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回 櫻口吸元精 滿院紅光施毒手 錦囊留素柬 一丸靈藥挽沉疴

關燈
魔窟中将我救出,安然兵解;又蒙恩師格外寬容,許我轉世重修;愛妻申無垢又是那麼深情慰勉。

    再要不知振拔,重蹈前轍,不特辜負師門厚恩和愛妻、良友屬望之殷,自身也必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當我前生受魔女迷惑,陷人情網之際,何嘗不是彼此恩愛,情深如海。

    不是大師兄仗義相助,救我脫難,得知魔窟真相和被害人所受殘酷情景,這樣千嬌百媚,美如天仙的絕代佳人,誰能想到會有那等淫兇狠毒?可見女人實是禍水,一經迷戀,便忘利害。

    等到墜入陷阱,身遭慘禍,悔已無及。

    愛妻心志純潔,實是可愛可敬。

     對于自己,全是為好,并非薄情,隻有關心過度,委曲求全。

    此後必須去掉以前胡思亂想,夫妻一心,努力修為,以求仙業,才不在她對我這番苦心。

    前孽太重,委實絲毫疏忽不得。

    ” 這一轉念,對于無垢感激異常,加以許久不見,相思更切,恨不能當時飛往,抱着愛妻哭訴心事,自陳過失,求其原恕,再溫存親愛一個夠,才稱心意。

    無如這幾日來所行所為,均非愛妻所喜。

    無奈夙孽糾纏,前生所眷魔女追逐不舍。

    如不将這一關闖過,愛妻難免多心,并還許為對頭受害。

    好些顧忌,不敢往尋。

    滿拟和魔女盤桓三日,再往尋她,不料又遭暗算,元氣損耗大甚。

    不特就此回去許多不便,連用寶環傳聲,暫時俱都無力運用。

    隻得靜心調養,想等複原之後再走。

     勉強養了數日,忽然想起:“愛妻對我最是關切,以前原想同在一起行道,免受仇敵暗算。

    後雖變計分途修積,仍不免于懸念,至多兩三日,必以傳聲互相詢問功行近況,有無什事發生。

    及至洞庭君山取珠之夜通話以後,便不再有音信。

    自己先恐她突然尋來發現陰私,生出誤會,不敢與之通話,就此忽略過去。

    事隔多日,愛妻怎會也無動靜? 以前愛妻曾露口風,說那寶環不特可供傳聲之用,将來煉成,便能發揮全部妙用,相隔兩三千裡之内宛如咫尺,對方言動全可查知。

    莫非此時已經煉成?那夜為取蚌珠,無心犯規,罪孽不小。

    又受那不知姓名的怪人辱罵教訓。

    丢臉之事已被看了,因而灰心,不加聞問,也未可知。

    ”越想越疑心,不禁憂急起來。

    因覺元氣已然凝煉,一時情急,不等複原,便将寶環取出,行法一問。

    得知人回嵩山已久,正在獨自靜修,口氣仍和以前一樣溫和,并無他意,才放了心。

    本還想再待兩日,複原再走。

    無如愛極無垢,歸心似箭,通話之後再耐不住,匆匆别了黃氏祖孫,趕将回去。

     鄭隐行時,想起近來所為好些不合,囑咐黃春,如見愛妻,千萬不可洩漏。

    又在無意中說起巧遇魔女,被其困住,經一魔教異人解救的經過。

    黃春又得知魔女淫兇奇妒,因為鄭隐變心,把無垢恨如切骨,立意置之于死,異日一旦相遇,必下毒手。

    卻不知魔女教中規條十分奇特,又遇教中長老出頭為難,激她自向本命神魔發下誓言:限在三年零六個月中,前後兩次将鄭隐殺死;否則,自身反遭孽報,為魔所啖,受那慘劫。

    頭一關,鄭隐已然逃過。

    在此三年期内,不到日期,休說無垢,便對鄭隐,不到最後一天,也是不能加害。

    否則,鄭隐愛極無垢,視如性命,便有顧忌。

    這等關系存亡的事,必與商量,合力應付,怎會隐而不言?黃春不知底細,卻着了大急。

    鄭隐匆匆飛走,又不暇勸說。

    祖孫二人想起無垢恩德,恐為魔女所害,日常都在憂疑。

    本打算等黃鐘煉好法術,同往嵩山面見無垢,向其密告。

    一見無垢尋來,哪還再顧自身利害,把經過的事完全說了出來。

     無垢對于鄭隐原具深情。

    先見丈夫背了自己倒行逆施,雖是無心之惡,這等貪私,終是修道人的大忌。

    何況前孽又重,照此行事,将來實是可慮。

    惟恐丈夫行蹤詭秘,背己為惡,心中憂慮,本來又急又氣。

    及聽黃氏祖孫一說,覺着丈夫除在洞庭湖貪得蚌珠,幾造大孽,是其無心之失而外,餘者均是情有可原,并非得已。

    魔女紅花何等淫兇狠毒,丈夫前生又曾迷戀,竟能守定心志,甘受痛苦,犯那奇險,一任威迫利誘,軟硬兼施,結局幾乎送命,始終不肯屈服。

    對于自己更是戀戀不忘。

    可見情深愛重,甯死不二。

    這些日的藏頭露尾,不說實話,全是恐怕對他生疑,并無他意。

    于是把以前疑念全數冰消,反倒生出憐惜。

     黃春因知對方神仙眷屬,巴不得二人夫妻恩愛。

    又把鄭隐如何抗拒魔女,思念無垢,加上許多渲染,說了一遍。

    自來女子情癡,無垢雖是神仙中人,也不免于偏私之念,一聽丈夫對她這等情重,越發感動。

    隻是魔女如此厲害,既已明言要與自己為仇,丈夫如何隻字不提?心中奇怪,方欲往尋,忽接鄭隐傳聲,說在雲貴遇一妖道,鬥法兩日,蒙一新交同道相助,雖然得勝,妖人邪法厲害,逃時聲言,三四日内必來報仇。

    因有人洩機,遷怒懷忿,說是來時要用邪法,把當地所有山人全數殺光,雞犬不留。

    妖人之師更是厲害。

    請無垢得信,速往相助。

    無垢聞言大驚,當時便要趕去。

     黃鐘恐無垢一去不來,再三哭求收他為徒,以死自誓,跪地不起,說:“神姑一走,我便自殺。

    ”無垢性情溫婉,又喜幼童,想起丈夫性命是他所救,身中邪毒尚還未解,眉目中已現紅影。

    以前曾聽兩姊說過魔光厲害,一旦發作,痛苦非常,死活都難。

    黃春隻此愛孫,又在一旁老淚橫流,哭求不已。

    說孫兒年紀雖小,意志堅強,任怎勸說,均不肯聽。

    隻求仙姑将他帶去,如蒙收留,固是求之不得;否則,也請引進到别位仙師門下,免得此子恐負茜紅之托,終日愁急等語。

     無垢這時出山不久,還欠老練,平日最重情面。

    因見黃鐘受傷為救丈夫而起,人是那麼靈慧,無法推拒,此時又無收徒之理。

    繼一想:“妖人與丈夫定約鬥法尚有三日,中間還有餘暇。

    二姊有一同道,正在莽蒼山中隐居,何不就便把黃鐘帶去?此子根骨甚佳,如能引進,成全一個有志幼童,并還報他救夫之德,豈非兩全其美?”便向黃氏祖孫力言修道人的苦楚,此去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成就,事要三思,免得後悔。

    初意此時有事之秋,不願有人糾纏累贅,将來遇機再為援引,以免年紀太小,不耐山居勞苦,黃春又多懸念。

    誰知黃春水災大難之後,已把人生看成幻夢,再加目睹神仙靈異之迹,更增信仰。

    心想:“一人成道,九祖升天。

    難得愛孫小小年紀,有此志氣;仙人又均說他夙根靈慧,必有仙緣遇合。

    ”黃鐘再一力求,早把主意拿定,惟恐失卻良機,異口同聲,力言成敗吉兇,均有定數,絕無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