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年大比
關燈
小
中
大
根本。
得道的物類必已煉成了護身法寶,例如紅丸金丹,或元嬰靈氣等。
道力是保護自己的根本,以防道行被妖魔精怪巧取豪奪而去。
德行大比時,一批與世人為敵的成道者當場就被淘汰除名,這是存良除莠的策略。
德行大比中式者,必是與世無争的成道者,在武功大比時,即使道力不足,未能獲選,也無生命之憂,且受神仙保護,充其量也不過叫他們再去鍛煉武功而已。
若能登科德行和武功,即成正果。
再講衆考生探榜之後,得隽者興高采烈,準備明日武鬥,名落孫山者,也算不虛此行,至少能親曆仙境,聆識許多仙家的風采和教盲,有助于将來修煉。
他們反應各異,也不必細叙了。
為了遵循仙家在通告上的規定,許多落第諸生立即離開方丈洲。
回去勤修,少數迷戀仙境勝景,賴着不走,其中也有一部分被魔國的幕後人物危言恐吓強留,或溫語勸阻,暫勿回去。
魔國未參加德行大比的考生見了金榜後,個個默然無言,不作任何反應,這種違背妖魔精怪性格的現象,倒使仙佛神聖噴噴稱奇,認為出乎常情的事,往往隐藏着不尋常原因,等到不尋常的原因揭曉後,才發覺它是合乎常情的,于是他們暗懷戒心,并吩咐仙探神探加緊偵察。
一批好事的旁觀客卻有騷動的情緒,打破了平靜氣氛,議論紛纭;指責當局限制太嚴,中選的名額太少,甚至批評考試不公,通關節、賣情面等等。
有的說:小龍童道行不過十年,依靠了一顆仙丹,就能登第,顯然北海龍王敖順借公濟私,偏護同族,使這個小畜牲出人頭地,那真是太不像話了。
有的說:“清白山是什麼地方,怎麼在天輿地圖上從未見到這個山名?蟒公和鳄夫人有些什麼能耐,竟然名列金榜為狀元榜眼,享受最高榮譽,此中必有弊端。
” 有的說:“北海蟹和尚與南海蝦老丈,不過是蟹将蝦兵而已,起碼東西,微不足道,也能登第,而且名次高列于十名之内,真是太豈有此理了!” 此外,他們還有許多不滿意的意見,例如:逍遙島的毒龍尊者,早已成神多年,為何還要前來應試?白鯉先生名不見于經籍,道行平庸,何德何能,也竟然中選,雖居榜尾,也屬出入意表。
崑岡獨角蛟居士乃是醜名遠揚的怪物,上屆大比,幾乎除名。
這次登第,名列第八,怎麼短短的千年之内,道行忽然高到這樣的程度?至于不及格的考生之中,尤其是那些被魔國幕後人物所強留或勸留的落第者,也都口出怨言,憤憤不平。
龜谷老人道:“本族玳瑁真人是什麼東西,卻能中式,且高居第十名?本老人的地位在同類中比他高出很多,衆望所歸,反被黜退,可惱之至。
”白鳝居士道:“本族的赤鳝公是個大大的善人,在同類中德高望重,誰不敬仰?聽說他已死在考場之内,不知是何道理?” 綠毛長老道:“本長老名落孫山,自恨學藝不精,倒也罷了,但那第五名龜道人是個詭計多端,陰險小人,卻能獲選,令人不服,不服,大大的不服!” 鲎道人提出的批評更為惡刻。
他說:“千年大比本是一個陷阱,登第中式,名譽好聽,實為毒餌,引誘諸生前來喪命,無怪這次在考場内有千餘人除名,而當局卻偷偷摸摸地把那批遺體搬走,不知去向,顯然已毀屍滅迹了。
所以我們必須提出抗議,要求仙佛神聖說明他們的死因,并應提出證據,是否死于自然或被謀殺?不然的話,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好戲就要上演了。
” “喂!老弟,什麼後果?什麼好戲?你何不說給大家聽聽?”一個像觀光客打扮的中年儒士問道。
鲎道人搖晃着光秃秃的頭顱,得意地一笑,逭:“這是秘密的,怎好随便當衆宣布?” 那中年儒士拍拍鲎道人的臂膀,表示親熱,低聲道:“老弟,我請你飲酒,到那邊去,随便談談。
” 鲎道人最愛杯中之物,一聽有酒可飲,不禁大喜,笑得眼睛像一條線似的,也不問對方是誰?連忙答應,跟着就走。
“且慢!”一個道士擋住去路,伸出右掌,打了鲎道人一個耳光,接着道:“你這瘋子,胡言亂語,還不快滾!” 鲎道人無辜受辱,心中大怒,正想反擊,一看這個道士連忙縮手,吓得面如土色,返身就溜,瞬即在人群中消失。
“你這道長,好不講道理,怎麼不問情由,打走了我的朋友?” 那中年儒士責問道。
“我打我的灰孫兒子,怎會是你的朋友?”那道士莞爾而笑道。
“何方野道,如此放肆,竟敢讨我便宜。
”中年儒士怒道。
“區區小事,老弟何必發怒?我請你飲酒,到那邊去談談。
”那道士道。
“你為什麼要請我飲酒?”中年儒士問道。
“剛才你為什麼要請我的灰孫兒子飲酒?”那道士不答反問道。
“你管不了。
”中年儒士道。
“我偏要管。
”那道士倔強地頂嘴。
中年儒士不想再多哕嗦,看了對方一眼,回身就走。
那道士偏不讓他離開,擋住了去路,笑道:“怎麼我請你飲酒,你也不賞臉?” 中年儒士怒目看了對方一眼,道:“誰要飲你的酒?” 那道士笑着說:“你又發火了!我請你飲酒是有原因的。
” 中年儒士道:“什麼原因?” 道士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中年儒士聽了,立即轉怒為喜,笑道:“道長,真的嗎?”道士陪笑道:“太上老君怎會說謊?” 中年儒士大喜道:“好,道長,到那邊去,我請你飲。
”他說着,在前引路。
道士跟在後面,順便回頭向圍在四周的魔國考生們作了一個鬼臉,他們報之以會心的微笑。
一儒一道離開現場,曲折地轉入一條僻靜的冷巷,停止腳步。
中年儒士問道:“道長,你為什麼不要飲酒,卻帶我到這裡來?” 道士笑嘻嘻說:“這種秘密話,怎好在酒檔裡講,不怕洩漏嗎?” 中年儒士道:“你說得不錯,現在這裡除了你我,左右無人,請道長将把剛才所說的那份秘密交給我,大家都有好處。
” 道士笑不離口,但這一次卻是冷笑,道:“你這個暗探,假扮觀光客,想從我灰孫兒子的嘴裡打聽魔國消息,隻怕事與願違。
”中年儒士聽到自己身份被對方揭露,面色微變,但依然毫不畏懼,喝道:“你這野道,既知我是仙探,還不束手就縛?” 道士又冷笑一聲,道:“隻怕就縛的是你而非我。
” 仙探大怒,正想先落手為強,揮拳打那道士,但忽覺雙臂麻木不仁,無法動彈,心知不妙,連忙改變主意,使用三十六着的走為上着,不料頃刻之間,雙腳也不聽指揮,寸步難移,不由吃驚,當他正要開口叫喊時,卻被那道士輕輕一推,跌坐地上。
同時,那道士也坐了下來,笑嘻嘻道:“老弟,我已在你的身上做了手腳,并且施展了掩耳遮眼大法,使你在此孤立無援,不,呆坐無援,任我宰割。
” 這時,仙探始知對方厲害,頓時驚悸萬分,但故意裝作若無其事,淡然問道:“什麼叫做遮眼掩耳大法?”道士道:“遮眼就是别人看不見我們,掩耳的意思是我們在此談話誰也聽不到聲音,你明白嗎?” 仙探苦笑一聲,道:“你是誰?”那道士說:“我不想告訴你,以免你聽到了我的大名而驚破苦膽。
” 仙探道:“未必!” 道士也不回答,伸手入袋,拿出一把亮晶晶的匕首,冷氣逼人,在仙探面前一揚之後,放在地上,接着又從身邊摸一條透明而細長的軟質膠管和一隻空瓶。
也放在地上,一邊拉起對方右臂,卷高衣袖,然後取了匕首,要動手術。
仙探驚疑不定,問道:“:你想做什麼?” 道士微笑,道:“沒有什麼,我想劃破你的血管,抽血入瓶。
”仙探聽了,頓時面如死灰,顫聲道:“抽我的仙血?你是魔國的神醫子嗎?”道士搖搖頭。
仙探道:“那麼,抽血做什麼用場?”道士道:“飲,飲了仙血,延年益壽,還能增加道行。
” 仙探駭然道:“飲仙血?你是魔國的獅首力士嗎?” 道士又搖搖頭,一邊故意使用匕首尖端,裝作找尋仙探臂上的血管位置。
仙探驚惶地道:“且慢!” 道士說:“你有什麼吩咐?” 仙探發急地道:“吩咐不敢。
我懇求你高擡貴手,免抽我血。
” 道士道:“你倒說得輕松。
” 仙探哭喪着臉,道:“我與你無怨無仇,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 道士淡淡一笑,說道:“不僅是你,我對任何别的仙人也是這樣,一視同仁。
” 仙探哀聲道:“你抽去我的血,我不是完了嗎?” 道士點頭,又想動手術了,仙探又哀求道:“道長,且慢!我有話講。
” 道士說:“什麼話,快講,不要浪費時間。
” 仙探身子發抖,似哭非哭地道:“道長,除了抽血之外,是否另有代替的辦法?” 道士笑嘻嘻說:“辦法倒是有的,隻怕你要顧全做仙人的體面,不肯随便講出我所要聽的話。
” 仙探道:“你要聽什麼話。
” 道士說:“我要聽我問你的答辭。
” 仙探道:“道長,你問吧!”道士說:“我問一句,你答一句,問兩句,答兩句,答辭要使我聽得順耳,你明白嗎?” 仙探道:“明白,你要我講實話,不要訛言。
”道士微笑着,點點頭,看了仙探一眼,道:“若有半句诳語,當心你的仙血。
” 仙探也點點頭。
下面是他們的問答:“這次千年大比,天國派來的隐名主腦是誰?” “據說明天有一位天神降臨,準備主持武功大比,但不知是誰?” “仙國照例也派一個主腦來,是否已經到達?” “海潮真人已在一小時前秘密到達了丈人宮。
”“别國派來的協辦神聖,我都已知道,不想再問你了。
可是對于本洲内部情況卻不太詳細,希望你不吝指教。
”“道長太客氣了。
我既已受制于你,要保性命,隻好有問必答,知無不言。
” “唔,你說話頗有自知之明,做長人,裝矮人,都是仙探的本色。
可是,我‘天不怕’一生隻打強者,不欺弱小者,除非那弱小者敢于對我使弄花巧。
” “什麼,你是‘天不怕’郝道子?”“怎麼,你看到過他?” “沒有。
” “聽到過他?”“是。
” “你覺得我不像‘天不怕’嗎?”“‘天不怕’是中古時代的成名人物,怎會像你這樣年輕?看起來隻不過四十歲左右而已……若論功力,你倒是天不怕。
” “哈哈哈哈,制服一個小小仙探,何足道哉!; “道長,請你不要小觑在下。
” “哦?台端另有什麼能耐?”“在下未成仙之前,也是大鬧水國的人物。
”“哦!你過去曾經搞些什麼名堂?” “你聽到過‘煮沸海水’的事情嗎?” “那麼,你是張羽。
” “不錯,就是在下。
可是與你天不怕比較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 “哈哈哈哈,好說,好說!你真的有自知之明……現在言歸正傳,請你告訴我,本洲著名的萬年芝草種在什麼地方?”“丈人山中。
” “我知道它是種在丈人山中,但此山周圍二三千裡,叫我怎樣找尋?” “恕難奉告。
” “你不是說過有問必答嗎?” “由于你是天不怕,我就改變主意,不想告訴你了。
” “難道你不愛惜你的仙血嗎?”“當初我不知道你是天不怕,所以我不甘心流血而死,準備渡過此劫,以後報仇。
如今我既已明白了你是誰,确定永遠無法複仇,所以我甯死也不會說出萬年芝草的地點,何況死在天不怕的手中,也不辱我張某的名氣。
” “哈哈哈哈,我本想叫我的威名來吓倒你,想不到弄巧成拙了。
” “在下倒要試一試你天不怕的能耐。
” “你想弄花巧?”“不,你永遠不會上花巧的當……要尋萬年芝草,在下贈你十個宇。
” “哪十個字?”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你有膽量不妨自己去尋,這樣才能顯出你天不怕的本領。
” “哈哈哈哈,我明知你是在弄花巧,但也不以為忤。
好吧,你瞧着!那萬年芝草遲早會落在我天不怕的手中……讓你在這裡安睡三天吧!”郝道子說着,伸出一指,把張羽點倒,後者立即進入黑甜鄉去了。
等到他三天之後醒來,發覺方丈洲面目全非,但這是後話,下文詳述。
********* 在武功大比的前夕,幕後主腦許旌陽仙師,海潮真人和天魁星君(代表天罡星君),正副主考——九源丈人和敖順讨論第一和第二校場的執行官名單。
由于第一校場的考生都是魔國的妖魔精怪,海潮真人主張把武力重心安排在這一方面,以防那些妖孽或有頑桀不化,為非作歹時,就立即加以消滅。
第二校場的考生隻有五十,都是德行大比的得隽者,品格優良,行為端正,在比武時,必無意外禍事,所以武場考官名額應該減少。
九源丈人等都贊成他的主張。
于是那五位神仙決定了下列名單。
第一校場武功大比執行官名單: 正座:九源丈人。
閱武司:(正)五洋龍母,(副)韋陀。
考試官:海内九洲的地仙十六名,伽藍四名,以及四方黃巾力士四十名。
公安司,真武大帝率領六丁六甲以及仙界武士一百名。
護壇:達摩佛、降龍羅漢、雷公電母、風伯雨師。
第二校場執行官名單: 副座;北海龍王——敖順。
閱武司:(正)王敖真人,(副)哪吒。
考試官:海内九洲的地仙四名,揭帝十名,四方黃巾力士十名。
公安司:黃龍真人率領仙界武士三十名。
護壇:法幢佛,地文星君,正神黃大仙,巨靈神。
兩個校場聯合設立了一個醫務司,由藥王菩薩及天醫星君率領數十名仙醫和神醫主持治療及救護事宜。
到了次日午時三刻,第二号校場擠滿了德行科得隽的考生,大批來賓和觀光客,但第一号校場内,出于意表,除主持武考的仙佛神聖外,連一個考生也沒有,顯示着冷清清的場面。
等到當局發覺這種意外的情況時,第二校場的門前已經在鬧事了,并且發生打鬥,守門武士多名被毆受傷,事态非常嚴重。
原來通告公布,德行科中式考生規定在第二号校場舉行武功大比,魔國的諸生則在第一号校場比武,但不知在何時,又不知被何人,将一字改為二字,又将二字加粗筆劃,改為一字,以緻魔國諸生與列國中式考生的校場互相調換,而主考當局卻蒙在鼓裡,毫不知情,直到事态嚴重,方才發覺,要想補救,可惜時間太遲,已不可收拾了。
正當午時三刻,仙官神吏封閉第二号校場的正門,正要開始比武,突然蜂擁地沖入大批手持武器的魔國考生,十六個守門神仙上前勸阻,即被打傷,于是他們列隊闖進校場中央,人數約計三千左右,耀武揚威,高呼口号,聲勢嚣張非凡,态度跋扈之至。
這時,副座主北海龍王敖順,立在閱武壇正位,龍目炯炯有光,大聲喝問道:“昨日當局公布,規定魔國諸生在第一号校場舉行武功大比,當時寫得清清楚楚,衆目共鑒,不料此刻通告上的一字,被人加上了一劃,改為二字,而将原來的二字,又塗改成為一字,顯然你們故意尋事,竟然強闖正門,打傷神仙多名,企圖大鬧考場,真是無法無天,罪大惡極,現在本座命令你們,從速自動退出,回到第一号校場裡去……至于剛才打傷仙官神吏的兇手,一經查出,立即法辦,決不寬貸。
” 校場上的魔國諸生聽了,隻把敖順的話當作耳邊之風,且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大笑和狂叫。
不僅個個挺身不動,顯而易見,他們并不把這位副主考官放在眼裡。
敖順面色大變,氣得龍須根根直豎。
大笑和狂叫聲停止後,敖順正拟發威講話,忽聽得觀光客的坐位上傳來一連串的聲音:“敖順,你太糊塗了,怎麼你說話黑白颠倒,事理混淆不清,通告上明明寫着魔國諸生在第二校場比武,卻要他們回到第一校場裡去。
你發昏了嗎?” 敖順一聽此人發音響亮,便知功力非凡,又看到對方穿着黑衣,面形瘦削,身材中等,頭頂雖有仙氣,也不到一尺,顯然并非什麼特殊人物,于是不屑地問道:“尊駕是何方神聖,報上名來!” 那黑衣人道:“你若請教我的大名,肯不肯告訴你,還是問題,竟敢如此鬥膽,要我報上名來,可說放肆之極。
” 敖順大怒道:“無名小卒,也在這裡撒野,還當了得,快把這厮逐出校場,以懲效尤!”隻聽得那黑衣人哈哈大笑。
這時,四名仙界武士早已趕到黑衣人的身邊,客氣地請他出去。
不料那黑衣人連正眼也不看他們一下,按身坐着一動也不動。
其中一個武士看到此人這樣狂妄,不免心中生氣,大聲喝道:“好好請你出去,還要裝腔作勢,自高身份,等一會隻怕敬酒不吃,要吃罰酒了。
”“無……禮!”那黑衣人說完了“禮”字,伸手打了對方一個耳光,頓時口角流血。
另外三名武士一見這厮動武,怒不可遏,立即揮拳,準備圍毆。
黑衣人藝高膽大,并不起身,隻見他雙手微舞,在攻擊者的拳頭尚未到達之前,已被他的指風掃中面部,痛得哇哇大叫,雙手掩面,狼狽不堪地退後數尺,方才立定,包括第一個武士在内。
黑衣人喝道:“你們還不快滾!呆立着等待我再來教訓嗎?” 那四個武士聽了,如夢初醒,忍痛逃了回去。
那時,旁邊許多觀光客,既不插手幫助仙界武士,又不發言偏護黑衣人,他們在表面上似乎僅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熱鬧,但骨子裡若非彼此有了默契,便是同黨。
此刻,黑衣人哈哈大笑,笑完後,高聲道:“敖順,威信不立,号令不行,已經不配再做副座了,還不快快滾下壇去,叫九源丈人出來講理。
” 現在,敖順開始明白了,這是一場禍事,乃由魔國發動,正在思量下一步驟的應付辦法,躊躇之間,忽聽那黑衣人出言譏嘲,不由龍心狂怒,想要親自出馬,把對方驅逐出場,但未能如願,因旁坐的王敖真人阻止他這樣做。
他輕聲道:“這厮隐藏道行,化妝了一個子庸之輩,隻怕是個高深莫測的魔頭,何不讓貧道來探察他的虛實。
” 敖順正愁下不了台,進退兩難之際,忽蒙王敖解圍,真是求之不得,連忙點頭答應,退站旁邊,當即由後者占立正位,高聲道:“這位黑衣朋友,功力高強,不知如何稱呼?” 黑衣人不答反問道:“你是九源丈人嗎?” 王敖真人道:“貧道王敖。
” 黑衣人道:“既然不是九源丈人,何必越俎代庖,多管閑事?” 王敖真人道:“座主現在第一校場,不久即可到來,貧道掌職閱武主司,所以想與朋友談談。
”黑衣人輕蔑地道:“閱武主司,起碼角色,想與我談談,隻怕資格不夠。
” 王敖真人聽了,并不生氣,笑道:“朋友,你說得不錯,貧道自知職卑言微。
在私的方面,沒有資格與你談話,但在公的方面,卻有資格發言。
”黑衣人冷笑一聲,道:“請問道長,你能作主讓魔國考生在這裡比武嗎?” 王敖真人還未回答,忽然遠處傳來一個清晰的聲音:“特準魔國諸生在本校場進行武功大比!” 聲到人到,原來說話者乃是主座九源丈人,淩空如飛而至,飄上了閱武壇,後面跟随着百餘名仙佛神聖。
他在第一号校場等待魔國考生前來應試,但到了午時三刻左右,隻有許多觀光客進來,不見一個考生入場,覺得奇怪,但在場外卻麇集着千餘名魔王,徘徊門前,并不入内,于是派遣仙官前去詢問根由,總算進來了一部分考生,但不久又統統自動退了出去。
這種反常的舉動使他暗覺情況不妙,心想道:“停止考試,還是繼續舉行。
” 他料不到那邊第二号校場已經發生亂子,而敖順所派來報告亂事的仙官神吏,又被場外魔生扣留,以緻消息内外不通,直到最後發覺中計,形勢已趨嚴重,立即率領屬下離開現場。
急匆匆地趕到第二号校場,但已耽誤了不少時間。
九源丈人到了壇上,王敖真人立即退立旁邊,并低聲與前者交換了幾句話,接着敖順也暗示那邊黑衣人是個危險的搗亂分子。
于是九源丈人朗聲宣布道:“本座準予魔國諸生在此大比!”校場内雀鴉無聲,一片肅靜,無人提出異議。
過了片刻,廣場中央數約三千左右的魔國考生一隊隊迅速向後退立場邊,步伐整齊,層次分明,顯然他們久經訓練,好像行軍布陣,動作已到了熟能生巧、絲毫不亂的程度,這使仙佛神聖刮目相視,但也引以為憂。
這時,許多黃巾力士與仙家武士在校場周圍站崗,維持秩序。
“先試德行科中式諸生!”九源丈人高聲說完了話,轉身退後坐在正座。
接着敖順與五洋龍母分立閱武壇左右,開始調動考試官,派出海内八洲二島的地仙十名,走到場中站定。
“德行科第一到第十名中式考生出場比武!”王敖真人道。
十個考生立即從場邊的走到場中,與十名地仙對立,雙方踞離一丈二尺。
王敖真人率領仙官神吏數十名在旁執行監視、評判、記錄以及報告考績等任務。
仙官報告了各試官與考生的姓名: (一)祖洲紅苗道人—對一清白山蟒公。
(二)瀛洲玉石仙姑一對一清白山鳄夫人。
(三)玄洲金孩兒一對一中洲洞庭小龍童。
(四)炎洲火浣公一對一逍遙島毒龍尊者。
(五)長洲青丘真人一對一東海龜道人。
(六)元洲水仙客一對一北海鲸長老。
(七)流洲昆吾真人一對一北海蟹和尚。
(八)生洲蓬萊仙客一對一皇崗獨角蛟居士。
(九)滄海島紫石老人一對一南海蝦老丈。
(十)扶桑島空空道長一對一西海玳瑁真人。
“大比開始,以十招為限。
擊鼓!”五洋龍母高聲發令。
于是擂鼓三通,響徹雲霄。
鼓聲停止後,試官考生相對拱手稽首後,上前比武,各顯神通,互不相讓,所謂先禮後兵是也。
仙家比武,不同凡響,雖徒手搏鬥,場中氣氛卻非常和平,當然試官除了前三招是攻擊之外,後七招立刻采取守勢,藉以考驗對方的實力。
這時,壇上仙佛神聖,壇下許多來賓,場中仙官神吏,場邊列國考生,場外大批觀光客以及四周站崗的仙家武士,目光都集中于這邊比武者的身上。
突然,金鐘當當當三響,原來場中大比,十招已過,雙方立即停手。
王敖真入高聲宣布道:“清白山蟒公與鳄夫人功力深不可測,第一招就分别擊敗了大名鼎鼎的地仙——紅苗道人和玉石仙姑,這是萬古以來破天荒的事情,可喜可賀!” 場内頓時響起了一陣陣驚天動地的歡呼和拍手聲,久久不絕。
仙鼓咚咚咚三響,歡呼和拍手聲立即停止,接着遠處傳來仙樂飄飄,妙音悅耳。
這是前山仙家為蟒公與鳄夫人的勝利而奏出一阕賀喜曲。
仙樂初停,王敖真人道:“小龍童年方十歲,與玄洲一級地仙金孩兒力拚十招,不分勝敗,小小年齡而有如此卓越的成績,不但難能可貴,而且也打破了曆屆大比所未有的紀錄,可喜可賀。
” 場内又響起了轟雷似的喝采聲,接着又是一阒賀喜的仙曲。
王敖真人又宣布道:“另外七名考生的武功也屬上乘,大比十招之内,有攻有守,試官雖留餘力,但他們都有自衛力量,所以成績及格,一律得隽。
”場内又發出歡呼、喝采和拍手聲。
過了一會,王敖繼續道:“德行科中式第十一到三十名的考生出場應試!” 在擂鼓三通的響聲中,第一批試官和考生各歸原處,而第二批比武者都已上場,相對而立。
仙官照例報告試官伽藍四名,黃巾力士十六名,和二十名考生的姓名後,于是雙方動手,亦以十招為限。
比武結果,也是全部及格。
第三批大比,試官是十位揭帝,四位地仙,六位黃巾力士,對付德行科中式第三十一到五十名的考生。
大比十招以後,計有十九名考生及格,但另一個德行科得中四十二名的考生——金蚌仙姑卻下了毒手,嚴重地打傷了炎洲劍仙赤發道人,使他喪失了五百年道行。
以考生的身份打傷試官,并非失手,而是惡意攻擊。
這事不但聳人聽聞,實為千古以來人間所無,仙家僅有的案子。
王敖真人大怒,立即命令武士捆綁了金蚌仙姑,一邊吩咐将赤發道人舁入醫務司治療。
正當武士要押走金蚌仙姑時,忽從觀光客叢中傳來了一個聲音:“且慢!” 王敖真人舉目向前望去,見到一個中年漢子越衆飛躍而出,輕飄飄地降落武場,在離開王敖真人不到兩丈之外立定,接着道:“道長辦事不公,在下提出抗議!” 王敖真人發覺這個藍衫漢子,功力高超,舉手投足之際隐隐地顯示神仙的風度,不免刮目相看,問道:“尊駕是何神聖?” “在下藍衫客。
” “原來是五狂中的老三,但不知為了何事,批評貧道處理不公?” “金蚌仙姑犯了何罪,将她捆綁?”“大比之時,蓄意犯上,打傷試官,有違天律,理應處罪。
” “這是武功大比,彼此全力搏鬥,偶然失手,也是常有之事,道長竟說她是‘蓄意犯上’似乎有失公正。
” “她打傷試官之後,就吸取了他五百年道行,豈非蓄意?” “仙家修道,也常搜索異物,百計巧取,供其采用,得成正果。
金蚌仙姑乃是妖精,這樣做法也是看樣學樣,有何不可?” “尊駕所說未免強辭奪理,個别的神仙得道可能有此情況,但不能與目前的事實相提并論,未知尊駕以為如何?” “在下所講的情況正與目前的事實相符,所以特為提出,給你參考。
” “你認為赤發劍仙的道行是從搜索采捕而來的嗎?”“可能如此,但不能确定。
” “既然尊駕不敢确定,貧道就要宣布你的抗議無效。
”“道長何不在‘可能如此’四個字加以探考?” “神仙證道,五百年探考一次。
而赤發劍仙得成正果,名正言順,無懈可擊,如今尊駕提出不可能的疑問,未知有何根據?”“在下明白赤發劍仙在五百年内并無過失,但他在五百年前有無不法罪行,道長知道嗎?”“檢查神仙功過,不是貧道的職責。
”“既然如此,在下鬥膽請求釋放金蚌仙姑。
” “辦不到,貧道職掌大比閱武正司,根據眼前事實,有權這樣處理。
” “在下奉勸道長,做事不要太過草率。
” “你想幹預貧道執行任務,阻擾千年大比的進行。
”“不敢!在下因金蚌仙姑既能在德行科大比中選,她的德性和品行,也必無懈可擊,今日忽然做出這種反常事情,此中或另有因果關系存在,拟請道長查明,以免百密一疏,而誤大事。
”“尊駕說得有理,但目前時間有限,這裡尚有許多考事要辦,所以查核她與赤發劍仙的恩仇因果的事,隻好從緩辦理。
” “那麼,請道長立即将金蚌仙姑松綁。
” “如果貧道不聽尊駕的吩咐呢?” “那就是你犯了偏差,處事失當,何以向宇宙列國的諸生交代?”“貧道既已決定的事,恕難更改,還請尊駕不要羅嗦,快些離開這裡,以免妨礙正事。
” “在下再勸道長不要一意孤行,出言狂妄,須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如不懸崖勒馬,後果不堪設想。
” “你想怎樣?” “在下要取消你閱武正司的資格。
” “放狂!” “我放狂在後,你放狂在前,你狂隻怕不及我狂,魔國五狂豈是平凡之輩,易受仙家威脅?如果你再不接受勸導,休怪我對你不利,也許要教訓你了!” “你敢。
” “有何不敢。
” “把這金蚌孽妖押走!” 藍衫客見此情形,毫不猶豫,把手向後一揮,觀光客席上立即躍出一個紅衫漢子,閃電似的飛馳而至,從仙家武士的手中奪去了金蚌仙姑之後,站立場中,并不離開,顯然他有恃無恐,并不把王敖真人和許多仙官神吏放在眼裡。
“聰明的家夥,頗有自知之明,隻敢說說個别讨教。
現在我正好掂掂你的斤兩,是否有資格做閱武正司。
” 王敖真人大怒,正待發威,藍衫客也擺好姿勢,準備動武,忽然壇上黃龍真人朗聲報告道:“金蚌仙姑與赤發劍仙的因果關系,現已在業鏡中查明……” 王敖和藍衫客聽了,不得不暫停行動,側耳靜聽。
這時,校場内外一片靜寂,大家都要知道這報告的内容。
黃龍真人接着道:“在一千八百五十年前,金蚌仙姑隻有八百年道行,适逢天劫,蚌珠出殼;在東海岸邊,她幻成人形,奄奄待斃。
那時,赤發劍仙前身是個漁夫,年方二十,血氣方剛,看到一個美女,頓起邪心,乘機施行輕薄,倒也罷了,又騙取她的蚌珠,吞入腹中,使她喪失了五百年道行。
後來她繼續修道,功力大進,欲報前仇,但為‘時間老人’和‘空間老人’所阻,使他們生不同時,各居異地。
赤發劍仙依靠了蚌珠的功效,有了根基,遂能不斷修練,又經過了幾次輪回,以及巧遇了許多機緣,才證正果,成為天仙,但他不願升天,甯願在方丈洲栖身,不料這次陰使陽差,他們竟然在這裡碰面子,了結一件仙家所忽略,也是悖入悖出的懸案,真所謂天道好還,雖曆經千年,依然循環酬報,可不懼哉!”藍衫客等到黃龍真人報告完畢,回頭對着王敖笑道:“仙家也有忽略的事,不可懼哉!” 王敖真人面色微變,也不理會對方的譏笑,高聲宣布道:“準予金蚌仙姑武功及格,并立即釋放,歸坐原席。
” 仙家武士四人連忙走了過去,将她松綁,于是紅藍兩位狂客相視一笑,也緩步踱了回去。
這一場意外糾紛,由于魔國狂客有備而來,插手幹預,事态可大可小,後果也可好可壞,幸虧大比當局及時補救殘局,才得大事化小事,結果平靜無事,糾紛迅告消失。
現在輪到魔國諸生武功大比,許多仙家都很擔心:武鬥過程中,随時會發生類似或更為嚴重的麻煩。
因此,他們經過慎重考慮後,臨時改變比武方式。
于是王敖高聲道:“魔國第一号到第二百号考生入場!” 二百魔生立即出動,踴躍地到了場中,一字形排列着。
他們個個精神奕奕,準備與仙家試官比武。
可是事實并不如此。
隻聽到王敖命令道:“二百考生分成甲乙兩隊,每隊百人,互相對立,中間餘地相距一丈五尺。
” 魔國諸生立即有秩序地分列兩隊對峙着。
同時他們發覺王敖使用狡計,叫做以魔制魔,自相殘殺。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隻聽到王敖吩咐道:“第一與第一零一号考生比武,第二與第一零二号,第三與第一零三号比武,其餘考生以次類推,互相比武,各以二十招為限,勝者中式……” 他停頓片刻,看到他們都在傾耳靜聽,無人提出異議,于是接着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希望你們為光明的前程着想,各盡全力,争取榮譽。
” 王敖使用這種比武方式,包含着三個意義:一考生為了本身利益,必然在比武過程中,努力厮殺,希望打敗對方,發生死傷事故,勢所難免,但死傷是屬于魔國的。
二魔生互作大比,形同内哄,可以引起瓦解,或産生分化他們團結的作用。
三中式者得到榮譽之後,希望更進一步成名,列入神冊仙篆,最後必然脫離魔邦,為天國或仙國所收羅,同時也削弱了魔國的勢力。
這是一石三鳥之計,其為毒辣。
咚咚咚…… 擂鼓三通,監考仙官宣布道:“甲乙兩隊武功大比開始!” 接着雙方考生立即沖前猛力打鬥,喊殺之聲響徹九霄,氣勢甚盛,大有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之概。
二十招瞬息即逝,當當當,鳴鐘三下,比武停止。
過了一會,王敖真人報告甲隊中式者五十一名,乙隊也有四十九名得隽。
這場大比,雙方激烈武鬥,但沒有一個受傷者。
由于魔國考生為數頗多,第二批大比共有四百人入場,也分為甲乙兩隊,雙方打鬥比第一批更為猛烈。
結果,甲隊得勝者九十九人,乙隊入選者一百零一名,但二百個失敗者之中,隻有三五人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皮肉損傷而已。
這時,王敖真人發覺大比情況有些不妙,因考生勇猛打鬥,表面上看似各施絕招,萬分精采,但實際都保留餘力,彼此互不傷害,好像雙方已有默契。
不過,他也找不出他們真戲假做的把柄,隻得暫時忍耐,準備再試一次,以便仔細觀察。
于是他宣布第三批考生入場,人數減為百名,仍舊分為甲乙兩隊對比武功,而招數則增為三十招。
比武人數減少,招數增加,使他與别的監考仙官們都能徹底觀察,究竟哪批考生是在全力較量武功,還是虛張聲勢,裝腔作勢,企圖以假動作來瞞騙考官,獲取榮譽。
他暗想道:“如果這次再敢作弊,本真人明察秋毫,隻怕你們妖孽無所遁形了。
”擂鼓三通之後,仙官宣布比武開始。
這時,魔生雖在打鬥,但大家動作緩慢,隻是玩弄一些花拳繡腿的把式,簡直是兒戲,看得王敖真人眼中出火,不由大怒,喝道:“暫停!”百名考生立即遵命。
王敖接着道:“請七四一号和七九一号考生前來!” 那兩個考生慢吞吞地走到王敖前面立正。
王敖問道:“七四一号,你叫什麼名字?” 七四一号恭敬地答道:“小生陳元通。
” 王敖點點頭,又問道:“七九一号,你叫什麼名字?” 七九一号傲然道:“你何不去查考生名單?” 王敖聽了,心中暗怒,但也不發作。
旁立的仙官代答道:“他叫白琏。
” 王敖道:“陳元通,白琏聽着!你們二人打鬥不力,顯然武功平庸。
不必再比了,去吧!” 白琏淡然道:“放屁,你怎知我武功平庸?”王敖大怒,喝道:“你快滾!我有權逐你出場。
” 白琏冷笑道:“你這個有目無珠的閱武正司,我并未犯法,又無仙官前來考驗,硬說我武功平庸,這是什麼道理?你說得對,我拍拍屁股就走。
如果說得不對,那是你侮辱我,隻怕被逐出場就是你這老混蛋。
”王敖被白琏責罵一頓,面色大變,可是對方言辭嚴正,倒也無
得道的物類必已煉成了護身法寶,例如紅丸金丹,或元嬰靈氣等。
道力是保護自己的根本,以防道行被妖魔精怪巧取豪奪而去。
德行大比時,一批與世人為敵的成道者當場就被淘汰除名,這是存良除莠的策略。
德行大比中式者,必是與世無争的成道者,在武功大比時,即使道力不足,未能獲選,也無生命之憂,且受神仙保護,充其量也不過叫他們再去鍛煉武功而已。
若能登科德行和武功,即成正果。
再講衆考生探榜之後,得隽者興高采烈,準備明日武鬥,名落孫山者,也算不虛此行,至少能親曆仙境,聆識許多仙家的風采和教盲,有助于将來修煉。
他們反應各異,也不必細叙了。
為了遵循仙家在通告上的規定,許多落第諸生立即離開方丈洲。
回去勤修,少數迷戀仙境勝景,賴着不走,其中也有一部分被魔國的幕後人物危言恐吓強留,或溫語勸阻,暫勿回去。
魔國未參加德行大比的考生見了金榜後,個個默然無言,不作任何反應,這種違背妖魔精怪性格的現象,倒使仙佛神聖噴噴稱奇,認為出乎常情的事,往往隐藏着不尋常原因,等到不尋常的原因揭曉後,才發覺它是合乎常情的,于是他們暗懷戒心,并吩咐仙探神探加緊偵察。
一批好事的旁觀客卻有騷動的情緒,打破了平靜氣氛,議論紛纭;指責當局限制太嚴,中選的名額太少,甚至批評考試不公,通關節、賣情面等等。
有的說:小龍童道行不過十年,依靠了一顆仙丹,就能登第,顯然北海龍王敖順借公濟私,偏護同族,使這個小畜牲出人頭地,那真是太不像話了。
有的說:“清白山是什麼地方,怎麼在天輿地圖上從未見到這個山名?蟒公和鳄夫人有些什麼能耐,竟然名列金榜為狀元榜眼,享受最高榮譽,此中必有弊端。
” 有的說:“北海蟹和尚與南海蝦老丈,不過是蟹将蝦兵而已,起碼東西,微不足道,也能登第,而且名次高列于十名之内,真是太豈有此理了!” 此外,他們還有許多不滿意的意見,例如:逍遙島的毒龍尊者,早已成神多年,為何還要前來應試?白鯉先生名不見于經籍,道行平庸,何德何能,也竟然中選,雖居榜尾,也屬出入意表。
崑岡獨角蛟居士乃是醜名遠揚的怪物,上屆大比,幾乎除名。
這次登第,名列第八,怎麼短短的千年之内,道行忽然高到這樣的程度?至于不及格的考生之中,尤其是那些被魔國幕後人物所強留或勸留的落第者,也都口出怨言,憤憤不平。
龜谷老人道:“本族玳瑁真人是什麼東西,卻能中式,且高居第十名?本老人的地位在同類中比他高出很多,衆望所歸,反被黜退,可惱之至。
”白鳝居士道:“本族的赤鳝公是個大大的善人,在同類中德高望重,誰不敬仰?聽說他已死在考場之内,不知是何道理?” 綠毛長老道:“本長老名落孫山,自恨學藝不精,倒也罷了,但那第五名龜道人是個詭計多端,陰險小人,卻能獲選,令人不服,不服,大大的不服!” 鲎道人提出的批評更為惡刻。
他說:“千年大比本是一個陷阱,登第中式,名譽好聽,實為毒餌,引誘諸生前來喪命,無怪這次在考場内有千餘人除名,而當局卻偷偷摸摸地把那批遺體搬走,不知去向,顯然已毀屍滅迹了。
所以我們必須提出抗議,要求仙佛神聖說明他們的死因,并應提出證據,是否死于自然或被謀殺?不然的話,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好戲就要上演了。
” “喂!老弟,什麼後果?什麼好戲?你何不說給大家聽聽?”一個像觀光客打扮的中年儒士問道。
鲎道人搖晃着光秃秃的頭顱,得意地一笑,逭:“這是秘密的,怎好随便當衆宣布?” 那中年儒士拍拍鲎道人的臂膀,表示親熱,低聲道:“老弟,我請你飲酒,到那邊去,随便談談。
” 鲎道人最愛杯中之物,一聽有酒可飲,不禁大喜,笑得眼睛像一條線似的,也不問對方是誰?連忙答應,跟着就走。
“且慢!”一個道士擋住去路,伸出右掌,打了鲎道人一個耳光,接着道:“你這瘋子,胡言亂語,還不快滾!” 鲎道人無辜受辱,心中大怒,正想反擊,一看這個道士連忙縮手,吓得面如土色,返身就溜,瞬即在人群中消失。
“你這道長,好不講道理,怎麼不問情由,打走了我的朋友?” 那中年儒士責問道。
“我打我的灰孫兒子,怎會是你的朋友?”那道士莞爾而笑道。
“何方野道,如此放肆,竟敢讨我便宜。
”中年儒士怒道。
“區區小事,老弟何必發怒?我請你飲酒,到那邊去談談。
”那道士道。
“你為什麼要請我飲酒?”中年儒士問道。
“剛才你為什麼要請我的灰孫兒子飲酒?”那道士不答反問道。
“你管不了。
”中年儒士道。
“我偏要管。
”那道士倔強地頂嘴。
中年儒士不想再多哕嗦,看了對方一眼,回身就走。
那道士偏不讓他離開,擋住了去路,笑道:“怎麼我請你飲酒,你也不賞臉?” 中年儒士怒目看了對方一眼,道:“誰要飲你的酒?” 那道士笑着說:“你又發火了!我請你飲酒是有原因的。
” 中年儒士道:“什麼原因?” 道士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中年儒士聽了,立即轉怒為喜,笑道:“道長,真的嗎?”道士陪笑道:“太上老君怎會說謊?” 中年儒士大喜道:“好,道長,到那邊去,我請你飲。
”他說着,在前引路。
道士跟在後面,順便回頭向圍在四周的魔國考生們作了一個鬼臉,他們報之以會心的微笑。
一儒一道離開現場,曲折地轉入一條僻靜的冷巷,停止腳步。
中年儒士問道:“道長,你為什麼不要飲酒,卻帶我到這裡來?” 道士笑嘻嘻說:“這種秘密話,怎好在酒檔裡講,不怕洩漏嗎?” 中年儒士道:“你說得不錯,現在這裡除了你我,左右無人,請道長将把剛才所說的那份秘密交給我,大家都有好處。
” 道士笑不離口,但這一次卻是冷笑,道:“你這個暗探,假扮觀光客,想從我灰孫兒子的嘴裡打聽魔國消息,隻怕事與願違。
”中年儒士聽到自己身份被對方揭露,面色微變,但依然毫不畏懼,喝道:“你這野道,既知我是仙探,還不束手就縛?” 道士又冷笑一聲,道:“隻怕就縛的是你而非我。
” 仙探大怒,正想先落手為強,揮拳打那道士,但忽覺雙臂麻木不仁,無法動彈,心知不妙,連忙改變主意,使用三十六着的走為上着,不料頃刻之間,雙腳也不聽指揮,寸步難移,不由吃驚,當他正要開口叫喊時,卻被那道士輕輕一推,跌坐地上。
同時,那道士也坐了下來,笑嘻嘻道:“老弟,我已在你的身上做了手腳,并且施展了掩耳遮眼大法,使你在此孤立無援,不,呆坐無援,任我宰割。
” 這時,仙探始知對方厲害,頓時驚悸萬分,但故意裝作若無其事,淡然問道:“什麼叫做遮眼掩耳大法?”道士道:“遮眼就是别人看不見我們,掩耳的意思是我們在此談話誰也聽不到聲音,你明白嗎?” 仙探苦笑一聲,道:“你是誰?”那道士說:“我不想告訴你,以免你聽到了我的大名而驚破苦膽。
” 仙探道:“未必!” 道士也不回答,伸手入袋,拿出一把亮晶晶的匕首,冷氣逼人,在仙探面前一揚之後,放在地上,接着又從身邊摸一條透明而細長的軟質膠管和一隻空瓶。
也放在地上,一邊拉起對方右臂,卷高衣袖,然後取了匕首,要動手術。
仙探驚疑不定,問道:“:你想做什麼?” 道士微笑,道:“沒有什麼,我想劃破你的血管,抽血入瓶。
”仙探聽了,頓時面如死灰,顫聲道:“抽我的仙血?你是魔國的神醫子嗎?”道士搖搖頭。
仙探道:“那麼,抽血做什麼用場?”道士道:“飲,飲了仙血,延年益壽,還能增加道行。
” 仙探駭然道:“飲仙血?你是魔國的獅首力士嗎?” 道士又搖搖頭,一邊故意使用匕首尖端,裝作找尋仙探臂上的血管位置。
仙探驚惶地道:“且慢!” 道士說:“你有什麼吩咐?” 仙探發急地道:“吩咐不敢。
我懇求你高擡貴手,免抽我血。
” 道士道:“你倒說得輕松。
” 仙探哭喪着臉,道:“我與你無怨無仇,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 道士淡淡一笑,說道:“不僅是你,我對任何别的仙人也是這樣,一視同仁。
” 仙探哀聲道:“你抽去我的血,我不是完了嗎?” 道士點頭,又想動手術了,仙探又哀求道:“道長,且慢!我有話講。
” 道士說:“什麼話,快講,不要浪費時間。
” 仙探身子發抖,似哭非哭地道:“道長,除了抽血之外,是否另有代替的辦法?” 道士笑嘻嘻說:“辦法倒是有的,隻怕你要顧全做仙人的體面,不肯随便講出我所要聽的話。
” 仙探道:“你要聽什麼話。
” 道士說:“我要聽我問你的答辭。
” 仙探道:“道長,你問吧!”道士說:“我問一句,你答一句,問兩句,答兩句,答辭要使我聽得順耳,你明白嗎?” 仙探道:“明白,你要我講實話,不要訛言。
”道士微笑着,點點頭,看了仙探一眼,道:“若有半句诳語,當心你的仙血。
” 仙探也點點頭。
下面是他們的問答:“這次千年大比,天國派來的隐名主腦是誰?” “據說明天有一位天神降臨,準備主持武功大比,但不知是誰?” “仙國照例也派一個主腦來,是否已經到達?” “海潮真人已在一小時前秘密到達了丈人宮。
”“别國派來的協辦神聖,我都已知道,不想再問你了。
可是對于本洲内部情況卻不太詳細,希望你不吝指教。
”“道長太客氣了。
我既已受制于你,要保性命,隻好有問必答,知無不言。
” “唔,你說話頗有自知之明,做長人,裝矮人,都是仙探的本色。
可是,我‘天不怕’一生隻打強者,不欺弱小者,除非那弱小者敢于對我使弄花巧。
” “什麼,你是‘天不怕’郝道子?”“怎麼,你看到過他?” “沒有。
” “聽到過他?”“是。
” “你覺得我不像‘天不怕’嗎?”“‘天不怕’是中古時代的成名人物,怎會像你這樣年輕?看起來隻不過四十歲左右而已……若論功力,你倒是天不怕。
” “哈哈哈哈,制服一個小小仙探,何足道哉!; “道長,請你不要小觑在下。
” “哦?台端另有什麼能耐?”“在下未成仙之前,也是大鬧水國的人物。
”“哦!你過去曾經搞些什麼名堂?” “你聽到過‘煮沸海水’的事情嗎?” “那麼,你是張羽。
” “不錯,就是在下。
可是與你天不怕比較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 “哈哈哈哈,好說,好說!你真的有自知之明……現在言歸正傳,請你告訴我,本洲著名的萬年芝草種在什麼地方?”“丈人山中。
” “我知道它是種在丈人山中,但此山周圍二三千裡,叫我怎樣找尋?” “恕難奉告。
” “你不是說過有問必答嗎?” “由于你是天不怕,我就改變主意,不想告訴你了。
” “難道你不愛惜你的仙血嗎?”“當初我不知道你是天不怕,所以我不甘心流血而死,準備渡過此劫,以後報仇。
如今我既已明白了你是誰,确定永遠無法複仇,所以我甯死也不會說出萬年芝草的地點,何況死在天不怕的手中,也不辱我張某的名氣。
” “哈哈哈哈,我本想叫我的威名來吓倒你,想不到弄巧成拙了。
” “在下倒要試一試你天不怕的能耐。
” “你想弄花巧?”“不,你永遠不會上花巧的當……要尋萬年芝草,在下贈你十個宇。
” “哪十個字?”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你有膽量不妨自己去尋,這樣才能顯出你天不怕的本領。
” “哈哈哈哈,我明知你是在弄花巧,但也不以為忤。
好吧,你瞧着!那萬年芝草遲早會落在我天不怕的手中……讓你在這裡安睡三天吧!”郝道子說着,伸出一指,把張羽點倒,後者立即進入黑甜鄉去了。
等到他三天之後醒來,發覺方丈洲面目全非,但這是後話,下文詳述。
********* 在武功大比的前夕,幕後主腦許旌陽仙師,海潮真人和天魁星君(代表天罡星君),正副主考——九源丈人和敖順讨論第一和第二校場的執行官名單。
由于第一校場的考生都是魔國的妖魔精怪,海潮真人主張把武力重心安排在這一方面,以防那些妖孽或有頑桀不化,為非作歹時,就立即加以消滅。
第二校場的考生隻有五十,都是德行大比的得隽者,品格優良,行為端正,在比武時,必無意外禍事,所以武場考官名額應該減少。
九源丈人等都贊成他的主張。
于是那五位神仙決定了下列名單。
第一校場武功大比執行官名單: 正座:九源丈人。
閱武司:(正)五洋龍母,(副)韋陀。
考試官:海内九洲的地仙十六名,伽藍四名,以及四方黃巾力士四十名。
公安司,真武大帝率領六丁六甲以及仙界武士一百名。
護壇:達摩佛、降龍羅漢、雷公電母、風伯雨師。
第二校場執行官名單: 副座;北海龍王——敖順。
閱武司:(正)王敖真人,(副)哪吒。
考試官:海内九洲的地仙四名,揭帝十名,四方黃巾力士十名。
公安司:黃龍真人率領仙界武士三十名。
護壇:法幢佛,地文星君,正神黃大仙,巨靈神。
兩個校場聯合設立了一個醫務司,由藥王菩薩及天醫星君率領數十名仙醫和神醫主持治療及救護事宜。
到了次日午時三刻,第二号校場擠滿了德行科得隽的考生,大批來賓和觀光客,但第一号校場内,出于意表,除主持武考的仙佛神聖外,連一個考生也沒有,顯示着冷清清的場面。
等到當局發覺這種意外的情況時,第二校場的門前已經在鬧事了,并且發生打鬥,守門武士多名被毆受傷,事态非常嚴重。
原來通告公布,德行科中式考生規定在第二号校場舉行武功大比,魔國的諸生則在第一号校場比武,但不知在何時,又不知被何人,将一字改為二字,又将二字加粗筆劃,改為一字,以緻魔國諸生與列國中式考生的校場互相調換,而主考當局卻蒙在鼓裡,毫不知情,直到事态嚴重,方才發覺,要想補救,可惜時間太遲,已不可收拾了。
正當午時三刻,仙官神吏封閉第二号校場的正門,正要開始比武,突然蜂擁地沖入大批手持武器的魔國考生,十六個守門神仙上前勸阻,即被打傷,于是他們列隊闖進校場中央,人數約計三千左右,耀武揚威,高呼口号,聲勢嚣張非凡,态度跋扈之至。
這時,副座主北海龍王敖順,立在閱武壇正位,龍目炯炯有光,大聲喝問道:“昨日當局公布,規定魔國諸生在第一号校場舉行武功大比,當時寫得清清楚楚,衆目共鑒,不料此刻通告上的一字,被人加上了一劃,改為二字,而将原來的二字,又塗改成為一字,顯然你們故意尋事,竟然強闖正門,打傷神仙多名,企圖大鬧考場,真是無法無天,罪大惡極,現在本座命令你們,從速自動退出,回到第一号校場裡去……至于剛才打傷仙官神吏的兇手,一經查出,立即法辦,決不寬貸。
” 校場上的魔國諸生聽了,隻把敖順的話當作耳邊之風,且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大笑和狂叫。
不僅個個挺身不動,顯而易見,他們并不把這位副主考官放在眼裡。
敖順面色大變,氣得龍須根根直豎。
大笑和狂叫聲停止後,敖順正拟發威講話,忽聽得觀光客的坐位上傳來一連串的聲音:“敖順,你太糊塗了,怎麼你說話黑白颠倒,事理混淆不清,通告上明明寫着魔國諸生在第二校場比武,卻要他們回到第一校場裡去。
你發昏了嗎?” 敖順一聽此人發音響亮,便知功力非凡,又看到對方穿着黑衣,面形瘦削,身材中等,頭頂雖有仙氣,也不到一尺,顯然并非什麼特殊人物,于是不屑地問道:“尊駕是何方神聖,報上名來!” 那黑衣人道:“你若請教我的大名,肯不肯告訴你,還是問題,竟敢如此鬥膽,要我報上名來,可說放肆之極。
” 敖順大怒道:“無名小卒,也在這裡撒野,還當了得,快把這厮逐出校場,以懲效尤!”隻聽得那黑衣人哈哈大笑。
這時,四名仙界武士早已趕到黑衣人的身邊,客氣地請他出去。
不料那黑衣人連正眼也不看他們一下,按身坐着一動也不動。
其中一個武士看到此人這樣狂妄,不免心中生氣,大聲喝道:“好好請你出去,還要裝腔作勢,自高身份,等一會隻怕敬酒不吃,要吃罰酒了。
”“無……禮!”那黑衣人說完了“禮”字,伸手打了對方一個耳光,頓時口角流血。
另外三名武士一見這厮動武,怒不可遏,立即揮拳,準備圍毆。
黑衣人藝高膽大,并不起身,隻見他雙手微舞,在攻擊者的拳頭尚未到達之前,已被他的指風掃中面部,痛得哇哇大叫,雙手掩面,狼狽不堪地退後數尺,方才立定,包括第一個武士在内。
黑衣人喝道:“你們還不快滾!呆立着等待我再來教訓嗎?” 那四個武士聽了,如夢初醒,忍痛逃了回去。
那時,旁邊許多觀光客,既不插手幫助仙界武士,又不發言偏護黑衣人,他們在表面上似乎僅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熱鬧,但骨子裡若非彼此有了默契,便是同黨。
此刻,黑衣人哈哈大笑,笑完後,高聲道:“敖順,威信不立,号令不行,已經不配再做副座了,還不快快滾下壇去,叫九源丈人出來講理。
” 現在,敖順開始明白了,這是一場禍事,乃由魔國發動,正在思量下一步驟的應付辦法,躊躇之間,忽聽那黑衣人出言譏嘲,不由龍心狂怒,想要親自出馬,把對方驅逐出場,但未能如願,因旁坐的王敖真人阻止他這樣做。
他輕聲道:“這厮隐藏道行,化妝了一個子庸之輩,隻怕是個高深莫測的魔頭,何不讓貧道來探察他的虛實。
” 敖順正愁下不了台,進退兩難之際,忽蒙王敖解圍,真是求之不得,連忙點頭答應,退站旁邊,當即由後者占立正位,高聲道:“這位黑衣朋友,功力高強,不知如何稱呼?” 黑衣人不答反問道:“你是九源丈人嗎?” 王敖真人道:“貧道王敖。
” 黑衣人道:“既然不是九源丈人,何必越俎代庖,多管閑事?” 王敖真人道:“座主現在第一校場,不久即可到來,貧道掌職閱武主司,所以想與朋友談談。
”黑衣人輕蔑地道:“閱武主司,起碼角色,想與我談談,隻怕資格不夠。
” 王敖真人聽了,并不生氣,笑道:“朋友,你說得不錯,貧道自知職卑言微。
在私的方面,沒有資格與你談話,但在公的方面,卻有資格發言。
”黑衣人冷笑一聲,道:“請問道長,你能作主讓魔國考生在這裡比武嗎?” 王敖真人還未回答,忽然遠處傳來一個清晰的聲音:“特準魔國諸生在本校場進行武功大比!” 聲到人到,原來說話者乃是主座九源丈人,淩空如飛而至,飄上了閱武壇,後面跟随着百餘名仙佛神聖。
他在第一号校場等待魔國考生前來應試,但到了午時三刻左右,隻有許多觀光客進來,不見一個考生入場,覺得奇怪,但在場外卻麇集着千餘名魔王,徘徊門前,并不入内,于是派遣仙官前去詢問根由,總算進來了一部分考生,但不久又統統自動退了出去。
這種反常的舉動使他暗覺情況不妙,心想道:“停止考試,還是繼續舉行。
” 他料不到那邊第二号校場已經發生亂子,而敖順所派來報告亂事的仙官神吏,又被場外魔生扣留,以緻消息内外不通,直到最後發覺中計,形勢已趨嚴重,立即率領屬下離開現場。
急匆匆地趕到第二号校場,但已耽誤了不少時間。
九源丈人到了壇上,王敖真人立即退立旁邊,并低聲與前者交換了幾句話,接着敖順也暗示那邊黑衣人是個危險的搗亂分子。
于是九源丈人朗聲宣布道:“本座準予魔國諸生在此大比!”校場内雀鴉無聲,一片肅靜,無人提出異議。
過了片刻,廣場中央數約三千左右的魔國考生一隊隊迅速向後退立場邊,步伐整齊,層次分明,顯然他們久經訓練,好像行軍布陣,動作已到了熟能生巧、絲毫不亂的程度,這使仙佛神聖刮目相視,但也引以為憂。
這時,許多黃巾力士與仙家武士在校場周圍站崗,維持秩序。
“先試德行科中式諸生!”九源丈人高聲說完了話,轉身退後坐在正座。
接着敖順與五洋龍母分立閱武壇左右,開始調動考試官,派出海内八洲二島的地仙十名,走到場中站定。
“德行科第一到第十名中式考生出場比武!”王敖真人道。
十個考生立即從場邊的走到場中,與十名地仙對立,雙方踞離一丈二尺。
王敖真人率領仙官神吏數十名在旁執行監視、評判、記錄以及報告考績等任務。
仙官報告了各試官與考生的姓名: (一)祖洲紅苗道人—對一清白山蟒公。
(二)瀛洲玉石仙姑一對一清白山鳄夫人。
(三)玄洲金孩兒一對一中洲洞庭小龍童。
(四)炎洲火浣公一對一逍遙島毒龍尊者。
(五)長洲青丘真人一對一東海龜道人。
(六)元洲水仙客一對一北海鲸長老。
(七)流洲昆吾真人一對一北海蟹和尚。
(八)生洲蓬萊仙客一對一皇崗獨角蛟居士。
(九)滄海島紫石老人一對一南海蝦老丈。
(十)扶桑島空空道長一對一西海玳瑁真人。
“大比開始,以十招為限。
擊鼓!”五洋龍母高聲發令。
于是擂鼓三通,響徹雲霄。
鼓聲停止後,試官考生相對拱手稽首後,上前比武,各顯神通,互不相讓,所謂先禮後兵是也。
仙家比武,不同凡響,雖徒手搏鬥,場中氣氛卻非常和平,當然試官除了前三招是攻擊之外,後七招立刻采取守勢,藉以考驗對方的實力。
這時,壇上仙佛神聖,壇下許多來賓,場中仙官神吏,場邊列國考生,場外大批觀光客以及四周站崗的仙家武士,目光都集中于這邊比武者的身上。
突然,金鐘當當當三響,原來場中大比,十招已過,雙方立即停手。
王敖真入高聲宣布道:“清白山蟒公與鳄夫人功力深不可測,第一招就分别擊敗了大名鼎鼎的地仙——紅苗道人和玉石仙姑,這是萬古以來破天荒的事情,可喜可賀!” 場内頓時響起了一陣陣驚天動地的歡呼和拍手聲,久久不絕。
仙鼓咚咚咚三響,歡呼和拍手聲立即停止,接着遠處傳來仙樂飄飄,妙音悅耳。
這是前山仙家為蟒公與鳄夫人的勝利而奏出一阕賀喜曲。
仙樂初停,王敖真人道:“小龍童年方十歲,與玄洲一級地仙金孩兒力拚十招,不分勝敗,小小年齡而有如此卓越的成績,不但難能可貴,而且也打破了曆屆大比所未有的紀錄,可喜可賀。
” 場内又響起了轟雷似的喝采聲,接着又是一阒賀喜的仙曲。
王敖真人又宣布道:“另外七名考生的武功也屬上乘,大比十招之内,有攻有守,試官雖留餘力,但他們都有自衛力量,所以成績及格,一律得隽。
”場内又發出歡呼、喝采和拍手聲。
過了一會,王敖繼續道:“德行科中式第十一到三十名的考生出場應試!” 在擂鼓三通的響聲中,第一批試官和考生各歸原處,而第二批比武者都已上場,相對而立。
仙官照例報告試官伽藍四名,黃巾力士十六名,和二十名考生的姓名後,于是雙方動手,亦以十招為限。
比武結果,也是全部及格。
第三批大比,試官是十位揭帝,四位地仙,六位黃巾力士,對付德行科中式第三十一到五十名的考生。
大比十招以後,計有十九名考生及格,但另一個德行科得中四十二名的考生——金蚌仙姑卻下了毒手,嚴重地打傷了炎洲劍仙赤發道人,使他喪失了五百年道行。
以考生的身份打傷試官,并非失手,而是惡意攻擊。
這事不但聳人聽聞,實為千古以來人間所無,仙家僅有的案子。
王敖真人大怒,立即命令武士捆綁了金蚌仙姑,一邊吩咐将赤發道人舁入醫務司治療。
正當武士要押走金蚌仙姑時,忽從觀光客叢中傳來了一個聲音:“且慢!” 王敖真人舉目向前望去,見到一個中年漢子越衆飛躍而出,輕飄飄地降落武場,在離開王敖真人不到兩丈之外立定,接着道:“道長辦事不公,在下提出抗議!” 王敖真人發覺這個藍衫漢子,功力高超,舉手投足之際隐隐地顯示神仙的風度,不免刮目相看,問道:“尊駕是何神聖?” “在下藍衫客。
” “原來是五狂中的老三,但不知為了何事,批評貧道處理不公?” “金蚌仙姑犯了何罪,将她捆綁?”“大比之時,蓄意犯上,打傷試官,有違天律,理應處罪。
” “這是武功大比,彼此全力搏鬥,偶然失手,也是常有之事,道長竟說她是‘蓄意犯上’似乎有失公正。
” “她打傷試官之後,就吸取了他五百年道行,豈非蓄意?” “仙家修道,也常搜索異物,百計巧取,供其采用,得成正果。
金蚌仙姑乃是妖精,這樣做法也是看樣學樣,有何不可?” “尊駕所說未免強辭奪理,個别的神仙得道可能有此情況,但不能與目前的事實相提并論,未知尊駕以為如何?” “在下所講的情況正與目前的事實相符,所以特為提出,給你參考。
” “你認為赤發劍仙的道行是從搜索采捕而來的嗎?”“可能如此,但不能确定。
” “既然尊駕不敢确定,貧道就要宣布你的抗議無效。
”“道長何不在‘可能如此’四個字加以探考?” “神仙證道,五百年探考一次。
而赤發劍仙得成正果,名正言順,無懈可擊,如今尊駕提出不可能的疑問,未知有何根據?”“在下明白赤發劍仙在五百年内并無過失,但他在五百年前有無不法罪行,道長知道嗎?”“檢查神仙功過,不是貧道的職責。
”“既然如此,在下鬥膽請求釋放金蚌仙姑。
” “辦不到,貧道職掌大比閱武正司,根據眼前事實,有權這樣處理。
” “在下奉勸道長,做事不要太過草率。
” “你想幹預貧道執行任務,阻擾千年大比的進行。
”“不敢!在下因金蚌仙姑既能在德行科大比中選,她的德性和品行,也必無懈可擊,今日忽然做出這種反常事情,此中或另有因果關系存在,拟請道長查明,以免百密一疏,而誤大事。
”“尊駕說得有理,但目前時間有限,這裡尚有許多考事要辦,所以查核她與赤發劍仙的恩仇因果的事,隻好從緩辦理。
” “那麼,請道長立即将金蚌仙姑松綁。
” “如果貧道不聽尊駕的吩咐呢?” “那就是你犯了偏差,處事失當,何以向宇宙列國的諸生交代?”“貧道既已決定的事,恕難更改,還請尊駕不要羅嗦,快些離開這裡,以免妨礙正事。
” “在下再勸道長不要一意孤行,出言狂妄,須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如不懸崖勒馬,後果不堪設想。
” “你想怎樣?” “在下要取消你閱武正司的資格。
” “放狂!” “我放狂在後,你放狂在前,你狂隻怕不及我狂,魔國五狂豈是平凡之輩,易受仙家威脅?如果你再不接受勸導,休怪我對你不利,也許要教訓你了!” “你敢。
” “有何不敢。
” “把這金蚌孽妖押走!” 藍衫客見此情形,毫不猶豫,把手向後一揮,觀光客席上立即躍出一個紅衫漢子,閃電似的飛馳而至,從仙家武士的手中奪去了金蚌仙姑之後,站立場中,并不離開,顯然他有恃無恐,并不把王敖真人和許多仙官神吏放在眼裡。
“聰明的家夥,頗有自知之明,隻敢說說個别讨教。
現在我正好掂掂你的斤兩,是否有資格做閱武正司。
” 王敖真人大怒,正待發威,藍衫客也擺好姿勢,準備動武,忽然壇上黃龍真人朗聲報告道:“金蚌仙姑與赤發劍仙的因果關系,現已在業鏡中查明……” 王敖和藍衫客聽了,不得不暫停行動,側耳靜聽。
這時,校場内外一片靜寂,大家都要知道這報告的内容。
黃龍真人接着道:“在一千八百五十年前,金蚌仙姑隻有八百年道行,适逢天劫,蚌珠出殼;在東海岸邊,她幻成人形,奄奄待斃。
那時,赤發劍仙前身是個漁夫,年方二十,血氣方剛,看到一個美女,頓起邪心,乘機施行輕薄,倒也罷了,又騙取她的蚌珠,吞入腹中,使她喪失了五百年道行。
後來她繼續修道,功力大進,欲報前仇,但為‘時間老人’和‘空間老人’所阻,使他們生不同時,各居異地。
赤發劍仙依靠了蚌珠的功效,有了根基,遂能不斷修練,又經過了幾次輪回,以及巧遇了許多機緣,才證正果,成為天仙,但他不願升天,甯願在方丈洲栖身,不料這次陰使陽差,他們竟然在這裡碰面子,了結一件仙家所忽略,也是悖入悖出的懸案,真所謂天道好還,雖曆經千年,依然循環酬報,可不懼哉!”藍衫客等到黃龍真人報告完畢,回頭對着王敖笑道:“仙家也有忽略的事,不可懼哉!” 王敖真人面色微變,也不理會對方的譏笑,高聲宣布道:“準予金蚌仙姑武功及格,并立即釋放,歸坐原席。
” 仙家武士四人連忙走了過去,将她松綁,于是紅藍兩位狂客相視一笑,也緩步踱了回去。
這一場意外糾紛,由于魔國狂客有備而來,插手幹預,事态可大可小,後果也可好可壞,幸虧大比當局及時補救殘局,才得大事化小事,結果平靜無事,糾紛迅告消失。
現在輪到魔國諸生武功大比,許多仙家都很擔心:武鬥過程中,随時會發生類似或更為嚴重的麻煩。
因此,他們經過慎重考慮後,臨時改變比武方式。
于是王敖高聲道:“魔國第一号到第二百号考生入場!” 二百魔生立即出動,踴躍地到了場中,一字形排列着。
他們個個精神奕奕,準備與仙家試官比武。
可是事實并不如此。
隻聽到王敖命令道:“二百考生分成甲乙兩隊,每隊百人,互相對立,中間餘地相距一丈五尺。
” 魔國諸生立即有秩序地分列兩隊對峙着。
同時他們發覺王敖使用狡計,叫做以魔制魔,自相殘殺。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隻聽到王敖吩咐道:“第一與第一零一号考生比武,第二與第一零二号,第三與第一零三号比武,其餘考生以次類推,互相比武,各以二十招為限,勝者中式……” 他停頓片刻,看到他們都在傾耳靜聽,無人提出異議,于是接着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希望你們為光明的前程着想,各盡全力,争取榮譽。
” 王敖使用這種比武方式,包含着三個意義:一考生為了本身利益,必然在比武過程中,努力厮殺,希望打敗對方,發生死傷事故,勢所難免,但死傷是屬于魔國的。
二魔生互作大比,形同内哄,可以引起瓦解,或産生分化他們團結的作用。
三中式者得到榮譽之後,希望更進一步成名,列入神冊仙篆,最後必然脫離魔邦,為天國或仙國所收羅,同時也削弱了魔國的勢力。
這是一石三鳥之計,其為毒辣。
咚咚咚…… 擂鼓三通,監考仙官宣布道:“甲乙兩隊武功大比開始!” 接着雙方考生立即沖前猛力打鬥,喊殺之聲響徹九霄,氣勢甚盛,大有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之概。
二十招瞬息即逝,當當當,鳴鐘三下,比武停止。
過了一會,王敖真人報告甲隊中式者五十一名,乙隊也有四十九名得隽。
這場大比,雙方激烈武鬥,但沒有一個受傷者。
由于魔國考生為數頗多,第二批大比共有四百人入場,也分為甲乙兩隊,雙方打鬥比第一批更為猛烈。
結果,甲隊得勝者九十九人,乙隊入選者一百零一名,但二百個失敗者之中,隻有三五人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皮肉損傷而已。
這時,王敖真人發覺大比情況有些不妙,因考生勇猛打鬥,表面上看似各施絕招,萬分精采,但實際都保留餘力,彼此互不傷害,好像雙方已有默契。
不過,他也找不出他們真戲假做的把柄,隻得暫時忍耐,準備再試一次,以便仔細觀察。
于是他宣布第三批考生入場,人數減為百名,仍舊分為甲乙兩隊對比武功,而招數則增為三十招。
比武人數減少,招數增加,使他與别的監考仙官們都能徹底觀察,究竟哪批考生是在全力較量武功,還是虛張聲勢,裝腔作勢,企圖以假動作來瞞騙考官,獲取榮譽。
他暗想道:“如果這次再敢作弊,本真人明察秋毫,隻怕你們妖孽無所遁形了。
”擂鼓三通之後,仙官宣布比武開始。
這時,魔生雖在打鬥,但大家動作緩慢,隻是玩弄一些花拳繡腿的把式,簡直是兒戲,看得王敖真人眼中出火,不由大怒,喝道:“暫停!”百名考生立即遵命。
王敖接着道:“請七四一号和七九一号考生前來!” 那兩個考生慢吞吞地走到王敖前面立正。
王敖問道:“七四一号,你叫什麼名字?” 七四一号恭敬地答道:“小生陳元通。
” 王敖點點頭,又問道:“七九一号,你叫什麼名字?” 七九一号傲然道:“你何不去查考生名單?” 王敖聽了,心中暗怒,但也不發作。
旁立的仙官代答道:“他叫白琏。
” 王敖道:“陳元通,白琏聽着!你們二人打鬥不力,顯然武功平庸。
不必再比了,去吧!” 白琏淡然道:“放屁,你怎知我武功平庸?”王敖大怒,喝道:“你快滾!我有權逐你出場。
” 白琏冷笑道:“你這個有目無珠的閱武正司,我并未犯法,又無仙官前來考驗,硬說我武功平庸,這是什麼道理?你說得對,我拍拍屁股就走。
如果說得不對,那是你侮辱我,隻怕被逐出場就是你這老混蛋。
”王敖被白琏責罵一頓,面色大變,可是對方言辭嚴正,倒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