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回 黃昏寂寂鐵杖驚書生碧海茫茫孤舟追劇盜

關燈
向前進刺,那尖嘴和尚一擺手中兩柄爛銀戒刀,攔住便戰。

    這時劍秋已從那邊房裡躍上屋頂,怪頭陀見他們都來了,大吼一聲,掄起鐵禅杖向劍秋當頭打來。

     劍秋舞着驚鲵劍敵住,窦氏也使開虎頭鈎來助劍秋。

    五個人在屋面上叮叮當當狠鬥起來。

    彩鳳本要出外助戰,卻被毓麟将她一把拉住,央告道:“好妹妹,你别出去戰了,在我這裡防禦着吧。

    我見那怪頭陀實在害怕,請你先别走,他們大約敵得住的。

    ”彩鳳見毓麟發急,也不忍走開,恐防真有餘黨入室。

    所以仗劍站在毓麟床前,聽屋上厮殺的聲音。

    夢熊卻因一則自己對于登高的技能不濟事,二則估料怪頭陀兇悍,非己能敵,不敢冒險,取過彈弓立在窗檻上,想得間發他一彈。

    但是他們已殺到後邊去了,影子都望不見呢。

     原來那怪頭陀和劍秋等戰上數十合,覺得劍秋等果然名不虛傳,自己一擊不中,反給人家攔住。

    惝然驚動了地方,這裡是個繁華熱鬧的大都會,将有牽連的事情,不如走罷。

     因此且戰且退,到得後邊,蓦地将禅杖一掃,打開劍秋的劍和窦氏的雙鈎,望後一躍,早到了短牆上,說聲“走”!一翻身跳到地下去了。

    那尖嘴和尚也将雙刀一緊,架開玉琴的劍,跟着飛身跳出牆來,已到了後街。

    劍秋、玉琴、窦氏一齊跟在後面跳出來,那怪頭陀蓦地一回身,便有兩個飛錘飕飕地向他們頭上飛來。

     三人左避右閃,躲過了第一錘,那第二錘恰巧飛到玉琴耳邊,玉琴左手一起,把飛錘接住,正想回擊時,那兩個賊秃已趁這隙兒,一個轉身竄入旁邊小巷裡。

    三人追去時,已不見了影蹤。

    這裡兩邊都有小巷,不知走向哪一條。

    玉琴還要搜索,前面燈火照耀,卻來了一隊巡夜的兵丁。

     劍秋不欲多事,一拉玉琴衣袖,說道:“回店吧,不要追了。

    ”玉琴、窦氏遂随着他躍上圍牆,來到自己屋頂上,仍從窗裡飛身躍入。

    這時彩鳳已将燈點亮,毓麟坐在床上,夢熊也走了過來。

    店中亦有少數人聞聲驚起,向樓上探問,但都沒有瞧見劍秋等回來。

    劍秋遂僞言屋上有賊,已被他們驅走,叫樓下人安心睡眠。

    樓下人聽說沒事,也就各自歸寝,不再查問了。

     彩鳳見他們頃刻之間已回來,便問道:“刺客逃走了麼?”劍秋道:“竟被他們走了,便宜了這兩個賊秃。

    ” 窦氏道:“那怪頭陀的鐵禅杖果然不錯,老身的雙鈎也急切近他的身不得。

    有此好本領,可惜不歸于正,也是徒然。

    ”玉琴将接住的飛錘在燈光下細看,足有八九斤重,錘形甚小,作八卦式,是銅制的,角上都有棱尖,錘中镌着“法喜”兩字,大約是那怪頭陀的名字了。

    玉琴便将錘給大家看,且說道:“這錘有棱角,很不易接,稍一不慎,手中便要劃碎。

    方才我用二指把錘夾住,真是僥幸。

    ” 大家接在手裡傳看,都說厲害,險些兒着了那賊秃的暗算。

    彩鳳指着毓麟說道:“都是他拉住了我,不放我出外助戰,否則那賊秃既有鐵錘,我也要還他一袖箭呢。

    ” 毓麟道:“方才那怪頭陀跳進來的時候,不問情由便向我床上兜頭一杖,你們想,叫我這文弱之身怎禁得起這七八十斤重的禅杖一擊?怎不令我駭殺?幸虧彩鳳妹妹代我擋住了,保得無恙。

    想你們三人足夠對付的,自然不肯放她出來。

    ” 玉琴笑道:“不錯,你謝謝她吧。

    ”毓麟果然在床上向彩鳳作了一揖,道:“多謝妹妹。

    ” 彩鳳笑道:“你這人真似吃奶的孩子了。

    ” 劍秋将飛錘放在桌上道:“那怪頭陀想是來行刺的,他們總是和我們有什麼冤仇,不然何至于一見面就跟蹤前來下毒手呢?” 玉琴道:“我早說過了,他們定是峨眉派中人。

    明天我們隻要到虎跑寺去一問究竟,便知端的了。

    ” 劍秋點點頭,夢熊把飛錘取了去,說道:“這個東西你們留着沒用,不如給我帶回去做個小玩意吧,那錘是很好的,制得甚佳,我想那賊秃輕易放出,中不着人,豈非太不值得呢?” 劍秋道:“你瞧錘上不是有一個小小的環麼?本來可系鐵鍊的,不過系了鍊便放不遠罷了。

    ” 夢熊道:“不錯,不錯!”玉琴道:“你既心愛此物,就送與你吧。

    ”夢熊大喜,便将飛錘放入衣袋。

     窦氏道:“此刻将近四更,我們還可安睡一刻,料他們不敢再來了。

    ”于是大家放下兵刃,各自回房,解衣睡眠。

     次日早上起來,天色陰沉有雨意,劍秋便和夢熊上虎跑寺去探聽。

    玉琴、彩鳳等在寓中坐着閑談,沒有出去。

    到午飯時,二人回來了。

    玉琴、彩鳳忙問二人可曾探得底細,有沒有遇見怪頭陀。

     劍秋答道:“哪裡會再見?我們跑到寺中找那慧明老和尚,向他問起情由,原來他也和那兩個秃驢并不十分熟識的,隻知那怪頭陀名喚法喜,尖嘴和尚名喚志空,常在江浙沿海走動。

    他們富有多金,不知從哪裡得來的。

     以前曾一度捐出五百兩銀子給寺中修理大殿,所以他們每至杭州,便借宿在那裡,性情粗暴得很,慧明和尚見他們很是懼怕,隻将好酒肥肉款待他們,直等到他們去後。

    至于他們的來曆,因他們很守秘密,實在不知曉,他不敢詳詢。

     昨天二秃驢來後,志空在我們出寺的時候跟着出來的。

    到晚上他們就告别了老和尚出來,不知上哪兒去,今天并沒有再住。

    他既然如此說法,我也不必把夜間的事告訴他聽了。

    隻苦了我們二人的腿,白跑了一趟咧。

    ” 玉琴道:“暫時便宜他吧,将來再遇見時,他那雙兇惡的紅眼睛我總認識他的,再和他算帳。

    ” 劍秋道:“隻好如此了。

    ” 窦氏道:“這事已過去,我們别談。

    莫忘了我們來遊西子湖的啊。

    ” 劍秋道:“不錯,今天大有雨意,我們倆在歸途中曾飄着數點雨,明日再行出遊吧。

    ”這天衆人吃了飯,便在旅館裡坐着閑談,沒有外出。

     到傍晚時,天上的雲散了開來,屋上映着一角淡淡的殘陽,玉琴喜道:“明日大概可以天晴,我們可以一遊湖上了。

    ”夜間大家恐防萬一怪頭陀再來行刺,仍各當防備。

    然而一夜很平安地過去。

     次日天曉,玉琴、彩鳳首先起身臨鏡梳妝,各換了一身新衣,益見清麗。

    毓麟和劍秋瞧着心中甚樂。

    大家用過了早餐,遂走出店來。

    到得湖畔,雇了一隻較大的遊艇,一同坐上。

    舟子打着槳,便向湖心搖去。

    波光潋滟,其平如鏡,許多小艇來來往往,上面坐着慘綠少年,紅粉佳人,都是來遊湖的。

    四周岚影蒼翠,好似美人在那裡臨鏡曉妝,梳她們的鳳髻,嬌媚可愛。

    玉琴瞧着,不由喝聲采。

    他們都是在北方久居的人,現在見了這山明水秀的西子湖,不覺都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了。

    先到錢王祠、白雲庵兩處遊覽一過,遂至三潭印月。

    大家在九曲橋上徘徊着,又到潭邊,見三潭相對着立在水中。

     相傳這是宋時蘇轼在杭設立的。

    劍秋等遊玩良久,遂又回船,望丁家山一帶搖去。

    到午時已至孤山放鶴亭了。

    大家坐在放鶴亭上飲茗。

    遙望保蠯塔如簪花美人,臨風玉立,很令人心曠神怡。

    衆人又往谒林和靖墓及鶴冢,還有亭下的小青墓,摩挲古碣,發思古之幽情。

     此時毓麟便滔滔地把林處士梅妻鶴子的故事告訴衆人聽,繼又講着馮小青的一段曆史。

    玉琴、彩鳳聽了,心裡都覺慘然,眼眶裡幾乎掉下淚來,毓麟又吟着小青的四首絕命詩道: 稽首慈雲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