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天廷會議

關燈
是這種忽然過份高,和突然過份低的轉變,在言語的音節上,像瀉了氣的皮球,聽起來極不順耳,終于引起了靈霄寶殿裡的仙佛神聖以及妖魔精怪哄堂大笑,同時又被玉面神猴輕聲地罵了—句:“粗坯!” 哄堂大笑,激怒了太陽神,可能是老羞成怒,他接着道:“講正經事,你們有什麼好笑?笑有什麼得意?笑成什麼體統?” 這時,地母娘娘看到太陽神發怒,而群仙諸佛衆神聖都默不作聲,于是她站立起來,打诨地道:“剛才太陽尊神說的話不錯,因為他隻能用火,不許用火,他确是沒法懲治人類。

    不過,從古以來,先有天,次有地,後有人,所以天地人稱為三才。

    天地之間,萬物群生,惟人最貴,所以人為萬物之靈,即使群仙諸佛衆神聖也都是由‘人’修煉成道的。

    因此,天道不可廢,地理不可毀,人類不可滅。

    現在人類企圖以人力勝天,太空爆核,是向蒼天示威,進攻月球,是向上界侵略,二者都是罪不可赦,确應重重處罰。

    可是,我們要仔細想想,向天示威和向天侵略,是不是全體的人類,還是少數的人類?老身相信一定是少數。

    換—句話講,犯罪的決不是全體人類。

    如今少數人犯罪,我們切忌玉石俱焚,把全體人類都消滅掉,更不應把地球,包括水國在内,也要連帶燒毀。

    所以,不必小題大做,我們隻要懲罰少數的人類,就能解決問題。

    不過,再進—步仔細想想:那批少數人類,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與天作對,難道他們沒有背景嗎?有,一定有!我們先要查明他們的背景,然後才能對症下藥,作出妥善辦法.” 太陽神聽了地母的議論,連連點頭道:“地母的話甚是,本神萬分佩服。

    ” 玉帝道:“朕拟特派地國國王地母主持調查工作,并委任南鬥北鬥二位星君協助,迅速查明那批少數人類的背景,立即禀報。

    如屬案情重大,地母有權當場處理,先斬後奏,不必留情,必要時,得随機應變,向各國借用助手,甚至調動天兵,務必誅盡殺絕,斬草除根,以懲兇邪。

    ” 文曲星君即命地文星君将此決議,镌入記錄,并另頒玉旨,交付地母。

     接着文曲星君又朗聲報告: (—:)地國議案: (甲)地國各部落的官民中,有多少是上界神仙被谪下凡,有多少是魔國的混世魔王下凡?應即查明。

     (乙)該批下凡的神仙和混世魔王是否應立即召回? 當時,地母娘娘向玉帝奏道:“我皇在上,地國的事,老身理應負責。

    并且那些事都與太空國和水國的議案有連帶關系,因此,老身不揣愚昧,自告奮勇,願意主辦。

    ” 玉帝大喜道:“此事由地母主辦,可謂人地兩宜,但必須注意兩大原則:(—)地國各區域官民,不論是神仙下凡,或妖魔下凡,必須詳細查明他們的生平事迹,是善還是惡,善者得天佑,惡者惹天厭,立即執行。

    換言之,谪神谪仙為善,功德圓滿後,召歸上界,另行加封品級,為惡者,格殺不淪,永貶紅塵,不得超生;妖魔下凡為善,功德圓滿後,召歸本國。

    加封神級仙品,為惡者,誅滅不論,永不超生。

    (二)要顧到天數地功。

    人類之中良莠不齊,貧富不均,富者田連阡陌,高樓大廈,貧者無立錐之地,所以,人心浮動,制造禍端。

    天意所在,特派谪神谪仙下凡收人,為惡者都在劫數之中,因此,他們誅殺壞人雖多,有功無過,但其中也許另有—部分谪神谪仙,到了下界,即為外魔所迷,變了本質,妄殺好人,造成了罪大惡極,功不抵過者,必須嚴加懲罰。

    至于妖魔下凡,可能包藏禍心.别有用意,必須詳察,但也不可違反賞善罰惡的原則。

    ” 地母稽首受命,坐下原位。

     文曲星君即命地文星君将此決議,镌入記錄,并另頒玉旨,交伺地母。

     接着,文曲星君繼續朗聲報告。

     (四)幽冥國(鬼國)議案 (甲)鬼國淪陷,應如何收複? (乙)天兵讨伐鬼國,大敗而歸,有失天威,應如何處理?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聞言,當即起身,合十作禮,向玉市奏道:“我皇在上,群鬼作亂,鬼國失守,敬懇我皇作主,再發天兵,從速弭亂,以解倒懸。

    ” 玉帝對于如何應付鬼國問題,早巳胸有成竹,但表面上,不得不敷衍一番,所以就向燃燈古佛問道:“鬼國之政,以往佛國有權參加意見,現在鬼國有難,不知古佛是否贊成再用天兵?” 燃燈占佛聞言,心裡有數,立即起身,雙手合十道;“我皇在上,本佛以為鬼國雖已淪陷,但蚩尤之魂才能有限,目光短促,能逆取未能順守,必無法治理,何況群鬼之中,鬼才濟濟,都是十惡不赦,窮兇極邪之輩,決不甘心久受蚩忙之魂節制,更兼群鬼貪心極重,争權奪利,無可避免,共患難時能拼鬼命,其勢莫擋,但共富貴時則爾虞我詐,自相殘殺,無所不為。

    所以,本佛認為目前天廷不宜用兵,且待鬼國發生内變,讓他們鬼打鬼,鹬蚌相持,自喪實力,到那時,再用天兵進攻,自可—鼓作氣,如摧枯拉朽,消滅群鬼,即能恢複鬼國。

    ” 這時,太上老君也站起身來,附和地道:“古佛的提議頗有道理,本仙贊同。

    ” 玉帝道:“既然古佛和李老都認為天廷暫緩用兵,朕也不加反對,但天廷對于恢複鬼國事宜,自應深思熟慮,作一統盤計劃。

    關于幽冥教主失國,無國可歸,不妨暫駐天宮,另組—個鬼國流亡政府,随時策劃複國大計,不知教主之意如何?”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聽到這樣講法,頓時感到失望,但皇命難違,隻好俯首謝恩,怏怏地坐下。

     這時,玉面神猴冷眼旁觀,暗暗好笑,心裡想道:“你們三位一體,互相作狀,掩飾實情,隻能使群仙諸佛衆神聖相信,但瞞不了本神猴。

    你們想不到本神猴早有準備,使你們難逞陰謀,嘿嘿……好戲還在後面呢?” 這時,文曲星君已經命令地文星君把這決議,镌入記錄。

     于是他又朗聲報告: (五)佛國議案: (甲)地國許多區域的佛教常受外界魔道侵擾,僧尼遭遇凄慘,現已逐漸式微,可能即被消滅,應如何補救? (乙)如何點化地國的人民,放棄兇心,收信佛理,使佛教中興? 燃燈古佛聞言,起身合十道:“善哉,善哉!……” 玉面神猴立即大聲打斷燃燈古佛繼續講下去,他插嘴道:“古佛且慢,還有一項提議,必須加入決議。

    ” “請問還有什麼提議?”燃燈古佛道。

     “古佛不要裝癡扮傻,剛才本神猴向如來佛提出靈山問題,必須歸還獨火大王。

    雖然他早已被你們謀害,但其後裔獨火大聖今尚存在,且是敝國的國民,所以靈山應汝歸還敝國。

    有本神猴在此作主,決不任從你們佛國永久霸占。

    ”玉面神猴道。

     “玉面尊神你錯了。

    你剛才不是對佛祖說過二個條件,(一)叫佛祖放棄佛位,(二)罰佛祖進入第十八層地獄。

    想我佛祖一定會實行你所說的二個條件。

    靈山是我們佛國的國基所在,這是決不能放棄的。

    ”燃燈古佛道。

     “古佛你錯了,誤會了,本神猴并不錯。

    是的,剛才本神猴對如來佛說過那二個條件,但它們僅指‘與佛鬥法’,對靈山問題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不相關。

    古佛!你是佛國的賢達,怎麼連一個小小的問題也搞不清楚?真令人太失望了。

    ”玉面神猴道。

     “這個,這個,這個!本佛不敢作主。

    ”燃燈古佛道。

     “既然你這古佛不能作主,現在你就不能作為佛國的代表,在天廷會議中出席,那麼,就請你立刻退出會場,因這裡的各國首席代表都是有全權的。

    ”王面神猴絕不容情地道。

     玉面神猴的話,嚴正有理,無可反駁,因這次天宮會議非比等閑,原則上都由各國的元首親自出席,即使不是元首,但所委派首席代表也必是該國的第二号人物,必須有處理一切會議事務的全權。

     這時燃燈古佛受到玉面神猴當衆羞辱,頓時面紅耳赤,處境非常尴尬,進退失據,狼狽不堪,同時他又是出名的“好好佛爺”,不擅口才,使他更加啞口無言,何況玉面神猴這個糊狲精如此刁鑽尖刻,專門揭發對方的缺點和錯處,挖掘敵國的瘡疤和隐情,順理成章,振振有詞,常使對方措手不及,無法辯駁,弄得焦頭爛額,哭笑不得。

     于是燃燈古佛,自覺無臉逗留,隻得收拾案頭上的文件雜物,準備退出會議,離開會場。

     在他身後的文殊、普賢、慈航三尊菩薩以及降龍伏虎二位羅漢雖覺大失佛威,但事實放在眼前,歸還靈山,茲事體大,誰敢作主?所以他們也都默然不敢出聲,準備開步起程。

     這時,群仙衆神聖均各面面相觑,驚怒參半,想要挽留,苦無理由,要想幫助,恨乏藉口,所以心裡都很難過。

     隻有那個老滑頭太白金星又在向玉帝獻計。

     他在玉帝的耳邊輕聲說話,好像是在打暗語,裝手勢,使大家聽不到,看不懂,覺得莫名其妙。

     忽然來了救星!玉皇大帝開口說道:“古佛且慢!剛才猴卿提出靈山問題,朕意不妨把它列入議案,因聯另有折衷辦法。

    ” 燃燈古佛大喜,立即把已經收妥的文件雜物,又重新放置案頭後,雙于合十,向玉帝謝恩。

    玉面神猴見有玉帝出頭,同意把自己的提議列入決議,心裡暗喜。

     于是文曲星君又朗聲報告: “佛國議案中加上(丙)歸還靈山問題應如何處理?” 燃燈古佛道:。

    “本佛現在先把議案(甲)提出意見。

    佛教起源天竺,但開花結子,發揚光大,卻在地國各區域,當然有許多原因:(—)漢明帝夢見丈六金身的和尚,就是我佛點化;(二)唐玄奘取經,有助佛教興盛,也全仗我佛顯靈;(三)蕭衍信佛,百姓風從,無形中使佛教立定基礎;(四)達摩東遊,一葦渡江,使地國中洲人士更信佛理。

    凡此種種,由于各朝代的君王領導,士大夫影從,老百姓也就響應,上行下效,所以廣興寺院,遍立庵堂,使曆代名僧輩出,發揚佛教教義,寂滅無為,六根清淨,人心向善,驅除惡念;另一方面,他們有着刻苦毅力,恬淡風度,博取人們的尊敬,群信佛教,真是功德無量。

    所以,本佛認為要重興地國的佛教,必須先能點化該國各區域的統治階級,否則,決難奏功。

    ” 玉皇大帝道:“不知古佛對于點化工作,有何準備?” 燃燈古佛道:“本來佛祖想親自下凡,廣施點化,但現在他已受傷,隻怕這事将成畫餅,至少在短時期内無法實行……可是本佛目前卻另有主意,那就是懇請接引古佛,和慈航菩薩代替佛祖,前赴下界,進行點化工作,因接引古佛善于接引,慈航菩薩擅于普渡,惟有他們二位才能把淪落苦海中的衆生,皈依佛教,引渡樂土。

    ” 玉帝道:“他們下凡點化,确是最合理想。

    ” 這時,玉面神猴心裡暗思道:“按引慈航下凡,對我國以後行事,大有裨益,不過,本神猴何不将計就汁,激他一激,反用—計,使本國以後能夠獲得更大利益。

    好的,好的,有何不可。

    ” 于是玉面神猴道;“本神猴反對!” 燃燈古佛道:“尊神為何反對?” 玉面神猴道:“本神猴認為地國中洲的統治階級做得對,佛教應該消滅,不但要消滅,而且還要把它連根拔除,永不複興。

    ” 燃燈古佛道:“善哉,善哉!尊神何故對敝教似釘深仇大恨?” 玉面神猴道:“不,本神猴對于貴教,—無仇,二無恨。

    ” “既無仇恨,何以有此惡毒的主張?”燃燈古佛道。

     “并不惡毒,因佛教本身有極大缺點,所以應該消滅。

    ”玉面神猴道。

     燃燈古佛道:“有何缺點,請道其詳。

    ” 玉面神猴道:“佛教素重六根清淨,寂滅無為。

    僧不娶妻,尼不生子,違反天性,斷絕六親,這樣下去,若千年後,人類佛子佛女都要滅種,此其一;僧尼誦經念佛,有口無心,不事生産,專吃十方,世界上哪裡有許多糧食給他們吃?此其二;你——古佛是佛,但和尚尼姑是人。

    佛有佛性,不需要性交,僧尼卻有人性,有人性就需要性交……” 聽到“性交,性交”,靈霄寶殿中的仙佛神聖頓時群起反感。

     有的大驚,驚的是天廷之中膽敢口出污言,既渎清聽,又傷大雅,于是紛紛掩耳;有的大怒,怒的是玉帝之前,竟然如此荒唐,侮辱古佛,污蔑佛教,罪不可赦;有的大笑,笑的是這猴頭到底是個畜牲,講話直爽,真樸可愛;有的大罵,罵的是孽畜猢狲,淫坯下流,講話不知輕重,可惡可誅。

     這種混亂場面,使玉面神猴無法繼續發言,隻得凝神四顧,眼光掃來掃去,暗察情況的發展。

     這時,玉帝拍了一拍手掌,道;“諸卿不必驚怒笑罵,猴卿講得不錯,請繼續說下去。

    ” 頓時,殿中一片甯靜,靜得針落可聞。

     玉面神猴見到場面穩定,終于接着道:“諸位驚怒笑罵,都是常情,不足為怪,但本神猴尚須補充:既然僧尼都有人性,有人性必有欲望,食欲性欲,所謂‘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焉。

    做和尚尼姑而不準‘性交’……喔唷,喔唷!‘性交’難聽,還是說‘房事’吧!做僧尼而要禁絕‘房事’,何不将他們的雞巴割掉,以及她們的陰戶幽閉?……” 仙佛神聖一聽到那猴頭又說出這種下流話來。

    再度響起了一陣驚怒笑罵,責怪他存心搗亂,但燃燈古佛卻不以為忤,高聲道:“南無阿彌陀佛!請玉面尊神繼續發言。

    ” 于是玉面神猴又父接着道:“諸位都是仙佛神聖,口不出污言,耳不聞污聲,目不視污色,但本神猴原是妖魔,粗口在所難免,謹請原諒。

    現在本神猴要繼續講下去:當然,如果說僧尼為了戒色,就去割掉雞雞雞……還是改說’下部’妥當……不,不,還是說‘割勢’‘幽閉’,或者說‘宮刑’,這是不可能的……” 仙佛神聖忍不住又要驚怒笑罵起來,可是這時玉帝面現重霜,燃燈古佛搖手示意,他們隻得勉強忍住。

     “僧尼既有人性,又要強制節欲,實是違反人類大欲,莫怪世界上有許多開色戒的花和尚與花尼姑,這就是佛教缺點之三。

    佛教有那些缺點,所以它就會逐漸消滅。

    ”玉面神猴接着道。

     燃燈古佛道,“玉面尊神所講到的那三種缺點,僅是表面的看法,但沒有深入研究。

    現在本佛的解答是:(—)看破紅塵,削發皈依佛教,隻限于一部分的人們。

    他們飽經滄桑,看徹人心的虛僞奸邪,自願逃避現實,脫離煩惱世界,另覓清淨環境,在心靈上有一種理想的寄托,至少那些僧尼不做壞事,這對人類的安全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出家僧尼,在比例上隻是少數,而信仰佛教也不一定要削發出家,佛教決不強迫任何人去做僧尼。

    因此,許多善男信女仍可婚嫁,娶妻嫁夫,生兒育女,所以人類不會滅種;(二)許多寺院庵堂都有自置的田地産業,佛門弟子也要勞作耕種,維持清高生活。

    有些貧苦僧尼化缣渡口,他們隻在随緣樂助的情況下接受布施,雖吃十方,決非豪取強奪,對于社會并無損害;(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許多佛門中都能看透色空二字。

    當然也有少數僧尼,雖能善始,但不能善終,應作别論,固在每一個宗教裡都是免不了有些敗類的。

    ” 玉面神猴聽了,連連點頭,欣然道:“古佛說得也是,本神猴茅塞頓開。

    如今本神猴改變了主意,贊成按引古佛和慈航菩薩下凡點化,但卻要補充一點管見,因為僅有—佛一菩薩下凡,人手似乎太少,何況地國中州地廣人衆,特别是現在,民心厭惡佛教,業已根深蒂固,點化工作勢必倍加困難,使他們二位負此重任,太感吃力。

    所以,本神猴提議:敝國也拟加派二百名臣民前赴下界,在接引古佛和慈航菩薩的領導下,協助點化,不知古佛可否同意?” 燃燈古佛聽了,雙手合十,作禮道:“善哉,善哉!承蒙玉面尊神贊同敝國的佛和菩薩下凡點化,本佛萬分感激,但這件事乃是敝國的内政,理應由敝國自行解決,決不敢煩勞貴國的臣民。

    因此,本佛的意見;敝國可加派二百優婆塞,二百優婆夷,另再派遣十位金身羅漢,共同下凡,希望早日複興佛教。

    ” 玉面神猴聽了然燈古佛所講的話,正中下懷,内心暗喜。

    他心裡想:“到底是好好古佛,他已入我彀中了,真所謂君子可欺以其方。

    ”但在表面,玉面神猴故意裝扮着誠懇的态度,道:“古佛言之有理,本神猴贊成。

    ” 玉皇大帝見佛國的議案進行順利,心中大喜,而殿中的仙佛神聖見到玉面神猴突然改變初衷,雖感驚異,但看不出他有什麼不良的企圖,所以,他們也都轉驚為喜。

    這時靈霄寶殿中顯呈着一種皆大歡喜的氣氛。

     接着,玉面神猴高聲道:“現在讨論‘歸還靈山問題’。

    ” 燃燈古佛聽了頓時呆住。

    眼睛盯着玉皇大帝看,希望他提出折衷的辦法。

     玉帝道:“靈山問題沒有佛祖在場,燃燈古佛确實不能作主,不過,聯的意見是暫将這一議案,先行記錄,以便有案可稽。

    等待以後佛祖痊愈後,由佛國和妖魔國另開會議,直接談判,别國無須參加,但開會地點仍在天宮,不知猴卿的意見加何?” 玉面神猴道:“這是一種拖延政策,但它既是大帝的主意,本神猴不敢反對。

    ” 玉帝大喜,燃燈古佛連忙雙手合十,向玉帝謝恩。

     文曲星君即命地文星将上述決議,镌入記錄, 過了片刻,文曲星君又朗聲報告: (六)仙國議案: (甲)如何約束散仙和醉仙放誕不羁的行為? (乙)“封神”錯誤一事應如何糾正? 忽然,太上老君立起身來。

    緊張地道:“本國的道教在地國各區域也遭遇到和佛教同樣的厄運,所以請文曲君增加(丙)項議案;‘如何複興地國的道教’。

    ” 文曲星君如議照辦。

     玉面神猴輕聲罵道:“老糊塗,臨渴掘井,等到現在才來提出這個問題。

    無能老朽,怎可領導仙國?” 當然罵聲很輕,太上老君并未聽到。

     這時,太上老君發言道:“散仙和醉仙問題真是大傷腦筋。

    他們不顧本身名登仙錄,輕視自己已成正果。

    放棄修煉身心.荒廢默養元神,卻沉迷于不修邊幅,不愛清潔,把原有的洞天福地,修竹茂林,奇花異卉,糟蹋得成為叢莽荒蕪,穢亂不堪,使這種凄涼的景色,往往被鄰國的國民懷疑:這是不是神仙的居處。

    ……” 老君停頓一下,又說道:“他們三五成群,飲酒清談,放浪形骸,攻擊天政,妄論是非。

    最可惡的是亂闖鄰國邊境,行兇霸道,欺壓良善,尋仇毆敵,濫開殺戒;最可恨的是私入下下界,堕落紅塵,追求歡樂,風流狂放,玩弄女性,大犯色戒;最可悲的是他們身處下界,不作濟世渡人之舉,情尚可原,卻去教導世間的青年男女,為非作歹。

    無知的凡夫俗女,見到領導之人如此行為,不但依樣畫葫蘆,而且變本加厲,青山于藍……” 老君又停頓—下,接着歎息地道:“他們勤吃懶做,酗酒滋事,不論男女愛穿奇裝異服,袒胸裸體,化妝面目眉毛,醜惡萬分,形同妖怪,使人見了,作三口嘔。

    有的披頭散發,有的滿面胡須,男學女腔,女效男樣,使人驚疑女者如男,男者似女,更有半男不女,半女不男,瘋瘋癫癫,受授不清,終日踯躅街頭巷尾,通衢小徑,男女混雜,當衆裸戲,恬不知恥,流連或竊占陋室空屋,梯畔階邊,穢巾裹身,衣不蔽體,呆坐木卧,像活死人.或結成俦侶,遑論白日鬧市,黃昏靜街,偷雞摸狗,搶劫盜竊,明奸暗淫,殺害損傷,層出不窮,為禍世界,使人防不勝防……,” 老君說到這裡,聲音漸浙提高,按下去道:“最荒唐的是他們違反人類天性,公然兩男結婚,雙女成親,雌雄難辨,撲溯迷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實為千古所未有……這批散仙醉仙在世作俑,散處于地國的各部落裡,為數極多。

    最可憐的是神仙自身不正,招引妖魔腐蝕,所謂‘物必先腐也,然後蟲入之。

    ’根據本仙調查的資料,獲悉魔國也派遣大批妖精下凡,混入隊伍,他們興風作浪,推波助瀾,又複出售毒品麻藥,讓那些無知青年,或男或女争相服用。

    不料一服之後,藥性發作,人性失卻控制,興奮者,有聲有色,荒淫無度,頹唐者,無情無欲,幻想不休,如醉如醒,其身雖活似死,若癡若癫,其心雖存實廣。

    如果把這種悲慘情況發展下去,人間各部落不久必有大亂,世界沒落,指日可待……” 老君說話到此,态度突然激昂,反常地繼續道;“因此,本仙主張立即委派執法真人,會同懲戒大師,率領天刑官兵,同赴下界,趕到地國各部落裡,見到那批廢物,不管他們是仙是妖,或是人類本身,碰到就殺。

    對待善者宜寬,對付惡者應嚴,見一殺一,見百殺百,逢千殺千,逢萬殺萬,殺殺殺,殺殺殺.殺盡為止,使他們永淪下界,不得超升.……唧呀籲,啊呀呀!氣死我了……” 地母聽了,搖搖頭,站立起來,道:“李道友,不要沖動,你老這樣做,似乎太殘忍了,有違上天好生之德,這事關系重大,不宜草率處理。

    俗諺道:‘求治不可太速,疾惡不可太嚴,革弊不可太盡,聽言不可太輕。

    ’所以一切措施,還望三思而行才好。

    ” 燃燈古佛也站起來講話,他說道:“善哉,善哉!李老是主觀.地母道友是客觀,主觀和客觀之間協調一下,問題就能解決。

    ” 玉面神猴也插嘴道,“李老,太老了,說話糊塗透頂,其實仙國的一切事情都是糊裡糊塗。

    俗諺道;‘澄其心以審天下之理,平其氣以論天下之事,廣其才以濟天下之變’,但剛才李老的言論顯然不加考慮,意氣用事,妄動肝火,大大違反了他所著的那本‘道德經’,真是可笑。

    本神猴懷疑李老的道行退化了,不宜再作仙國的領袖,應該退位讓國……” 玉皇大帝對于太上老君最後幾句激烈的話,覺得反常,聽不入耳,同時他覺得玉面神猴尖刻地指責太上老君,顯然是别有用心,包含着煽動作用,實不應該。

    所以他為了阻止玉面神猴繼續惡意攻擊,不使太上老君感到過份難堪,又同時為了避免引起節外生枝,于是連忙搶着接嘴道;“朕對諸卿的意見都已明了。

    李老領導仙國雖已多年,但實際上主持國務,口理萬機,都由元始天尊負責。

    目前天尊負傷離席,李老又多年不理政事,可能在政治上存在着隔膜,是以他的言語雖稍激動,但這是偶然的現象。

    根據朕的看法,李老發言完全出于天真樸拙,胸中毫無城府,這是可以肯定的。

    由于元始天尊暫時缺席,朕不妨越俎代庖,作出主張,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當時太上老君第一個贊成,因他發覺白己剛才發表言論時神志有些控制不住,無法心平氣和,好像自己被外界不可思議的力量所控制一樣,以緻正氣渙散,戾氣上浮,說話反常,肝火盛旺,一切都不加思考,随心所欲地講出來,等到清醒之後,正氣漸聚,自覺失言。

    但當他一被快嘴的地母娘娘露骨地糾正,二被慈仁的燃燈古佛好心暗示,三被刻薄的玉面神猴責罵之後,頓時感到非常慚愧,幸而玉皇大帝從中挺身發言,語意多少有些偏護,免得自己過份出醜,這是使他對玉帝萬分感激的。

    所以,當玉帝說出:“朕不妨越俎代庖,作出主張……”的時候,他就感動地稽首道:“多謝我皇作主。

    ” “由我皇主張,臣當聽命。

    ”燃燈古佛欣然作禮道。

     “全憑我皇作主!”地母稽有道。

     這時,惟有玉面神猴心裡極不愉快,因他正拟繼續借題發揮,攻擊太上老君,不但要在言語上鬥醜這個混元大羅金仙而且還可損害他的威聲,藉以達到自己陰謀中—部分目的。

    不料玉皇大帝忽然插嘴,說話偏心,袒護太上老君,而玉面神猴不是呆蟲.豈有聽不出玉帝的語意及言外之音? 所以,當太上老君、燃燈古佛和地母娘娘都贊成玉帝作主的時候,玉面神猴立即站起身來,高聲道:“大帝作主,本神猴不敢反對,但問題在于太上老君。

    他既是仙國之主,又為群仙之首,而文不能定同,武不能安邦,柔弱寡斷,毫無主張,屍位戀棧,老臉何在,實為可恥。

    另一方面,大帝乃是天國之君,萬王之皇,何故卻為一個神仙小國,代出主意,以大作小,是否有失身份?大帝何不在天國之中,派出一位大臣,為仙國籌劃一切,豈不更好?” 殿中的群仙諸佛衆神聖聽到玉畫神猴這樣說法,顯然是有意頂撞玉皇大帝,他們無不驚惶失色,作聲不得,可是玉帝不怒而反笑,緩慢地道:“猴卿說話有理,但目前之事,限于時間和環境所迫,朕就暫作主張,這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

    即使仙國的内政以後有所更變,他們也要從長計議,決非在短時期内所能解決。

    因此,朕為了下界百姓的利益,不惜降身屈就,聊作主意。

    猴卿你何不先聽聯的主張之後,再行發表高論!” “既然大帝這樣說法,小猴自無異議,現在洗耳恭聽了。

    ”玉面神猴一邊說,一邊用猴爪挖挖他自己的耳朵,接着,又用猴掌搭在耳畔.藉以加強聽覺,裝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于是玉帝道:“—般仙佛神聖都以為修煉道行,達到金剛不壞之身,有與天地同壽,日月争光,就感到心滿意足,但這是錯誤的。

    須知天上地下,萬物随時變化,有—日.天可能坍,地可能震,日月可能無光,仙佛神聖的金剛不壞之體,也可能會變成白骨骷骸,而一般凡夫俗子更不必說了。

    所以,一切聽其自然變化,守其本分,便得永生,否則,若與自然作對,逆天行事,那麼,不論是上界的仙佛神聖,道行如何高妙,下界的帝王元首,權威如何顯赫,官吏百姓,計算如何精密,妖魔精怪,技倆如何奸詐,一切的—切,遲早都要受到自然的淘汰,現在那些散仙野聖,孽神邪魔等等,在人間為非作歹,這就違反了自然,必須受到懲罰。

    懲罰的辦法,并不是由天廷勞師動衆,直接遣派正神下凡,前去屠戮,而是任由那批散仙野聖,孽神邪魔在下界互相争論,各自殘殺,多行不義必自斃,等待他們惡貫滿盈.都會被‘自然’的力量消滅,但在消滅過程中,必須要經過一番天翻地覆,兵災入禍的波動。

    朕的意見如此,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小猴贊成大帝的高見。

    ”玉面神猴搶先擁護道。

     玉面神猴既不反對,其餘的仙佛神聖誰敢提出異議? 玉帝心中大悅。

     太白金星道:“請文曲星君錄入決議。

    ” “且慢!”玉面神猴高聲道。

     群仙諸佛衆神聖都被這聲音感到驚訝,面部上表現着—片迷惑之色,玉帝也不例外。

     太白金星問道:“尊神既已贊成我皇的主張,為何忽又提出反對?” “‘且慢’并非表示反對。

    偷入下界的散仙野聖孽神們,已有處理辦法,但不知現在仍居上界的散仙野聖孽神們,過去曾犯罪惡,是否也應處理?”玉面神猴既答且問地道。

     太上老君道:“玉面尊神說得是。

    他們也事應被處理的。

    本國即拟召開緊急‘群仙大會’,特别要批判那些曾經犯罪惡的散仙野聖和孽神,以便決定他們應囚則囚,應逐則逐,應戒的戒.應罰的罰。

    ” “這樣做法是對的,但不知是否還有應殺的殺,應斬的斬?”玉面神猴又問道。

     玉面神猴提出這個質問,當然是譏嘲太上老君剛才那最後幾句的發言“殺殺殺,殺殺殺,殺盡為止……” 太上老君聞言,心裡有數,不覺老臉發赤,但處此場面,他隻得裝出悠然的态度,以免再失身份,賠笑大方,于是道:“殺斬之事要看案情如何,再行定奪,但事前必須奏察我皇,方能結案。

    ” “天宮會議之中,,何不預先決定原則,避免将來舉行‘群仙大會’時,可能發生仙仙相護,溫情徇私,以重報輕,以有報無等情。

    ”玉面神猴提醒地道。

     “仙有仙品,神有神格,恐怕不會發生那種情形,何況這是本國的内政問題,不允許别國代表幹涉。

    ”太上老君道。

     “李老,你錯了!神仙都是‘人’做的,人成神仙,豈能忘情?寡情之人,終鮮人性,便不能成為神仙,否則,貴國的散仙醉仙們怎會成群結隊,呼朋喚俦,聯絡感情,共壯聲勢,前來敝國,尋是生非:?”玉面神猴反駁道。

     太上老君道,“這就是要在群仙大會中處理的問題。

    ” “李老,你既要處理這個問題,就應該想到:仙有仙友,神有神朋,朋友之間.交深誼厚,在緊急關頭,難免互相偏護。

    譬如當年呂洞賓逞能挾仇,私入北番,發動戰禍,擺設天門大陣,使南朝北番的人民死傷無算。

    呂仙犯此大罪,罪當誅戮,但那時,另外的六位神仙明知呂仙罪犯天條.但他們卻互相包庇,甯願欺天,不将實情奏聞天廷,那不是仙仙相護,溫情徇私嗎?這不過是本神猴偶舉一例,其他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有許多。

    此外,六仙包庇呂仙,因是朋友關系,雖屬不該,情有可原,但李老既是仙國之君。

    非聾非啞非盲,為何在當時也不檢舉,那不是你也用情嗎?”玉面神猴振振有詞地道。

     太上老君聽了,聳然動容,同時殿中的仙佛神聖也都覺得玉面神猴言之有理。

    内心俱各佩服。

    他們隻聽到太上老君呐讷地道:“依照尊神的意思,處理那批狂仙孽神。

    在天宮會議上應該決定何種原則,”老君白動提出這個詢問,顯然他自知理虧,準備要讓步了。

     老實忠厚的太上老君,失去了主動,言語上已給玉面神猴套住,立場上也處于被動的地位。

     玉面神猴得意地笑道:“沒有什麼……神仙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本神猴可以提供一些小意見,可是采納與否,在于李老。

    ” “願聞高見。

    ”太太上老君道。

     “承你看得起,本神猴就放肆直談了。

    依照本神猴的意見.很是簡單:‘神仙犯法,庶民同罪’。

    你,李老應徹查每一神仙在過去或現在的善惡事迹。

    人善可以抵消小惡,惡事之中,應以殺害生靈為最嚴重,罪應死者,殺之者無罪,殺害罪不至死或無辜被殺者,殺人者償命.所以,神仙之中,如有這樣犯法的,不論他們的仙品或神格如何崇高,道行和法術如何深妙,都應處罪.殺殺殺,殺殺殺,殺盡為止,李老,你看如何?”玉面神猴道。

     太上老君聽了,暗暗吃驚.作聲不得。

     靈霄寶殿中,當場寂靜無聲。

    茲事體大,仙佛神聖都不敢輕率發言。

    他們都知道玉面神猴是一個難纏份子,即使快嘴地母,也怕開腔。

     玉皇大帝道:“猴卿所說,理由充足,但成仙成神頗不容易,在修煉過程中,每個神仙都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殺害生靈,若過分嚴格執法,隻怕朕也不免打此罪惡,因此,很可能造成執法者‘欲嚴反寬’的現象,聯的意思是:原則上可以同意猴卿的意見,但在處理上應該稍留餘地。

    若案情重大,衆曰可殺者,就執行死刑,若其罪在應死與不應死之間,盡量免處,但死罪可免,活罪難免,罪犯除接受應得處分外.還須要去做無數的善事,将功贖罪,這個原則,不知猴卿之意如何?” 玉面神猴拱手稽首道:“大帝在上,小猴贊成!” 頓時寶殿之中響起了—陣歡呼“萬歲……”之聲,包括太上老君在内。

     玉帝大悅。

     歡呼之聲停止後,太白金星又高聲道:“請文曲星君将此決議,镌入記錄。

    ” 不料玉面神猴又高聲阻止道:“且慢!” 殿中的仙佛神聖再次聽到玉面神猴阻擋記錄,都很驚疑,其中尤以太白金星倍加吃驚,他當即說道:“你這猴頭,意見最多,現在你還有什麼新花樣好說?” 玉面神猴笑道:“金星,你這老仙家太不懂事,仙國的事情還沒有讨論完畢,你就忙着嚷:‘記錄,記錄’。

    你急什麼?姜子牙封神錯誤,應如何處理,金星你,能夠作主嗎?” 太白金星聽了,頓時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于是玉面神猴繼續道:“敝王通天教主對于當年封神不公的事,極為重視,他堅決要求在公平合理的原則下,另議封神榜,重新封神。

    同時,凡過去許多被封的神祗,每—個都要再經過詳細檢讨,嚴格批判,以便決定他們在為神為祗的時期内,是否稱職.或有否失職枉法等情。

    不應封神而被誤封者,必須革除神位,且另加處分;應封大神,被抑而屈就低職者,應重封高位,并贈厚賞;稱職之神留任;失職之神查辦。

    至于當年主辦封神大事者,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姜子牙等,都應負封神不公的責任,是功是過,以後必須要詳細查核。

    ” 太上老君道:“當初本仙與兩位師弟共議封神榜,凡榜上有名的人物,不論是誰,都應遭劫。

    天意所在,命該如此,決非任何力量所能挽回。

    後來商亡周興,功業圓滿,子牙奉命封神,但所封神祗都是依照當初的協議,大緻無誤。

    不過,那時确有一點不曾履行,就是在封神之前,我們師兄弟之間,理應再開會議,商量以前所簽訂的封神榜,是否還應該作一次最後的修正。

    沒有舉行此會的原因是:由于當時我們師兄弟反目動武,勢成冰炭,雖蒙吾師師上鴻下鈞作主調解,但通天師弟對我們二位師兄尚存成見,懷恨在心,負氣而去,所以我們無法再開一次會議,實為遺憾。

    目前玉面尊神提出這個議案,雖是事過境遷,舊案重提,但也有相當理由,本仙無法反對,不過這是一件反案的大事情,我們在事前必須充分準備,并需要足夠的時間,方能奏功。

    因此,本仙主張重新封神之舉,現在不妨先決定原則,等待時間成熟,立即另開會議、讨論細則,以便執行,不知我皇是否另有高見?” 玉帝道:“李卿的主張不錯。

    聯的意思,原則上這事仍應先由你們三位師兄弟重議封神榜,因你們都是‘原經手’,可收駕輕就熟之效。

    等到拟定初稿之後,再擇吉日,并應邀請宇宙列國的元首,同在天宮列席開會,詳細讨論,以昭鄭重,但不知猴卿之意如何?” 玉面神猴道:“根據敝王通天教主之意:‘封神不公乃是千古奇冤,受到委屈的神祗等于有冤難伸的犯人,若積恨不除,怨氣未消,歲歲年年,他們一定由怨生恨,因恨成仇。

    假如仇心一起,必然會在暗中聯合,成群結黨,共舉義幟,集體反抗,到那時,不但對仙國的群仙是首當其沖,而且對天廷也恐有諸多不便。

    不過,照小猴的意見:興周滅商之後,敝國的臣民死亡最多。

    受害也最為慘烈。

    他們死後大部分僅被封為小神小祗,含恨受辱,已經多年,現在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因此,重簽封神榜好比平反冤案,時間越早越好,執行越快越好。

    如今天帝和老君剛才所講的話,天宮會議隻能決定原則,細節還要另擇吉日,再開會議,這似乎是故意拖延時間,顯然對重議封神榜之舉缺乏誠意。

    這一點小猴提出反對。

    此外,大帝主張重議封神榜初稿們應由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位原經手辦理,這事極為含理,但在技術上隻怕大有問題,因敝王通天教在未到适當的時間之前,絕對不願意再見他的二位師兄之面。

    是以,耍敝王和太上老君及元始天尊‘面對面’議事,現在是絕不可能的。

    不過,小猴有—變通辦法,不知是否可行?” 玉帝道:“且請猴卿說明何種變通辦法。

    ” 玉面神猴道;“大帝在上,小猴饑渴難忍,可否再叨擾一杯瓊漿玉液,或者尋些水果之類的東西充饑?啊,啊,啊!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或許也有同感,大帝何不各賜—杯?” 玉帝聽了,心中暗想道:“此猴生性直率,甚為可是,想到就說,毫無虛僞之情,要吃要喝,索性明讨,膽量可嘉,不像當年孫悟空那樣,暗中偷吃,品格低賤。

    既然此猴作事大方,朕怎能小器,被衆卿看輕?”于是他立即吩咐太白金星轉命許旌陽仙師,關照天廚速備瓊漿玉液,交梨火棗,分賜殿中群仙諸佛衆神聖。

    當然,魔國的随從也都各有一份。

     頓時靈霄寶殿之中轟動地響起一陣歡呼,“我皇萬歲……”久久不絕。

     玉帝大悅。

     天廚裡的瓊漿玉液,交梨火棗。

    都是仙家上品,功能非凡,過去許多仙佛神聖,雖處身上界,也不能輕易嘗到,同時,他們之中.有—部分可說是從未飲過瓊漿玉液,吃過交梨火棗,目前他們依靠了玉面神猴—句閑話,竟然出人意表地大家得到這樣美妙的賞賜,真是口福不淺,除了内心早對玉面神猴暗懷好感,他們樂極歡呼,大叫“我皇萬歲……” 玉帝被群仙諸佛衆神聖一陣陣歡呼,也感到大為高興,心花怒放。

     這時,惟有許旌陽仙師心裡暗罵:“醜猴頭,該殺該打,慷他人之慨。

    ” 天廚裡的廚頭接到命令,立刻高聲吩咐副手下竈,雜工夫役等仙仆,火速動手照做,越快越好,一時忙個不停。

    當時有些下竈工役正在廚角竈邊貪懶盹睡,好夢方濃,忽被廚頭高聲驚醒,以為廚房失火,吓得連忙起身,睡眼惺忪,東西亂奔,搞得天廚的秩序混亂不堪,緊張萬分,後來問明不是火災,而是為了玉面神猴弄出來的事情,廚頭催促火速動手照做,終于大罵:“醜猴.歪猴……”不止。

     須臾,天廚供呈上品,每位各得瓊漿玉液一盅,交梨一個,火棗三枚。

     許仙師旌陽也有一份,這時,他笑了。

     看到玉面神猴吃得啧啧有聲,玉帝笑着問道:“猴卿,你還需要加添—些嗎?” “多謝大帝,小猴足夠了。

    ”玉面神猴連忙站立起來,拱手答謝道。

     “猴卿酒量如何?是否需要進些仙酒?”玉帝似有意若無意地問道。

     “不敢說謊,小猴愛酒,但酒能亂性,此刻不飲,容後有便拟再叨擾,現在先謝大帝。

    ”玉面神猴又拱手答道。

     玉帝聽了,知道他并非貪心不足之輩,肅然起敬,愈覺此猴之可愛。

     不料這時玉帝一句戲言,使玉面神猴以後在上界弄出大事,搞得天翮地覆,不得安甯,但這是後活,現在不提。

     不久,仙佛神聖等進食已畢,天廚工役将杯盤收拾幹淨,玉面神猴就朗聲道:“大市在上,小猴以為最好的辦法是‘背對背’。

    那就是‘老君’和‘天尊’二位金仙個别或共同重拟一份’封神榜初稿’,敝王‘通天教主’也自拟一份‘封神榜初稿’,但他們三位師兄弟不必見面,僅由雙方或三方派出自己的得力助手,互相傳達意見。

    這洋做法,各方面都可以不必顧忌,暢所欲言.又不會發生正面沖突,以免同門再傷感情,而壞大事,不知此計是否行得通,希望大帝主裁。

    ” 玉帝聽了,點頭不止,連聲贊道:“妙計,妙計!” 太上老君也稱贊道:“好,好.好!” 燃燈古佛合十道:“善哉此計……” 其他各國的代表也都稱好贊妙,殿中響起了一陣鼓掌之聲。

     掌聲停止後,太白金星以為這—次仙國的議案一定已經就緒,于是高聲道:“請文曲星君把上述決議镌入記錄!” 不料玉面神猴又大聲道;“且慢!金星為何如此心急,你剛才難道沒有聽到太上老君要求補允‘丙項議案’嗎?” 原來“丙項議案”是:“如何複興地國的道教?” 太白金星雖也是上仙,但他已被玉面神猴在他身上做了一些邪道手腳,以至頭腦似乎不夠靈活,說話前講後忘記,做事也逐漸颟顸。

    此刻他又被玉面神猴糾正錯誤,使他面色顯出嗒然若失的樣子。

     幸虧這時太上老君業已站起來說話,群仙諸佛衆神聖都在凝神傾聽,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