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醉酒狂行水中鬧趣劇遊山閑話湖畔訪異人
關燈
小
中
大
鄉農道:“可是山上關帝廟裡的老和尚,還是大财主張善人,還是鎮夏市的王秀才?”
玉琴笑道:“都不是。
我要問你的是一個漁哥兒,有人稱他是史大哥的。
昨夜他在水裡和許多同夥大鬧,人家說他搶錢。
後來被他的妻子拖回家去的。
你可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鄉農道:“原來是史大哥史興,我知道的。
他确是西山的一個奇人。
說來話長,待我詳細講給姑娘聽吧。
” 玉琴道:“很好。
”鄉農遂取過旱煙袋,就火刀石上打出一點火星來,燒着了煙,又慢慢地吸了兩口,于是他一邊吸煙,一邊告訴給玉琴聽。
他說道:“史興是山上人,自幼便沒有父母,跟着他的叔父打魚為生。
隻因沒有讀過書,所以一字不識。
不過他的臂力很大,在小時候就跟着一個姓陸的老僧練拳。
那陸老僧就是我方才說的關帝廟内的老和尚了。
刀槍棍棒,無一不精。
卓錫廟中,好多年月,大家不知道他的來曆。
初見他秉性溫存,若無所能,也不注意。
那廟破敗了,老和尚也不向人化緣。
後來有一次,山上來了一夥強盜,搶劫鄉民趙姓、彭姓等家。
關帝廟适在鄰近,衆盜打開廟門,也想進去搶劫。
不料,那個老和尚提了一根棍棒,從黑暗裡跑出來,掄起手中棍棒,左劈右掃,把一夥強盜打得落花流水,大半受了傷,狼狽而逃。
連搶劫下的東西,也都亂抛在地,不及攜去,仍是物歸原主。
從此,山上人都知道老和尚能武藝,是個了不得的人,一齊敬服。
趙姓、彭姓等家,對他更是感激,聚資重修關帝廟,報答老和尚相助之恩。
從此,山上也太太平平,盜匪們不再敢來打劫了。
” “史興在那時候,常常到關帝廟内去閑玩。
庭院中有一個一百多斤重的石香爐,史興有一天高興,竟雙手把那石香爐舉了起來。
恰被老和尚瞧見,他就歡歡喜喜地喚史興進去,問了他一回,知史興是孤兒,卻有這樣好的力氣,便願意把武藝教授史興。
從此,史興常跟老和尚學武,竟被他學全了武術。
史興還有一個本領,就是泅水。
在這裡的漁戶,大半本都會此道的,因到太湖裡去打魚,時常遇見風浪,有覆舟之禍,若然學會了遊泳,便可活命,似乎沒甚稀罕。
然而史興的入水本領,與常人不同。
他能在水底潛伏三晝夜,生啖魚蝦。
又能踏水如履平地,不懼風浪。
太湖中各處他都闖過的,沒有不熟的地方。
捕魚的技術也很好,能手執兩支标槍,左右擊刺,百發百中。
真是漁哥兒中的人傑。
大家稱他為浪裡滾。
因此,有一個姓武的老翁看中了他,要把他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講起武家的女兒來,倒也是一個奇怪女子。
” 鄉農說到這裡,又裝了一筒煙,吸上幾口。
玉琴聽得很有趣味,便催他道:“快說,快說!”鄉農咳了一聲嗽,又講道:“武家的女兒,名喚雙喜。
因她呱呱下地的日子,正是她父親四十壽辰,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可是,從小生得十分醜陋,面上一半有了青色的記,半爿臉兒完全變成青色。
還有那半爿臉,卻又很白的。
便成了一個鴛鴦面孔,大家都稱她鴛鴦臉。
這樣的女子,自然無人要去娶她。
更兼她在作女兒的時候,便有很兇的名聲,動不動就要打人,将來一定是個雌老虎,誰肯低首下心地去作她的丈夫呢?不過,她卻有一個本領,就是入水的功夫比任何人都高強。
有一次,她跟父親出去打魚,在湖面上遇見了史興,大家入水搶魚,竟被她獲勝。
老翁便托人向史興的叔父處去說親。
史興的叔父便問史興,可願意娶武家的女兒?史興卻一口答應。
因為史興家中赤貧,又是個孤兒,除了武家的女兒,誰肯嫁與他。
史興的叔父見史興答應,便一口允許。
老漁翁大喜,便把史興招贅在家中。
史興成婚後,因嶽家積有錢财,足供溫飽,便懶得出去打漁,反喜歡賭博飲酒。
夫婦之間,為了此事常常相罵相打,到底史興屈服了,隻得出去捕魚。
可是身邊錢一多時,依舊好賭、好飲,吃醉了酒,就要亂打。
人家有些忌憚他,凡逢到對付不下時,隻得去喚他的妻子出來。
他見了妻子,便不敢動野蠻手段了。
他的師父老和尚,後來因他好賭好飲,所以漸漸不喜歡他,不肯再傳授武藝了。
老漁翁不久也得病而死。
他們夫婦倆便住在山下,依然打魚。
“昨天,史興捕魚甚多,大獲其利。
回來時,他就和許多同伴到小店裡去喝酒。
不知喝了幾多黃湯,人已醉了,還不回家。
反邀了夥伴們,到杜五郎家裡去聚賭。
史興起初勝利的,十分高興,便自作莊主,大攤牌九。
不料牌風不順,常常輸出,他心裡未免有些急了。
恰巧第三條有了顔色,大家把許多錢下注。
這一條倘然莊家統吃,他就可反敗為勝;若是輸了,他就要立不起身。
于是他大着膽子,把兩粒骰子擲出去,是個兩點。
待大家依着次序取牌,史興拿着兩張牌,卻不扳看,靜待人家先扳出來看點子。
上門扳的是一張幺六,一張幺三,是個一點;天門扳的更小,一張幺五,一張二三,也是個一點,卻是短一;下門扳的是一張梅花,一張五六,也是個一點。
大家都說輸了,輸了!怎麼三門點子通小的,顔色在哪裡!都上當了。
” 史興哈哈笑道:‘我隻要扳個兩點,便可全吃。
這一遭你們吃虧了!’有人說道:‘你不必扳兩點的,隻要你一個人扳一點,便可吃通莊哩!’ 史興欣然說道:‘那麼,你們瞧着,待我來扳吧,倘然扳個鼈,今後我一定要死也不再賭錢了。
’他一邊說,一邊拈起一張牌來看時,乃是一張幺四,他嚷道:‘有了這張牌,一定不會成鼈了。
無論如何決不會沒有點子了,我穩吃通莊。
’ 他說罷,遂将那一張很快地扳開時,衆目齊視之下,大家一片聲喝起‘好’來,乃是一張二四,拼起來也是一點,恰是個無名一,是一點中最小的點子。
莊家非但吃不成通莊,反要通賠錢。
史興一雙眼睛對兩張牌睜圓着,口裡恨恨地說道:‘怎的,怎的!我是無名一嗎?不是活見鬼嗎,要死老婆了!’
我要問你的是一個漁哥兒,有人稱他是史大哥的。
昨夜他在水裡和許多同夥大鬧,人家說他搶錢。
後來被他的妻子拖回家去的。
你可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鄉農道:“原來是史大哥史興,我知道的。
他确是西山的一個奇人。
說來話長,待我詳細講給姑娘聽吧。
” 玉琴道:“很好。
”鄉農遂取過旱煙袋,就火刀石上打出一點火星來,燒着了煙,又慢慢地吸了兩口,于是他一邊吸煙,一邊告訴給玉琴聽。
他說道:“史興是山上人,自幼便沒有父母,跟着他的叔父打魚為生。
隻因沒有讀過書,所以一字不識。
不過他的臂力很大,在小時候就跟着一個姓陸的老僧練拳。
那陸老僧就是我方才說的關帝廟内的老和尚了。
刀槍棍棒,無一不精。
卓錫廟中,好多年月,大家不知道他的來曆。
初見他秉性溫存,若無所能,也不注意。
那廟破敗了,老和尚也不向人化緣。
後來有一次,山上來了一夥強盜,搶劫鄉民趙姓、彭姓等家。
關帝廟适在鄰近,衆盜打開廟門,也想進去搶劫。
不料,那個老和尚提了一根棍棒,從黑暗裡跑出來,掄起手中棍棒,左劈右掃,把一夥強盜打得落花流水,大半受了傷,狼狽而逃。
連搶劫下的東西,也都亂抛在地,不及攜去,仍是物歸原主。
從此,山上人都知道老和尚能武藝,是個了不得的人,一齊敬服。
趙姓、彭姓等家,對他更是感激,聚資重修關帝廟,報答老和尚相助之恩。
從此,山上也太太平平,盜匪們不再敢來打劫了。
” “史興在那時候,常常到關帝廟内去閑玩。
庭院中有一個一百多斤重的石香爐,史興有一天高興,竟雙手把那石香爐舉了起來。
恰被老和尚瞧見,他就歡歡喜喜地喚史興進去,問了他一回,知史興是孤兒,卻有這樣好的力氣,便願意把武藝教授史興。
從此,史興常跟老和尚學武,竟被他學全了武術。
史興還有一個本領,就是泅水。
在這裡的漁戶,大半本都會此道的,因到太湖裡去打魚,時常遇見風浪,有覆舟之禍,若然學會了遊泳,便可活命,似乎沒甚稀罕。
然而史興的入水本領,與常人不同。
他能在水底潛伏三晝夜,生啖魚蝦。
又能踏水如履平地,不懼風浪。
太湖中各處他都闖過的,沒有不熟的地方。
捕魚的技術也很好,能手執兩支标槍,左右擊刺,百發百中。
真是漁哥兒中的人傑。
大家稱他為浪裡滾。
因此,有一個姓武的老翁看中了他,要把他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講起武家的女兒來,倒也是一個奇怪女子。
” 鄉農說到這裡,又裝了一筒煙,吸上幾口。
玉琴聽得很有趣味,便催他道:“快說,快說!”鄉農咳了一聲嗽,又講道:“武家的女兒,名喚雙喜。
因她呱呱下地的日子,正是她父親四十壽辰,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可是,從小生得十分醜陋,面上一半有了青色的記,半爿臉兒完全變成青色。
還有那半爿臉,卻又很白的。
便成了一個鴛鴦面孔,大家都稱她鴛鴦臉。
這樣的女子,自然無人要去娶她。
更兼她在作女兒的時候,便有很兇的名聲,動不動就要打人,将來一定是個雌老虎,誰肯低首下心地去作她的丈夫呢?不過,她卻有一個本領,就是入水的功夫比任何人都高強。
有一次,她跟父親出去打魚,在湖面上遇見了史興,大家入水搶魚,竟被她獲勝。
老翁便托人向史興的叔父處去說親。
史興的叔父便問史興,可願意娶武家的女兒?史興卻一口答應。
因為史興家中赤貧,又是個孤兒,除了武家的女兒,誰肯嫁與他。
史興的叔父見史興答應,便一口允許。
老漁翁大喜,便把史興招贅在家中。
史興成婚後,因嶽家積有錢财,足供溫飽,便懶得出去打漁,反喜歡賭博飲酒。
夫婦之間,為了此事常常相罵相打,到底史興屈服了,隻得出去捕魚。
可是身邊錢一多時,依舊好賭、好飲,吃醉了酒,就要亂打。
人家有些忌憚他,凡逢到對付不下時,隻得去喚他的妻子出來。
他見了妻子,便不敢動野蠻手段了。
他的師父老和尚,後來因他好賭好飲,所以漸漸不喜歡他,不肯再傳授武藝了。
老漁翁不久也得病而死。
他們夫婦倆便住在山下,依然打魚。
“昨天,史興捕魚甚多,大獲其利。
回來時,他就和許多同伴到小店裡去喝酒。
不知喝了幾多黃湯,人已醉了,還不回家。
反邀了夥伴們,到杜五郎家裡去聚賭。
史興起初勝利的,十分高興,便自作莊主,大攤牌九。
不料牌風不順,常常輸出,他心裡未免有些急了。
恰巧第三條有了顔色,大家把許多錢下注。
這一條倘然莊家統吃,他就可反敗為勝;若是輸了,他就要立不起身。
于是他大着膽子,把兩粒骰子擲出去,是個兩點。
待大家依着次序取牌,史興拿着兩張牌,卻不扳看,靜待人家先扳出來看點子。
上門扳的是一張幺六,一張幺三,是個一點;天門扳的更小,一張幺五,一張二三,也是個一點,卻是短一;下門扳的是一張梅花,一張五六,也是個一點。
大家都說輸了,輸了!怎麼三門點子通小的,顔色在哪裡!都上當了。
” 史興哈哈笑道:‘我隻要扳個兩點,便可全吃。
這一遭你們吃虧了!’有人說道:‘你不必扳兩點的,隻要你一個人扳一點,便可吃通莊哩!’ 史興欣然說道:‘那麼,你們瞧着,待我來扳吧,倘然扳個鼈,今後我一定要死也不再賭錢了。
’他一邊說,一邊拈起一張牌來看時,乃是一張幺四,他嚷道:‘有了這張牌,一定不會成鼈了。
無論如何決不會沒有點子了,我穩吃通莊。
’ 他說罷,遂将那一張很快地扳開時,衆目齊視之下,大家一片聲喝起‘好’來,乃是一張二四,拼起來也是一點,恰是個無名一,是一點中最小的點子。
莊家非但吃不成通莊,反要通賠錢。
史興一雙眼睛對兩張牌睜圓着,口裡恨恨地說道:‘怎的,怎的!我是無名一嗎?不是活見鬼嗎,要死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