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回 老蚌孕明珠 灼灼桃花騰麗彩 金霞消毒眚 森森劍氣射驚虹

關燈
護在上,未受邪法侵害;否則,李靜虛隻要晚到一步,這些山民一個也難活命了。

     鄭隐再往墨雲來處一看,一個身材矮胖,非僧非道的黃衣妖人,在一幢黑煙環繞之中,已然飛離身前不遠。

    同來還有一個赤身妖人,身有一幢血光籠罩,人影卻是黑的。

     仔細一看,正是前殺妖徒的兇魂去而複轉。

    知道黃衣妖人是他引來,來勢如此神速,可知邪法厲害,不是尋常。

    自己竟被鬧了一個手忙腳亂,并還傷了不少山民。

    當着新交好友,自覺不是意思。

    由不得愧憤交加,一指大自金刀,迎上前去。

    妖道師徒已然對面,眼看白光繞身而過,黃衣妖人竟和沒事人一般,手指鄭隐,獰笑道:“何方鼠輩,敢傷我的門下?通名受死。

    ”鄭隐一聽來者是前殺妖道之師,大自金刀竟不能傷,不禁着忙。

     一道金虹電炬也似,突由身後飛來,照向妖人身上。

    黃衣妖人把手一揮,妖徒兇魂首先退去。

    随又厲聲喝道:“無知賊道,何人門下,無故傷我徒兒,今日休想活命。

    ”說罷,揚手一蓬灰白色的妖光,宛如一朵奇花,便将金虹敵住。

     李靜虛忽由後面搶飛上前,手指妖道,冷笑喝道:“我知你是長狄洞哈哈老怪門下妖徒。

    你連長春崖無優洞極樂真人都不認得,也敢猖狂麼?”說時,鄭隐看出妖道神通變化,一身邪氣,除對後來那道金虹還有懼意而外,自己所用飛劍、法寶竟全不在心上。

     分明見飛刀繞身而過,休說是人,連衣服也未傷。

    又以出山不久,以前兩生修為,足迹往來不在西南諸省,妖人來曆虛實均不深知。

    見此情勢,心雖驚疑,少年好勝,仍欲挽回顔面。

    心想:“紫郢仙劍前古奇珍,尚未用過,何不一試?”不顧再用仙劍防身,一指劍光,朝妖人迎面飛去。

    先聽同伴警告,紫郢劍隻作防身之用,不曾飛出。

    這時一念貪功,不知妖人厲害,如非看出仙劍威力神妙,早已撲上身來,不死也受重傷,萬無幸理。

    及至紫虹離身飛起,瞥見妖人面有驚懼之容,心方暗喜。

    一蓬暗綠色的光針帶着大股黑氣,已如箭雨一般射到。

    同時耳聽李靜虛喝道:“道友速收劍光,留神下面,免遭妖孽暗算。

    ”聲才入耳,先前那道金虹原由李靜虛手上寶鏡中發出,突然回收,擋在鄭隐前面。

    緊跟着迅雷大震,又是數十百丈金光雷火揚手發出,朝妖人打去。

    那大蓬妖針邪氣,已吃寶鏡金虹擋住,神雷一震,紛紛消滅,無影無蹤。

    随聽一聲怒嘯,目光到處,妖人已化為一溜黑煙,朝下穿去,吃金霞往上一擋,不曾穿下。

    李靜虛揚手又是千重雷火當頭打到。

    妖人知禁不住,在雷火金光中星丸跳擲,接連幾十個滾轉,化為一溜黑煙,其急如電,往來路破空射去。

     這原是同時發生,瞬息間事。

    鄭隐微一遲疑之際,大蓬妖針黑氣已被鏡光神雷沖散,那口紫郢劍未及回收,妖人已化黑煙逃走。

    本來不至受傷,因為逃時忽動貪心,自恃神通,妄想乘機沖破下面金霞,仗着玄功變化,深入池心泉眼,由地底遁走,就便取那寶物。

    不料李靜虛得道多年,法力甚高,知道湖心有寶,妖人狠毒貪狡,如其得勝,衆人自無幸理;即便挫敗,臨去也必一肆兇威,或是乘機取寶。

    因而早防到有此一着,當發現妖人以前,便用一件法寶埋伏金霞下層。

    妖人急切間不知敵人深淺,隻看出對面二敵一個防身紫光威力甚大,一個法力更高。

    正想乘着鄭隐紫郢仙劍飛出之時,一面運用玄功向旁閃避,一面猛發大蓬妖針暗下毒手。

    偏被另一敵人看破,先用寶鏡擋在同伴身前,再發乾天太乙神雷将其擊散。

    再一想起對方來曆,不禁大驚。

    來時又聽妖徒之言,起了貪念,明知勁敵當前,仍想順手牽羊,借着地遁将泉眼中藏珍取走。

    連遭挫敗,心意不定,微一手忙腳亂,鄭隐在旁看出便宜,就勢一指仙劍,紫郢電掣追上,朝那黑煙一絞,立成兩段。

    妖人連聲怒嘯,電馳星飛,一路急滾,晃眼合而為一,射入遙空雲層之中不見。

     鄭隐本縱遁光追趕,吃李靜虛攔住,笑說:“此是長狄洞哈哈老怪門下妖徒,今日為我所傷,你又殺了他一個徒弟,你不尋他,他也決不甘休。

    方才分手時,因有要事與人約會,本要今夜才能趕到。

    偶和所訪道友無心中說起這裡的事,他說道書所載,天生奇毒之物為數頗多,各有妙用,内有一種名叫桃蚣的最是奇怪:前半身形如蜈蚣,隻前額多着一個形似肉球的怪頭,上有雙目,内藏元丹,性最靈警。

    天生陰陽二體,雙身相連,一雌一雄,從初生時便兩體交合,湊緊一起,永不分散,稍微一掙,便作奇痛。

    世問生物,十九雄強雌弱。

    它卻反其道而行之,照例雌的在前,雄的在後。

    妖蟲初生時節,小才一兩寸,寄生巨蚌腹内。

    由雌的半身伸出蚌口,向外求食;雄的終年藏伏在内。

    彼此腸胃相連,痛癢相關。

    雄的半身柔軟異常,成了雌體累贅,但它交合之力奇強,又都天生奇毒。

    雌雄兩半身自一出生,便孕有寶珠,煉成内丹以後,功效更大。

    正教中人得去,加上許多靈藥仙草煉成靈丹,服後可抵兩三甲子功行,更能起死回生,與道教中大還丹、毒龍丸有異曲同工之妙。

    發現妖蟲固是放它不過,左道妖邪更把内丹視為至寶。

     妖蟲腹中所噴毒氣,也是祭煉邪法有用之物。

    雖禀兩間淫毒之氣而生,本身卻具純陰之資,善吸日精月華與天地間清靈之氣。

    不特本身孕有寶珠,所居之處,花樹最繁,更有許多大小珠蚌同在一起。

    妖蟲天性雖極殘暴,因是從小寄生蚌殼之内,對蚌從不傷害。

     巢穴多在絕澗深潭泉眼之下,水色最清。

    附近的蚌受它氣機相感,各孕彩珠,作桃花色,映日生輝,光彩奇麗。

     “妖蟲最是機警,所寄生的老蚌又是歲久通靈之物,知其犯人之忌,正邪雙方俱都不容。

    遇見正教中人,多想等其成長,取那兩粒内丹,煉制靈藥。

    隻要未出世傷人,念其獻珠之功,至多把毒氣收去,許還不緻加害。

    如遇左道妖邪,必連寄生老蚌一齊擒去。

     先施邪法,用各種毒蟲毒果每日喂養,加增毒氣,助其成長。

    到了内丹成熟,收毒取珠,并将妖魂攝去祭煉法寶,身受最慘。

    老蚌隻一發現體内有了妖蟲寄生,既想仗它之力去煉自身蚌珠,又恐有人殺害,事前定必潛入水底深處,隐藏不出,一同在内苦煉。

    遇到風雨晦明,月白風清之夜,放其出殼,吸取兩間精氣。

    也隻容它探頭洞外,隔着碧波,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