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有何意義(1)
關燈
小
中
大
,作為我每個作品的題名。
一、黃河,寫黃河兩岸北方民族與這一條肮髒肥沃河流所影響到的一切。
二、長江,寫長江中部以及上下遊的革命糾紛。
三、長城,寫邊地。
四、上海,寫工人與市儈對立的生活。
五、北京,以北京為背景的曆史的社會的綜集。
六、父親,紀念我偉大的爸爸。
七、母親,紀念我飽經憂患的媽媽。
八、我,記述我從小到大的一切。
九、她,寫一切在我生活中對我有過影響的女人。
十、故鄉,故鄉的民族性與風俗及特殊組織。
十一、朋友,我的債主和我的朋友,如何使我生活。
(這是我最不應該忘卻的一本書。
)但是,看看這一篇生活的賬目,使我有點憂郁起來了。
我已經寫了許多文章,還要寫那麼些文章,我到後是不是在死時還得請朋友去賒一具棺材?同時我在什麼時候死去,是不是将因為饑餓或同饑餓差不多的原因?我曾答應過一個在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學醫的朋友,在我死後把屍身贈給他,許可意随他處置,我是不是到那時還能好好的躺在北京一個公寓裡或協和的地下室咽那最後的一口氣?想到這些,我又覺得我最相宜的去處,倒是另外一個事業了。
我最歡喜兩件事情,一種是屬于“文”的,就是令我坐在北京琉璃廠的一個刻字鋪裡,手指頭籠上一個皮套兒,用刀按在硬木上刻宋體字,因為我的手法較敏捷活潑,常常受掌櫃的獎勵,同時我又眼見到另一個同伴,臉上肮髒,把舌子常常掉在嘴角上,也在那裡刻字。
我常常被獎勵,這小子卻常常得到掌櫃大而多毛的巴掌。
還有我們做手藝是在有白白的太陽的窗下做的。
我仿佛覺得那些地方是我最相宜的地方,同時是我最适當的事業。
另外我還想到一種屬于“武”的生活,上海民國路有些小弄子裡,有些舊式的銅匠鋪,常常有幾個全個身上臉上黑黢黢的小子,嘴唇皮極厚,眼睛極小,抿着嘴巴,翻動白眼,伸出瘦瘦的胳膊,蹲身在鶴嘴口旁捶打銅片,或者拿着銅杆兒,站立在鍍鎳的轉輪邊,一條長長的污濁的皮帶,從屋梁上搭下來,帶着鋼輪飛動,各處是混雜的聲音,各處是火花。
這些地方也一定能作我靈魂的住宅。
如今這兩種生活都隻能增加我的羨慕,他們的從容,在我印象中,正如許多美麗女子的影子在許多年青多情的男子的頭腦中,保留着不能消失,同時這印象,卻苦惱到靈魂的。
我的文章,是羨慕這些平凡,為人生百事所動搖,為小到這類職業也非常的傾心,才寫出的。
記得在上海時,有一個不認識的人,給了我一個信,說是十分歡喜我也同情我作品的人,要約我見一次面。
我自然得答應,把回信寄去,不久這個朋友就來了。
來時出我意外的,還帶了他一個風緻楚楚的太太同來。
我的住處樓下是一個館子,自然在方便中我就請他們喝湯吃菜。
(這太太的美貌年青,想起來很有點使我生氣。
)兩夫婦即刻同我那麼熟習,我還不大明白這個理由,便是我文章作成了這友誼。
到後他們要我帶他們到一個最有趣的地方去玩,我記起了愛多亞路薩坡賽路口一個銅作鋪的皮帶同轉輪同那一群髒人了,就帶着這年輕夫婦到那裡去,站到門外看了半天。
第二天,這朋友夫婦以為我“古怪有趣”,又來我住處。
這一次我可被他們拉到另外一個好地方吃喝去了。
回家時,我紅着臉說,我不習慣那個派頭,我不習慣在許多體面男人女人面前散步或吃喝。
他們更以為我“古怪有趣”。
我們的友誼,到現在還保持得很好,上面那些話,這朋友見到,他是不會生氣的。
不過我的興味同最高的人就距離得那麼遠,我的憂郁,什麼人會知道? §§§第4節時間 (一個人活下來真正的意義同價值,不過是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
) 一切存在嚴格的說都需要“時間”。
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
氣候寒暑,草木榮枯,人從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時間,都從時間上發生作用。
常說到“生命的意義”或“生命的價值”。
其實一個人活下來真正的意義同價值,不過是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
生前世界沒有他,他是無意義價值可言的。
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沒有生命,他自然更無意義無價值可言。
正仿佛多數人的愚昧與少數人的聰明,對生命下的結論差不多都以為是“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是活個幾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麼吃,喝,睡覺,吵架,戀愛,……活下來等待死,死後讓棺木來裝殓他,黃土來掩埋他,蛆蟲來收拾他。
生命的意義解釋得既如此單純:“活下來,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
因此次一等的聰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對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找出第二種結論,就是“怎麼樣來耗費這幾十個年原載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大公報·文藝》第三十三期,署名炯之。
頭”。
雖更肯定生活,那麼吃,喝,睡覺,吵架,戀愛,……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間,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這分歧是一看即明白的。
大别言之,聰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習慣生活。
聰明人以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應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個理想。
一、黃河,寫黃河兩岸北方民族與這一條肮髒肥沃河流所影響到的一切。
二、長江,寫長江中部以及上下遊的革命糾紛。
三、長城,寫邊地。
四、上海,寫工人與市儈對立的生活。
五、北京,以北京為背景的曆史的社會的綜集。
六、父親,紀念我偉大的爸爸。
七、母親,紀念我飽經憂患的媽媽。
八、我,記述我從小到大的一切。
九、她,寫一切在我生活中對我有過影響的女人。
十、故鄉,故鄉的民族性與風俗及特殊組織。
十一、朋友,我的債主和我的朋友,如何使我生活。
(這是我最不應該忘卻的一本書。
)但是,看看這一篇生活的賬目,使我有點憂郁起來了。
我已經寫了許多文章,還要寫那麼些文章,我到後是不是在死時還得請朋友去賒一具棺材?同時我在什麼時候死去,是不是将因為饑餓或同饑餓差不多的原因?我曾答應過一個在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學醫的朋友,在我死後把屍身贈給他,許可意随他處置,我是不是到那時還能好好的躺在北京一個公寓裡或協和的地下室咽那最後的一口氣?想到這些,我又覺得我最相宜的去處,倒是另外一個事業了。
我最歡喜兩件事情,一種是屬于“文”的,就是令我坐在北京琉璃廠的一個刻字鋪裡,手指頭籠上一個皮套兒,用刀按在硬木上刻宋體字,因為我的手法較敏捷活潑,常常受掌櫃的獎勵,同時我又眼見到另一個同伴,臉上肮髒,把舌子常常掉在嘴角上,也在那裡刻字。
我常常被獎勵,這小子卻常常得到掌櫃大而多毛的巴掌。
還有我們做手藝是在有白白的太陽的窗下做的。
我仿佛覺得那些地方是我最相宜的地方,同時是我最适當的事業。
另外我還想到一種屬于“武”的生活,上海民國路有些小弄子裡,有些舊式的銅匠鋪,常常有幾個全個身上臉上黑黢黢的小子,嘴唇皮極厚,眼睛極小,抿着嘴巴,翻動白眼,伸出瘦瘦的胳膊,蹲身在鶴嘴口旁捶打銅片,或者拿着銅杆兒,站立在鍍鎳的轉輪邊,一條長長的污濁的皮帶,從屋梁上搭下來,帶着鋼輪飛動,各處是混雜的聲音,各處是火花。
這些地方也一定能作我靈魂的住宅。
如今這兩種生活都隻能增加我的羨慕,他們的從容,在我印象中,正如許多美麗女子的影子在許多年青多情的男子的頭腦中,保留着不能消失,同時這印象,卻苦惱到靈魂的。
我的文章,是羨慕這些平凡,為人生百事所動搖,為小到這類職業也非常的傾心,才寫出的。
記得在上海時,有一個不認識的人,給了我一個信,說是十分歡喜我也同情我作品的人,要約我見一次面。
我自然得答應,把回信寄去,不久這個朋友就來了。
來時出我意外的,還帶了他一個風緻楚楚的太太同來。
我的住處樓下是一個館子,自然在方便中我就請他們喝湯吃菜。
(這太太的美貌年青,想起來很有點使我生氣。
)兩夫婦即刻同我那麼熟習,我還不大明白這個理由,便是我文章作成了這友誼。
到後他們要我帶他們到一個最有趣的地方去玩,我記起了愛多亞路薩坡賽路口一個銅作鋪的皮帶同轉輪同那一群髒人了,就帶着這年輕夫婦到那裡去,站到門外看了半天。
第二天,這朋友夫婦以為我“古怪有趣”,又來我住處。
這一次我可被他們拉到另外一個好地方吃喝去了。
回家時,我紅着臉說,我不習慣那個派頭,我不習慣在許多體面男人女人面前散步或吃喝。
他們更以為我“古怪有趣”。
我們的友誼,到現在還保持得很好,上面那些話,這朋友見到,他是不會生氣的。
不過我的興味同最高的人就距離得那麼遠,我的憂郁,什麼人會知道? §§§第4節時間 (一個人活下來真正的意義同價值,不過是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
) 一切存在嚴格的說都需要“時間”。
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
氣候寒暑,草木榮枯,人從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時間,都從時間上發生作用。
常說到“生命的意義”或“生命的價值”。
其實一個人活下來真正的意義同價值,不過是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
生前世界沒有他,他是無意義價值可言的。
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沒有生命,他自然更無意義無價值可言。
正仿佛多數人的愚昧與少數人的聰明,對生命下的結論差不多都以為是“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是活個幾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麼吃,喝,睡覺,吵架,戀愛,……活下來等待死,死後讓棺木來裝殓他,黃土來掩埋他,蛆蟲來收拾他。
生命的意義解釋得既如此單純:“活下來,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
因此次一等的聰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對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找出第二種結論,就是“怎麼樣來耗費這幾十個年原載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大公報·文藝》第三十三期,署名炯之。
頭”。
雖更肯定生活,那麼吃,喝,睡覺,吵架,戀愛,……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間,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這分歧是一看即明白的。
大别言之,聰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習慣生活。
聰明人以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應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