祝壽的客人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有騎馬的,有坐轎的,有當官的,也有占山為王的,真是盛友如雲,門庭若市,把秦瓊忙得手腳不閑。
按下秦瓊這裡暫且不表,單說北平府老王羅藝。
老夫妻晚上閑談,王妃秦勝珠想起嫂嫂六十大壽快要臨近,就和羅藝商議如何安排。
羅藝說:“本王坐鎮雲燕,國事繁忙,不能去濟南給嫂嫂祝壽,你也年邁體弱,長途跋涉,恐有不便,依我說,就讓羅成替你我二人去一趟,你看如何?”王妃點頭。
羅藝把少保羅成喚來:“兒呀!為父意欲命你去濟南府替你爹娘給你舅母祝壽,你可願去?”羅成巴不得有這趟差使,一聽喜出望外,忙說,“兒願前往。
說實在的,我正十分惦記表兄秦瓊呢!”“那好吧!你即刻拾掇行裝,備妥厚禮,見着你舅母代我們問好!”“兒遵命!”第二天,王妃把自己心愛的一頂珍珠串成的鳳冠拿出來,羅藝也把自己的一件鬥篷,名曰“水火袍”取出來,作為送給嫂嫂的壽禮。
此外又備了白銀萬兩給秦瓊作為祝壽之用。
中軍官杜義、旗牌長張公瑾等十二家弟兄聽說少保羅成要去濟南府給秦母祝壽,也紛紛要羅成在王爺面前美言,讓大夥兒都能去山東濟南。
羅藝一概準了他們的假,大夥兒無不歡喜,各各備了禮物,次日由羅成帶十幾名仆從,向王爺、王妃辭行後,上了戰馬,趕赴山東。
一路上,羅成非常高興。
他這是第一次到山東,一路上觀名山、賞古迹,遊遊逛逛,十分開心。
杜文忠、張公瑾等人一旦離開羅王,深感自在,他們和羅成在一起,無拘無束,有說有笑,邊走邊逛。
計算日期,隻要不誤了九月初九就行。
這一天,離濟南府已經不遠,走到一處,但見山嶺重疊,怪石橫生,樹木叢雜,地勢險惡。
張公瑾說:“咱們可得小心點,我看這個地方有點兇險。
”羅成冷笑說:“你的膽子也太小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難道有人還敢截道不成?”張公瑾說:“少保不知,六月二十三攔劫皇綱,也是白天幹的。
皇綱都敢截,就不敢截咱們?”白顯道也說:“還是小心為好!山東的響馬可是出了名的厲害。
”大夥正議論紛紛,忽聽“吱——”的一聲哨響,從
我知道妹丈你交遊甚廣,官私兩面的朋友都有,這座‘賈柳樓’就專門款待綠林好漢。
另外,西關外的‘月明樓’客棧,咱們也包下來,專門款待文武官員。
壽堂就設在秦府,東西跨院專門款待左鄰右舍的賓朋。
至于所有費用物品,都不用你操心,全由我們來籌措,你看如何?”秦瓊連連稱謝。
轉眼九月初九就要到了,賈雲福、柳州臣已把一切籌辦妥當。
這一天秦瓊和賈、柳二人正在屋中議事,秦安進來禀報:“二弟!門外有兩位道爺要來拜見!”秦瓊趕緊迎了出去。
隻見府門外站着兩個人,上首這個人身材高大,頭挽發髻,金簪别頂,身穿青布道袍,圓領闊袖,颔下一部長髯,四方大臉,慈眉善目。
下首這個人頭戴魚尾道冠,身披灰布道袍,腰結絨繩,雙垂燈籠穗,足蹬雲鞋,手擺拂塵,面如銀盆,細眉朗目,鼻直口方。
秦瓊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好友魏征和徐績。
魏征字百策,徐績字懋功。
他們二人當年住在單雄信的家廟裡,曾經救過秦瓊的性命,以後彼此有了往來。
秦瓊見這兩個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吞吐宇宙之志,兵書戰策無一不精,古今經典無一不曉,而且頗有俠義之風,因而對這兩個人倍加尊敬。
今日三人相見,驚喜交加。
秦瓊急忙上前施禮:“不知二位道爺駕到,有失迎迓,當面恕罪!”徐懋功笑道:“聽說九月初九是老伯母六十大壽,我二人給老人家祝壽來了。
”秦瓊謝過,把二人請到廳房,給賈、柳二人介紹已畢,魏征說:“叔寶公,不知辦壽之事籌辦得怎麼樣了?”秦瓊說:“一切已籌辦妥當,不勞道長挂念。
”徐懋功說:“都是自家人,千萬不要客氣,如有用我二人之處,隻管講在當面。
”賈雲福、柳州臣說:“原來是二位高人,來的正好。
目下是萬事俱備,隻缺兩位收禮、管賬的先生,不知二位可願勞神?”魏、徐二人慷慨依允。
魏征說:“我收禮,徐道爺管賬,這差事我們就領下了。
”秦瓊再三稱謝。
祝壽的日子日益逼近,秦府上下也越發繁忙了。
前來祝壽的客人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有騎馬的,有坐轎的,有當官的,也有占山為王的,真是盛友如雲,門庭若市,把秦瓊忙得手腳不閑。
按下秦瓊這裡暫且不表,單說北平府老王羅藝。
老夫妻晚上閑談,王妃秦勝珠想起嫂嫂六十大壽快要臨近,就和羅藝商議如何安排。
羅藝說:“本王坐鎮雲燕,國事繁忙,不能去濟南給嫂嫂祝壽,你也年邁體弱,長途跋涉,恐有不便,依我說,就讓羅成替你我二人去一趟,你看如何?”王妃點頭。
羅藝把少保羅成喚來:“兒呀!為父意欲命你去濟南府替你爹娘給你舅母祝壽,你可願去?”羅成巴不得有這趟差使,一聽喜出望外,忙說,“兒願前往。
說實在的,我正十分惦記表兄秦瓊呢!”“那好吧!你即刻拾掇行裝,備妥厚禮,見着你舅母代我們問好!”“兒遵命!”第二天,王妃把自己心愛的一頂珍珠串成的鳳冠拿出來,羅藝也把自己的一件鬥篷,名曰“水火袍”取出來,作為送給嫂嫂的壽禮。
此外又備了白銀萬兩給秦瓊作為祝壽之用。
中軍官杜義、旗牌長張公瑾等十二家弟兄聽說少保羅成要去濟南府給秦母祝壽,也紛紛要羅成在王爺面前美言,讓大夥兒都能去山東濟南。
羅藝一概準了他們的假,大夥兒無不歡喜,各各備了禮物,次日由羅成帶十幾名仆從,向王爺、王妃辭行後,上了戰馬,趕赴山東。
一路上,羅成非常高興。
他這是第一次到山東,一路上觀名山、賞古迹,遊遊逛逛,十分開心。
杜文忠、張公瑾等人一旦離開羅王,深感自在,他們和羅成在一起,無拘無束,有說有笑,邊走邊逛。
計算日期,隻要不誤了九月初九就行。
這一天,離濟南府已經不遠,走到一處,但見山嶺重疊,怪石橫生,樹木叢雜,地勢險惡。
張公瑾說:“咱們可得小心點,我看這個地方有點兇險。
”羅成冷笑說:“你的膽子也太小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難道有人還敢截道不成?”張公瑾說:“少保不知,六月二十三攔劫皇綱,也是白天幹的。
皇綱都敢截,就不敢截咱們?”白顯道也說:“還是小心為好!山東的響馬可是出了名的厲害。
”大夥正議論紛紛,忽聽“吱——”的一聲哨響,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