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回 得僞書魔王授首親香澤公子銷魂

關燈
去,劍秋搶着說道:“鮑公子,我們此番簽允同滅草寇,是為了地方除害,也為了尊大人一片誠意,未可辜負,并不想什麼一官半職,我等如閑雲野鶴,疏散已慣,萍蹤不定,富貴無望,那裡敢說什麼功呢!” 鮑提督聽得出劍秋話中之意,忙道:“俠士所言甚是!難得二位鑒諒我的誠意,慨然應許,我等自不敢以常人之禮待二位,望二位即刻屈駕下莅敝營,同商破賊之策,兵貴神速,二位當不以老朽的話為河漢,這是鮑某非常光榮的。

    ” 二人見鮑提督說話非常中聽,他也為國為民,出于至誠,斷難推辭不去,方才颔首允諾。

    鮑提督見二人已允,心中大喜,又指着桌子上一盤盤的金銀彩帛說道:“這是一些禮物,不腆之敬,尚乞二位莞納。

    ” 玉琴道:“呀!這雖是軍門的美意,但我們不用這些貴重的東西,軍門何必多禮?此間附近各村莊鄉民多受劫掠的苦處,我以為軍門不如把這些東西分散給他們罷。

    ” 鮑提督聽了,面上不由一紅,懾懦着說道:“這是我的一些小意思,并非輕視女俠,務祈哂收。

    ” 玉琴道:“那麼我就受了一盤彩緞罷,其餘的請提督帶回去,能以我的話最好。

    ”鮑提督諾諾連聲。

     于是玉琴把一盤彩緞受了,放入房中,又收拾了一番,把門鎖上,對劍秋說道“我們便随提督同行何如?” 遂又喚進陳四,叮囑數語,教他即好飼養着那頭金眼雕和花驢、龍駒,我們不久便要回家的。

    說畢遂和鮑提督父子一齊走出。

    護兵們早将大車拉過來,鮑提督請二人坐入車廂,自和文遠騎馬相随。

    一行人離了荒江,望官署駐紮的地方趕去。

    早轟動了荒江附近鄉民,紛紛傳說,還以為女俠等去做官哩! 那鮑提督的軍隊紮營在青龍崗前飛鳳坡下。

    這時大雪未融,紅旗翻風,映着白雪,煞是好看。

    團團十幾個營寨,軍容嚴整。

    鮑提督到得營前,連忙下馬,請琴劍二人出車,一同走入大營。

    早有一小隊兵士吹号打鼓,一齊擎着豹尾槍,歡迎佳客。

    來到中軍帳中,分賓主坐定。

    鮑提督又命部下預備酒席,請二人入座。

    敬了一杯酒說道:“軍中無佳肴,有慢新賓!如蒙二位賞臉到此相助,鼠輩無噍類矣!” 劍秋道:“事不容緩,即請軍門發令進兵,向青龍崗正面猛攻。

    我等二人願率一百敢死之士,端整火炬,便向後山秘穴攻其不備。

    内外夾攻,可以殲滅草寇了!” 鮑提督道:“俠士之言是也!”遂即出令部下照此行事。

    自有一百名精壯願随琴劍二人前去,二人遂帶着兵向後山抄去。

    這裡鮑提督你子率領大隊官軍敲動戰鼓向崗上進攻。

     且說琴劍二人來到那個秘穴地方,正在午後申刻光景,日光已漸漸移向西山。

    劍秋便命衆兵丁燃起火把,魚貫而入,自和玉琴當先。

    因為那洞中十分逼仄,山石高低不平,很難行走。

    二人非常留心,恐有埋伏,一步一步的向前進。

     走了多時,漸漸由狹而闊,有些亮光透入。

    再走一段,已出得洞口。

    但見前面壁轉側處,一片山地,有許多房屋排列着,屋頂上插着一面大紅旗,随風蠸蕩。

    屋後一叢樹木,正好作個屏蔽。

    琴劍二人知道已到賊巢後面了,便拔出寶劍,率領部下一百名敢死之士,呐喊一聲,望前沖殺過去。

    那盜魁羅普安自在前天察覺鮑提督父子扮作樵夫入山窺探,便率部下把他們圍住,正在得勢的時候,不料平空裡殺出玉琴、劍秋二人,又被玉琴還打一錘,受了重傷,睡着休息。

     午後喽羅們忽報飛鳳坡的官軍整隊殺至,他遂請手下兩個兄弟,一個姓孟名得勝,一個姓謝名豹的出去抵擋,隻許守,不許攻。

    孟謝二人武藝也還來得,帶了部下在崗前死守。

    羅普安正想日前雖派人去東華山混世魔王樊大侉子那裡去讨救兵,樊大哥若然答允,今天可以來了,怎麼沒有回信呢? 不防琴劍二人這隻兵從背後秘穴殺出,宛如飛将軍從天而降,寨中又是空虛,二人直殺進來,如入無人之境。

    羅普安聞得驚耗勉強起身,握着兩柄闆斧,同數十名部下出來抵禦。

    一見琴劍二人,不由呆了。

    這時琴劍二人左右夾攻,隻見青白兩光如箭一般的射去,盡在他身前身後飛舞。

    羅普安慌了手腳,揮動闆斧抵擋,但那劍光轉得幾下,羅普安早已身首異處了。

    部下喽羅被一百名官軍殺得一個也沒有逃走。

    琴劍二人破了山寨,一邊命官軍搜獲锱重,一邊放起火來,頓時黑煙四起,紅光燭天。

     琴劍二人又分了一半人到前山來接應。

    那孟得勝和謝豹正在竭力死守,大大吃緊的當兒,忽見山寨中火起,一齊心慌意亂,紛紛退卻。

    鮑幹城見了情形,知道琴劍二人已得手了,急命官軍猛攻,殺上青龍崗來。

    孟得勝還想在後抵抗,早被鮑幹城一锏打倒,踹做肉醬。

     謝豹率衆退到寨外,逢着琴劍二人攔住去路,謝豹急望刺斜裡逃走,劍秋追上去,手起劍落把謝豹揮做兩段。

    前後夾擊,殺得那些盜匪無路逃生,死了一大半,其餘的都被官軍生擒。

    鮑提督父子破了青龍崗和琴劍二人晤面,感謝二人援助之功,便命部下将火撲滅,整隊回營。

     天已大黑,鮑幹城十分快活,一邊犒賞他的部下得力将士,一邊設宴款待琴劍二人。

    鮑提督捋着衏髯,對二人說道:“這一回若沒有二位俠客相助,恐怕不易即破!但那東華山的樊逆十分厲害,我想趁此時機,率兵前去,也把他剿滅了,好使地方安甯。

    不知二位有何見教?” 劍秋道:軍門若要剿除樊大侉子,不才倒有一條妙計在此,軍門若能照此行事,很是省力的。

    ” 鮑提督忙問:“俠士有何妙計?” 劍秋先向四下一看,鮑提督早令左右退避,隻剩琴劍二人和鮑提督父子四人在座。

    劍秋才說道:“兵貴神速,明日一早我等即同數十敢死之士,穿着盜匪衣服,僞造書信一封,趕到東華山去。

    隻推說我們是從青龍崗逃出來的。

    羅普安已受重傷,山寨被官軍圍攻,十分危險,請求樊大侉子速去救援。

    他當然中計的,待到半路,軍門可遣兵馬迎戰。

    我們在他身邊相機下手,饒他骁勇,難以幸免了。

    ” 鮑提督聞言大喜,向琴劍二人拱拱手又道:“妙計,妙計!得二人相助,天佑我也!敢不唯命是聽。

    ” 劍秋道:“好在羅賊所寫書信上的語名,我都記得,隻要照他的口氣便了。

    ”于是鮑提督又向二人敬酒,直飲到夜深,方才散席。

    琴劍二人便留宿在中軍帳内。

     3 次日清晨,琴劍二人挑選二十名健卒,各把投降的盜匪身上的衣服脫下,各人改扮。

    玉琴也扮了一個男子,和劍秋并立着,真是玉樹成雙,無分軒轾。

    二人遂帶了健卒,趕奔東華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