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逍遙島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在“羅刹邦糾紛“故事中,水上郎君與花鳳奉了袁通将軍之命,攜帶禮物,來到逍遙島,邀請“天不怕”郝道子野仙,或“打不死”鬼影子野仙,希望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位願往雪山,對付苦行僧。
當他們夫婦到達逍遙島的首日,恰逢當地發生了一樁大事,那就是九龍之一的毒龍尊者,企圖逐步瓦解本島,使其陸沉海底,填沒蚌穴,以報昔年斷角之仇,于是借公濟私,妄行過量之雨,暴雨成災。
造成山崩坡陷,樓廈倒塌,死傷無辜島民數百,以緻罪犯天律。
此案現山本島地方正神黃大仙主辦,查核屬實,繕就天表,正拟上奏天國,向玉帝報告詳情。
水上郎君乃是龍祖之裔,聽到毒龍尊者闖了這場大禍,驚悸萬分,但事關龍族本身的榮譽,受到打擊,使他無法袖手旁觀。
為了争取時間,不得不先辦這事。
他偕花鳳乘着月色明朗,夜訪黃大仙。
不久,他們到達大仙的宮前。
這時宮門未閉,水上郎君向内探視,看到殿裡燈燭輝煌,殿外有許多神差忙碌走動.又聽到神聲嘈雜,好像黃大仙與當地神祇正在議事。
水上郎君見到此景,聽到此聲,就裹足不進,立在宮外,心裡暗忖:“進去,還是不進去?” 最後,他決定進去。
“啪,啪,啪。
”水上郎君擊掌三下。
“哪個?”一位老年廣東籍神差應聲而出,問道。
“在下水上郎君與内子花鳳,從魔國來此,有要事求見貴宮主人,謹煩你老通報。
”水上郎君拱手道。
“大仙正在議事,隻怕不得閑……不過,讓我去問一聲,”那老年神差說着,連忙進去通報。
不久,他已快步出來,高聲道:“大仙有請。
” 在他的後面還跟随着八龍尊者一— 金龍、玉龍、青龍、黑龍、蒼龍、虬龍、紋龍以及火龍。
八龍尊者見到水上郎君,紛紛跪倒塵埃。
金龍尊者叩首道:“侄孫等拜見叔祖公和叔祖婆。
”水上郎君道:“免禮!起來,毒龍呢?”金龍道:“已被大仙扣押,不日就要解赴天國。
”水上郎君唔了一聲,不再接口。
這時,那老年神差已經看得呆了,他想不到這對年輕夫婦竟然是八龍尊者的叔祖公和叔祖婆。
宮内别的神差也都聚合來看這二位個速之客。
金龍尊者又道:“我們進去說話。
” 水上郎君等進入議事廳,黃大仙連忙起身迎接。
“在下打擾大仙議事,萬分抱歉。
”水上郎君欠身道。
“無妨,無妨……讓我先來介紹在座神祇與賢伉俪相識……八龍尊者是你們自己人,無須介紹了……… 黃大仙說着,以手作勢,接着依次介紹道:“這位是太平山山神。
”水上郎君點頭作禮,花風跟着裣衽。
太平山山神起身還禮,随即坐下。
接着黃大仙又作下列一連串介紹: “這是本島老土地。
”“西環當方土地。
”“他是本宮的首席神探。
” “這位是獅子山山神。
” “沙田總土地。
” “鯉魚門水神。
” “淺水灣天後。
” “巡海夜叉首領。
” 在座各山各地的山神土地,以及水府神祇等約計九名之多,都經黃大仙一一介紹。
水上郎君與花鳳分别向他們作禮。
介紹完畢,黃大仙道:“請賢伉俪坐在這裡。
” 水上郎君謝了—聲,就與花鳳坐在黃大仙的右邊。
說話開門見山,黃大仙道:“郎君不遠萬裡而來,夤夜枉顧,想必是為了毒龍尊者的事。
” 水上郎君道:“正是。
”其實他到逍遙島是來秘密邀請郝道子或鬼影子,但也不便說出自己的任務,隻得将錯就錯,說是為了毒龍。
黃大仙道:“這事正在讨論……陸地的神祇主張把毒龍尊者押解天國,聽候玉帝發落,水道的神祇希望将毒龍尊者解赴水國,由南海龍王處理,因此雙方相持不下,尚未作出決定。
” 水上郎君問道:“大仙的意見如何?” 黃大仙道:“事關許多人命的案件,照理應該把他押赴天國,不過,如今郎君特為此事而來,必有高見,可否告知?” 水上郎君道:“在下雖為此事而來,但也不敢逆天行事……可是,要想先問清楚;這次雨災,究竟死了多少人?” 黃大仙随手把桌上那份“雨災鬼篆”遞給水土郎君。
水上郎君仔細一看,讀道:“鬼魂有數可計者,一百六十四名,有名可查,但冤魂業已飄散,不知所終者約計十名……請問大仙,那些人是否命該如此,還是枉死屈亡?” 黃大仙還未回答,首席神探已經搶先道:“本神探昨夜曾到鬼國地府調查這批死亡者的‘生死錄’,但未能如願,因為該國現已由鬼煞計真元帥當權,他的部下拒絕任何查詢。
” 水上郎君道:“這事不難辦到。
在下與計真頗有交情,隻要修書一封,必能使尊神如願以償……不過,這件事又要麻煩你再向陰司走—遭了。
”(魔國接管幽冥地府,請參閱天廷會議故事) 首席神探聽了,不敢立即答應,他的目光瞟向黃大仙,征求後者的意見。
黃大仙明白首席神探的暗示,點頭道:“如果郎君願意協助,本宮首席神探是不憚跋涉的。
”水上郎君道:“那好極了……在下的意思是:如果鬼篆中人都是命中注定,那毒龍的罪名可能不重,否則,就另當别論了……所以,最要緊的,就是先将這事查明……現在,讓在下緻函計真元帥,謹煩貴宮首席神探立即攜書就道,速赴陰界,約在二小時以後可見分曉,不知大仙之意如何?” 黃大仙道:“好,就這麼辦……可能在一小時以内,本宮神探就能完成任務……他說着,随即從案頭拿起文房四寶,遞給水上郎君。
花鳳磨墨,紅袖添香,水上郎君執筆按紙,一揮而就。
他寫好了信和信封,自己先看一遍,然後把信交給黃大仙過目。
大仙對信上的措辭,并無異議,于是将信箋和雨災鬼篆一份同時放入信封,用漿糊封妥,順手交給首席神探,叮囑道:“速去速回,一路小心。
” 首席神探納信入懷,雙手向黃大仙一拱,表示告辭,轉身走出廳去,迳赴鬼國地府。
黃大仙目送那神探出廳後,回過頭來,面對着水上郎君問道:“根據郎君的看法,那批死鬼之中,有否枉死屈亡之人?” 水上郎君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依常理推測,他們應是劫數難逃,壽算已盡……” 玉龍尊者附和道:“叔祖公之言極是,他們都是命該如此……” 太平山神反駁道:“未必,未必!我不相信,那許多死亡者,都是該死,難道一個也不是屈死嗎?”玉龍尊者道:“我根據值日神和值夜神報告:那天許多遭劫之人的頭頂上,都有一股黑氣上升,同時,他們祖先的鬼魂也紛紛出動,四周奔走,要想顯靈相救,但被二神阻止,因此愛莫能助,隻得愁眉緊皺,搖頭歎息,但不在劫數之人,則頭頂現出紅光,二神慫恿本家祖宗顯靈暗護,因此都能逢兇化吉,免遭劫難……這樣看來,那批死鬼隻是借手舍弟毒龍尊者以緻死亡而已。
”西環當方土地道:“命中注定,倒也有點道理。
當時,老漢在現場守護監視,看到有些人的頭上,現出紅光,但在樓廈傾覆時,不及逃避,都已陷身在内,結果,他們從殘垣亂石之中被救出險,雖受損傷,卻未送命……另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當時有個吉利部落的訟師,頭頂冒出黑氣,毫無疑問,理該遭劫,但可能此人以前曾行一樁善事,正當那股黑氣放盡,頭上忽現紅光的一刹那,山坡業已驚天動地似的從數十丈高處崩坍下來,百千萬噸泥土亂石,直沖坡下的樓廈,頃刻之間,樓倒廈坍,碎磚殘石,紛紛向那個吉利訟師當頭壓下。
那時,虧得值夜神眼光銳利,他一看到那訟師頭上忽現幻紅光,知道此人陽壽未滿,連忙運用神力,将壓下來的碎磚殘石推前三尺,因此,避過—劫,當時此人雖已受傷,但并非緻命,經醫治後,得慶更生……所以,現在我的看法已經改變,認定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的。
” 逍遙島老土地聽了西環當方上地的話,大怒道:”你的意思是否想窩裡反?吃裡扒外.剛才你竭力反對把那毒龍押往水國,一定要将他解赴天國,現在你說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企圖為毒龍辯護,藉以減輕他的罪名……你講話前後矛盾,存着什麼心意。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你竟然胡亂發言。
我是本島的總土地,不但有權糾正你的思想,而且等一會首席神探回來,如果他調查到那雨災鬼篆中有屈死之鬼的話,我就非懲治你不可。
”西環當方土地不甘心在衆神祇面前被上司斥責,不禁勃然作色,反唇相譏道:“你不要依老賣老,講話不堪入耳……當時情況是我在現場親眼目睹,都是事實,不像你高高在上,終日不做—事,平時隻曉得吃飯睡覺,享受當地居民的香火供獻,屍位素餐,等到當地出了山崩樓坍大事,你還在床上納福,夢遊乾坤,卻要煩勞我來把你從熟睡中推醒,豈非笑話奇談?……” 黃人仙大聲道:“住口!不許再說下去!” 老土地還想乘機反駁,也被黃大仙喝住。
大廳裡—片靜寂。
過了一會,黃大仙又開始道:“郎君,剛才你說:那份雨災鬼篆之中都非屈死之人,枉死之鬼,是抑不是?”水上郎君道:“那不過是在下妄自推測而已,但也不敢确定。
”黃大仙道:“那麼,尊駕來此的動機如何?” 水上郎君道:“毒龍尊者乃是本族之孫,他犯了罪,理應處理,至于應處何罪,在下自覺無權置喙,也不便過問,可是,在下身為龍祖之裔,對于本族子孫所犯罪行的性質,以及罪行輕重,卻有詢問的義務,這就是動機。
”黃大仙道:“等一會,本宮的首席神探取得報告回來,如果證明雨災鬼篆中确有屈死之人,你是否同意我們将毒龍尊者解赴天庭?”水上郎君道:“在下不反對,但也不贊助,固那是你們自己的主權,本人不該為毒龍說偏護的話。
” 黃大仙道:“如果事實證明,雨災鬼篆中都是命該如此,并無枉死之人,尊駕是否也不發表意見?” 水上郎君道:“那是鯉魚門水神,淺水灣天後,巡海夜叉首領,以及八龍尊者等應該論律辯正的問題,而在下雖是龍族,卻非當地神祇,所以也不便發言,以免外界物議。
” 黃大仙聽了,點頭道:“尊駕立場正确,不愧龍裔公子……不過,我們當然也要以事論事,決不會操之過急,有失公道,何況彼此都是同僚,水陸關系密切,自應盡量把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
日前雙方意見雖有不同,但并非完全不能協調,更不會因小忿而亂大謀,以緻各趨極端。
這一點,我希望在座的水陸神祇必須先要有同樣心理,然後才可平心靜氣來讨論毒龍尊者的問題。
” 水上郎君道:“大仙說得極是,在下萬分佩服。
”太平山神道:“我倒并不斤斤較量于這次雨災鬼篆中人的屈死,或非屈死的問題……” 水上郎君插嘴問道:“尊神以為人命并不重要?” 太平山神道:“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人命案件當然重要,不過,我提出另一問題,那是比這次的雨災鬼篆更重要到萬倍。
” 水上郎君哦了一聲道:“請道其詳。
” 太平山神道:“毒龍尊者心術不正,其名猶如其心。
他前後二次要奪取本島島底洞穴裡太古蚌母的寶珠,妄圖吞服,以便白日升天,成為龍仙,不但都未能得手,而且反被蚌母擊傷……他又二次妄行過量之雨,都造成了本島山坡崩陷,樓廈倒塌,許客人畜死亡的慘禍,……我是守護本島的主要山神,他來侵犯我的地盤,職責所在,叫我怎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理?八十年前,他已受過了—次教訓,禁閉十年,又記了大過,但還不知悔悟,現在又犯了同樣的罪,這是不能饒恕的,……不僅如此,最近他更唆使其表妹九頭鳳兒,以色相誘惑小道士錢沅,企圖從其師郝道子野仙手中,取得鹬嘴鉗,鉗開太古蚌母的蚌殼,以便挖取寶珠,……衆所周知,本島之所以百業興旺,萬商雲集,全靠那太古蚌母的靈氣在島底保護;本島之所以人口衆多,生生不息,也全靠那太古蚌母的那顆寶珠。
假如一旦那蚌珠—一号稱‘東方之珠’被毒龍尊者巧取豪奪得手,蚌母必将立即遭劫,本島也就頃刻陸沉,……珠在蚌在,珠亡蚌死,亦即蚌在島在,蚌亡島沉。
假使本島一旦陸沉,我們山神土地就都變成了失業的神祇,那倒是小事,試問島上數百萬生靈慘遭沒頂,沉入海悔底,或葬身魚腹,這個重大後果的責任誰能擔當?” 水上郎君既驚且怒道:“可惡的毒龍,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下根本不知道他竟敢如此胡天胡帝,不法妄行。
……如果他真的有此事實,待我查明之後,一定要抽其龍筋,剝其龍皮,碎其龍骨……金龍,你過來!” 金龍尊者連忙站起身來,走近水上郎君身邊,恭敬地道:“叔祖公有何吩咐?”水上郎君道:“剛才太平山神所講的話,你都聽清楚嗎?” 金龍尊者道:“是,聽清楚。
”水上郎君道:“你沒有異議嗎?” 金龍尊者道:“太平山神說的都是實情。
”水上郎君聲色俱厲地道:“你身為九龍之首,怎會讓這毒龍的惡行發展到如此地步,事前不加阻止?” 金龍尊者跪下禀道:“侄孫等時時刻刻勸告他,要他安分守己,怎奈他陽奉陰違。
怙惡不悛,暗中進行壞事,等到發覺,大錯業已鑄成,挽救不及……”水上郎君接嘴道:“嘿,嘿!時時刻刻勸告……說得好聽……你何為不早些将他送到南海敖欽那邊去看管?” 金龍尊者叩頭道,“侄孫知罪……不過,家母在飛升得道之前,最愛小弟毒龍,但深知他的龍腦裡生着毒丹,擔心他将來會幹壞事,或遭遇劫數,所以她常常叮囑侄孫等兄弟八人。
必須對他妥加保護,因此……因此侄孫等不忍送他到南海去。
” 水上郎君道:“過去你們不忍将他押赴南海,為什麼你們現在會忍心送他去呢?” 金龍尊者道:“因為送往南海比押赴天庭好……如果他到了大庭,定會被處斬刑。
” 水上郎君道:“你說他的腦裡生着毒丹?” 金龍尊者道:“是。
” 水上郎君道:“你們何故不聘請神醫為他開腦,割去毒丹?” 金龍尊者道:“為了這事,侄孫曾親自去請天國的華陀神醫,前來為小弟開腦除丹,後經華陀神醫開腦。
發覺腦裡并無毒丹,同時他也曾為小弟檢查全身,又未發現那毒丹究竟生在何處……五十年前,侄孫因公前赴天庭,順便又請得天醫星君下凡,特為小弟解毒,但他也說不出毒在哪裡。
前年,侄孫忽然想到了扁鵲仙師,于是又去請他前來診治。
起初仙也看不出毒丹的所在,後來經過仔細研究,終于發現了……原來他體内膏肓之間患着一個小小的毒瘤,在逐漸膨脹中,顯然那毒瘤影響了他的情緒,使其脾氣暴躁,精神不甯,且瘤中偶有小量毒汁滲出,促其性情改變,幻想增多……因此,他做壞事,可能就是這個緣故……據扁鵲仙師告:膏肓之間的毒瘤,神刀無法割治,仙藥也屬無效,惟一的辦法,可請二豎持刀進入膏肓之間,将毒瘤割掉後取出,此病便可痊愈……但二豎乃是魔鬼,隻會作祟,怎肯利人,何況他們形迹飄忽,到哪裡去找?唉!這有什麼辦法呢?” 水上郎君搖頭歎息道:“哦,原來仙醫和神醫也有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之日,反要向魔鬼求援,……不過,邀請二豎,我倒有辦法。
”金龍尊者聽了,大喜道:“叔祖公有辦法,那是再好沒有了,但不知那二豎現在何處?” 水上郎君道:“他們現居魔國,在神醫子手下服務,要除毒瘤,非神醫子不可,……等待我在這裡的事情完畢之後,就去請他來……” 金龍尊者搶着道:“多謝叔祖公……”接着,他叩了一個頭,站起身來,歸坐原位。
水上郎君道:“這是我義不容辭的。
” 太平山神問道:“貴國神醫子乃是國際杏林聞名的人物,為何豢養二豎,是否彼此……”水上郎君接口道:“你的意思是否指彼此狼狽為奸,互相利用?”太平山神道:“那是我—部份的意思。
醫者父母心,像神醫子那樣,豈非有失醫德?” 水上郎君道:“神醫子手下除了二豎之外,另蓄許多病魔,随時聽其差遣調用,……當然,他能置人于死,也能使人起死為生,但事實上,他禦下極嚴,決不縱容病魔害人,達到其先陷害,後救治,藉以勒索斂财的目的,否則他如何可稱神醫子,又怎能被封為野仙品級?……他的手下病魔都是健康克星,人類仇敵,那些頑黠不馴的怪物,如果沒有神醫子加以統領管束,世上人畜必将死亡殆盡,地府即有鬼滿之患,甚至仙佛神聖也将防不勝防,影響了清潔靜修,阻礙道行的進展。
” 太平山神道:“哦,原來如此,但神醫子豢蓄了許多病魔怪物,為何他本身不會受到害處呢?” 水上郎君道:“物以類聚,病以克愈,所謂相生相克.以毒攻毒,精通此理,萬事得濟……不但如此,病魔怪物,乃惡之源,若能知其惡性,加以利用,導之為善,非不可能。
譬如:二豎,本是專攻膏肓的惡魔,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但若神醫子能教其侵入毒龍體内。
囑其割除膏肓之間的毒瘤,那就變成惡魔也能為善的例子了……不過,目前這事尚未實現,養惡為善,未免言之過早,但萬一神醫子果能妙手回春,那便是古今杏林史上的創舉了。
” 黃大仙聽了,大笑道:“如能成為事實,天國所設立的本屆混元醫藥獎金得主,非神醫子莫屬。
” 巡海夜叉問道:“什麼叫做混元醫藥獎金?” 獅子山神搶先道:“老兄久居水國,當然孤陋寡聞,不知天國的事,現在我講給你聽:天國的混元獎金,等于地國瑞典部落的諾貝爾醫藥獎金,你明白嗎?” 巡海夜叉搖搖頭道:“什麼叫做諾貝爾獎金,我也不知道。
” 獅子山神大笑道:“怪不得,你的頭顱雙旁高聳,中間低陷,所以腦子不大靈活,什幺都不知道,……” 巡海夜叉聽到獅子山神語含諷刺,不禁大怒,正待發作,但黃大仙已接嘴阻喝道,“談正經事,不許亂講閑話……” 于是巡海夜叉隻得耐住火氣,默然不語,但他的雙目卻發出二道碧綠的眼光,射向獅子山神,吓得後者不敢逼視,連忙縮進了頭,顯出畏懼的神色。
接下去,黃大仙道:“毒龍尊者患此痼疾,作惡非其本性,我們應該為他可憐,予以同情……” 黃大仙話未講完,大仙宮正門神差前來通報道:“首席神探回來了!”黃大仙道:“何其快也……叫他進來!”須臾,首席神探走入大廳,向黃大仙拱手道:“卑職已順利完成任務……” 黃大仙道:“坐着講話。
” 首席神探走回原座,先向衆神權作—環揖,然後坐下,接着道:“我禦風而行,進入幽冥地府,憑着水上郎君的持信,判官對我非常客氣,給我種種便利,毫無阻礙,查到這次雨災篆中的死者全是壽算已滿,不是屈死的……”金龍尊者大喜,以手加額道:“我弟有救丁!”首席神探道:“尊者不要太早歡喜,我的話還未說完……” 黃大仙道:“請說下去。
” 首席神探道:“不過,有半個人是屈死的……” 黃大仙驚異道,“半個人屈死,我不明白?” 首席神探繼續說:“死者之中,有一女性某氏,她已懷孕五月,那胎兒未出娘胎,便已胎死腹中,豈非半個人屈死嗎?” 黃大仙歎息道:”有這種事?”金龍尊者憂愁地道:“那真是太不幸了。
”黃大仙道:“你說死者都非屈死,那是判官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查過地府的生死簿?” 首席神探道:“判官把生死簿給我看,我逐一細查,很清楚,不會錯。
” 黃大仙道:“那死者女性某氏名下,在生死簿上如何記載,你現在還記得嗎?” 首席神探道:“記得……記得……某氏,吳郡人,某年月日時生,命中注定于某年月日時,在雨災中坍樓壓斃,享壽若幹歲,劫數難逃,死時懷孕五月,後面還有幾個小字,筆迹模糊,字體潦草,看不清楚,最後二字好像是‘屈死’。
” 黃大仙道:“你有否查過那胎兒是何人投胎,壽算多少?” 首席神探道:“這倒不曾查過。
” 正在這時,大仙宮正門神差慌張地進來報告:“天使到!” 衆神祇聽到天使下凡,均各大驚,紛紛起身。
水上郎君與花鳳也覺得這時天使降臨,心有預感,暗忖大事不妙。
黃大仙從容地道:“各位神兄祇弟請勿慌張,讓黃某出去接迎。
”他說着,走出廳去。
不久,由黃大仙恭敬陪伴,天使手
當他們夫婦到達逍遙島的首日,恰逢當地發生了一樁大事,那就是九龍之一的毒龍尊者,企圖逐步瓦解本島,使其陸沉海底,填沒蚌穴,以報昔年斷角之仇,于是借公濟私,妄行過量之雨,暴雨成災。
造成山崩坡陷,樓廈倒塌,死傷無辜島民數百,以緻罪犯天律。
此案現山本島地方正神黃大仙主辦,查核屬實,繕就天表,正拟上奏天國,向玉帝報告詳情。
水上郎君乃是龍祖之裔,聽到毒龍尊者闖了這場大禍,驚悸萬分,但事關龍族本身的榮譽,受到打擊,使他無法袖手旁觀。
為了争取時間,不得不先辦這事。
他偕花鳳乘着月色明朗,夜訪黃大仙。
不久,他們到達大仙的宮前。
這時宮門未閉,水上郎君向内探視,看到殿裡燈燭輝煌,殿外有許多神差忙碌走動.又聽到神聲嘈雜,好像黃大仙與當地神祇正在議事。
水上郎君見到此景,聽到此聲,就裹足不進,立在宮外,心裡暗忖:“進去,還是不進去?” 最後,他決定進去。
“啪,啪,啪。
”水上郎君擊掌三下。
“哪個?”一位老年廣東籍神差應聲而出,問道。
“在下水上郎君與内子花鳳,從魔國來此,有要事求見貴宮主人,謹煩你老通報。
”水上郎君拱手道。
“大仙正在議事,隻怕不得閑……不過,讓我去問一聲,”那老年神差說着,連忙進去通報。
不久,他已快步出來,高聲道:“大仙有請。
” 在他的後面還跟随着八龍尊者一— 金龍、玉龍、青龍、黑龍、蒼龍、虬龍、紋龍以及火龍。
八龍尊者見到水上郎君,紛紛跪倒塵埃。
金龍尊者叩首道:“侄孫等拜見叔祖公和叔祖婆。
”水上郎君道:“免禮!起來,毒龍呢?”金龍道:“已被大仙扣押,不日就要解赴天國。
”水上郎君唔了一聲,不再接口。
這時,那老年神差已經看得呆了,他想不到這對年輕夫婦竟然是八龍尊者的叔祖公和叔祖婆。
宮内别的神差也都聚合來看這二位個速之客。
金龍尊者又道:“我們進去說話。
” 水上郎君等進入議事廳,黃大仙連忙起身迎接。
“在下打擾大仙議事,萬分抱歉。
”水上郎君欠身道。
“無妨,無妨……讓我先來介紹在座神祇與賢伉俪相識……八龍尊者是你們自己人,無須介紹了……… 黃大仙說着,以手作勢,接着依次介紹道:“這位是太平山山神。
”水上郎君點頭作禮,花風跟着裣衽。
太平山山神起身還禮,随即坐下。
接着黃大仙又作下列一連串介紹: “這是本島老土地。
”“西環當方土地。
”“他是本宮的首席神探。
” “這位是獅子山山神。
” “沙田總土地。
” “鯉魚門水神。
” “淺水灣天後。
” “巡海夜叉首領。
” 在座各山各地的山神土地,以及水府神祇等約計九名之多,都經黃大仙一一介紹。
水上郎君與花鳳分别向他們作禮。
介紹完畢,黃大仙道:“請賢伉俪坐在這裡。
” 水上郎君謝了—聲,就與花鳳坐在黃大仙的右邊。
說話開門見山,黃大仙道:“郎君不遠萬裡而來,夤夜枉顧,想必是為了毒龍尊者的事。
” 水上郎君道:“正是。
”其實他到逍遙島是來秘密邀請郝道子或鬼影子,但也不便說出自己的任務,隻得将錯就錯,說是為了毒龍。
黃大仙道:“這事正在讨論……陸地的神祇主張把毒龍尊者押解天國,聽候玉帝發落,水道的神祇希望将毒龍尊者解赴水國,由南海龍王處理,因此雙方相持不下,尚未作出決定。
” 水上郎君問道:“大仙的意見如何?” 黃大仙道:“事關許多人命的案件,照理應該把他押赴天國,不過,如今郎君特為此事而來,必有高見,可否告知?” 水上郎君道:“在下雖為此事而來,但也不敢逆天行事……可是,要想先問清楚;這次雨災,究竟死了多少人?” 黃大仙随手把桌上那份“雨災鬼篆”遞給水土郎君。
水上郎君仔細一看,讀道:“鬼魂有數可計者,一百六十四名,有名可查,但冤魂業已飄散,不知所終者約計十名……請問大仙,那些人是否命該如此,還是枉死屈亡?” 黃大仙還未回答,首席神探已經搶先道:“本神探昨夜曾到鬼國地府調查這批死亡者的‘生死錄’,但未能如願,因為該國現已由鬼煞計真元帥當權,他的部下拒絕任何查詢。
” 水上郎君道:“這事不難辦到。
在下與計真頗有交情,隻要修書一封,必能使尊神如願以償……不過,這件事又要麻煩你再向陰司走—遭了。
”(魔國接管幽冥地府,請參閱天廷會議故事) 首席神探聽了,不敢立即答應,他的目光瞟向黃大仙,征求後者的意見。
黃大仙明白首席神探的暗示,點頭道:“如果郎君願意協助,本宮首席神探是不憚跋涉的。
”水上郎君道:“那好極了……在下的意思是:如果鬼篆中人都是命中注定,那毒龍的罪名可能不重,否則,就另當别論了……所以,最要緊的,就是先将這事查明……現在,讓在下緻函計真元帥,謹煩貴宮首席神探立即攜書就道,速赴陰界,約在二小時以後可見分曉,不知大仙之意如何?” 黃大仙道:“好,就這麼辦……可能在一小時以内,本宮神探就能完成任務……他說着,随即從案頭拿起文房四寶,遞給水上郎君。
花鳳磨墨,紅袖添香,水上郎君執筆按紙,一揮而就。
他寫好了信和信封,自己先看一遍,然後把信交給黃大仙過目。
大仙對信上的措辭,并無異議,于是将信箋和雨災鬼篆一份同時放入信封,用漿糊封妥,順手交給首席神探,叮囑道:“速去速回,一路小心。
” 首席神探納信入懷,雙手向黃大仙一拱,表示告辭,轉身走出廳去,迳赴鬼國地府。
黃大仙目送那神探出廳後,回過頭來,面對着水上郎君問道:“根據郎君的看法,那批死鬼之中,有否枉死屈亡之人?” 水上郎君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依常理推測,他們應是劫數難逃,壽算已盡……” 玉龍尊者附和道:“叔祖公之言極是,他們都是命該如此……” 太平山神反駁道:“未必,未必!我不相信,那許多死亡者,都是該死,難道一個也不是屈死嗎?”玉龍尊者道:“我根據值日神和值夜神報告:那天許多遭劫之人的頭頂上,都有一股黑氣上升,同時,他們祖先的鬼魂也紛紛出動,四周奔走,要想顯靈相救,但被二神阻止,因此愛莫能助,隻得愁眉緊皺,搖頭歎息,但不在劫數之人,則頭頂現出紅光,二神慫恿本家祖宗顯靈暗護,因此都能逢兇化吉,免遭劫難……這樣看來,那批死鬼隻是借手舍弟毒龍尊者以緻死亡而已。
”西環當方土地道:“命中注定,倒也有點道理。
當時,老漢在現場守護監視,看到有些人的頭上,現出紅光,但在樓廈傾覆時,不及逃避,都已陷身在内,結果,他們從殘垣亂石之中被救出險,雖受損傷,卻未送命……另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當時有個吉利部落的訟師,頭頂冒出黑氣,毫無疑問,理該遭劫,但可能此人以前曾行一樁善事,正當那股黑氣放盡,頭上忽現紅光的一刹那,山坡業已驚天動地似的從數十丈高處崩坍下來,百千萬噸泥土亂石,直沖坡下的樓廈,頃刻之間,樓倒廈坍,碎磚殘石,紛紛向那個吉利訟師當頭壓下。
那時,虧得值夜神眼光銳利,他一看到那訟師頭上忽現幻紅光,知道此人陽壽未滿,連忙運用神力,将壓下來的碎磚殘石推前三尺,因此,避過—劫,當時此人雖已受傷,但并非緻命,經醫治後,得慶更生……所以,現在我的看法已經改變,認定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的。
” 逍遙島老土地聽了西環當方上地的話,大怒道:”你的意思是否想窩裡反?吃裡扒外.剛才你竭力反對把那毒龍押往水國,一定要将他解赴天國,現在你說那批死鬼都不是屈死,企圖為毒龍辯護,藉以減輕他的罪名……你講話前後矛盾,存着什麼心意。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你竟然胡亂發言。
我是本島的總土地,不但有權糾正你的思想,而且等一會首席神探回來,如果他調查到那雨災鬼篆中有屈死之鬼的話,我就非懲治你不可。
”西環當方土地不甘心在衆神祇面前被上司斥責,不禁勃然作色,反唇相譏道:“你不要依老賣老,講話不堪入耳……當時情況是我在現場親眼目睹,都是事實,不像你高高在上,終日不做—事,平時隻曉得吃飯睡覺,享受當地居民的香火供獻,屍位素餐,等到當地出了山崩樓坍大事,你還在床上納福,夢遊乾坤,卻要煩勞我來把你從熟睡中推醒,豈非笑話奇談?……” 黃人仙大聲道:“住口!不許再說下去!” 老土地還想乘機反駁,也被黃大仙喝住。
大廳裡—片靜寂。
過了一會,黃大仙又開始道:“郎君,剛才你說:那份雨災鬼篆之中都非屈死之人,枉死之鬼,是抑不是?”水上郎君道:“那不過是在下妄自推測而已,但也不敢确定。
”黃大仙道:“那麼,尊駕來此的動機如何?” 水上郎君道:“毒龍尊者乃是本族之孫,他犯了罪,理應處理,至于應處何罪,在下自覺無權置喙,也不便過問,可是,在下身為龍祖之裔,對于本族子孫所犯罪行的性質,以及罪行輕重,卻有詢問的義務,這就是動機。
”黃大仙道:“等一會,本宮的首席神探取得報告回來,如果證明雨災鬼篆中确有屈死之人,你是否同意我們将毒龍尊者解赴天庭?”水上郎君道:“在下不反對,但也不贊助,固那是你們自己的主權,本人不該為毒龍說偏護的話。
” 黃大仙道:“如果事實證明,雨災鬼篆中都是命該如此,并無枉死之人,尊駕是否也不發表意見?” 水上郎君道:“那是鯉魚門水神,淺水灣天後,巡海夜叉首領,以及八龍尊者等應該論律辯正的問題,而在下雖是龍族,卻非當地神祇,所以也不便發言,以免外界物議。
” 黃大仙聽了,點頭道:“尊駕立場正确,不愧龍裔公子……不過,我們當然也要以事論事,決不會操之過急,有失公道,何況彼此都是同僚,水陸關系密切,自應盡量把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
日前雙方意見雖有不同,但并非完全不能協調,更不會因小忿而亂大謀,以緻各趨極端。
這一點,我希望在座的水陸神祇必須先要有同樣心理,然後才可平心靜氣來讨論毒龍尊者的問題。
” 水上郎君道:“大仙說得極是,在下萬分佩服。
”太平山神道:“我倒并不斤斤較量于這次雨災鬼篆中人的屈死,或非屈死的問題……” 水上郎君插嘴問道:“尊神以為人命并不重要?” 太平山神道:“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人命案件當然重要,不過,我提出另一問題,那是比這次的雨災鬼篆更重要到萬倍。
” 水上郎君哦了一聲道:“請道其詳。
” 太平山神道:“毒龍尊者心術不正,其名猶如其心。
他前後二次要奪取本島島底洞穴裡太古蚌母的寶珠,妄圖吞服,以便白日升天,成為龍仙,不但都未能得手,而且反被蚌母擊傷……他又二次妄行過量之雨,都造成了本島山坡崩陷,樓廈倒塌,許客人畜死亡的慘禍,……我是守護本島的主要山神,他來侵犯我的地盤,職責所在,叫我怎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理?八十年前,他已受過了—次教訓,禁閉十年,又記了大過,但還不知悔悟,現在又犯了同樣的罪,這是不能饒恕的,……不僅如此,最近他更唆使其表妹九頭鳳兒,以色相誘惑小道士錢沅,企圖從其師郝道子野仙手中,取得鹬嘴鉗,鉗開太古蚌母的蚌殼,以便挖取寶珠,……衆所周知,本島之所以百業興旺,萬商雲集,全靠那太古蚌母的靈氣在島底保護;本島之所以人口衆多,生生不息,也全靠那太古蚌母的那顆寶珠。
假如一旦那蚌珠—一号稱‘東方之珠’被毒龍尊者巧取豪奪得手,蚌母必将立即遭劫,本島也就頃刻陸沉,……珠在蚌在,珠亡蚌死,亦即蚌在島在,蚌亡島沉。
假使本島一旦陸沉,我們山神土地就都變成了失業的神祇,那倒是小事,試問島上數百萬生靈慘遭沒頂,沉入海悔底,或葬身魚腹,這個重大後果的責任誰能擔當?” 水上郎君既驚且怒道:“可惡的毒龍,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下根本不知道他竟敢如此胡天胡帝,不法妄行。
……如果他真的有此事實,待我查明之後,一定要抽其龍筋,剝其龍皮,碎其龍骨……金龍,你過來!” 金龍尊者連忙站起身來,走近水上郎君身邊,恭敬地道:“叔祖公有何吩咐?”水上郎君道:“剛才太平山神所講的話,你都聽清楚嗎?” 金龍尊者道:“是,聽清楚。
”水上郎君道:“你沒有異議嗎?” 金龍尊者道:“太平山神說的都是實情。
”水上郎君聲色俱厲地道:“你身為九龍之首,怎會讓這毒龍的惡行發展到如此地步,事前不加阻止?” 金龍尊者跪下禀道:“侄孫等時時刻刻勸告他,要他安分守己,怎奈他陽奉陰違。
怙惡不悛,暗中進行壞事,等到發覺,大錯業已鑄成,挽救不及……”水上郎君接嘴道:“嘿,嘿!時時刻刻勸告……說得好聽……你何為不早些将他送到南海敖欽那邊去看管?” 金龍尊者叩頭道,“侄孫知罪……不過,家母在飛升得道之前,最愛小弟毒龍,但深知他的龍腦裡生着毒丹,擔心他将來會幹壞事,或遭遇劫數,所以她常常叮囑侄孫等兄弟八人。
必須對他妥加保護,因此……因此侄孫等不忍送他到南海去。
” 水上郎君道:“過去你們不忍将他押赴南海,為什麼你們現在會忍心送他去呢?” 金龍尊者道:“因為送往南海比押赴天庭好……如果他到了大庭,定會被處斬刑。
” 水上郎君道:“你說他的腦裡生着毒丹?” 金龍尊者道:“是。
” 水上郎君道:“你們何故不聘請神醫為他開腦,割去毒丹?” 金龍尊者道:“為了這事,侄孫曾親自去請天國的華陀神醫,前來為小弟開腦除丹,後經華陀神醫開腦。
發覺腦裡并無毒丹,同時他也曾為小弟檢查全身,又未發現那毒丹究竟生在何處……五十年前,侄孫因公前赴天庭,順便又請得天醫星君下凡,特為小弟解毒,但他也說不出毒在哪裡。
前年,侄孫忽然想到了扁鵲仙師,于是又去請他前來診治。
起初仙也看不出毒丹的所在,後來經過仔細研究,終于發現了……原來他體内膏肓之間患着一個小小的毒瘤,在逐漸膨脹中,顯然那毒瘤影響了他的情緒,使其脾氣暴躁,精神不甯,且瘤中偶有小量毒汁滲出,促其性情改變,幻想增多……因此,他做壞事,可能就是這個緣故……據扁鵲仙師告:膏肓之間的毒瘤,神刀無法割治,仙藥也屬無效,惟一的辦法,可請二豎持刀進入膏肓之間,将毒瘤割掉後取出,此病便可痊愈……但二豎乃是魔鬼,隻會作祟,怎肯利人,何況他們形迹飄忽,到哪裡去找?唉!這有什麼辦法呢?” 水上郎君搖頭歎息道:“哦,原來仙醫和神醫也有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之日,反要向魔鬼求援,……不過,邀請二豎,我倒有辦法。
”金龍尊者聽了,大喜道:“叔祖公有辦法,那是再好沒有了,但不知那二豎現在何處?” 水上郎君道:“他們現居魔國,在神醫子手下服務,要除毒瘤,非神醫子不可,……等待我在這裡的事情完畢之後,就去請他來……” 金龍尊者搶着道:“多謝叔祖公……”接着,他叩了一個頭,站起身來,歸坐原位。
水上郎君道:“這是我義不容辭的。
” 太平山神問道:“貴國神醫子乃是國際杏林聞名的人物,為何豢養二豎,是否彼此……”水上郎君接口道:“你的意思是否指彼此狼狽為奸,互相利用?”太平山神道:“那是我—部份的意思。
醫者父母心,像神醫子那樣,豈非有失醫德?” 水上郎君道:“神醫子手下除了二豎之外,另蓄許多病魔,随時聽其差遣調用,……當然,他能置人于死,也能使人起死為生,但事實上,他禦下極嚴,決不縱容病魔害人,達到其先陷害,後救治,藉以勒索斂财的目的,否則他如何可稱神醫子,又怎能被封為野仙品級?……他的手下病魔都是健康克星,人類仇敵,那些頑黠不馴的怪物,如果沒有神醫子加以統領管束,世上人畜必将死亡殆盡,地府即有鬼滿之患,甚至仙佛神聖也将防不勝防,影響了清潔靜修,阻礙道行的進展。
” 太平山神道:“哦,原來如此,但神醫子豢蓄了許多病魔怪物,為何他本身不會受到害處呢?” 水上郎君道:“物以類聚,病以克愈,所謂相生相克.以毒攻毒,精通此理,萬事得濟……不但如此,病魔怪物,乃惡之源,若能知其惡性,加以利用,導之為善,非不可能。
譬如:二豎,本是專攻膏肓的惡魔,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但若神醫子能教其侵入毒龍體内。
囑其割除膏肓之間的毒瘤,那就變成惡魔也能為善的例子了……不過,目前這事尚未實現,養惡為善,未免言之過早,但萬一神醫子果能妙手回春,那便是古今杏林史上的創舉了。
” 黃大仙聽了,大笑道:“如能成為事實,天國所設立的本屆混元醫藥獎金得主,非神醫子莫屬。
” 巡海夜叉問道:“什麼叫做混元醫藥獎金?” 獅子山神搶先道:“老兄久居水國,當然孤陋寡聞,不知天國的事,現在我講給你聽:天國的混元獎金,等于地國瑞典部落的諾貝爾醫藥獎金,你明白嗎?” 巡海夜叉搖搖頭道:“什麼叫做諾貝爾獎金,我也不知道。
” 獅子山神大笑道:“怪不得,你的頭顱雙旁高聳,中間低陷,所以腦子不大靈活,什幺都不知道,……” 巡海夜叉聽到獅子山神語含諷刺,不禁大怒,正待發作,但黃大仙已接嘴阻喝道,“談正經事,不許亂講閑話……” 于是巡海夜叉隻得耐住火氣,默然不語,但他的雙目卻發出二道碧綠的眼光,射向獅子山神,吓得後者不敢逼視,連忙縮進了頭,顯出畏懼的神色。
接下去,黃大仙道:“毒龍尊者患此痼疾,作惡非其本性,我們應該為他可憐,予以同情……” 黃大仙話未講完,大仙宮正門神差前來通報道:“首席神探回來了!”黃大仙道:“何其快也……叫他進來!”須臾,首席神探走入大廳,向黃大仙拱手道:“卑職已順利完成任務……” 黃大仙道:“坐着講話。
” 首席神探走回原座,先向衆神權作—環揖,然後坐下,接着道:“我禦風而行,進入幽冥地府,憑着水上郎君的持信,判官對我非常客氣,給我種種便利,毫無阻礙,查到這次雨災篆中的死者全是壽算已滿,不是屈死的……”金龍尊者大喜,以手加額道:“我弟有救丁!”首席神探道:“尊者不要太早歡喜,我的話還未說完……” 黃大仙道:“請說下去。
” 首席神探道:“不過,有半個人是屈死的……” 黃大仙驚異道,“半個人屈死,我不明白?” 首席神探繼續說:“死者之中,有一女性某氏,她已懷孕五月,那胎兒未出娘胎,便已胎死腹中,豈非半個人屈死嗎?” 黃大仙歎息道:”有這種事?”金龍尊者憂愁地道:“那真是太不幸了。
”黃大仙道:“你說死者都非屈死,那是判官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查過地府的生死簿?” 首席神探道:“判官把生死簿給我看,我逐一細查,很清楚,不會錯。
” 黃大仙道:“那死者女性某氏名下,在生死簿上如何記載,你現在還記得嗎?” 首席神探道:“記得……記得……某氏,吳郡人,某年月日時生,命中注定于某年月日時,在雨災中坍樓壓斃,享壽若幹歲,劫數難逃,死時懷孕五月,後面還有幾個小字,筆迹模糊,字體潦草,看不清楚,最後二字好像是‘屈死’。
” 黃大仙道:“你有否查過那胎兒是何人投胎,壽算多少?” 首席神探道:“這倒不曾查過。
” 正在這時,大仙宮正門神差慌張地進來報告:“天使到!” 衆神祇聽到天使下凡,均各大驚,紛紛起身。
水上郎君與花鳳也覺得這時天使降臨,心有預感,暗忖大事不妙。
黃大仙從容地道:“各位神兄祇弟請勿慌張,讓黃某出去接迎。
”他說着,走出廳去。
不久,由黃大仙恭敬陪伴,天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