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水上郎君

關燈
是宇宙列國所有可以拉攏的仙佛神聖,通天教主都要禮聘重用,以壯國勢,譬如像我水上郎君,過去也是屬于仙國的,現在歸化魔國,這是同一的道理。

    ” 幺鳳領悟地道:“噢!我明白了。

    ” 四鳳道:“我國的另一位黑仙娘子與白仙娘子有什麼關系?”水上郎君道:“她們是同父異母的姊妹,但黑仙娘子還是處女。

    ” 幺鳳吃醋地道:“你怎麼知道她是處女?” 水上郎君自知失言,面色微紅,連忙改變話鋒,說道:“我們不淡這事……你們再看!那邊一座是谯兒,風景非常優美,但自從東漢的焦光隐居谯山之後,後人就改名焦山,而焦光本人也已修成散仙,其品級和陶弘景一樣。

    ” 幺鳳道:“陶弘景?他是不是那首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的作者嗎?” 水上郎君道:“是。

    ” 三鳳道:“這首詩毫無人間的煙火氣味,此人理應成仙。

    ” 這時,航艇已在江邊停泊。

    水上郎君道:“水程太慢,我想舍舟登陸,先吃一頓豐富的酒肴,再遊覽一番,然後駕雲前往姑蘇,不知你們贊成否?” 五鳳姊妹—緻同意。

     于是水上郎君叫艇役轉請艇長前來,當場結清了全部費用,他另外自願加賞一筆可觀的小帳,艇長連聲道謝,率領全體艇員排隊歡送這批貴客上岸而去。

     水上郎君和五鳳姊妹在潤州到處遊覽,又到三國時代孫權之妹孫夫人投江處——鸪矶去憑吊一下。

    在這兒,水上郎君忽發詩興,向幺鳳要了紙筆,寫了—首鸪矶懷古。

     “孫劉兩氏締婚姻,東吳西蜀接比鄰,磨笄銅鬥悲千古,隻顧荊州不顧親。

    相争鹬蚌漁翁利,坐使曹家勢力伸。

    獻表稱臣甘屈服,仲謀豈是出群倫?男中枭雄昭烈帝,女中人傑孫夫人,夫婦恩情若冰炭,阿兄誤妹最傷神。

    蹄甯一炬遭敗績,猿鶴蟲沙化無垠,不咎劉耶心似鐵,自沉鸪矶情義真。

    生前怨偶由宿孽。

    身後靈魂返大鈞,至今江水滔滔逝,此恨綿綿未了因。

    ”詩成,先給大鳳過目。

    大鳳看了一會,不置可否,交給二鳳。

    二鳳看了詩,也不好意思批評,就把詩箋遞給三鳳。

    三鳳朗誦後,恐怕得罪丈夫,也不敢提出意見,随手交與四鳳。

    四風聽到三鳳的朗湧,詩的内容已經了然,随便看了—下,說道:“好是好的,但不是很好。

    ”說罷,她就把詩箋向幺鳳的手裡一塞。

     幺鳳看也不看,就對水上郎君道:“這首詩缺乏警句,平淡無奇,不敢恭維,下次我不準你再詠懷古詩,免得獻醜。

    ” 幺鳳是個敢作敢為敢說的女子,鐵面無私,不講溫情,她當場批評水上郎君,把他批評得面紅耳赤,詩興就此倒斷。

     為了不使丈夫過份堆堪,大鳳道:“這樣吧!我們到了姑蘇,罰他作一首好詩,各位妹妹,你們贊成嗎?” 二、三、四鳳都拍手贊成,惟有幺鳳冷笑一聲,不屑地道:“如果他作不出奸詩,以後還是藏拙吧!你們看,這首懷古詩,平鋪自叙,像什麼詩?虧得先給我們姊妹過目,如果被外人看到,豈不要笑掉大牙?” 水上郎君道:“可以,我們到了姑蘇,讓我再試一下,如果作得不好,我以後就不再吟詩了,小妹,我現在聽從你的吩咐,表示我是你的不貳之臣,你總滿意了吧!” 幺鳳啐道:“呸!不知慚愧。

    ” 大鳳道:“我們走吧!到姑蘇去。

    ” 說走就走,他們六人立即駕霧騰雲從空中出發,向姑蘇前進。

     雲行如飛。

    不久,姑蘇已在他們目光所及的範圍之内。

     幺鳳問道:“那邊一座高山,風景很好,不知是什麼山?” 水上郎君答道:“那是天平山,山上有宋朝範仲淹的遺迹。

    ” 幺鳳道:“我們就在天平山麓降落,再從山麓步行上山,我罰你作一首詩,題目是‘登天平山’。

    ” 水上郎君道:“好,我同意,不過,如果我的詩作得不好,請小妹給我留些面子,不要當衆譏評。

    ” 幺鳳哼了一聲,白他一眼。

     于是他們從雲端上駕着輕霧,降落天平山麓的隐僻之處。

     這裡,草木茂盛,景物幽靜,他們觀賞良久,然後緩慢地一步步走向山頂。

     不久,他們到達山頂,縱目俯視,姑蘇全境,一覽無遺。

    幺鳳一邊從百寶囊中拿出紙筆,遞給水上郎君,—邊笑道:“拿去,好好地用些心思作詩吧!”她說完話,自顧自走開,到四位姊姊那邊去聊天了。

     水上郎君坐在山石上面,把詩柬平放膝頭,執筆先寫題目:“登天平山”,然後集中思想,開始作詩。

     “壯哉此山勢兀突,怪石朝天列萬笏,蹊徑崎岖步步艱,心驚魄動防颠蹶。

    萬綠叢中矗老松,迷朦幽壑岫雲封,樹肥葉茂蔥籠色,嶺峻岩高隗磊容。

    愈行愈險形如削,既登龍門難立腳,中開逼窄徑一條,疑是鬼蘆神工鑿。

    景仰前賢拜範公,當年抗夏建奇功,政治文章足千古,先憂後樂欽高風。

    浮雲白,長天碧,山巅獨立情舒适,飛鳥盤空奮六翮,莫道天平山頂高,我比此峰高七尺。

    ” 水上郎君寫好這首古詩,再仔細看了—遍,自己覺得滿意,于是站起身來,伸一伸懶腰,緩步向五鳳姊妹那邊走去。

     她們看到郎君過來。

    都高興地迎上去,把他圍住。

     他把詩柬遞給大鳳,大鳳雙手捧着詩柬朗誦起來:“狀哉此山勢兀突,怪石朝天列萬笏……” 二鳳道:“起句極佳。

    ” 幺鳳道:“差強人意,談不到極佳。

    ” 大鳳又接着朗頌下去。

     衆姊妹都靜靜地聽着,不發一言。

     大鳳讀到最後兩句:“莫道天平山頂高,我比此峰高七尺。

    ” 幺鳳搶先道,“結句妙,大似随園.” 三鳳和四鳳也同聲道:“奇句可喜。

    ”幺鳳道:“這首古風,首尾都好,所謂善始善終,中間平穩,郎君一生的命運注定是這樣了。

    ‘愈行愈險形如削,既登龍門難立腳。

    ’那二句意味着郎君經過艱難困頓,修煉得道,已到天國,如登龍門,但總難立腳,以緻含怒下凡,似乎無路可走,幸有下面二句:‘中開通窄徑一條,疑是鬼斧神工鑿。

    ’作為陪襯,說明郎君的命運中,不淪遇到鬼神,好人或壞人,都會在暗中扶助,所以一路安穩,直到最後,郎君的境況要比在天國時更好,這是我可以預蔔的。

    ” 衆姊妹聽了,心中甚喜。

     水上郎君笑道:“小妹還有這樣出人意表的大道理,但我作詩時,随意寫來,井未想到事關命運,否則我可以把這首許做得更好。

    ” 幺鳳正色道:“就因為你是無心而作,才有靈驗,若先有心,就不靈了。

    ” 大鳳道:“小妹說得是。

    詩雖小道,但言為心聲,有時卻關系到一生的休咎,作者不可不慎。

    ” 二鳳道:“小妹心思靈巧,比喻非常得體,鬼斧神工既可作‘鬼神’解,又可把鬼比壞人,神比好人,所以小妹說的話真是深得我心。

    ” 三鳳道:“當然,有我們姊妹五人為内助,郎君的境況—定會比他在天國時更勝一籌。

    ” 四鳳道:“我很知足,隻想過着平穩快樂的生活,并不希望境況太好,也不願意太壞,因為人好要受到别人的妒忌,而太壞則會被别人輕視。

    ”水上郎君靜聽她們談淪,不發一言,心裡卻很高興。

     大家談談笑笑,氣氛十分歡樂。

     于是水上郎開提議列當地的四大名園和虎丘遊玩,因為那邊有劍池,吳王墓,清遠道士的鶴圃,千人石,真娘墓,試劍石,以及“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生公講台等古迹。

    關于遊覽程序,她們都遵循他的主張。

    先遊名園,遊人嘈雜,擁擠不堪,大家隻能走馬看花,無法流連欣賞。

    後來到了虎丘,她們到處觀賞美景,憑吊古迹,或瞻仰勝境,水上郎君詩興勃發,口占一首五古:“遊虎丘”。

     “阖闾埋骨處,猛虎曾蹲踞,從此錫嘉名,虎丘名始著。

    青山笑迎人,随處可閑步,雖屬小丘陵,曆曆多掌故。

    說法生公台,頑石禅能悟;姜人亦千古,一角真娘墓;巨石色赪紅,千人血凝固;利劍池底埋,殺人不知數。

    塔寺點綴佳,遊客足為駐。

    迩來香火衰,老僧坐若塑,林鳥語枝頭,如泣複如訴。

    行行仕所之,誰識休壑趣?心愛山徑幽,愛極不忍去。

    短歌信口占,疑有山靈助。

    ” 這首詩雖非傑出,但尚有古緻,幺鳳很贊賞“迩來香火衰,老僧坐若塑。

    ”諷刺和尚因香火不旺而感到郁郁寡歡,面無表情。

     他們遊罷虎丘,複遊太湖,水上郎君作了—首七古:“遊太湖”。

     “飄然一舸效鸱夷,萬頃煙波入畫宜,仰望浮雲绮羅薄,俯看水色蔚藍奇。

    東山突兀西山矗,七十二峰如布棋,飄飄禦風欲羽化,沙鷗萬點自遊嬉,招招舟子把舵穩,恍履平地不如危,舟行似箭似奔馬,隻認楓丹荻白移。

    ” 幺鳳對此詩的批語是:“音調諧,若能改成七律,較為恰當。

    ” 他們覺得姑蘇全境,隐現于青山綠水之中,分明是一幅圖畫,但秀麗有餘,雄偉不足,所以當地多産雅士,卻少統領百萬雄師的武将。

     遊興既盡,他們就騰起青雲,離開姑蘇,向杭州進發。

     雲借風力,去勢如飛,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從雲端俯瞰杭州近在眼前。

    最能引起幺鳳的注意就是西湖,而西湖風景區是在孤立于水中的孤山,它東接白堤,西迎蘇堤,南臨外西湖,北瀕裡西湖,所以孤山風景是西湖的精華。

     他們禦風憑虛,駕輕霧降落于孤山附近靜僻之處,然後緩步徐行,拾級登山,到了雙照亭畔。

     在這兒,他們駐足遠望南北高峰的山色,近看碧波蕩漾的湖光,盡情觀賞,遊興甚濃。

    他們就在雙照亭前坐下息腳,開始閑談。

     水上郎君對幺鳳道:“小妹,杭州是人間天堂,宋代詩人蘇東坡說:‘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小妹,你的意見如何?” 幺鳳道:“比得妙極了。

    ” 水上郎君道:“對于杭州,我也有—比。

    ” 幺鳳道:“怎麼比法?” 水上郎君道:“杭州好比一個窈窕的少女,換一句說,你一小妹就像杭州一樣的美麗。

    ” 适當的贊辭使幺鳳心中暗喜,她說道:“那麼,姑蘇呢?” 水上郎君道:“姑蘇猶如成熟而豔麗的少婦,若以大妹二妹和三妹來比較,也很适宜。

    ” 幺風道:“你比得不對。

    ” 水上郎君道:“為什麼?”幺鳳道:“姑蘇的名字,分明是個尚未出嫁的小姑,你為什麼把姑蘇比作少婦?” 水上郎君道:“你的話也有道理,不過我想把姑蘇稱為蘇州,這樣一來,就和少婦不沖突了。

    ”四鳳對水上郎君道:“若在大二三姊中來選舉—位蘇州少婦,問你準能當選?” 水上郎君道:“我不敢選。

    ” 四鳳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水上郎君道:“不選則已,如果要選,她們三人同時入選。

    ”四鳳道:“我不懂你的意思。

    ”水上郎君含笑不語。

     幺鳳對四鳳道:“小姊姊,你不懂,我懂。

    ” 四鳳道:“你倒說說看。

    ” 幺鳳道:“他選了大姊,怕二姊和三姊生氣,如果選了二姊或三姊,又怕大姊不高興,所以他不敢選,其實他三面讨好,誰也不敢得罪,這是他做男人的圓滑,但說得難聽些,也是男人的狡猾。

    ” 四鳳點頭道:“哦!原來如此。

    ” 水上郎君的心思被幺鳳說穿,面孔一紅,連忙辯護道:“小妹,我沒有這個意思,你不要說壞我,那是使人難堪的。

    ” 幺鳳笑道:“面面俱到是好的,否則你的頭可能會軋扁。

    ” 水上郎君道:“我們不講這些……現在,讓我來講西湖是怎樣形成的,好不好?” 大鳳道:“好,你講,我很感興趣。

    ” 大鳳善于控制尴尬局面,她常選适當時間說話,替丈夫解圍,以免他陷入窘境。

     水上郎君道:“在很久以前,杭州是中洲東南錢塘江下遊的海灣,非常荒涼,而西湖隻不過是被群山三面圍繞,在它的東北方另有支流可通江海而已。

    當時,富春江旁隐居着千年鲥精,忽動凡心,看中了住在西湖湖濱的少女黃花兒。

    他現化為白面書生,自稱姓時名俞,風流潇灑,黃花兒也生得貌如天仙,二人—見傾心,發生戀愛……” 水上郎君說到這裡,停了—下,眼光向五鳳姊妹—掠而過,看到她們部在聚精會神地傾聽,于是他就更起勁了,接着往下說道:“他常駕一葉扁舟,攜帶二個書童,從富春江出發,經過錢塘江,再從東北方的支流進入西湖,前來探視黃花兒,有時他還親自從原路接她到富春江去遊覽,盤桓數日。

    從來好事多磨,變生不測,不料錢塘江的龍君之子——小錢塘君也看中了黃花兒,但她卻對他無情,堅決拒絕與他來往。

    小錢塘君的性情頗似其父錢塘君,非常暴躁。

    他在失戀之後,惱羞成怒,兇心大發,親自指揮蝦兵蟹将,一邊把時俞擒殺,二個書童也同時遇害,一邊撼動地層,湧出大量泥沙将西湖直通江海的支流填塞,使它完全隔絕在内陸之中,切斷了它與江海的聯系。

    不但如此,他每年發動—次可怕的狂潮—一錢塘潮,用以威脅黃花兒答應婚事,而且每逢江潮暴發,泛濫成災,淹田卷屋,危害生靈……” 幺鳳問道:“黃花兒有否答應婚事?” 水上郎君道:“她不答應,因她是個貞節女子,愛情專一。

    ” 幺鳳道:“那麼,結果呢?” 水上郎君道:“你聽我說下去……那時黃花兒不知時俞已經被害,她還日複日,月複月,年複年地等待情人,直到她年過七—,死神降臨,在彌留之時,還是念念不忘,盼望時俞前來看她最後一面,但事與願違,她永遠也看不到他了……” 幺鳳氣呼呼地道:“可惡的小錢塘君,拆散時俞和黃花兒的婚姻。

    郎君,你是龍裔公子,何不乘你現在此地的機會,就去把那可惡的小子懲治一下?” 水上郎君道:“用不着了,那小錢塘君早已受到報應。

    ” 幺鳳道:“哦!是否被天國的玉帝殺死了?” 水上郎君道:“不,是間接被時俞射死的。

    ” 幺鳳反駁道:“已經死了的時俞怎能間按射死小錢塘君呢?” 水上郎君道:“事情是這樣的:自從千年鲥精——時俞被小錢塘君擒殺後,同族子孫憐其冤死,所以每屆魚汐季節,必有成群結隊的鲥魚遊到富春江去憑吊先祖——時俞。

    那時,時俞含冤而死,靈魂不散,飄飄蕩蕩,直到天國,在玉帝前面告了一狀。

    玉帝命令南鬥北鬥二位星君查閱時俞的生死天祿之後,就叫他投胎到地國中洲的羅家為子,取名羅隐,又允許他将來成為中洲的一邦之主,同時他的二個書童也分别投胎人間,日後充任羅隐的親身護衛。

    此外,玉帝又派遣了許多天上星宿下凡,準備襄助羅隐共舉大事,完成霸業。

    ” 幺鳳道:“羅隐?是否屢舉不第的東江才子羅照谏?” 郎君道:“是的。

    ” 幺鳳道:“但他井未成為一邦之主啊!” 郎君道:“是的,你聽我說下去。

    由于羅隐的祖宗積德甚厚,他本來可為中洲一邦之主,但很可惜,那是羅母連累了他,使他準成霸業……” 幺鳳道:“啊!那是怎麼樣一回事?” 郎君道:“羅隐自幼喪父,家境貧寒,羅母常向四親八眷近鄰遠舍告貸借米,當然救急容易濟貧難,親友鄰人厭其屢次來借,不勝其煩,且有借無還,誰肯再借?更兼他們不是農民,便是漁夫,本身生活也很困難,自顧尚且不暇,哪有閑錢餘糧借給羅母……” 幺鳳道:“借與不借,都是小事,怎麼會影響羅隐的前途呢?” 郎君道:“你聽我說下去!在某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黃昏,家家戶戶早巳買了糕餅香燭之類,準備祭竈,這時羅母身無分文,家無隔宿之糧,日間四出奔走,向各親友鄰人借錢,借米,借柴,又遭到了拒絕,因此,她無法祭竈。

    在氣憤之下,羅母在廚房裡以箸擊鍋,磨磨牙齒,咒罵道:‘某人家不肯繼續借錢,某人家不肯借糧,有朝—日,等到我兒羅隐做官之後,一定要把某人家,某人家……都殺掉,’當然這種咒罵不止一次,以往她也常常犯此口禍,不料那幾句話遭了神忌,害了羅隐……” 幺鳳道:“為什麼?”郎君道:“那些口禍給竈君聽到,他乘十二月二十三日晚間上天之便,向玉帝奏一本……”幺鳳道:“竈君也太多事,小事何必大做。

    ” 郎君唉了一聲,繼續道:“為人為神都是一樣,無非是想享口福,那羅家實在太窮,一年到頭,冷冷清清,連—杯白開水也喝不到,在祭竈之夜,竈前既無香燭,又乏糕餅孝敬,豈不生氣?假如羅母不是以箸擊鍋,惡言咒罵,竈君倒也無可奈何,但她卻這樣地咒罵着,就使他有機可乘……”幺鳳道:“那不過是羅母—時氣憤的語,或許羅隐真的做了一邦之主後,也不會聽從其母之言前去殺人,也未可知,竈君何必如此小器?”郎君道:“一言興邦,一語喪身,所以言語必須謹慎……” 幺鳳道:“後來怎麼樣?” 郎君道:“玉帝聽了竈君的話,大怒道:‘羅母品德不配為王者之母,一旦羅隐做了一邦之主,許多良民都要被她殺掉,那還了得?’于足吩咐天神率領雷公電母,到下界羅家去把羅隐的—身貴骨,換成俗骨。

    換骨手術是先從腳部開始,天神每換一骨,痛得羅隐渾身難受,大聲叫道:‘啊唷,呱!兩雙腳骨痛煞了。

    ’這時,羅家上代祖宗太公太婆等鬼魂也來了,他們哭哭啼啼群向天神求情,但毫無效果。

    羅隐又叫喊道:‘腰骨痛煞了,啊唷,啊唷!腳骨和腰骨現在倒不痛了,忽然背脊骨痛得不得了,啊唷!手骨又開始痛了……’” 幺鳳道:“可憐的羅隐,他是無辜的。

    ” 郎君道:“小妹,不要打诨,聽我說下去……。

    羅母聽到兒子大聲叫痛,心亂如麻,可是愛莫能助。

    ‘吱哈,吱哈,吱哈!’羅母聽到鬼哭。

    ‘嗚,嗚,嗚!’羅母聽到神嚎。

    這時,她自知不妙,但頭腦清晰,想來鬼哭神嚎,必是口過發作,禍事降臨,同時她又看到空中烏雲密布,電光閃閃,雷聲隆隆,雷電都向本家擊襲。

    她雖是女流,膽量極大,對眼前的情景絲毫不懼,連忙拿了一隻糞桶的木蓋,叫兒子羅隐用口把它咬緊。

    天神性愛清潔,糞桶蓋是污穢之物,臭氣沖鼻,立即把天神吓走,使羅隐保持了口部的貴骨,包括牙齒在内,因此,後來羅隐雖不能飛黃騰達,作為一邦之主,但全靠那張嘴巴吃飯,不至于終身潦倒。

    ” 四風道:“這是什麼意思?嘴巴本來是吃飯的。

    ”郎君道:“是的,嘴巴是吃飯的,但他的嘴巴生有貴骨,與衆不同,所以論事多能預測,言必中,語比驗,出言成谶,當時的人都驚其先知,凡事近怪誕,都稱是‘羅隐秀才說過的’,因此他在江東聲譽甚隆,留有許多神活異迹。

    ” 三鳳道:“神話異迹是否與小錢塘君有關?” 郎君道:“這不過是其中之—而已。

    羅隐被天神換骨之後,屢舉不第,命途坎坷,奔走南北,事與願違,郁郁不得志,因此,他能從困頓生活中獲取豐富經驗,見多識廣,察微知著,料事如神,雖不以奇術炫世,但有道者之風,後來他歸依吳越王錢镠,聘人幕府,極受器重。

    那時錢塘江潮為患,羅隐聯合二位僧人竭力慫恿錢镠,萬驽射潮,把小錢塘君當場射死。

    當年小錢塘君為了争取黃花兒,害死了時俞和他的二個書童,後來他終于被時俞轉世的羅隐,以及書童轉世的僧人,借手錢镠,間接射死,報了宿仇,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 二鳳道:“羅隐無福成為王者,不幸淪為幕僚,但玉帝所派赴下界的許多星宿後來做些什麼事情?”郎君道:“他們做些什麼,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據我推測,羅隐既然做了錢镠的幕僚,其本身當然難成大事,而許多下凡的星宿就都變成群雄無首。

    那時流寇四起,天下大亂,他們不是落草為寇,便是投奔别處地方性的霸主,譬如像那二個書童投胎為人,本來也可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但最後也沒有辦法,隻好去做和尚……” 二鳳道:“可能是玉帝召他們回去呢?”郎君道:“這可能性不大,因為天上的星宿既已放入下界,不可能馬上召他們歸位,玉帝雖然放棄羅隐,他一定另有安排,何況當時十國春秋,群雄并起,他們也—定另謀出路去了……” 大鳳道:“羅隐此人無辜受到嚴厲懲治,那是很可憐的。

    ”郎君道:“這是天意,也是人為,而天意又往往會被人為所改變,故有人力勝天的俗話……可能羅隐的祖先雖是積善之家,或許尚有一處失德,使其子孫在冥冥中遭遇挫折……。

    ”幺鳳道:“因果報應之律,究竟如何?” 郎君道:“因果律當然有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必有定律。

    世人往往貪目前近利,而忘未來遠害,這就是因果道理,但若要證明,請看宇宙列國的曆史,就可明了。

    ” 幺鳳道:“羅隐屢舉不第,想來他的才學大好而不妙。

    ” 郎君道:“不然,他幼有大志,博學能詩,且智多謀足,極有才幹,否則他怎能為錢镠所器重?他的詩也很好,多悲怆之感,含有唐末頹音,那是身世不遇,環境使然,至于論史,霸氣極重,交接賓朋,好為譏諷,即使他能貴為一方之主,亦不過是霸者之才,決非真命天子。

    ” 幺鳳道:“血債血還,理所當然,不過,他的父親——錢塘君對于殺子之痛,難道不想報仇?” 水上郎君道:“錢塘君當時确想為子報仇,但那二個和尚道行玄妙,棋高一着,他們要求吳越王在錢塘江畔建築一座八角九層的六和塔,後改建為十三層,鎮壓江潮,遂使錢塘君無能為力,從此難報子仇,而六和塔就永久成為征服水患的象征了。

    ” 五鳳姊妹們聽了這個故事,不勝感慨,尤其是幺鳳對水上郎君見多識廣,論事明斷,内心佩服之至。

    接着,水上郎君主張泛舟西湖,并且提議姊妹們必須共同吟詩,以助雅興,但她們主張先遊勝境,後泛西湖,當然,水上郎君同意此議。

     他們所遊之處是紫來洞,飛來峰,虎跑,蘇小小墓,玉泉觀魚,泛湖,月老殿,又在湖濱閑眺—會,方才興盡,回到邸舍,早已萬家燈火。

     黃昏以後,水上郎君吩咐侍役準備美酒,又點了杭州的名菜,大家在房中飲酒賦詩。

    大風先成七律,詩題是:月夜泛湖。

     “良霄約伴泛湖中,坡老當年韻事同,柳色蘇堤還剩綠,荷香曲院有殘紅。

    樓台倒影三潭月,鐘磬傳聲兩嶺風。

    一片空明迷上下,廣寒宮對水晶宮。

    ” 水上郎君贊道:“大妹的樓台鐘磬一聯,描寫實景,頗有渭南風格,理應以酒相賀。

    ” 大鳳謙遜地說了聲:“獻醜。

    ”就與郎君和者妹各酬一杯。

    接着二鳳也成七律一首:詩題是:玉皇山紫來洞閑眺。

     “尋得西湖風景麗,東來紫氣絕塵寰,層層頑石洞中洞,片片浮雲山外山。

    修竹成林枝盎然,大江通海水潺涓。

    天開妙境臨城市,攬勝尋幽興不悭。

    ” 水上郎君道:“紫來洞是杭州風景最佳的地方之一,在山巅可覽江湖之勝,猗猗綠竹,搖曳生風,洞極寬大,洞中尚有—洞,深邃莫測,洞外的上端有‘紫氣東來’石碑,筆迹挺秀可愛,二妹的層層片片一聯可稱佳作,也應賀酒一杯。

    ” 飲酒之後,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三鳳的身上,因為現在要輪到她獻詩了。

     三鳳的詩又是七律,詩題是:月夜湖濱閑眺。

     “西湖月夜影如環,岸柳堤花掩映間,人向六橋安步去,鳥從兩嶺倦飛還。

    無心雲氣出山緩,有興詩情覓句閑,愛此清幽堪養性,紅塵擾擾不相關。

    ” 水上郎君評道:“三妹的詩猶如世外高人,清閑之極,而人向鳥從一聯,即可表示高人的幽情,可喜可喜,賀酒。

    ” 大家幹了一杯。

    這時,四鳳奉上七絕三首。

     (一)冷泉亭 靈隐寺前多古迹,冷泉清冽至令存。

    應教海内熱中者,到此何妨飲一樽。

     (二)裡湖泛舟 修竹茂林相映融,滿湖菡萏鬥新紅。

    身栖一葉扁舟裡,如坐空王蓮座中。

    (三)月老殿 花下訂盟證宿因,百年佳偶影形親,于今情侶自由覓,不仗絲牽月老人。

     水上郎君道:“四妹的七絕清新可愛。

    每首請的結句都很好,先賀酒,然後我還有活講。

    ” 大家耳相敬酒,一飲而盡,因為衆姊妹都急于要聽郎君講話。

     于是水上郎君道:“若無四妹的月老殿提醒了我,我倒忘記告訴一件事,剛才我乘你們不注意的機會,曾在月老殿内的竹筒裡随手抽出—簽,乃是第九十九号大吉的簽詩,簽上前二句是‘一龍五鳳,婚姻早定。

    ’我覺得非常靈驗,心裡萬分高興,不過,後面兩句‘四後五前,颠倒相稱,’我就不明白了……”他說着,從身邊摸出一張黃色而印有黑字的簽詩,交給大鳳,接着道:“請你們研究一下,到底那後面二句是什麼意思?” 大鳳接過簽詩,凝神細看一會,搖搖頭,說道:“那兩句我也不懂。

    ” 說完話,她把簽詩遞給二風。

     二鳳看了之後,也搖搖頭,随手把簽詩塞在三鳳的手裡。

    三鳳拿着簽詩從頭至尾,看得非常仔細,笑道:“郎君,月下老人要敲你的竹杠。

    ” 水上郎君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三鳳正色道:“你們都看得不夠細心,簽詩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得此簽者,諸事大吉,但須捐助燈油五百斤,否則婚姻不利。

    ’” 水上郎君、大鳳和二鳳聽了三鳳的話,都異口同聲地哦了一聲,而水上郎君還另外補充道:“我隻顧推敲後面二句的意義,沒有心思再看小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