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年大比
關燈
小
中
大
之令人長生,不但也為他們大飲特飲,而且灌入大桶,數以萬計,運往魔國。
魔國北方元首杜充,率領屬下二百五十六名怪煞,乘仙伯真公前去參觀千年大比的機會,侵入玄洲,擊傷許多仙家,鏟平了鳳山,燒毀太玄仙宮,劫去金芝玉草不計其數。
魔國東北方魁首孟元,帶領了麾下一千零二十四名亂神,攻占了炎洲,把洲上的仙家全部驅逐,又捕殺或活捉許多風生獸和火光獸。
那兩種神獸乃是仙界珍物,取前者的腦和菊花服之,能延壽五百年,拔後者之毛,可織火浣布,制成衣服,入火不焚,且能永遠保持潔淨。
長洲和元洲也同時被魔國西南方“統領”鐵金剛将軍的屬下——司馬仲弓和歐陽頭陀,各率一千多名力士,分别攻陷。
長洲的天真仙女自知不敵,攜帶子一群女仙子及時逃走,未為所辱。
司馬仲弓兵不血刃,入駐紫府宮,作為司令部。
洲上許多二千圍的大樹,以及仙草靈藥等,被那批力士砍斬采摘,損失慘重。
歐陽頭陀在元洲兇性狂發,打傷不少仙家,并大吃仙芝,狂飲猶如蜜漿的玄澗之水,使他無端端延年益壽,長生不死,道行突飛猛進。
流洲和聚窟洲都在西海之中,也都已淪陷于魔國西北方總管溫戎将軍之手。
他率領了屬下五千零九十六名散神,傾巢而出,實行突擊,使洲上仙家措手不及,無法抵抗,紛紛逃亡。
流洲所産鐵礦,鑄成寶劍,鋒利非凡,割玉如割泥,那批散神正拟開礦造劍。
聚窟洲的獅鹿以及長牙銅頭鐵額之獸,都與魔國臣民同族同類,早為通天教主所觊觎,誓欲收歸國有。
此外,還有許多花葉香聞數百裡的返魂樹,為仙界靈物,若以此香去薰死人,立即複活,所以叫做卻死香。
那些奇獸異木現已盡入妖魔之手。
現在,九源丈人聽了這些壞消息,驚悸不已,心神難以安定,想不到通天教主竟敢有此鬥膽,藐視天國法律,仙國邦交,妄興無名之師,不宣而戰,侵略海内十一洲仙境,使魔國擴展版圖,真是無法無天,不仁不義,到了極點,但玉帝和太上老君為何不乘那些妖魔立足尚未穩定之際,速派援兵,恢複失地? 他沉吟長久,想不通此中道理,但也不将那壞消息告訴達摩佛和敖順,以免擾亂他們指示攻陣的心神。
接着他舉目觀察壇下的戰況。
這時,仙方攻勢極為淩厲,魔方陣腳已呈搖動現象,這使九源丈人的心裡稍覺寬慰,決定在必要時親自出手,消滅這批妖孽,以便保衛本洲安全。
蛟魔王發覺己方戰事漸露敗象,似乎有恃無恐,心裡毫不驚慌,于是雙手揮動,陣容瞬息變形,将廿字陣改為井字陣形,而并非改成卅字。
這一變化,真是出人意表,使九源丈人預定的攻陣計劃和指示全部失效,不禁大為吃驚。
頃刻之間,攻方主力已進入井字蛇陣的陷阱之中,左沖右突,艱苦困鬥,但始終脫不出那井字中間的空框子。
在井字以外的許多仙聖也受到陣頭和陣尾的守方嚴密牽制,自顧不暇,怎有餘力去救陷阱裡的同胞?因此,九源丈人、達摩佛和北海龍王敖順都感到焦急萬分,除那三位仙佛神同時親自出場外,已無第二條可走了。
蓦地,天空層雲密布,雲端墜下一個小型的物體,如球非球,似石非石,但起初誰也沒有注意它。
這時,蛟魔王看到自己穩操勝券,心中大喜,得意洋洋,高聲道:“九源丈人聽着!現在你的主力已成甕中之鼈,隻要貧道作出舉手之勢,他們就難逃劫數,命歸黃泉。
如果你肯答應條件,貧道立刻解圍,放他們一條生路。
” 九源丈人還未回答,但那空中墜下的物體漸漸地大起來了,到了離開地面數百尺的高空時,大家才發覺它好像是一座帶着血腥氣的小山,正向蛟魔王的頭頂壓下。
蛟魔王藝高膽大,見此情形,不慌不忙,雙掌向上一托,把那龐然大物牢牢托住,原來它是一顆大鲸頭,鮮血淋漓,腥氣令人惡心。
九源丈人心中大喜,高聲道:“太古鲸神惡貫滿盈,已被鳄夫人誅殺了。
”蛟魔王正想抛掉鲸頭,忽然那邊校場淩空飛來一個黑臉老翁,刺出一劍,正中了蛟魔王的頭部,劍從後腦刺進去,面門出來,鮮血直流,但他無暇抽回寶劍,人已經飛躍而退,駕了青雲,向南方如飛逃去,因當時有四五個妖魔人物,迅速地從觀光客席上躍出,也立即駕起青雲,大聲呼喝着,前去追趕。
那黑臉老翁非誰,乃考中本屆千年大比第一名,即人間科舉時代所謂新科文武狀元,清白山蟒公是也。
他奉了古仙眇真人之命,會同鳄夫人前來誅殺蛟魔王和太古鲸神,為天上消災,人間造福。
劫數已到,無可逃避,如果蛟魔王不逞威顯能,賣弄本事,去托接太古鲸神的頭顱,則蟒公道行雖高,功力雖強,也無法在群魔環伺之下,一擊得手。
蛟魔王雙手托住像一座小山那樣的大鲸頭,而它又是從高空墜下,重量何止萬鈞,他卻能抵得住這種壓力,道行之高已屬不可思議,不料變生意外,蟒公忽來暗算,等到他發覺腦後劍風,想要抛棄鲸頭,時間已經不及,突感痛徹心肺,自己的頭部已被蟒公刺穿,不禁雙臂一軟,鲸頭随即滑落地上,打亂了蛇陣的陣形。
他慘叫一聲,響徹雲霄,但依然穩立着,還想掙紮,正要自去拔劍,但立即被觀光客席上的神醫子高聲阻止道:“住手!我來救你!”聲到人到,可惜遲了一步,那站在雲端觀戰的雷公和電母一看機不可失,連忙發動猛烈雷電,五響霹靂,電光閃閃,但這時蛟魔王受傷甚重,神昏智迷,無法施展移雷轉電之術,遂使雷公電母初次得手,五雷擊中蛟頭,把它打得焦爛,血肉糊塗,立即現出原狀,乃是一條混身錦鱗的獨角巨蛟,身長千丈,粗約十圍。
神醫子一看此景,知道無法搶救,隻得怏怏退去。
這時,蛇陣失去了指揮的頭兒,所謂蛇無首而不行,陣勢轉動遲鈍,同時群魔心理上也大受打擊,鬥争力大為減低,但此消彼長,攻方則勇氣百倍,努力沖殺,蛇陣立即瓦解,死傷慘重,若非觀光客席上擁出大批妖魔人物,前來支援,隻怕魔方還要受到更大的損失。
此刻,蛇陣雖已被破去,仙魔兩方不但依然繼續混戰不已,而目鬥争比剛才攻陣和守陣時更為激烈,這是由于魔方增援了數百名僞裝觀光客的生力軍,仙方破陣後的勝利隻不過昙花一現而已,瞬息之際,又被包圍,難以脫身。
那批僞裝觀光客的妖魔人物,幾乎都是魔國的高手,而其中尤以撼天陷地二位煞神最為突出,他們的道行和武功,聯合起來,已能使神聖側目而視,仙佛避道而行。
剛才撼天煞神因晨間貪飲幾瓶仙酒,醉醺醺地坐在觀光客席上,非常賞識蛇陣的布置,認為無懈可擊,深信必能擊敗仙方無疑,所以安心地打起盹來,怎知變生不測,蛟魔王遇刺受傷,又被五雷擊頂,他方才被霹靂巨響驚醒,瞪眼一看,蛟精已現原狀死亡,不由大怒,立即騰雲升空,去打雷公電母,不到一個回合,奪得了前者的雷鼓,以及後者手中的兩個電鏡之一。
雷電二神正為擊斃蛟精而感到高興,不料一個兇惡怪物忽然降臨,進行突擊,不知是何方神聖,倉猝抵抗,恨力有未逮,武器瞬息被奪,才看清楚對方乃是撼天煞神,頓時吓得面如土色,連忙把電母拉在背上,負着她,展開兩肩雙翅,拚命飛逃而去,氣得那煞神破口大罵,一邊催雲追趕。
當時風伯雨師早已知道來者的身份,吓得不戰而退,預先隐入層雲躲避,直到煞神去追雷電二神,才敢現身,慌忙從相反的方向逃走。
剛才武壇上的九源丈人、達摩佛和北海龍王敖順等,最初見到己方的主力被困于井字蛇陣的陷阱中,進退維谷,狼狽不堪,心裡焦急萬分,又受到蛟魔王出言威脅,不禁怒氣填膺,正拟親自出馬,希望挽救頹勢。
後因太古鲸神授首,蟒公不速而至,刺中蛟頭,接着雷電二神合擊得手,以及大破蛇陣,喜事接踵而來,頓時心中大悅,以為殲滅妖孽易如反掌,同時又可抽調兵力,援助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宮之圍。
出人意表,但又在意料之中,果然有許多僞裝觀光客的妖魔人物,成群參戰,實力雄厚,遂使己方的戰局漸處劣勢,不久即将反勝為敗,而那三位仙佛神也随之轉喜為憂。
忽然,校場外面的遠處,火光燭天,估計地位和方向,好像是丈人宮失火了。
接着,隆隆之聲不絕于耳,但這并非雷聲,而是高矗雲霄的丈人峰突然低了一倍,原來是山崩了。
九源丈人見此變化,方寸大亂,知道丈人宮已被南宮操攻破,海潮真人必敗無疑,他連忙把手一揮,命令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合力出擊,以助威勢,不料天空毫無反應,又知天上四神也已出事了。
不由驚上加驚,于是仙佛神三位一體,聯手立即躍下壇去,參加混戰。
三位仙佛神之中,九源丈人道行最高,武功卻不及達摩佛,而敖順則較為遜色。
如今他們合力出擊,攻勢非常淩厲,拳腳所到之處無堅不摧,對方死傷累累,避易而退。
陷地煞神見了大怒,立即飛躍而來,接住了達摩佛大戰,于是群魔手持武器又一擁而上,把九源丈人和敖順圍在核心,雙方惡鬥不已。
忽然,半空中響了一聲獅子吼,聲到人到,一個隆鼻、深目、廣頰、高額,頭如巴鬥的大和尚自天而降,此僧非誰,乃是降龍羅漢,接着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黃大仙接踵而至,立即參戰。
降龍羅漢舉目向四周巡視一遍,看到達摩佛正與陷地煞神大戰,不分勝敗,連忙趕了過去助佛鬥煞,不久,陷地煞神雙手難敵四拳,心裡急躁異常,暗罵撼天煞神為何不來助戰,否則天地雙煞聯手,一定可以打敗這兩個賊秃,念頭一動,意志分散,被達摩佛揮掌擊中肩部,身形歪斜,右沖三步,腳步尚未站穩,又被降龍羅漢飛腿踢中頭顱,立即開花,腦漿和鮮血混合直流,翻倒地上,死于非命。
達摩佛和降龍羅漢口念:“阿彌陀佛!”,表示開了殺戒,向佛祖忏悔。
接着他們又去作戰。
這時,哪吒等已殺入重圍,與九源丈人和敖順會合,并肩與群魔作戰。
群魔之中,除了龍龜二族的考生外,另有高手頗多,例如:白毛公主,李元,吳本,李奕,彭甯,魔道人,周普,赤眉仙姑,火頭陀,黃頭公,哈哈和尚,十目真人,公孫先生,阿彌,焦熊等,乃是七十二魔煞中的著名人物,道行武功都已超凡入聖。
野仙方面有郎三妹,王麻,王元,綠毛大仙,白癡大仙,純青子,平凡子,元壽子,享行子,利孟子,貞力子,多手道人等,散人階級約計蕭山,王蘭,白生,雪和尚,土木書生,白統,沈三保和獨臂居士,再加上紅藍二位狂客,他們喬裝觀光客,混入千年大比的武場。
此外,還有仙佛神見了都要感到頭痛的“天不怕”郝道子,和“打不死”鬼影子,這時,雖未參加作戰,卻來擾亂秩序,混水摸魚。
魔方的實力如此雄厚,怎會把那批仙佛神聖放在心上。
現在暫時擱下仙魔混戰,先補述降龍羅漢與鬼影子同赴丈人峰打鬥,為何忽又回來呢?還有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和黃大仙等已去支援鳳麟洲。
為什麼也去而複返呢?詳細的情況是這樣……當降龍羅漢與鬼影子駕雲到達丈人峰的高空時,後者撥開雲腳,向下一望,隻見峰頂已有許多妖魔人物,三五成群,徘徊于山石樹林之間。
他心裡明白,開口道:“大和尚,我們不必下去,就在雲端比劃如何?”降龍羅漢道:“不,層雲飄浮,不夠結實,還是到後山曠野,地基鞏固,施展武功比較方便。
” 他之所以要選擇後山曠野,不願在雲端比武,是由于對方是個鬼靈精,身形輕捷,縱跳如飛,很難捉摸,而自己則魁梧奇形,武功又屬剛強門路,适宜于地面作戰。
鬼影子聽了,笑道:“大和尚倒也聰明,不敢在雲端與我較量,避免以柔制剛,使你吃虧……好,我不要占便宜,就依你到後山曠野去。
” 他說着,催雲先行,後面跟随着降龍羅漢。
到了目的地,他們棄雲降落地上,面對面相距五丈立定。
鬼影子道:“大和尚,上次交手,你有幫友,也無奈我何,這次,你單我隻,隻怕你要倒運了。
佛門秘技,盡管施展出來,讓我再度領教。
” 降龍羅漢知道這家夥詭計多端,一不小心就會上當,所以處處謹慎,也不答話,立即劈出一掌,淩厲無比,掌風到處,呼呼作響,飛沙走石,山谷震動。
鬼影子不敢硬鬥,立腳斜躍避開,竄到對方的背後,乘機反擊對方光秃秃的後腦。
那羅漢轉身接戰,鬼影子左避右躲,前縱後躍,順便伸出冷拳,往往為其所乘,氣得前者呱呱大叫,苦在有力無處用。
他想放出那條纏在臂上的小金龍,對付鬼影子,但此鬼早已準備了金光閃耀的匝龍圈,拿在手中一揚,笑道:“大和尚,你敢放金龍嗎?” 他默然無言,揮掌連發三雷,鬼影子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三個掌心雷,六雷相撞,電光閃閃,聲震山壑,響徹雲霄,勢均力敵,俱各無功。
他發出了獅子吼,意欲擾其心神,驚其魂魄,但鬼影子穩定原處,置若罔聞,反使他自己面紅耳赤,消耗精原神,這等于頂石臼做戲,吃力不讨好。
總而言之,不論他施展任何佛門秘技,對鬼影子言,都是白費氣力,無濟于事。
他想歇手不打,離開現場,但也為對方所阻,使他不得不被迫繼續糾纏,真是欲罷不能,有苦難訴。
正邪在此打鬥,形同遊擊,大戰小鬥,不下三千回合,降龍羅漢始終未占上風,而且還吃了一些小虧,這可能是鬼影子投鼠忌器,加以情讓。
蓦地,一聲巨響,震耳欲聾,丈人山腳漸漸震動,一尺,三尺,五尺……緩緩陷入地底,不久,丈人峰低了一倍,半山曠野幾乎變成了山腳平地。
降龍羅漢見此情形,大驚道:“地震了!” 鬼影子笑道:“大和尚,膽量真小,這不過是敝友江帆的傑作而已。
”降龍羅漢駭然道:“你說是野仙‘踏崩泰山’江帆?” 鬼影子還來回答,忽然近處山坳裡傳出來一個聲音:“不錯,是他!”降龍羅漢與鬼影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茅山道士郝道子,蹒跚地走了過來。
鬼影子狂喜道:“天不怕,你來得正好!我們聯手,把這個大和尚宰了,當作羅漢葷齋吃,倒可增加不少道行。
” 郝道子搖搖頭,苦笑一聲,道:“算了,讓他走吧!”他說着,把手一揮。
這是暗示,降龍羅漢豈有不知之理?他自忖一個“打不死”,已很難纏,若再加上了“天不怕”,如何能敵?于是合十道:“二位施主,後會有期!”他們目送降龍羅漢離開現場後,開始談話…… “天不怕,你怎麼會在此出現?”鬼影子問道。
“我來發掘萬年仙芝。
”郝道子道。
“得手了嗎?” “可以這樣說,不過,江帆可恨!” “何故?” “早不踏,遲不踏,恰巧當我正想要多掘一些仙芝時,他忽然踏崩了丈人山。
如果不是我當機立斷,放棄貪心,一躍千丈,逃出險地,這時我的屍體已埋入黃土了。
” “哦!那麼,你掘得了幾莖?” “三莖。
”“原來如此,無怪你不想吃羅漢肉了……喂!天不怕,我知道你是慷慨的,分一莖半給我。
” “天下不可少‘天不怕’,地上不可無‘鬼影子’,我給你一莖。
” “不公平,你吃二莖,我吃一莖,以後你的道行不是比我高了嗎?” “我也吃一莖,另有一莖,我要派别的用場。
”“什麼用場?” “分給我的寶貝弟子和别的朋友。
”“你這樣打算是合理的,也能使我心平氣和。
” “真可惜呀!那邊生長着不少萬年仙芝,現在都已埋入地底,成為廢物,真是暴殄天物,所以我恨江帆。
” “算了,隻要别人也得不到,就讓它們成為廢物吧!”“那麼,我們走!” “你不想到那邊去看熱鬧嗎?” “不,讓他們去鬥得你死我活。
” “好,我同意你的見解,走!” 再說降龍羅漢駕雲正向前山校場進發,忽見對面高空,祥雲飄飄,來了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和黃大仙等,連忙上前招呼,得悉他們遲去了一步,鳳麟洲早已被魔國占領,弱水真人和洲上群仙逃得不知去向。
支援不及,法幢佛等隻得怏怏地去而複返,匆忙地回來複命,在中途邂逅了降龍羅漢。
随即結伴同行,徑到校場,正值九源丈人等與群魔惡鬥,情況非常危急,于是協力助陣。
降龍羅漢雖助達摩佛擊斃了陷地煞神,同時法幢佛和韋陀等雖已解了九源丈人之圍,但魔方兵多将廣,勢力雄厚,戰況依然無法改善,下級的神聖傷亡累累,雙方殺得天翻地覆,難解難分,慘叫之聲,不絕于耳。
方丈洲乃是神仙聚集的第一樂地,瑞氣飄缈,仙氣浮蕩,百獸欣舞,群禽和鳴,飲則瓊漿玉液,食則交梨火棗,萬古以來,逍遙自由,朝朝暮暮,但聞笑聲,不料作了千年大比的考場之後,此處此時,竟然變成了鬼哭神嚎,腥溢血流的集體屠場,那真是佛仙神聖所從未想到的浩劫。
物極必反,安極必危,人間如此,天上亦然。
做了神仙,如果隻圖歡樂,不思憂患,一旦道消魔長,也難免劫數降臨,世間凡夫俗子更不必論了。
仙魔混戰,雙方各有死傷,勢均力敵,優劣難分,除非有生力軍支援,否則任何一方也無法取勝。
這時,觀光客席上空空如也,連一個影子也沒有。
與魔方有關的冒牌觀光客早已參加作戰。
與仙方有關的,例如玄洲仙伯真公、蓬萊島九老丈人,扶桑東王父、昆侖谷希子,以及其他各洲列島的衆神群仙都助仙方作戰。
至于與仙魔兩方均無好感或惡感的散神、散仙和醉仙之流,有些明哲保身,不願堕入這種是非旋渦。
有些道行淺薄,功力平庸,自顧尚且不暇,怎有餘力為仙魔作左右袒?有些畏懼腥血氣氛太濃厚,殺戮行為太殘酷,不忍大開殺戒,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紛紛起身出場,悄悄地逃離本洲。
在殺氣沖天的戰鬥中,本洲數十萬仙家,見到丈人山崩頹了十分之五,丈人峰低陷了一半,丈人宮正被魔火焚燒中,新建未久的聚奎殿遭雷電擊毀了一層,萬年芝圃埋入地底,遍地已熟的仙家瓜果,給妖魔精怪盜食一空,未熟的也受到蹂躏殆盡,神藥仙草,又被他們放野火大燒,神木受砍,仙花遭折,瑞祥仙氛不知去向,鮮血腥氣沖鼻欲吐,損失慘重,言之痛心。
此外,風聞海内九洲又皆淪陷敵手,而天兵不至,仙援斷絕,更兼本洲力量孤單,顯然劫數已到,大勢去矣,于是成群結隊,相率逃亡,有些騰雲駕霧,有些作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遁,有些隐身匿影、溜之大吉,也有些化了一道白光而去,諸如此類,不到半天,仙家逃剩了隻有百分之五左右,幾乎把這座仙洲變成了一個荒區。
海中各洲仙境都已被魔方乘虛攻占,方丈洲也在劫難之中,隻有三島——蓬萊、扶桑和滄海尚未波及,仙佛神聖傷亡甚多,為什麼玉帝和太上老君還不派救兵前來支援?難道他們還不知道千年大比已出了亂子,以及魔國占領九洲仙境的消息嗎? 不,天國和仙國在大比前夕已得悉魔國出兵消息,可是,玉帝和太上老君都中了通天教主聲東擊西之計,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遂使海内十洲淪陷,方丈洲遭遇浩劫。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 當鳳麟洲和方丈洲兩位座主正在分别歡宴千年大比的麟風龜龍四族考生時,那就是大比前夕,魔國通天教主,在黑夜裡,秘密派遣了大軍,銜杖疾走,朝着佛國的方向進發。
衆所周知,魔國企圖攻打佛國,準備完成,謠傳已久,玉帝,太上老君和彌陀佛早已洞悉其奸,但因逆迹未顯,證據不足,隻得暫時隐忍,未加譴責,而他們卻時時刻刻在暗中密切注意對方的行動。
這次,值夜神、順風耳尊者、神諜仙探等,前後獲悉魔國秘密出動的軍隊,實力非常雄厚,包括千手老怪、小夫子、獅首力士、獨火大聖、金剛猿神、十二地支真人、枚公公、富钰、五形郎君、神武子、混沌子、菩提子、清虛子、玄機子、玄陰子、玄真子、玄陽子以及青符山人等,無一不是道行深厚,武功卓絕的野仙和野聖,例如:千手老怪的能耐僅次于金仙大夫子;獅首力士可與元始天尊争長論短;金剛猿神力敵十八羅漢而綽綽有餘;混沌子的法道可與慈航、文殊、普賢三大菩薩之一媲美,其他可想而知,何況再加上一個小老先生——上一代古仙大老先生之子,也是玉仙(即玉面神猴)之友,運籌帷幄,主持軍略。
玉帝得到了值夜神順風耳尊者等的報告,心中大驚,連忙召集天國諸神以及仙國群仙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同時派遣巡天大使兼程飛往佛國,通報消息。
會議結果,天國立即傳令托塔天主李靖,發動火部六位正神:羅宣、朱昭、高震、方貴、王蛟、劉環,八位天君——秦完、趙江、董全、袁角、柏禮、姚賓、王奕、張紹,又令太空國太陽神速從天罡星座中撥出十八位星君,地煞星座中撥出三十六位星君。
仙國也發動了玄都大法師,赤精子、五鼎真人、法虛道德真君、廣成子、靈寶大法師等六位上仙,以及三十六位天外散仙,在南天門外集合,火速趕赴佛國支援。
當衆神群仙出發後的次日,天聽地測仙師發覺魔國的大軍并非去打佛國,隻不過在佛國邊境外的三不管地帶列隊遊行,逡巡逗留而已,但另有八方大煞神卻靜悄悄地率領本部人馬,徑赴地國,真的去攻打海中十一洲仙境。
這時玉帝和太上老君才知上當,連忙傳令托塔天王李靖和玄都大法師分兵前去制止,但時間似嫌欠早,因消息傳來,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麟,以及聚窟等十洲仙境已入敵手,惟有方丈洲尚未淪陷,于是急派救軍兼程趕往。
支援方丈洲的神仙是以廣成子為首,羅宣副之,統領了天君四位,火部正神二位,天罡星座的八位星君,地煞星座的十位星君,上仙二位和散仙六位,其餘都駐留于天空遠處,以層雲作為掩護,暗中監視三不管地帶的魔國大軍。
廣成子與羅宣心急如焚,率衆向方丈洲前進,行雲如飛,恨不得立刻到達目的地,從速斬妖除魔。
前途忽有一個白發老翁出現,在無形中不斷地把路程拉長,使廣成子等始終走不到方丈洲,甚至越走方向越錯,越錯路程越遠。
這是什麼道理?弄得廣成子等莫明奇妙。
在另一方面,魔帥小老先生發覺仙天兩國分兵去救方丈洲,不以為憂,反以為喜,因對方分兵,等于力量分散,力量分散,意味着戰鬥效能減低,這是給自己一個個别擊破的機會。
他打定主意,想利用這個機會,出其不意,截擊那些隐沒在層雲裡的衆神群仙。
可是,當他正要施号發令時,蓦地,前面出現一個紅發老翁,滿面笑容,使他看了頗有好感,意欲趨前攀談,問其尊姓大名,而把剛才自己即将發令行軍的事,忘記得一幹二淨。
一忽兒,眼前的紅發老人不知去向,這使小老先生心中生疑,認為誰有如此功力,能在自己前面幻形變化,隐現不定?于是他施展透視目力,上窺三十三層蒼天,中看茫茫大地,下察陰間冥府,萬物動靜,遐迩巨細,一覽無遺,無所遁形,而那紅發老人竟然影蹤全無,真是莫測高深了。
一個白發老翁能把廣成子等神仙弄得團團轉,角角轉,另一赤發老人也在大羅金仙小老先生前面幻弄虛玄,使他由疑生驚,由驚知警,終于不敢進軍偷襲,其道行之高妙實屬不可思議。
試問那二個老者到底是何方神聖? 他們非誰,乃是時空二老。
時間和空間二位老人出世于混沌初開之時,栖身于别有洞天,主宰宇宙萬物動靜的因因果果、恩恩怨怨、離離合合、遠遠近近、快快慢慢、久久暫暫等事情,最後互相對銷,雙方拉平,你不欠我,我不欠你,直到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于因果規律為止。
因果所在,即使雙方都是死敵,時間老人能将他們之間的仇恨沖淡,而終于成為好友。
若冤家報應的時間未到,空間老人就會使他們分隔兩地,誰也找不到誰,但一旦報應的時間到了。
彼此原來遠隔千裡,卻被陽催陰促,各自一步一步地走近,于是狹路相逢,而相逢的時間也決不會早一秒或遲一秒。
地點也決不會遠一寸,或近一寸,所謂此時此地是也。
當年諸葛孔明駐兵定軍山,忽然患病,自知祿盡,乃祭七星燈拜鬥,拟向南鬥星君借壽,已蒙首肯,但為時間老人所阻,是以未能如願。
嫦娥偷藥奔月,後羿追之不及,恨恨不已,此乃空間老人之意,誰也無能為力。
時空二老,身份特殊,地位超然,既不受宇宙列國的統治,又不為任何權威所牽制,使仙佛神聖側目而視,妖魔精怪把他們當作眼中之釘。
這二位老人,感情冷漠,六親不認,工作态度溫和,解決手段徹底,分秒寸尺絕不通融,貧賤富貴一視同仁。
此外,他們的感覺極為靈敏,有因必知,無果不曉。
宇宙間萬物的動靜起伏,一一了若指掌。
他們生性外柔内剛,嚴拒谄媚,婉辭苞苴,既不輕諾、又不敷衍、休講情面、言出必行,宇宙間任何糾紛到了他們手中,無不迎刃而解,絲毫不爽地作出了一個總清算,使糾紛雙方都心服口服,無言反駁,惟有俯首聽命而已。
宇宙列國的監察禦史,因果查核司和善惡檢閱使,時時刻刻在暗中伺候,企圖找出時空二老的錯誤。
例如:因果有無倒置?報應是否公平?恩怨暗明、離合久暫、遠近距離,以及時間快慢等事情,有偏差否?可是萬古以來,他們徒勞無功,因列國消耗了許多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的精力,又花費了那麼悠長的時間,卻連一個像雞毛蒜皮,或芝麻綠豆那樣的小錯誤,或吹毛求疵的藉口,以便作為攻擊把柄,也始終無法找到,終于事與願違,莫可奈何地承認他們是宇宙間最可愛,也是最可怕的神聖。
這次千年大比,時空二老知道仙佛神聖,妖魔精怪都有一場浩劫,不可避免,但正邪二派之中,無一不有旋轉乾坤,巧奪造化的道行,往往意氣用事,違反了因果規律,這是他們深痛惡嫉,而必須要親自出馬,前來糾正的。
于是時間老人腰系查核事理的天篩,和計時表,空間老人手握分析因果的天磨和計程尺,降臨三不管地帶,等待糾紛雙方前來印證。
果然不出所料,廣成子和小老先生都在無形中作出違反因果規律的事情,但立即為時空二老所牽制,使正邪二派都未能達到目的。
廣成子代表玉帝和太上老君,小老先生代表通天教主,前者為空間老人拉長距離,以緻未能及時趕往方丈洲支援。
後者為時間老人拖延光陰,即由于他的出現,小老先生心懷警惕,未敢當機立斷,使托塔天王李靖也能及時發覺層雲乃是危險區域,連忙改變陣勢,進入安全地帶。
時空二老都以不流血的溫和手段,維護因果規律,一因方丈洲劫數已到,所以阻止任何巨大的力量前去救劫,一因李靖等并非遭劫的神仙,所以阻止小老先生制造劫數。
他們用計時表算過,計程尺量過,天篩篩過以及天磨磨過,一切事情都能徹底解決,任何阻力都經不起那四件法寶的考驗。
再說方丈洲九源丈人等苦戰群魔,雙方死傷甚多,依然勢均力敵,勝敗未分。
突然,校場外沖入數百名仙官,以披頭散發的海潮真人和天魁星君為首,個個形色慌張,顯然丈人宮已被魔頭南宮操攻破。
他們突圍而出,狼狽地逃來了,以便與這裡的仙佛神聖會合,商量準備作戰到底,還是撤離本洲。
起初九源丈人見到那麼多的仙官進入校場,以為援兵到了,但旋即發覺情況不妙,原來他們都是敗兵,于是加勁打退了與他作戰的對手,抽身飛躍過去,與海潮真人等相見。
海潮真人一看校場裡的戰況未占優勢,而場外尚有強大魔軍,頃刻就到,知道大勢已去,負隅作戰,無濟于事,于是與九源丈人交換了意見之後,決定放棄方丈洲,避免沒有價值的犧牲。
接着,金鐘大鳴,響徹雲霄,酣戰中的諸群仙聽衆神聖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立即全部退出戰圈,駕起祥雲,由海潮真,九源丈人和達摩佛斷後掩護,漸漸升空而逃。
正在這時,南宮操率領群魔蜂擁地追入校場,見到仙佛神聖都已望風而逃,心中大喜,也不再追,立即傳令清理現場,準備設宴慶祝勝利。
仙佛神聖逃離方丈洲,海潮真人和九源丈人等催雲如飛,向南天門前進;法幢佛,達摩佛,降龍羅漢和揭帝等分道而行,回西方佛國去了;真武大帝,黃大仙,敖順和五洋龍母等,也各回本國。
忽然,後面追來了兩朵白雲,雲端站着古仙天眇和地跛,天醫星君,藥王菩薩以及許多受了傷的神仙和聖人,包括黃龍與王敖兩位真人在内。
九源丈人等連忙趨前稽首作禮。
眇跛二仙勸九源丈人等先赴天地交界的清白山休息,至于方丈洲淪陷的事,可請海潮真人和天國諸神代向玉帝報告。
九源丈人欣然從命,别的仙家正愁無家可歸,聽到暫時有了栖身之處,不由喜出望外,于是辭别天國諸神,跟随着眇跛二位古仙,同往清白山安頓。
天醫星和藥王菩薩尚須繼續照料許多受傷的群仙衆神聖,所以也同赴清白山,暫不回國。
原來天眇地跛自從王明被擄後,心恨通天教主不已,這次得悉千年大比,特囑猿伯、虎居士、蟒公和鳄夫人等前去投考,乘機消滅了魔國的鵬魔王、獅魔王、猕猴王、偶狨王(在鳳麟洲被猿伯和虎居士所殺)以及蛟魔王和太古鲸神(在方丈洲為蟒公和鳄夫人所滅),同時,他們又親自步驟了一個計劃,把從海中十一洲撤退或逃亡的地仙,例如:弱水真人、天真仙女、仙伯真君和許多仙家,一律邀請到清白山安居,準備将來協力反攻十一洲,收複失地。
過去“不準仙佛神聖到”的清白山,現在天眇地跛改變初衷,歡迎群仙前往居住,作為避難之所,那真是誰也想不到的。
莫說人情反複,世事幻變,即使天上神聖,世外仙家,也有同樣的情況。
再說海潮真人和天國諸神聖天魁星君,哪吒,巨靈神,地文星君等辭别列國的仙佛神聖後,大家垂頭喪氣,駕雲飛往南天門,中途忽見迎面來了一群神仙,乃是以廣成子和羅宣為首的援兵,可惜他們為空間老人所阻,以緻遠水救不得近火,方丈洲業已失守,天魁星君等大敗而回。
廣成子恨恨地頓足道:“天道基于命數,明知已無可為,偏欲意氣用事,甘冒違反天道,妄冀尚有可為,與命數争,果有今日之敗,此乃神仙之過也。
” 廣成子所謂“神仙之過”,乃暗指玉帝和太上老君,隻應在千年大比中争取麟鳳龜龍四族的中式分子,不該秘密召号“正神正仙考試”,企圖拉攏列國的野仙、醉仙、狂仙、散仙以及亂神、散神、散人等。
違反了命數,遂若通天教主之忌,怒攻海内十一洲,并大鬧千年大比的武場。
天魁星君聽了廣成子的話,歎息道,“道友之言雖是,但目前的情況特殊,魔焰高漲,方興未艾,通天教主也太跋扈了,即使天國不号召‘正神正仙考試’,那魔頭也會制造别的藉口,秘密攻打海内十一洲。
神仙(指玉帝和太上老君)這樣做法,乃是以無所為之心,作有所為的事,所以不計成敗,希望挽回命數,而事實上也有此必要。
不過,這次我們慘敗,壞在事前沒有充分準備,同時也未想到對方竟然會利用千年大比的機會,乘虛而入,侵犯仙境,以緻我們措手不及,真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夫複何言!” 廣成子點頭稱是。
他們帶領群仙衆神在雲端邊談邊行,不知不覺地到達三不管地帶,不期而與玄都大法師,李靖以及許多神仙會合。
天魁星君連忙将方丈洲淪入敵手的情況向玄都大法師和李靖等報告一遍,大家無不歎息。
玄都大法師道:“神仙深明天道,這次卻違反天道行事,挽回的機會隻有萬分之一,反不如人間凡人,愚夫愚婦,不知命數為何物,偏欲與之抗拒,于是精誠所至,鬼神亦難與争鋒,有時尚能挽回百之一二,即俗語所謂‘人定勝天’是也。
”這時,廣成子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魔軍何在?” 李靖道:“他們在這裡示威了半天,已于不久之前收兵回國。
” 廣成子道:“想來他們已知方丈洲的事情了。
” 李靖道:“魔帥小老先生用兵之奇,遠勝仙佛神聖,所以我們中了他的聲東擊西之計,有此魔在,隻怕宇宙列國永無高枕安眠之日。
” 群仙衆神聖默然無言,但心中均有同感。
接着,催動層雲,同回天國,向玉帝和太上老君報告失敗的詳情。
××××××××××××× 在魔國的碧遊宮裡,通天教主接見了國師小老先生,以及攻打海内十一洲仙境的勝利者,七大煞神——東方妖煞主席海東青,南方魔煞統帥南宮操,西方精煞主将司徒文,北方怪煞元首杜充,東北方亂神魁首孟元,西南方力士統領鐵金剛,以及西北方散神總管溫戎。
東南方鬼煞指揮計真并未在内。
他前已攻占幽冥國(即鬼國),所以沒有參與這次的戰争。
接着,以國王通天教主為首,小老先生和七大煞神在王宮的大廳裡舉行慶祝大會,同時論功行賞。
到席者計有大夫子,千手老怪,撼天煞神,獅首力士,獨火大聖,虬首獅仙,靈牙象仙,金光犰仙,青牛大仙,金剛猿神,牛魔王,鬼煞計真,玉面狐女,十二地支真人,五形郎君,天山七奇,五狂客,許多野仙和散人,以及八方煞神部屬的一部分,其範圍之大,名額之多,僅次于當年的狂歡大會。
小老先生以大會主持人的身份首先發言:“這次天仙兩國公開舉行千年大比,秘密号召‘正神正仙考試’,我們乘此機會發兵攻打,全仗我王洪福,許多大臣英勇作戰,和七大煞神麾下的全體将士用命,分别占領了仙國的海内十一洲,使列國的仙佛神聖遭遇重大傷亡,那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 大廳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鼓掌聲。
接着小老先生道:“我們小試牛刀,以七大煞神及其部屬作為主力,輔之以一部分野仙,散人和狂客等。
而所得的效果完全符合理想,實為難能可貴。
經過了這次的考驗,我們的信心大為增強,以後出動全力,攻打佛國,必能穩操勝券……” 會場中轟然發出了陣陣歡呼,此起彼落,久久不絕。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繼續道:“我們攻打海内十一洲,雖獲勝利,但也經過了艱苦鬥争。
其中尤以方丈洲和鳳麟洲的戰事最為慘烈,傷亡了許多将士。
例如
魔國北方元首杜充,率領屬下二百五十六名怪煞,乘仙伯真公前去參觀千年大比的機會,侵入玄洲,擊傷許多仙家,鏟平了鳳山,燒毀太玄仙宮,劫去金芝玉草不計其數。
魔國東北方魁首孟元,帶領了麾下一千零二十四名亂神,攻占了炎洲,把洲上的仙家全部驅逐,又捕殺或活捉許多風生獸和火光獸。
那兩種神獸乃是仙界珍物,取前者的腦和菊花服之,能延壽五百年,拔後者之毛,可織火浣布,制成衣服,入火不焚,且能永遠保持潔淨。
長洲和元洲也同時被魔國西南方“統領”鐵金剛将軍的屬下——司馬仲弓和歐陽頭陀,各率一千多名力士,分别攻陷。
長洲的天真仙女自知不敵,攜帶子一群女仙子及時逃走,未為所辱。
司馬仲弓兵不血刃,入駐紫府宮,作為司令部。
洲上許多二千圍的大樹,以及仙草靈藥等,被那批力士砍斬采摘,損失慘重。
歐陽頭陀在元洲兇性狂發,打傷不少仙家,并大吃仙芝,狂飲猶如蜜漿的玄澗之水,使他無端端延年益壽,長生不死,道行突飛猛進。
流洲和聚窟洲都在西海之中,也都已淪陷于魔國西北方總管溫戎将軍之手。
他率領了屬下五千零九十六名散神,傾巢而出,實行突擊,使洲上仙家措手不及,無法抵抗,紛紛逃亡。
流洲所産鐵礦,鑄成寶劍,鋒利非凡,割玉如割泥,那批散神正拟開礦造劍。
聚窟洲的獅鹿以及長牙銅頭鐵額之獸,都與魔國臣民同族同類,早為通天教主所觊觎,誓欲收歸國有。
此外,還有許多花葉香聞數百裡的返魂樹,為仙界靈物,若以此香去薰死人,立即複活,所以叫做卻死香。
那些奇獸異木現已盡入妖魔之手。
現在,九源丈人聽了這些壞消息,驚悸不已,心神難以安定,想不到通天教主竟敢有此鬥膽,藐視天國法律,仙國邦交,妄興無名之師,不宣而戰,侵略海内十一洲仙境,使魔國擴展版圖,真是無法無天,不仁不義,到了極點,但玉帝和太上老君為何不乘那些妖魔立足尚未穩定之際,速派援兵,恢複失地? 他沉吟長久,想不通此中道理,但也不将那壞消息告訴達摩佛和敖順,以免擾亂他們指示攻陣的心神。
接着他舉目觀察壇下的戰況。
這時,仙方攻勢極為淩厲,魔方陣腳已呈搖動現象,這使九源丈人的心裡稍覺寬慰,決定在必要時親自出手,消滅這批妖孽,以便保衛本洲安全。
蛟魔王發覺己方戰事漸露敗象,似乎有恃無恐,心裡毫不驚慌,于是雙手揮動,陣容瞬息變形,将廿字陣改為井字陣形,而并非改成卅字。
這一變化,真是出人意表,使九源丈人預定的攻陣計劃和指示全部失效,不禁大為吃驚。
頃刻之間,攻方主力已進入井字蛇陣的陷阱之中,左沖右突,艱苦困鬥,但始終脫不出那井字中間的空框子。
在井字以外的許多仙聖也受到陣頭和陣尾的守方嚴密牽制,自顧不暇,怎有餘力去救陷阱裡的同胞?因此,九源丈人、達摩佛和北海龍王敖順都感到焦急萬分,除那三位仙佛神同時親自出場外,已無第二條可走了。
蓦地,天空層雲密布,雲端墜下一個小型的物體,如球非球,似石非石,但起初誰也沒有注意它。
這時,蛟魔王看到自己穩操勝券,心中大喜,得意洋洋,高聲道:“九源丈人聽着!現在你的主力已成甕中之鼈,隻要貧道作出舉手之勢,他們就難逃劫數,命歸黃泉。
如果你肯答應條件,貧道立刻解圍,放他們一條生路。
” 九源丈人還未回答,但那空中墜下的物體漸漸地大起來了,到了離開地面數百尺的高空時,大家才發覺它好像是一座帶着血腥氣的小山,正向蛟魔王的頭頂壓下。
蛟魔王藝高膽大,見此情形,不慌不忙,雙掌向上一托,把那龐然大物牢牢托住,原來它是一顆大鲸頭,鮮血淋漓,腥氣令人惡心。
九源丈人心中大喜,高聲道:“太古鲸神惡貫滿盈,已被鳄夫人誅殺了。
”蛟魔王正想抛掉鲸頭,忽然那邊校場淩空飛來一個黑臉老翁,刺出一劍,正中了蛟魔王的頭部,劍從後腦刺進去,面門出來,鮮血直流,但他無暇抽回寶劍,人已經飛躍而退,駕了青雲,向南方如飛逃去,因當時有四五個妖魔人物,迅速地從觀光客席上躍出,也立即駕起青雲,大聲呼喝着,前去追趕。
那黑臉老翁非誰,乃考中本屆千年大比第一名,即人間科舉時代所謂新科文武狀元,清白山蟒公是也。
他奉了古仙眇真人之命,會同鳄夫人前來誅殺蛟魔王和太古鲸神,為天上消災,人間造福。
劫數已到,無可逃避,如果蛟魔王不逞威顯能,賣弄本事,去托接太古鲸神的頭顱,則蟒公道行雖高,功力雖強,也無法在群魔環伺之下,一擊得手。
蛟魔王雙手托住像一座小山那樣的大鲸頭,而它又是從高空墜下,重量何止萬鈞,他卻能抵得住這種壓力,道行之高已屬不可思議,不料變生意外,蟒公忽來暗算,等到他發覺腦後劍風,想要抛棄鲸頭,時間已經不及,突感痛徹心肺,自己的頭部已被蟒公刺穿,不禁雙臂一軟,鲸頭随即滑落地上,打亂了蛇陣的陣形。
他慘叫一聲,響徹雲霄,但依然穩立着,還想掙紮,正要自去拔劍,但立即被觀光客席上的神醫子高聲阻止道:“住手!我來救你!”聲到人到,可惜遲了一步,那站在雲端觀戰的雷公和電母一看機不可失,連忙發動猛烈雷電,五響霹靂,電光閃閃,但這時蛟魔王受傷甚重,神昏智迷,無法施展移雷轉電之術,遂使雷公電母初次得手,五雷擊中蛟頭,把它打得焦爛,血肉糊塗,立即現出原狀,乃是一條混身錦鱗的獨角巨蛟,身長千丈,粗約十圍。
神醫子一看此景,知道無法搶救,隻得怏怏退去。
這時,蛇陣失去了指揮的頭兒,所謂蛇無首而不行,陣勢轉動遲鈍,同時群魔心理上也大受打擊,鬥争力大為減低,但此消彼長,攻方則勇氣百倍,努力沖殺,蛇陣立即瓦解,死傷慘重,若非觀光客席上擁出大批妖魔人物,前來支援,隻怕魔方還要受到更大的損失。
此刻,蛇陣雖已被破去,仙魔兩方不但依然繼續混戰不已,而目鬥争比剛才攻陣和守陣時更為激烈,這是由于魔方增援了數百名僞裝觀光客的生力軍,仙方破陣後的勝利隻不過昙花一現而已,瞬息之際,又被包圍,難以脫身。
那批僞裝觀光客的妖魔人物,幾乎都是魔國的高手,而其中尤以撼天陷地二位煞神最為突出,他們的道行和武功,聯合起來,已能使神聖側目而視,仙佛避道而行。
剛才撼天煞神因晨間貪飲幾瓶仙酒,醉醺醺地坐在觀光客席上,非常賞識蛇陣的布置,認為無懈可擊,深信必能擊敗仙方無疑,所以安心地打起盹來,怎知變生不測,蛟魔王遇刺受傷,又被五雷擊頂,他方才被霹靂巨響驚醒,瞪眼一看,蛟精已現原狀死亡,不由大怒,立即騰雲升空,去打雷公電母,不到一個回合,奪得了前者的雷鼓,以及後者手中的兩個電鏡之一。
雷電二神正為擊斃蛟精而感到高興,不料一個兇惡怪物忽然降臨,進行突擊,不知是何方神聖,倉猝抵抗,恨力有未逮,武器瞬息被奪,才看清楚對方乃是撼天煞神,頓時吓得面如土色,連忙把電母拉在背上,負着她,展開兩肩雙翅,拚命飛逃而去,氣得那煞神破口大罵,一邊催雲追趕。
當時風伯雨師早已知道來者的身份,吓得不戰而退,預先隐入層雲躲避,直到煞神去追雷電二神,才敢現身,慌忙從相反的方向逃走。
剛才武壇上的九源丈人、達摩佛和北海龍王敖順等,最初見到己方的主力被困于井字蛇陣的陷阱中,進退維谷,狼狽不堪,心裡焦急萬分,又受到蛟魔王出言威脅,不禁怒氣填膺,正拟親自出馬,希望挽救頹勢。
後因太古鲸神授首,蟒公不速而至,刺中蛟頭,接着雷電二神合擊得手,以及大破蛇陣,喜事接踵而來,頓時心中大悅,以為殲滅妖孽易如反掌,同時又可抽調兵力,援助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宮之圍。
出人意表,但又在意料之中,果然有許多僞裝觀光客的妖魔人物,成群參戰,實力雄厚,遂使己方的戰局漸處劣勢,不久即将反勝為敗,而那三位仙佛神也随之轉喜為憂。
忽然,校場外面的遠處,火光燭天,估計地位和方向,好像是丈人宮失火了。
接着,隆隆之聲不絕于耳,但這并非雷聲,而是高矗雲霄的丈人峰突然低了一倍,原來是山崩了。
九源丈人見此變化,方寸大亂,知道丈人宮已被南宮操攻破,海潮真人必敗無疑,他連忙把手一揮,命令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合力出擊,以助威勢,不料天空毫無反應,又知天上四神也已出事了。
不由驚上加驚,于是仙佛神三位一體,聯手立即躍下壇去,參加混戰。
三位仙佛神之中,九源丈人道行最高,武功卻不及達摩佛,而敖順則較為遜色。
如今他們合力出擊,攻勢非常淩厲,拳腳所到之處無堅不摧,對方死傷累累,避易而退。
陷地煞神見了大怒,立即飛躍而來,接住了達摩佛大戰,于是群魔手持武器又一擁而上,把九源丈人和敖順圍在核心,雙方惡鬥不已。
忽然,半空中響了一聲獅子吼,聲到人到,一個隆鼻、深目、廣頰、高額,頭如巴鬥的大和尚自天而降,此僧非誰,乃是降龍羅漢,接着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黃大仙接踵而至,立即參戰。
降龍羅漢舉目向四周巡視一遍,看到達摩佛正與陷地煞神大戰,不分勝敗,連忙趕了過去助佛鬥煞,不久,陷地煞神雙手難敵四拳,心裡急躁異常,暗罵撼天煞神為何不來助戰,否則天地雙煞聯手,一定可以打敗這兩個賊秃,念頭一動,意志分散,被達摩佛揮掌擊中肩部,身形歪斜,右沖三步,腳步尚未站穩,又被降龍羅漢飛腿踢中頭顱,立即開花,腦漿和鮮血混合直流,翻倒地上,死于非命。
達摩佛和降龍羅漢口念:“阿彌陀佛!”,表示開了殺戒,向佛祖忏悔。
接着他們又去作戰。
這時,哪吒等已殺入重圍,與九源丈人和敖順會合,并肩與群魔作戰。
群魔之中,除了龍龜二族的考生外,另有高手頗多,例如:白毛公主,李元,吳本,李奕,彭甯,魔道人,周普,赤眉仙姑,火頭陀,黃頭公,哈哈和尚,十目真人,公孫先生,阿彌,焦熊等,乃是七十二魔煞中的著名人物,道行武功都已超凡入聖。
野仙方面有郎三妹,王麻,王元,綠毛大仙,白癡大仙,純青子,平凡子,元壽子,享行子,利孟子,貞力子,多手道人等,散人階級約計蕭山,王蘭,白生,雪和尚,土木書生,白統,沈三保和獨臂居士,再加上紅藍二位狂客,他們喬裝觀光客,混入千年大比的武場。
此外,還有仙佛神見了都要感到頭痛的“天不怕”郝道子,和“打不死”鬼影子,這時,雖未參加作戰,卻來擾亂秩序,混水摸魚。
魔方的實力如此雄厚,怎會把那批仙佛神聖放在心上。
現在暫時擱下仙魔混戰,先補述降龍羅漢與鬼影子同赴丈人峰打鬥,為何忽又回來呢?還有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和黃大仙等已去支援鳳麟洲。
為什麼也去而複返呢?詳細的情況是這樣……當降龍羅漢與鬼影子駕雲到達丈人峰的高空時,後者撥開雲腳,向下一望,隻見峰頂已有許多妖魔人物,三五成群,徘徊于山石樹林之間。
他心裡明白,開口道:“大和尚,我們不必下去,就在雲端比劃如何?”降龍羅漢道:“不,層雲飄浮,不夠結實,還是到後山曠野,地基鞏固,施展武功比較方便。
” 他之所以要選擇後山曠野,不願在雲端比武,是由于對方是個鬼靈精,身形輕捷,縱跳如飛,很難捉摸,而自己則魁梧奇形,武功又屬剛強門路,适宜于地面作戰。
鬼影子聽了,笑道:“大和尚倒也聰明,不敢在雲端與我較量,避免以柔制剛,使你吃虧……好,我不要占便宜,就依你到後山曠野去。
” 他說着,催雲先行,後面跟随着降龍羅漢。
到了目的地,他們棄雲降落地上,面對面相距五丈立定。
鬼影子道:“大和尚,上次交手,你有幫友,也無奈我何,這次,你單我隻,隻怕你要倒運了。
佛門秘技,盡管施展出來,讓我再度領教。
” 降龍羅漢知道這家夥詭計多端,一不小心就會上當,所以處處謹慎,也不答話,立即劈出一掌,淩厲無比,掌風到處,呼呼作響,飛沙走石,山谷震動。
鬼影子不敢硬鬥,立腳斜躍避開,竄到對方的背後,乘機反擊對方光秃秃的後腦。
那羅漢轉身接戰,鬼影子左避右躲,前縱後躍,順便伸出冷拳,往往為其所乘,氣得前者呱呱大叫,苦在有力無處用。
他想放出那條纏在臂上的小金龍,對付鬼影子,但此鬼早已準備了金光閃耀的匝龍圈,拿在手中一揚,笑道:“大和尚,你敢放金龍嗎?” 他默然無言,揮掌連發三雷,鬼影子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三個掌心雷,六雷相撞,電光閃閃,聲震山壑,響徹雲霄,勢均力敵,俱各無功。
他發出了獅子吼,意欲擾其心神,驚其魂魄,但鬼影子穩定原處,置若罔聞,反使他自己面紅耳赤,消耗精原神,這等于頂石臼做戲,吃力不讨好。
總而言之,不論他施展任何佛門秘技,對鬼影子言,都是白費氣力,無濟于事。
他想歇手不打,離開現場,但也為對方所阻,使他不得不被迫繼續糾纏,真是欲罷不能,有苦難訴。
正邪在此打鬥,形同遊擊,大戰小鬥,不下三千回合,降龍羅漢始終未占上風,而且還吃了一些小虧,這可能是鬼影子投鼠忌器,加以情讓。
蓦地,一聲巨響,震耳欲聾,丈人山腳漸漸震動,一尺,三尺,五尺……緩緩陷入地底,不久,丈人峰低了一倍,半山曠野幾乎變成了山腳平地。
降龍羅漢見此情形,大驚道:“地震了!” 鬼影子笑道:“大和尚,膽量真小,這不過是敝友江帆的傑作而已。
”降龍羅漢駭然道:“你說是野仙‘踏崩泰山’江帆?” 鬼影子還來回答,忽然近處山坳裡傳出來一個聲音:“不錯,是他!”降龍羅漢與鬼影子回頭一看,原來是茅山道士郝道子,蹒跚地走了過來。
鬼影子狂喜道:“天不怕,你來得正好!我們聯手,把這個大和尚宰了,當作羅漢葷齋吃,倒可增加不少道行。
” 郝道子搖搖頭,苦笑一聲,道:“算了,讓他走吧!”他說着,把手一揮。
這是暗示,降龍羅漢豈有不知之理?他自忖一個“打不死”,已很難纏,若再加上了“天不怕”,如何能敵?于是合十道:“二位施主,後會有期!”他們目送降龍羅漢離開現場後,開始談話…… “天不怕,你怎麼會在此出現?”鬼影子問道。
“我來發掘萬年仙芝。
”郝道子道。
“得手了嗎?” “可以這樣說,不過,江帆可恨!” “何故?” “早不踏,遲不踏,恰巧當我正想要多掘一些仙芝時,他忽然踏崩了丈人山。
如果不是我當機立斷,放棄貪心,一躍千丈,逃出險地,這時我的屍體已埋入黃土了。
” “哦!那麼,你掘得了幾莖?” “三莖。
”“原來如此,無怪你不想吃羅漢肉了……喂!天不怕,我知道你是慷慨的,分一莖半給我。
” “天下不可少‘天不怕’,地上不可無‘鬼影子’,我給你一莖。
” “不公平,你吃二莖,我吃一莖,以後你的道行不是比我高了嗎?” “我也吃一莖,另有一莖,我要派别的用場。
”“什麼用場?” “分給我的寶貝弟子和别的朋友。
”“你這樣打算是合理的,也能使我心平氣和。
” “真可惜呀!那邊生長着不少萬年仙芝,現在都已埋入地底,成為廢物,真是暴殄天物,所以我恨江帆。
” “算了,隻要别人也得不到,就讓它們成為廢物吧!”“那麼,我們走!” “你不想到那邊去看熱鬧嗎?” “不,讓他們去鬥得你死我活。
” “好,我同意你的見解,走!” 再說降龍羅漢駕雲正向前山校場進發,忽見對面高空,祥雲飄飄,來了法幢佛、韋陀、哪吒、巨靈神和黃大仙等,連忙上前招呼,得悉他們遲去了一步,鳳麟洲早已被魔國占領,弱水真人和洲上群仙逃得不知去向。
支援不及,法幢佛等隻得怏怏地去而複返,匆忙地回來複命,在中途邂逅了降龍羅漢。
随即結伴同行,徑到校場,正值九源丈人等與群魔惡鬥,情況非常危急,于是協力助陣。
降龍羅漢雖助達摩佛擊斃了陷地煞神,同時法幢佛和韋陀等雖已解了九源丈人之圍,但魔方兵多将廣,勢力雄厚,戰況依然無法改善,下級的神聖傷亡累累,雙方殺得天翻地覆,難解難分,慘叫之聲,不絕于耳。
方丈洲乃是神仙聚集的第一樂地,瑞氣飄缈,仙氣浮蕩,百獸欣舞,群禽和鳴,飲則瓊漿玉液,食則交梨火棗,萬古以來,逍遙自由,朝朝暮暮,但聞笑聲,不料作了千年大比的考場之後,此處此時,竟然變成了鬼哭神嚎,腥溢血流的集體屠場,那真是佛仙神聖所從未想到的浩劫。
物極必反,安極必危,人間如此,天上亦然。
做了神仙,如果隻圖歡樂,不思憂患,一旦道消魔長,也難免劫數降臨,世間凡夫俗子更不必論了。
仙魔混戰,雙方各有死傷,勢均力敵,優劣難分,除非有生力軍支援,否則任何一方也無法取勝。
這時,觀光客席上空空如也,連一個影子也沒有。
與魔方有關的冒牌觀光客早已參加作戰。
與仙方有關的,例如玄洲仙伯真公、蓬萊島九老丈人,扶桑東王父、昆侖谷希子,以及其他各洲列島的衆神群仙都助仙方作戰。
至于與仙魔兩方均無好感或惡感的散神、散仙和醉仙之流,有些明哲保身,不願堕入這種是非旋渦。
有些道行淺薄,功力平庸,自顧尚且不暇,怎有餘力為仙魔作左右袒?有些畏懼腥血氣氛太濃厚,殺戮行為太殘酷,不忍大開殺戒,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紛紛起身出場,悄悄地逃離本洲。
在殺氣沖天的戰鬥中,本洲數十萬仙家,見到丈人山崩頹了十分之五,丈人峰低陷了一半,丈人宮正被魔火焚燒中,新建未久的聚奎殿遭雷電擊毀了一層,萬年芝圃埋入地底,遍地已熟的仙家瓜果,給妖魔精怪盜食一空,未熟的也受到蹂躏殆盡,神藥仙草,又被他們放野火大燒,神木受砍,仙花遭折,瑞祥仙氛不知去向,鮮血腥氣沖鼻欲吐,損失慘重,言之痛心。
此外,風聞海内九洲又皆淪陷敵手,而天兵不至,仙援斷絕,更兼本洲力量孤單,顯然劫數已到,大勢去矣,于是成群結隊,相率逃亡,有些騰雲駕霧,有些作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遁,有些隐身匿影、溜之大吉,也有些化了一道白光而去,諸如此類,不到半天,仙家逃剩了隻有百分之五左右,幾乎把這座仙洲變成了一個荒區。
海中各洲仙境都已被魔方乘虛攻占,方丈洲也在劫難之中,隻有三島——蓬萊、扶桑和滄海尚未波及,仙佛神聖傷亡甚多,為什麼玉帝和太上老君還不派救兵前來支援?難道他們還不知道千年大比已出了亂子,以及魔國占領九洲仙境的消息嗎? 不,天國和仙國在大比前夕已得悉魔國出兵消息,可是,玉帝和太上老君都中了通天教主聲東擊西之計,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遂使海内十洲淪陷,方丈洲遭遇浩劫。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 當鳳麟洲和方丈洲兩位座主正在分别歡宴千年大比的麟風龜龍四族考生時,那就是大比前夕,魔國通天教主,在黑夜裡,秘密派遣了大軍,銜杖疾走,朝着佛國的方向進發。
衆所周知,魔國企圖攻打佛國,準備完成,謠傳已久,玉帝,太上老君和彌陀佛早已洞悉其奸,但因逆迹未顯,證據不足,隻得暫時隐忍,未加譴責,而他們卻時時刻刻在暗中密切注意對方的行動。
這次,值夜神、順風耳尊者、神諜仙探等,前後獲悉魔國秘密出動的軍隊,實力非常雄厚,包括千手老怪、小夫子、獅首力士、獨火大聖、金剛猿神、十二地支真人、枚公公、富钰、五形郎君、神武子、混沌子、菩提子、清虛子、玄機子、玄陰子、玄真子、玄陽子以及青符山人等,無一不是道行深厚,武功卓絕的野仙和野聖,例如:千手老怪的能耐僅次于金仙大夫子;獅首力士可與元始天尊争長論短;金剛猿神力敵十八羅漢而綽綽有餘;混沌子的法道可與慈航、文殊、普賢三大菩薩之一媲美,其他可想而知,何況再加上一個小老先生——上一代古仙大老先生之子,也是玉仙(即玉面神猴)之友,運籌帷幄,主持軍略。
玉帝得到了值夜神順風耳尊者等的報告,心中大驚,連忙召集天國諸神以及仙國群仙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同時派遣巡天大使兼程飛往佛國,通報消息。
會議結果,天國立即傳令托塔天主李靖,發動火部六位正神:羅宣、朱昭、高震、方貴、王蛟、劉環,八位天君——秦完、趙江、董全、袁角、柏禮、姚賓、王奕、張紹,又令太空國太陽神速從天罡星座中撥出十八位星君,地煞星座中撥出三十六位星君。
仙國也發動了玄都大法師,赤精子、五鼎真人、法虛道德真君、廣成子、靈寶大法師等六位上仙,以及三十六位天外散仙,在南天門外集合,火速趕赴佛國支援。
當衆神群仙出發後的次日,天聽地測仙師發覺魔國的大軍并非去打佛國,隻不過在佛國邊境外的三不管地帶列隊遊行,逡巡逗留而已,但另有八方大煞神卻靜悄悄地率領本部人馬,徑赴地國,真的去攻打海中十一洲仙境。
這時玉帝和太上老君才知上當,連忙傳令托塔天王李靖和玄都大法師分兵前去制止,但時間似嫌欠早,因消息傳來,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麟,以及聚窟等十洲仙境已入敵手,惟有方丈洲尚未淪陷,于是急派救軍兼程趕往。
支援方丈洲的神仙是以廣成子為首,羅宣副之,統領了天君四位,火部正神二位,天罡星座的八位星君,地煞星座的十位星君,上仙二位和散仙六位,其餘都駐留于天空遠處,以層雲作為掩護,暗中監視三不管地帶的魔國大軍。
廣成子與羅宣心急如焚,率衆向方丈洲前進,行雲如飛,恨不得立刻到達目的地,從速斬妖除魔。
前途忽有一個白發老翁出現,在無形中不斷地把路程拉長,使廣成子等始終走不到方丈洲,甚至越走方向越錯,越錯路程越遠。
這是什麼道理?弄得廣成子等莫明奇妙。
在另一方面,魔帥小老先生發覺仙天兩國分兵去救方丈洲,不以為憂,反以為喜,因對方分兵,等于力量分散,力量分散,意味着戰鬥效能減低,這是給自己一個個别擊破的機會。
他打定主意,想利用這個機會,出其不意,截擊那些隐沒在層雲裡的衆神群仙。
可是,當他正要施号發令時,蓦地,前面出現一個紅發老翁,滿面笑容,使他看了頗有好感,意欲趨前攀談,問其尊姓大名,而把剛才自己即将發令行軍的事,忘記得一幹二淨。
一忽兒,眼前的紅發老人不知去向,這使小老先生心中生疑,認為誰有如此功力,能在自己前面幻形變化,隐現不定?于是他施展透視目力,上窺三十三層蒼天,中看茫茫大地,下察陰間冥府,萬物動靜,遐迩巨細,一覽無遺,無所遁形,而那紅發老人竟然影蹤全無,真是莫測高深了。
一個白發老翁能把廣成子等神仙弄得團團轉,角角轉,另一赤發老人也在大羅金仙小老先生前面幻弄虛玄,使他由疑生驚,由驚知警,終于不敢進軍偷襲,其道行之高妙實屬不可思議。
試問那二個老者到底是何方神聖? 他們非誰,乃是時空二老。
時間和空間二位老人出世于混沌初開之時,栖身于别有洞天,主宰宇宙萬物動靜的因因果果、恩恩怨怨、離離合合、遠遠近近、快快慢慢、久久暫暫等事情,最後互相對銷,雙方拉平,你不欠我,我不欠你,直到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于因果規律為止。
因果所在,即使雙方都是死敵,時間老人能将他們之間的仇恨沖淡,而終于成為好友。
若冤家報應的時間未到,空間老人就會使他們分隔兩地,誰也找不到誰,但一旦報應的時間到了。
彼此原來遠隔千裡,卻被陽催陰促,各自一步一步地走近,于是狹路相逢,而相逢的時間也決不會早一秒或遲一秒。
地點也決不會遠一寸,或近一寸,所謂此時此地是也。
當年諸葛孔明駐兵定軍山,忽然患病,自知祿盡,乃祭七星燈拜鬥,拟向南鬥星君借壽,已蒙首肯,但為時間老人所阻,是以未能如願。
嫦娥偷藥奔月,後羿追之不及,恨恨不已,此乃空間老人之意,誰也無能為力。
時空二老,身份特殊,地位超然,既不受宇宙列國的統治,又不為任何權威所牽制,使仙佛神聖側目而視,妖魔精怪把他們當作眼中之釘。
這二位老人,感情冷漠,六親不認,工作态度溫和,解決手段徹底,分秒寸尺絕不通融,貧賤富貴一視同仁。
此外,他們的感覺極為靈敏,有因必知,無果不曉。
宇宙間萬物的動靜起伏,一一了若指掌。
他們生性外柔内剛,嚴拒谄媚,婉辭苞苴,既不輕諾、又不敷衍、休講情面、言出必行,宇宙間任何糾紛到了他們手中,無不迎刃而解,絲毫不爽地作出了一個總清算,使糾紛雙方都心服口服,無言反駁,惟有俯首聽命而已。
宇宙列國的監察禦史,因果查核司和善惡檢閱使,時時刻刻在暗中伺候,企圖找出時空二老的錯誤。
例如:因果有無倒置?報應是否公平?恩怨暗明、離合久暫、遠近距離,以及時間快慢等事情,有偏差否?可是萬古以來,他們徒勞無功,因列國消耗了許多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的精力,又花費了那麼悠長的時間,卻連一個像雞毛蒜皮,或芝麻綠豆那樣的小錯誤,或吹毛求疵的藉口,以便作為攻擊把柄,也始終無法找到,終于事與願違,莫可奈何地承認他們是宇宙間最可愛,也是最可怕的神聖。
這次千年大比,時空二老知道仙佛神聖,妖魔精怪都有一場浩劫,不可避免,但正邪二派之中,無一不有旋轉乾坤,巧奪造化的道行,往往意氣用事,違反了因果規律,這是他們深痛惡嫉,而必須要親自出馬,前來糾正的。
于是時間老人腰系查核事理的天篩,和計時表,空間老人手握分析因果的天磨和計程尺,降臨三不管地帶,等待糾紛雙方前來印證。
果然不出所料,廣成子和小老先生都在無形中作出違反因果規律的事情,但立即為時空二老所牽制,使正邪二派都未能達到目的。
廣成子代表玉帝和太上老君,小老先生代表通天教主,前者為空間老人拉長距離,以緻未能及時趕往方丈洲支援。
後者為時間老人拖延光陰,即由于他的出現,小老先生心懷警惕,未敢當機立斷,使托塔天王李靖也能及時發覺層雲乃是危險區域,連忙改變陣勢,進入安全地帶。
時空二老都以不流血的溫和手段,維護因果規律,一因方丈洲劫數已到,所以阻止任何巨大的力量前去救劫,一因李靖等并非遭劫的神仙,所以阻止小老先生制造劫數。
他們用計時表算過,計程尺量過,天篩篩過以及天磨磨過,一切事情都能徹底解決,任何阻力都經不起那四件法寶的考驗。
再說方丈洲九源丈人等苦戰群魔,雙方死傷甚多,依然勢均力敵,勝敗未分。
突然,校場外沖入數百名仙官,以披頭散發的海潮真人和天魁星君為首,個個形色慌張,顯然丈人宮已被魔頭南宮操攻破。
他們突圍而出,狼狽地逃來了,以便與這裡的仙佛神聖會合,商量準備作戰到底,還是撤離本洲。
起初九源丈人見到那麼多的仙官進入校場,以為援兵到了,但旋即發覺情況不妙,原來他們都是敗兵,于是加勁打退了與他作戰的對手,抽身飛躍過去,與海潮真人等相見。
海潮真人一看校場裡的戰況未占優勢,而場外尚有強大魔軍,頃刻就到,知道大勢已去,負隅作戰,無濟于事,于是與九源丈人交換了意見之後,決定放棄方丈洲,避免沒有價值的犧牲。
接着,金鐘大鳴,響徹雲霄,酣戰中的諸群仙聽衆神聖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立即全部退出戰圈,駕起祥雲,由海潮真,九源丈人和達摩佛斷後掩護,漸漸升空而逃。
正在這時,南宮操率領群魔蜂擁地追入校場,見到仙佛神聖都已望風而逃,心中大喜,也不再追,立即傳令清理現場,準備設宴慶祝勝利。
仙佛神聖逃離方丈洲,海潮真人和九源丈人等催雲如飛,向南天門前進;法幢佛,達摩佛,降龍羅漢和揭帝等分道而行,回西方佛國去了;真武大帝,黃大仙,敖順和五洋龍母等,也各回本國。
忽然,後面追來了兩朵白雲,雲端站着古仙天眇和地跛,天醫星君,藥王菩薩以及許多受了傷的神仙和聖人,包括黃龍與王敖兩位真人在内。
九源丈人等連忙趨前稽首作禮。
眇跛二仙勸九源丈人等先赴天地交界的清白山休息,至于方丈洲淪陷的事,可請海潮真人和天國諸神代向玉帝報告。
九源丈人欣然從命,别的仙家正愁無家可歸,聽到暫時有了栖身之處,不由喜出望外,于是辭别天國諸神,跟随着眇跛二位古仙,同往清白山安頓。
天醫星和藥王菩薩尚須繼續照料許多受傷的群仙衆神聖,所以也同赴清白山,暫不回國。
原來天眇地跛自從王明被擄後,心恨通天教主不已,這次得悉千年大比,特囑猿伯、虎居士、蟒公和鳄夫人等前去投考,乘機消滅了魔國的鵬魔王、獅魔王、猕猴王、偶狨王(在鳳麟洲被猿伯和虎居士所殺)以及蛟魔王和太古鲸神(在方丈洲為蟒公和鳄夫人所滅),同時,他們又親自步驟了一個計劃,把從海中十一洲撤退或逃亡的地仙,例如:弱水真人、天真仙女、仙伯真君和許多仙家,一律邀請到清白山安居,準備将來協力反攻十一洲,收複失地。
過去“不準仙佛神聖到”的清白山,現在天眇地跛改變初衷,歡迎群仙前往居住,作為避難之所,那真是誰也想不到的。
莫說人情反複,世事幻變,即使天上神聖,世外仙家,也有同樣的情況。
再說海潮真人和天國諸神聖天魁星君,哪吒,巨靈神,地文星君等辭别列國的仙佛神聖後,大家垂頭喪氣,駕雲飛往南天門,中途忽見迎面來了一群神仙,乃是以廣成子和羅宣為首的援兵,可惜他們為空間老人所阻,以緻遠水救不得近火,方丈洲業已失守,天魁星君等大敗而回。
廣成子恨恨地頓足道:“天道基于命數,明知已無可為,偏欲意氣用事,甘冒違反天道,妄冀尚有可為,與命數争,果有今日之敗,此乃神仙之過也。
” 廣成子所謂“神仙之過”,乃暗指玉帝和太上老君,隻應在千年大比中争取麟鳳龜龍四族的中式分子,不該秘密召号“正神正仙考試”,企圖拉攏列國的野仙、醉仙、狂仙、散仙以及亂神、散神、散人等。
違反了命數,遂若通天教主之忌,怒攻海内十一洲,并大鬧千年大比的武場。
天魁星君聽了廣成子的話,歎息道,“道友之言雖是,但目前的情況特殊,魔焰高漲,方興未艾,通天教主也太跋扈了,即使天國不号召‘正神正仙考試’,那魔頭也會制造别的藉口,秘密攻打海内十一洲。
神仙(指玉帝和太上老君)這樣做法,乃是以無所為之心,作有所為的事,所以不計成敗,希望挽回命數,而事實上也有此必要。
不過,這次我們慘敗,壞在事前沒有充分準備,同時也未想到對方竟然會利用千年大比的機會,乘虛而入,侵犯仙境,以緻我們措手不及,真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夫複何言!” 廣成子點頭稱是。
他們帶領群仙衆神在雲端邊談邊行,不知不覺地到達三不管地帶,不期而與玄都大法師,李靖以及許多神仙會合。
天魁星君連忙将方丈洲淪入敵手的情況向玄都大法師和李靖等報告一遍,大家無不歎息。
玄都大法師道:“神仙深明天道,這次卻違反天道行事,挽回的機會隻有萬分之一,反不如人間凡人,愚夫愚婦,不知命數為何物,偏欲與之抗拒,于是精誠所至,鬼神亦難與争鋒,有時尚能挽回百之一二,即俗語所謂‘人定勝天’是也。
”這時,廣成子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魔軍何在?” 李靖道:“他們在這裡示威了半天,已于不久之前收兵回國。
” 廣成子道:“想來他們已知方丈洲的事情了。
” 李靖道:“魔帥小老先生用兵之奇,遠勝仙佛神聖,所以我們中了他的聲東擊西之計,有此魔在,隻怕宇宙列國永無高枕安眠之日。
” 群仙衆神聖默然無言,但心中均有同感。
接着,催動層雲,同回天國,向玉帝和太上老君報告失敗的詳情。
××××××××××××× 在魔國的碧遊宮裡,通天教主接見了國師小老先生,以及攻打海内十一洲仙境的勝利者,七大煞神——東方妖煞主席海東青,南方魔煞統帥南宮操,西方精煞主将司徒文,北方怪煞元首杜充,東北方亂神魁首孟元,西南方力士統領鐵金剛,以及西北方散神總管溫戎。
東南方鬼煞指揮計真并未在内。
他前已攻占幽冥國(即鬼國),所以沒有參與這次的戰争。
接着,以國王通天教主為首,小老先生和七大煞神在王宮的大廳裡舉行慶祝大會,同時論功行賞。
到席者計有大夫子,千手老怪,撼天煞神,獅首力士,獨火大聖,虬首獅仙,靈牙象仙,金光犰仙,青牛大仙,金剛猿神,牛魔王,鬼煞計真,玉面狐女,十二地支真人,五形郎君,天山七奇,五狂客,許多野仙和散人,以及八方煞神部屬的一部分,其範圍之大,名額之多,僅次于當年的狂歡大會。
小老先生以大會主持人的身份首先發言:“這次天仙兩國公開舉行千年大比,秘密号召‘正神正仙考試’,我們乘此機會發兵攻打,全仗我王洪福,許多大臣英勇作戰,和七大煞神麾下的全體将士用命,分别占領了仙國的海内十一洲,使列國的仙佛神聖遭遇重大傷亡,那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 大廳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鼓掌聲。
接着小老先生道:“我們小試牛刀,以七大煞神及其部屬作為主力,輔之以一部分野仙,散人和狂客等。
而所得的效果完全符合理想,實為難能可貴。
經過了這次的考驗,我們的信心大為增強,以後出動全力,攻打佛國,必能穩操勝券……” 會場中轟然發出了陣陣歡呼,此起彼落,久久不絕。
過了一會,小老先生繼續道:“我們攻打海内十一洲,雖獲勝利,但也經過了艱苦鬥争。
其中尤以方丈洲和鳳麟洲的戰事最為慘烈,傷亡了許多将士。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