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年大比

關燈
:在方丈洲陣亡的大将計有蛟魔王,陷地煞神,太古鲸神,綠毛大仙,白癡大仙,王麻,王元,白統,沈三保,蕭山,王蘭,白生等十二名煞神和散人,以及龜龍兩族考生六十名,重傷九名,輕傷不計其數。

    在鳳麟洲方面,陣亡大将計有鵬,獅,猕猴和偶狨四大魔王,以及獨角犀王,蘇青,孟凡等三妖煞,麟鳳兩族考生四十名,重傷三十名,輕傷百餘名。

    在祖,瀛,生,玄,炎,長,元,流,聚窟等九洲也有不少精煞,怪煞,亂神力士和散神陣亡,重傷輕傷為數也多,隻有司馬仲弓攻打長洲,長驅直入,兵不血刃,而占其地,實為異數,可稱福德之士。

    這樣看來,我們雖得十一洲仙境,但付出代價也甚可觀,是否值得,或得不償失,諒諸公心中都已了然,無須本國師贅述。

    不過,欲振國勢,必須不怕犧牲,才有成果,所以我們勝不可有驕氣,敗不可有餒氣,希望全國臣民,在我王的英明領導之下,繼續努力,争取最後勝利。

    ” 一陣陣的歡呼響徹大廳内外。

     等到會場裡氣氛平靜後,小老先生道:“陣亡将士,為國而光榮犧牲。

    精神不死,名傳千古,他們的英勇事迹必将編入國史。

    所有烈屬均應根據條例,除享受優厚的撫恤外,子弟得承襲爵祿。

    現在請大家起身肅立,為陣亡将士靜默三分鐘,以志哀悼。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又道:“重傷和輕傷的将士都在分别治療中,并依照他們的功績分别賜予黃金寶物、仙藥、靈芝和獎狀,以資鼓勵。

    會場中響起了歡呼聲和鼓掌聲。

    須臾,小老先生道:“現在請七大煞神的主腦報告領占十一洲仙境的情況。

    于是海東青,南宮操,司徒文,杜充,孟元,鐵金剛和溫戎等依次報告了戰事過程,叙述将士如何英勇作戰,譏笑仙家的不堪一擊,望風而逃,戰利品的收獲,以及目前如何在有關各洲布防,或多或少地加以誇大。

     他們報告完畢,小老先生接着道:“奉上谕,七大煞神主腦各賜黃金萬镒,寶物三件,金丹,仙藥,靈芝,黃馬褂,水光獸裘襖和昆吾短劍等珍品。

     這種厚賜可與當年贈予計真攻占鬼國後的賞品媲美,無怪有關煞神主腦均各大喜,高呼萬歲,萬萬歲,齊向通天教主拜謝。

     接着,金仙大夫子起身,掀髯道:“奉上谕:這次所有出力的野仙,散人,狂客,十二地支真人,以及其他一切人物均有優厚賞賜,包括七大煞神主腦麾下的全體将士在内,名單即日公布。

    ” 會場歡聲如雷,高呼萬歲,萬萬歲!。

     這時,小老先生已與通天教主耳語片刻,然後高聲道:“刑官何在!” 冷面閻羅金郎君立即起身,走到小老先生前面立定,拱手道:“國師有何吩咐?”小老先生神色嚴肅,沉聲道:“國法所在,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撼天陷地二位煞神,焦不離孟,孟不離焦,茲查撼天煞神臨陣打盹,追趕雷公電母又未得手,遂使陷地煞神獨鬥佛國二位強敵,孤掌難鳴。

    結果為國犧牲,死于非命,請問是誰之過?”金郎君冷然道:“撼天煞神失職!”小老先生道:“該當何罪?”金郎君不加思索,決然道:“斬首示衆。

    ” 撼天煞神藝高膽大,即使晴天霹靂,地動山搖,也毫不畏懼,但聽了金郎君的話,不禁吓得面如土色,知道自己性命休矣,但貪生之念,人人有之,而他豈能例外?所以連忙起身,向外就逃。

     不料門旁早已埋伏了千手老怪,擋住了去路,不由分說,立即揮掌猛擊,使他呆了一下,說時慢,那時快,獅首力士已飛躍而至,又使他措手不及,即被一拳打倒。

     撼天煞神乃是魔國第一流高手,道行功力非比等閑,但今天卻遇到了精中的怪,妖中的魔——千手老怪和獅首力士,也算是他難逃劫數。

     他倆制服了撼天煞神之後,依然站在原地不走,防備後者乘機再逃。

     隻聽得金郎君高聲道:“殺死撼天煞神一員大将,對國家言,是損失的,實為可惜,但在國法之前,王子與庶民同罪,誰敢反抗?”停頓一下,他接着道:“勞煩老怪和力士二公聯手,把這厮推出宮外,立即處決。

    ” 于是他們推着撼天煞神走出廳門而去,後而緊随着金郎君,充任監斬官。

    這時,獅首力士早已準備了寶刀,等到撼天煞神的雙腳走出宮門,立即手起刀落,嚓的一聲,身首分離,頭已落地。

    頸部逐漸收縮,而他就俯身湊近死者的頸邊,一見它收縮後,因血液沖動而開始再放大時,連忙張開了大嘴巴,把沖出來的鮮血咕咚咕咚地全部都飲入腹中,連一點一滴也舍不得損失,用舌尖舐光,使他無形中增加了不少道行。

     那時,金郎君和千手老怪發覺一個赤裸裸的人形,長約二尺,在空中飄蕩,向獅首力士看了一眼之後,回頭就飛也似的遁走了,瞬息不知去向。

     那二尺人形就是撼天煞神的元嬰,出竅而逃。

    諒必是逃到海角天涯,重新修練,但再要練得神髓仙體,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了。

     撼天煞神貪酒失職,為通天教主所誅,雖是維持國法,卻暗寓殺一懲百之意,使屬下群臣有所警惕,不得不為他效忠。

     當金郎君,千手老怪和獅首力士等攜帶了撼天煞神的首級進入會場時,小老先生正提出清白山猿伯,虎居士、蟒公和鳄夫人的問題,一見金郎君等進來,就暫停讨論,先驗明首級無誤,然後吩咐将它懸挂宮外,号令示衆。

     會場一片靜寂,對于處決撼天煞神的事誰也不敢置喙,但正邪兩派妖魔人物的想法各有不同。

     大夫子暗想:“如果猴公在此,必能挽救撼天煞神的性命。

    ” 有些野仙認為撼天煞神乃是出席天宮會議的代表之一,有功于國,不應為了小小的過失而處以極刑。

     散人們的私見是:撼天煞神之名聞于宇宙列國,是仙佛神聖所忌憚的人物之一,他的死亡必為敵國所喜,對于國勢不無影響。

     一般妖魔精怪心恨撼天煞神驕傲自大,瞧不起異類,所以都擁護小老先生英明決斷,除去了他們的眼中之釘。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繼續道:“清白山四惡——猿虎蟒鳄,本為我國的臣民,被眇真人收服(參閱大眼魔煞故事),竟然敢與同族為敵,殺死本國大将多名,這件事非要報仇不可,不知諸公有何意見?”幹手老怪道:“聽說那四惡是在太古時代出世,道行武功,深不可測,那都是古仙眇真人的傑作,我們要想報仇雪恥,隻怕大傷腦筋。

    ” 計真問道:“國師和老怪,怎知那四惡和眇真人有關?我們為了那萬寶天書上冊的金色象形文字,不是正要找尋他嗎?”小老先生道:“問得好,我們探悉眇真人的下落時,你不在本國;我們擄得他的弟子王明和小龍女時,你恰巧到鬼國去了,難怪你什麼都不知道。

    現在王明已将天書上的象形字譯成了地國中洲字,而我們又把中洲字譯成魔文。

    這樣一來,就不必找尋眇真人了。

    目前,問題是我們要向四惡報仇,若要報仇,他們的同伴——另外五惡——苗族兄妹五人,必定會站出來,變成了九惡聯手與我們對抗。

    除小龍女外,如果九惡聯手,其力量雖不可小觑,本國師卻有降伏他們的把握,隻不過要防備那眇真人出頭撐腰而已。

    假使隻有一個眇真人,我們倒也不必多加顧慮,可是幕後還有一個比眇真人更難纏的跛道人,那就是千手老弟剛才所謂‘我們要想報仇,隻怕大傷腦筋’的原因。

    ” 計真聽了,恍然大悟,道:“啊!原來如此,想來清白山十惡久經天眇地跛培植,都已練成天仙的道行了。

    ”小老先生道:“可能是,但并不一定……”停頓片刻,他接着道:“據說那四惡在方丈洲和鳳麟洲武功大比時,都以一招半式擊敗仙方試官。

    猿伯和虎居士打死四大魔王,鳄夫人也能殺死太古鲸神,蟒公在百千個妖魔人物之中刺上将之首,易如反掌,并且又将前去追趕的四五位仙,妖和散人打得大敗而回,可知其功力必有特殊之處,隻少已在天仙之下,地仙之上了。

    現在本國師特别指出!小龍女雖是十惡之一,但她的雙親——玉龍君和銀龍宮主與家父頗稱莫逆,所以本國師不願傷害其女,除非她将來繼續與我們為敵。

    ” 海東青道:“那四惡既屬我國的臣民,反來殘殺同族,這就是地國中洲人民所謂‘漢奸’。

    既是漢奸,我們何必顧慮對方的力量如何,似可不擇手段,擒而誅之,為蛟魔王,太古鲸神和四魔王報仇。

    ”小老先生歎了一口氣,道:“這次千年大比,本國師自以為算無遺策。

    卻不料半路殺出了四個程咬金,那就是清白山的四惡,使我國損失了六員大将,真所謂百密一疏。

    可惡的是天眇,竟然以四惡冒充考生,與我們作對,但此事必是地跛所出的主意。

    萬古以來,天輿地圖上隻有十惡山,而清白山名不見于經籍,誰知道失蹤已久的天眇地跛隐居該山,又私改山名,所以本國師并未把他們估計在内,以緻有此失着。

    如今天眇地跛既已出而問世,又敢公然收羅那批從海内十一洲逃出來的地仙,在清白山議事,顯然他們的幕後尚有别的大羅金仙主持,而萬寶天書上冊的作者無名古仙必是其中之一。

    因此,本國師拟暫時擱置‘向四惡報仇的事’,而必須要重新考慮目前的形勢不知諸公之意如何?” 群臣尚未發言,國王通天教主搶先道:“國師的話不錯,這次我國雖僥幸取得了十一洲仙境,卻惹出了一個名不見經籍,而實力卻強得可怕的清白山古仙和十惡,無形中樹立了一個敵國。

    所以,我們重新估計目前的形勢,實屬必要,同時攻打佛國本土的計劃,也應從長計議,可能要延遲三年之久。

    ” 大夫子道:“我王與國師之言極是。

    向四惡報仇乃是小事,随時可以實行。

    我們主要是對付大敵天眇,若能消滅大敵,至于蕞爾四惡小醜,何足道哉!久聞天眇有天仙地仙速成之術,而清白山又與外界隔絕,不準别的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入其禁地,則可能此山之中尚有出人意表的秘密,這一點我們必須特别注意。

    ” 小老先生道:“講到天仙地仙速成,本國師已經從天眇的弟子王明口中探悉,确實大有道理,不過,修得速成之仙隻有道行而無武功,而且永遠練不成武功,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同時原來已有武功的人也難修得速成的仙體,否則走火入魔,欲益反損。

    至于清白山的秘密現已有王明公開,但說穿了也沒有什麼秘密,隻不過它是一座世外不可多得的仙山而已。

    ” 南宮操道:“速成的天仙地仙之術有此限制,就沒有什麼大用處了。

    ” 小老先生道:“是,沒有什麼大用處……”他沉吟半響,接着道:“可是,本國師已有辦法補救這個缺點。

    ”此言一出,全體妖魔人物無不大感興趣,包括通天教主和大夫子在内。

     司徒文問道:“有何辦法,還請國師不吝指教。

    ” 小老先生道:“這辦法極為簡單,舉手之勞即能奏功……”他停頓一下,眼光向衆妖魔人物一掠而過,隻見他們引頸而望,傾耳靜聽,于是繼續道:“鄧耶子以萬靈引劑所化煉的金丹,現已出爐,除我王,猴公、大夫子、千手老弟、獅首力士,以及本國師早巳煉得大羅金仙之體,對此物不以為奇外,若你們有緣吞服,即能參研速成天仙,兼修武功,并且少則三月,多則半年,功德圓滿之日,便是身為大羅金仙之時。

    ”衆妖魔和諸人物聽了小老先生的話,均各大喜,頓時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聲,經久不息。

    小老先生等到會場裡恢複平靜氣氛之後,接下去道:“奉上谕:天仙地仙速成之術,并非人人有緣參研,金丹也不是個個都能享受……”說到這裡,他故意停頓片刻,一邊觀察衆妖魔人物的反應,發覺他們之中大部分面現失望神色,不由心裡暗笑,于是繼續道:“隻有品德兼優,以及對國家建立大功者,才可獲得這種權利,希望諸公好自為之。

    ” 會場裡又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但熱烈程度似較上一次的歡呼情緒減低了不少,且時間也稍嫌短暫。

     通天教主發覺了這種情況,明白群臣的利欲重于名欲者占大多數,似乎早已拟定了一個攻其弱點,而加以控制的辦法,于是笑嘻嘻地道:“本國自從猴公和國師降臨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獲得了四大勝利:(一)天宮會議使我們揚眉吐氣,(二)恢複羅刹邦,消滅花教脫脫喇嘛,(三)傾覆黃教,征服金珠活佛,(四)攻占海内十一洲仙境。

    因此,我們名傳宇宙,威震列國。

    在四大勝利中,國師卻占了其中之三,功居第一,實屬難能可貴,應受特賞,賞品由朕決定,現已送往國師府了,現在我們應向國師緻敬祝賀!” 會場轟起了歡呼和鼓掌。

    小老先生起身恭立,先向通天教主屈身一揖,又向會場抱拳稽首,然後從容地道:“蒙我王獎賞,愧不敢當,其實我們的勝利,并非本國師一身之功,而是諸公群策群力,以及将士用命,才有這樣的成績。

    本國師負此重任,略顯身手,也不是為利,但願對我王稍有貢獻,以報知遇之恩,同時也能揚名于宇宙列國,區區之心,不過如此而已。

    ” 通天教主聽了,心中大悅,道:“國師說得太客氣了,請坐!” 接着,他回轉頭去,向大夫子看了一眼,道:“朕的大夫子,威震天國,你真好福氣也!令郎前在南天門外,擊敗群神(參閱哮天神犬故事),使朕大有光彩。

    如今你又領導屬下野仙散人狂客等建立于大功,應受特賞。

    ”大夫子起身道謝。

    通天教主又對千手老怪和獅首力士道:“二位賢卿也是朕的重臣,威名遠播列國,而本國的四大勝利中,也出力不少,故應各受特賞。

    ” 二卿聽了大喜,立即起身拜謝。

     通天教主不肯将獎勵群臣的特權完全操在小老先生之手,所以必須親自宣布上述的賞賜。

     接着會場裡發出轟雷似的歡呼,夾雜着“我王萬歲,萬萬歲……!”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道:“目前我們有兩個隐憂,和一個顧慮,希望諸公特别注意。

    ” 衆妖魔和諸人物聽了,均各駭然。

     隻聽得小老先生又道:“這次仙國喪失了海内十一洲土地,玉帝和太上老君必将聯合佛國興師問罪。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國就要預先準備兩面作戰了……” 亂神魁首孟元插嘴道:“國師你說錯了,應該是三面作戰。

    ” 小老先生笑道:“孟魁首,你的意思是指天、仙、佛三國嗎?” 孟元點頭道:“是。

    ” 小老先生道:“不,玉帝與太上老君雖分治兩國,實則一體,對外作戰,神不離仙,仙不離神,才能構成一方面的勢力,至于另一方面的佛國,它有單獨作戰能力。

    因此,本國師稱為兩面作戰,不知尊意如何?” 孟元聽了,茅塞頓開,謝道:“國師高見極是,請恕孟某失言。

    ” 小老先生對于孟元的打擾不以為忤,接下去道:“我們對付兩面作戰,實力有餘,若分兵兩路,攻打天仙佛三國,則力量就顯然不足了。

    ” 北方怪煞元首杜充舉手發言道:“國師的話似有矛盾,同樣是兩面作戰,為什麼要分有餘和不足呢?” 小老先生道:“兩面作戰是對方前來攻打,我們以逸待勞,這與分兵兩路去攻打對方恰正相反,敵逸我勞,而勝敗之機就在于勞逸,此所謂主客之勢異也……杜元首,你明白嗎?” 杜充點頭稱是。

     小老先生道:“我們兩面作戰或許不緻敗落,可是這究竟是犯了兵家之忌,雖勝也必大傷元氣,所以這是隐憂之一。

    ” 海東青問道:“那末隐憂之二又如何?” 小老先生道:“海内十一洲的許多亡命地仙,現已在清白山立定腳根,由天眇地跛領導,再加上十惡輔弼,這股勢力非常雄厚。

    老巢傾覆,他們決不甘心,目前未必敢于冒險蠢動,作恢複失地之舉,但經過養精蓄銳,不久必有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打算。

    到了那時,隻怕我們在海内十一洲的駐軍無法抵抗,所以這是隐憂之二。

    ” 海東青道:“國師,這不是隐憂。

    若清白山來攻海内十一洲,我們立即發兵支授。

    ” 小老先生道:“當然,我們怎會坐視不救?可是,天仙佛三國若乘我們分兵支援海内十一洲的機會,實施突擊我國本土,迫使三面作戰,指天仙兩國一路,佛國一路,清白山一路,那就是隐憂了。

    ” 海東青道:“國師之言雖是,可惜太上老君懦弱寡斷,生性怕事,元始天尊傷勢未愈,仙國又無統領三軍的大将,所以依我看來,他與天佛兩個聯盟,是不可能的。

    ”小老先生道:“國家大事,往往敗在百密中的一疏,而一疏又往往是事前認為不可能的。

    海主席,你說仙國沒有大将,可是依本國師推測,元始天尊必是三軍統帥,而與天佛兩國聯盟之事也必由他主持。

    同時,他雖受傷,但大羅金仙早已煉成了脫胎換骨,蛻形羽化之術,不論傷勢如何嚴重,隻要佐以金丹仙藥,稍經調養,無不立即恢複原狀,絕無久傷不愈之理。

    否則,必是故弄虛玄,另有作用,假傷使詐,企圖掩人耳目,即使佛國如來,前被猴公打傷,怎知不是他的‘化身’代受其傷,而以真體退居幕後,暗攝國政呢?” 海東青聽了,點頭道:“國師高見,令人佩服。

    ” 小老先生重複道:“兩個隐憂,已如上述,但另有一個顧慮,不知諸公有否想到?” 南宮操道:“是否顧慮清白山制造大批速成神仙,前來攻打我國?” 小老先生搖搖頭。

     計真道:“是否流亡天國的地藏王前來恢複鬼國?”小老先生又搖頭不答。

     全場一片靜寂。

     過了一會,通天教主道:“朕的大夫子,今天為什麼不發言?”大夫子道:“國師的顧慮還是讓他自己說吧!” 小老先生對大夫子道:“任何事情都瞞不過你,隻是你虛懷若谷,知而不言而已。

    ” 大夫子掀髯笑道:“如果國師一定要我說出來,我就不妨試猜一下……”他沉吟片刻,接着道:“猴公久居天國,遲遲不歸,這使國師有所顧慮,暫時未能對列國施展雄才大略,尤其是對天國玉帝,無法使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計,國師這是你的隐憂嗎?” 小老先生大笑道:“真的瞞不過你……猴公久寓天國納福,朝對嬌妻,暮弄孺子,樂不思蜀,這是一個大顧慮。

    同時,他不歸來,便是我們的心腹之患。

    ” 通天教主道:“當年猴公被召赴宴,實非朕的本意,又不料玉帝使用美人計,把他招為東床驸馬,更是出朕意表。

    如今他為逍遙公主所迷,忘記了這裡的兩位賢妻,但不知我們應想什麼辦法請他立即回來?” 小老先生道:“請猴公攜同逍遙公主回國,必須由我王修書一封,說明有國事待商,另一方面,再由這裡的猴公兩位夫人也修書一封,堅決要求其夫從速回家。

    猴公不是無情無義之輩,在公私交迫的情況下,可能不便攜帶逍遙公主,而他本人一定會回來的。

     杜充道:“如果他還是不回來呢?” 小老先生道:“問得好!如果他不肯回來,那就是他喜新厭舊,寡情薄義,必為宇宙列國所不齒,威聲大降,但我們切不可得罪他,索性大張旗鼓,堂而皇之,把他的兩位發妻送往天國,到了那時,逍遙公主雖是尊貴的帝女身份,但總是侍妾地位,讓他們妻妾之間争寵奪愛,發生龃龉,使猴公左右為難的滋味,既分心于家事,必然少管天國的公事,這對我們有益無損。

    ”司徒文道:“假如逍遙公主仰仗帝女勢力,虐待兩位大婦,使後者難與争鋒,那麼,我們不是白費心機了嗎?” 小老先生道:“猴公的兩位發妻也是瑤池仙女,并非低三下四之輩,決不會受制于逍遙公主,何況她們尚有西王母撐腰。

    不過,妻妾失和,乃是女子本性,為了我國的利益,我們希望她們勃豁,隻怕猴公手段高妙,把她們弄得服服貼貼,大家和平相處,但不知他有此本領否?” 通天教主聽了,大喜道:“這是好主意!” 孟元道:“假如逍遙公主受寵專房,猴公偏聽其言,有不利于我國的舉動嗎?”小老先生道:“事實上,猴公決不會做出危害祖國的事,萬一如你所說,有此傾向,也必為他的兩位發妻所阻,因他們親生子女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 杜充道:“這樣說來,猴公最好不問國事。

    ” 小老先生道:“這就是我的意思……如他身在天宮,能守中立,則本國師就可縱橫宇宙,颠倒乾坤,為我王問鼎天國。

    ” 通天教主大悅,道:“好,朕就照國師的計策,立即進行。

    ” 小老先生道:“現在再讨論兩個隐憂問題,拟請八方諸公發表,高見。

    ” 他明白指出隐憂問題要由八方煞神解答,暗示着将來擔任主帥也就是八方煞神的頭頭,至于野仙散人和狂客等,隻不過從旁協助而已。

    這與進兵海内十一洲的策略完全相同,以妖魔精怪為正,别的人物退居副席。

     這樣做法并不意味着别的人物——野仙散入和狂客等的道行功力較遜于妖魔精怪,相反的,前者比後者更強。

    換言之,魔國對付地方性的海内十一洲或清白山群仙,還用不着第一流人物出馬,隻要派遣第二三流的妖魔精怪去架大梁,就能使對方感到一籌莫展,望風披靡,等到将來國際大戰時,魔國才會正式動用第一流人物。

     這是小老先生的策略,又經過通天教主首肯,實施之後,非常順利,已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而八方煞神的頭頭們,也以能充任主帥,獨當一面,而感到光榮。

     所以,當小老先生請八方諸公發表高見時,海東青首先道:“我認為本國得到了海内十一洲,物資供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已無缺乏之虞,而既得的利益,決不容許清白山群仙前來染指。

    因此,我們必須先要征讨清白山,鏟除那批流亡分子的根據地,斷絕本國後顧之憂,同時也可弭止三面作戰的威脅。

    ” 小老先生聽了,不置可否,卻問千手老怪,道:“千手老弟,你認為海主席的意見如何?” 千手老怪道:“隻怕天仙兩國從中阻撓。

    ” 小老先生道:“天仙兩國必然會從中阻撓,甚至佛國,地國,水國或太空國也将聯手幹涉,那麼,我們應采取何種步驟?” 幹手老怪道:“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小老先生道:“南宮元帥,尊見如何?” 南宮操道:“佛國幹涉,似有可能,至于其他各國,不是路程遙遠,鞭長莫及,便是力量薄弱,未敢輕舉妄動,所以不足為慮。

    ” 小老先生道:“請問司徒主将,假如天仙兩國,再加上佛國,同來支援清白山,我們如何應付?” 司徒文道:“分兵擊之。

    ” 小老先生道:“諸公對司徒主将的意見有無異議?”杜充道:“這是以一國之兵對抗三國聯軍,但戰場卻在同一地點——清白山,隻可稱為單面作戰,與分兵三路作戰的情況不大相同,所以我們正好乘此機會,探試他們聯軍的力量如何?” 小老先生道:“敢問計指揮,孟魁首,鐵統領,溫總管,你忙四位的看法怎樣?”計真道:“愚見以為對清白山用兵之舉,似乎言之過早。

    我忙何不派遣野仙和散人,先到那邊去探聽虛實動靜,作為用兵或不用兵的參考。

    ” 小老先生聽了,微微一笑,不贊也不彈。

    孟元道:“清白山收留海内十一洲的流亡地仙,形同群寇聚義,對我國威脅甚大,本魁首主張乘他們立腳尚未穩定之際,即派重兵進剿,以免養癰遺患。

    ” 鐵金剛道:“俺是粗人,不谙文事,隻知武功,如果國師将用兵于清白山,鐵某願充前驅。

    ” 溫戎道:“這次我們取得海内十一洲,主要是由于列國的仙佛神聖正忙于千年大比之事,料不到我軍乘虛而入,以緻措手不及,并非對方的武力不行。

    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清楚,切不可讓勝利來沖昏頭腦。

    如果我們現在又要攻打清白山,列國必然共同出兵,這将是一觸即發的慘烈戰争,且勝敗也未可逆料。

    不是我溫某危言聳聽,假如戰争持久,戰場也不會限定在清白山一處,很可能會蔓延到我國的本土。

    所以我贊成計指揮的意見,先派幹員滲透清白山,暗察對方動靜,以收知己知彼之效。

    ” 小老先生道:“本國師提出問題,對象是八方煞神,現在綜合各方面意見,主張用兵者,八中占六,不主張用兵者,隻是少數,但本國師卻與計溫兩公的看法相同。

    我們要消除隐憂,不宜再用武力,必須運用政治手段和方式,面對現實,以便緩和局勢。

    不論政治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宜,但至少也能拖延一段時期,不使戰争立即爆發,讓我們可作充分準備。

    假如本國師所料不錯,目前玉帝必已召集仙佛兩國的仙佛神聖,正在讨論如何用兵,以及如何恢複海内十一洲的失地,所以我王必須立即派遣一位特使前往天國,解釋我們為什麼要攻打海内十一洲的理由,并說明我王願意将上述仙境全部歸還仙國……” 此言一出,在座的妖魔人物,除通天教土和大夫子外,均各大驚,首先遭到海東青和南宮操聯合反對,連忙異口同聲地責問道:“國師,這是什麼話?本國勞師動衆,艱苦地得到的十一洲仙境,卻無端端的送還仙國,難道我們的鮮血是白流的嗎?” 小老先生聽了也不回答,隻是微笑而已。

     通天教主道:“二卿稍安毋躁,國師的話極是,我們應該這樣做,否則,戰争爆發,我們還要再流更多的鮮血。

    ” 海東青與南宮操聽到國王這樣說,不敢再講閑話,但面部都顯呈悻悻不平之色。

     于是小老先生道:“不過,這個特使應由誰來擔任,真是大傷腦筋的事。

    ”他一邊說,一邊舉目向會場巡視,接着道:“可惜猴公不在這裡。

    否則,他倒是個最适當的特使。

    ”說到這裡,眼光轉到大夫子臉上,正要說出“大夫子也是極為合适的特使”時,但後者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早已料到小老先生的心意,同時知道這特使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所以乘對方尚未出聲,連忙先發制人,搶先道:“老夫認為國師的才幹不在猴公之下,這特使實非你——國師充任不可。

    當年猴公在天宮會議中,舌戰群仙諸佛衆神聖,力勝仙佛兩祖,為國争光,萬古所僅有,所以國師若親自出任此職,必将馬到成功,創造與猴公先後媲美的功績,可預蔔也。

    ” 小老先生聽了,面色微微一變,但旋即恢複原狀,暗想道:“這老家夥真是個可怕的人物,自己慢說一句話,卻被他搶先纏住,看來難以脫身了。

     他又想:“自己從成仙以來,雙腳未曾踏入南天門一步,久欲前往觀光,卻無适當機會,如今若以魔國特使身份,到天國去,能與群仙諸佛衆神聖周旋一番,以顯身手,倒也不虛此行……” 想到這裡,他雄心勃發,道:“夫子給本國師臉上貼金,盡力吹噓,真是愧不敢當,但這裡事多,又須随時應付萬變,隻怕本國師無法抽身……”他說到這裡,沉吟片刻,繼續道:“特使之職,本國師不敢煩勞夫子,卻想到另外的一個野仙子,但可惜時間急不及待,未能派他用場。

    ” 大夫子問道:“老夫口拙,自知無雄辯之才,萬難充任特使,但不知國師想到的另一野仙是誰?” 小老先生道:“水金書生。

    ”大夫子搖頭道:“水金書生乃是在野之身,高瞻遠踮,孤芳自愛,雖才幹卓絕,道行武功均屬上乘,但未掌國政,聲譽不足,若與第一流的仙佛神聖周旋,終必有辱使命。

    依老夫之意,國師暫充特使,最為适當,不論是道行、武功、地位、聲譽、學問、見識、才幹等等,無一不能與列國的仙佛神聖媲美,甚至比他們更為優越。

    換言之,誰也不是國師的對手。

    此外,國師前往天國,除政事外,又能與猴公見面,分屬知己,無話不談,正好乘此機會,堅勸猴公回國,如能成功,真所謂一舉兩得了。

    ” 通天教主聽了大夫子的最後幾句話,非常順耳,因邀請猴公返國,是他夢寐以求的事,今由小老先生出面去請,人選最宜,所以他就立即道:“夫子的話不錯。

    猴公不來,使朕寐食難安,國師以特使身份,赴天國公幹,成敗不必計較,隻要能勸得猴公回國,這件功勞比什麼都大,但不知國師之意如何?”小老先生暗想:“猴公乃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又為宇宙列國所竭力争取的對象,他偏左則左勝,護右則右勝,有關國運之盛衰,無怪我王對他如此重視。

    目前大夫子鄭重地兩次推薦本國師擔任特使,也許是我王授意的。

    這樣看來,自己非答應不可。

    ”于是猶豫一下,道:“蒙我王和夫子共同勸勉,本國師似無拒絕的理由。

    公事方面,自當盡力而為,大緻不會有什麼困難,但對于懇請猴公回國一節,卻無十分把握。

    ”大夫子道:“何故?” 小老先生道:“聽說逍遙公主對待猴公,體貼入微,隻是不準他與外界的任何仙佛神聖接觸,尤其對本國有關的人物,防範更為嚴密,而猴公也因寵内逾恒,對她言聽計從,想來他業已被她收服,甘心雌伏,無複昔日之雄風了。

    因此,本國師前往天國,必将在隆重的宴會中,才能見到猴公,可是大庭廣衆之間,怎能公開說私話?當然,要與猴公單獨相會,并非毫無辦法,但也要等待本國師到達天國之後,觀察環境,見機行事,才有這種可能,那就是本國師所謂‘懇請猴公回國,卻無十分把握’的原因。

    ”大夫子道:“不知國師有何辦法能與猴公單獨會見?” 小老先生道:“辦法有三個:潛形隐影,直入猴公内庭,暗通靈感,與猴公夢中見面;号召元嬰出竅,請猴公枉顧天外玄境。

    ”大夫子掀髯道:“國師法道高妙,何愁猴公不來。

    ” 小老先生道:“不瞞夫子,那三種辦法隻可以在彼此相隔千裡之内使行,若在千裡之外,就無能為力了。

    ” 通天教主道:“朕意已決,請國師勞駕,赴天國一行,但不知需要幾員随從?” 小老先生道:“一文一武。

    ”通天教主道:“哪兩個?” 小老先生想了一想,道:“文的是野仙文元子,武的,本國師看中了大夫子的令郎。

    ” 大夫子笑道:“好極了,不過,小犬年輕識淺,望國師多加教誨。

    ”小老先生道:“好說,好說……現在讓本國師先來安排主要事情。

    明天請八大煞神各歸占領地,加強防務,等到天仙兩國派員前來接收失地時,你們必須如此這般……”他以傳音入密方式解釋“如此這般”的内容。

     八大煞神聽了小老先生的解釋後,均各大喜,同聲稱贊不已。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又指派若幹野仙和散人潛赴清白山探聽虛實。

     接着,他向通天教主道:“神仙速成之法,本國師現已了然于胸,那擄來的王明和小龍女(參閱大眼魔煞故事)已無利用價值,等一會請他們進來參加歡宴,看看我國偉大的陣容,宴畢,就放他們回去。

    他們到了清白山之後,一定會将這裡的所見所聞報告天眇地跛,使那二位古仙産生心理威脅,有所顧忌,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

    ” 通天教主點頭答應,随即吩咐散會,入席歡宴。

     于是會場裡所有的妖魔人物紛紛起身離座,各去覓伴入席。

     忽然,小老先生看到野仙鄧耶子正與桌友歡談,就想起了一件事,立即趨前對通天教主附耳道:“鄧耶子以萬靈引劑煉成了許多金丹(參閱水上郎君故事),其功應賞,可是這厮品德不修,賊性未改,竟敢竊取金丹三粒,暗藏左股皮肉之内,其罪可殺。

    等一會,歡宴完畢,立即将他扣留,搜出贓物,當衆宣布罪狀,誅或不誅,由我王決定。

    ” 通天教主又點點頭。

    接着,小老先生道:“這次千年大比,在鳳麟與方丈兩洲中式的許多考生,都是天下奇特有為之士,盼我王分别禮聘,委以政事,勿使人材流入敵國。

    ” 通天教主道:“國師為國效勞,朕心甚慰。

    來!入席痛飲,先敬國師三杯。

    夫子和千手兩位賢卿,你們也來陪飲!” ××××××××××××× 為了預防天仙兩國聯合清白山前來收複失地,魔國八大煞神在宴會後,立即趕回各有關占領區鎮守。

    所謂各占領區,包括鬼國和海内十一洲仙境。

     且說南宮操回到方丈洲時,已近黃昏,立即召集部屬許多魔煞訓話,并命令他們各自小心堅守崗位,切勿懈怠,并随時保持有備無患的狀态。

     在勝利沖昏了頭腦和得意忘形的情緒下,南宮操向部屬透露了本國開會的内容,以及委任國師小老先生為特使,拟赴天國遊說,乘機暗召猴公回國等情。

    衆魔煞聽了,歡聲如雷。

     百密一疏,如此秘密的消息竟被地仙張羽暗中竊聽,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

     原來這次千年大比,張羽擔任仙探之職,在一個小小的糾紛中,被野仙郝道子誘入一條曲折而偏僻的冷巷裡,遭遇挾制威脅,強迫他說出萬年芝草種在什麼地方。

    那時他隻說:“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于是就被後者一指點倒,立即沉沉熟睡,直到三天之後,忽然醒來,已是黃昏時候,月出東方。

     他連忙起身,懶洋洋地緩步走出冷巷,舉目巡視,發覺四周靜悄悄的,連一個影子也沒有,心裡暗忖:“自己隻打一個小盹,難道千年大比已結束了嗎?” 他急步向前走去,想回到仙探總部去查問原因。

    不料到了那邊,不由大吃一驚,原來丈人宮遭遇火災,隻剩劫後餘燼。

    他向前面觀看,連那座新建的聚奎殿也不見了,再望遠處,發覺丈人峰似乎較前矮了一倍。

    變成了低峰,頓時使他驚上加驚,冷汗涔涔而流。

     他不知道自己在冷巷裡睡了三天,隻認為一刹那之間,方丈洲竟然面目全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他心知情況不妙,就連忙避入殘壁的陰影裡,讓頭腦冷靜一下,以便考慮怎麼辦法。

     當他思忖時,忽有幾個魔卒經過牆旁,嘴裡叽叽咕咕地說什麼“元帥召集訓話……”,這時,他明白本洲已被魔國占領,随即搖身一變,也變成了像一個魔卒一樣,不即不離地在後跟随,到了迎賓館,就混入了真魔卒的隊伍裡,暗探消息。

     南宮操講話時,隻準魔煞入廳聽訓,而普通魔卒隻不過在門口站崗,或擔任護衛而已。

     張羽所幻變的假魔卒使用巧計,将其中之一的真魔卒引離崗位,自己代替了守門職責,所以他能夠伸長耳朵聽到廳内的一切聲音,意外地獲取了許多重要的秘密消息。

     等到廳内訓話完畢時,那假魔卒藉故内急,向同伴打了一個招呼,就離開崗位,乘着明月被烏雲掩沒,黑暗籠罩大地的一刹那機會,立即駕起濃霧,身子漸漸上升,接着改騰青雲,進入太空,徑向南天門而去。

     千年大比故事到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