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點精神(6)
關燈
小
中
大
若有人認為作家的筆必由政黨調遣,那無妨各行其是。
我的理由卻極簡單,這是兩種工作。
從政治家或偉人看,一千人進軍羅馬,即可産生一個帝國。
從作家看他那個四千字的小說或一首詩,實在隻有他的頭腦和手才能産生。
一個帝國固然偉大,然而說到經久時,有時又似乎還敵不過一首七言詩。
文學作家歸入宣傳部作職員,這是現代政治的悲劇。
引引俄國事例統治管理來駁我的,回過頭來看看那個自由一些國家的成就。
我們作家不是在争“自由”,争“民主”?文學上的自由和民主,絕不是去掉那邊限制讓我再來統治。
民主在任何一時的解釋都包含一個自由競争的原則,用成就和讀者對面,和曆史對面的原則。
并且政黨要領袖,要擁護,而且容許用一切不大合乎真實的手段作宣傳,争取或鞏固地位。
文學的民主卻不需要也不容許這些。
文學涉于創作,沒有什麼人在作品以外能控制他人的權利,剛用筆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作品和老牌競争,而且永遠也在競争中。
這種競争盡管十分不同,正由于不同即帶來進步。
真的進步是由此而來,不是由競選……這一個月來,因我寫了點小文章,被另外一位筆名先生當作題目批判了若幹次以後,得到許多的信,信件大緻可以分作兩類:一是少數熟人的,總說争不了事,這和國家情形一樣,還是聽命掃蕩吧。
一是陌生人和讀者的,倒奇怪在名分下我有不少副刊,事實上幫手怕也不少,怎不來個筆戰?我得謝謝這些朋友的好意,并謝謝給我把批判文章寄來的兩位。
批判文章做得很好,有立場,站地步,而又觀點正确。
且于雄赳赳之中還保留點點客氣,又會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的傅會其詞,若配合什麼會的舉行,可以說絕妙宣傳。
這一來,沈從文簡直被打倒了。
但是照某兄所說,又像是沈從文早就落伍而倒多日了。
極奇怪的倒是我什麼時候又起來過?因為照我記憶所及,民十五年時剛學習執筆,就被一夥在北平的什麼社員倒過,我自己就不曾料到。
民十八在上海又被一團體指定一某兄由檢讨而揚棄過,且宣布必倒。
我也想不出這檢讨是什麼意義。
到二十三年又被一群生力軍戰戰,三十年左右,桂林又有一些遠距離掃蕩,三十四五年在昆明又有些近距離掃蕩。
一共約二十年光景,次數不為不多,而且照例是團體性,再加上一堆文壇消息,不可謂不實力雄厚。
我這一面呢,照理說,老是居于劣勢。
真不免讓那些好朋友代為擔心!不過事情也奇怪,二十年已成過去,好些人都消失了,或作了官,或作了商。
更有意義的,是其中有兩個還作了我的朋友,都是真有批評能力,且寫過批評集的。
我倒很希望他們還有興緻,再來批判我新寫的一切作品,可是已停筆了。
我還是我,原來無從屬單人獨馬用這支筆來寫點小說,從學習讨經驗,求有以自見,現在還是如此。
想起來真不免使人感慨系之!因為在我自己,對工作态度二十年變得似乎極少,但批判的筆卻換了四五代了。
而且所以受批判,倒又簡單,我很惱怒了一些人。
我的不入幫态度有時近于拆台,我的意見又近于不喝彩,而我的寫作恰恰又“都要不得”。
這個批語且可能是從不看我作品的人說的。
這也正見出中國文壇的一鱗一爪。
什麼文壇?不過是現代政治下一個縮影罷了。
隻見有集團的獨霸企業而已。
然而和政治稍稍不同處,即有野心文壇獨霸企圖而已。
然而和政治稍稍不同處,為的是二十三十人固然可以産生個委員,或部長,更多些人還可以産生個羅馬帝國,可是一首七言絕句呢,卻要一個人用腦子來産生的。
文壇中不僅有作者,也還有個讀者。
不僅有讀标語而感動十分的人,也還有拈斤簸兩把作品從文學史上衡量得失的人。
有歡喜開會的作家,也有不歡喜出風頭的作家。
我們不是說要“民主”嗎?這裡就正有個民主,一面應容許相異,不同,而又能以個人為單位,競争表現,在運動規則内争表現。
不過這種民主制度對某一些人當然就不大順利,因之掃蕩随來。
所以分析起來,這雄赳赳中其實也就有懦怯,恰恰和另外那個戰争中有懦怯一樣,不敢單獨接受工作正面所課的責任,于是出以集團攻擊。
文字既
我的理由卻極簡單,這是兩種工作。
從政治家或偉人看,一千人進軍羅馬,即可産生一個帝國。
從作家看他那個四千字的小說或一首詩,實在隻有他的頭腦和手才能産生。
一個帝國固然偉大,然而說到經久時,有時又似乎還敵不過一首七言詩。
文學作家歸入宣傳部作職員,這是現代政治的悲劇。
引引俄國事例統治管理來駁我的,回過頭來看看那個自由一些國家的成就。
我們作家不是在争“自由”,争“民主”?文學上的自由和民主,絕不是去掉那邊限制讓我再來統治。
民主在任何一時的解釋都包含一個自由競争的原則,用成就和讀者對面,和曆史對面的原則。
并且政黨要領袖,要擁護,而且容許用一切不大合乎真實的手段作宣傳,争取或鞏固地位。
文學的民主卻不需要也不容許這些。
文學涉于創作,沒有什麼人在作品以外能控制他人的權利,剛用筆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作品和老牌競争,而且永遠也在競争中。
這種競争盡管十分不同,正由于不同即帶來進步。
真的進步是由此而來,不是由競選……這一個月來,因我寫了點小文章,被另外一位筆名先生當作題目批判了若幹次以後,得到許多的信,信件大緻可以分作兩類:一是少數熟人的,總說争不了事,這和國家情形一樣,還是聽命掃蕩吧。
一是陌生人和讀者的,倒奇怪在名分下我有不少副刊,事實上幫手怕也不少,怎不來個筆戰?我得謝謝這些朋友的好意,并謝謝給我把批判文章寄來的兩位。
批判文章做得很好,有立場,站地步,而又觀點正确。
且于雄赳赳之中還保留點點客氣,又會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的傅會其詞,若配合什麼會的舉行,可以說絕妙宣傳。
這一來,沈從文簡直被打倒了。
但是照某兄所說,又像是沈從文早就落伍而倒多日了。
極奇怪的倒是我什麼時候又起來過?因為照我記憶所及,民十五年時剛學習執筆,就被一夥在北平的什麼社員倒過,我自己就不曾料到。
民十八在上海又被一團體指定一某兄由檢讨而揚棄過,且宣布必倒。
我也想不出這檢讨是什麼意義。
到二十三年又被一群生力軍戰戰,三十年左右,桂林又有一些遠距離掃蕩,三十四五年在昆明又有些近距離掃蕩。
一共約二十年光景,次數不為不多,而且照例是團體性,再加上一堆文壇消息,不可謂不實力雄厚。
我這一面呢,照理說,老是居于劣勢。
真不免讓那些好朋友代為擔心!不過事情也奇怪,二十年已成過去,好些人都消失了,或作了官,或作了商。
更有意義的,是其中有兩個還作了我的朋友,都是真有批評能力,且寫過批評集的。
我倒很希望他們還有興緻,再來批判我新寫的一切作品,可是已停筆了。
我還是我,原來無從屬單人獨馬用這支筆來寫點小說,從學習讨經驗,求有以自見,現在還是如此。
想起來真不免使人感慨系之!因為在我自己,對工作态度二十年變得似乎極少,但批判的筆卻換了四五代了。
而且所以受批判,倒又簡單,我很惱怒了一些人。
我的不入幫态度有時近于拆台,我的意見又近于不喝彩,而我的寫作恰恰又“都要不得”。
這個批語且可能是從不看我作品的人說的。
這也正見出中國文壇的一鱗一爪。
什麼文壇?不過是現代政治下一個縮影罷了。
隻見有集團的獨霸企業而已。
然而和政治稍稍不同處,即有野心文壇獨霸企圖而已。
然而和政治稍稍不同處,為的是二十三十人固然可以産生個委員,或部長,更多些人還可以産生個羅馬帝國,可是一首七言絕句呢,卻要一個人用腦子來産生的。
文壇中不僅有作者,也還有個讀者。
不僅有讀标語而感動十分的人,也還有拈斤簸兩把作品從文學史上衡量得失的人。
有歡喜開會的作家,也有不歡喜出風頭的作家。
我們不是說要“民主”嗎?這裡就正有個民主,一面應容許相異,不同,而又能以個人為單位,競争表現,在運動規則内争表現。
不過這種民主制度對某一些人當然就不大順利,因之掃蕩随來。
所以分析起來,這雄赳赳中其實也就有懦怯,恰恰和另外那個戰争中有懦怯一樣,不敢單獨接受工作正面所課的責任,于是出以集團攻擊。
文字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