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邊跳舞一邊離開,他跟着這個人追去,徑直追到一座山上。
山上有一個洞穴,隻能容一個人通過。
這個人叫他進洞去,他便跟着進入了洞穴。
開始時洞内很狹窄,越往前走就越開闊寬敞,這個人就突然消失了。
他看見這裡有數十公頃良田,于是就在這裡開墾耕種,作為世世代代的事業。
他的子孫至今還定居在這裡耕作生活。
晉朝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以打魚為生的人。
有一天他搖船沿着溪河逆流而行,不知不覺船行走了很遠的路,忽然間遇到一處桃花林,在兩岸數百步之中沒有其它樹木。
鮮豔美麗芳香的桃花林,剛剛綻放的花朵五彩缤紛。
打魚人非常驚奇,又搖着船向前行走,想要尋找到桃花林的盡頭。
走出桃花林的盡頭來到溪河的源頭處,就看見一座山。
山腳下有一個小洞,洞内仿佛還有光亮。
打魚人就走下小船,從小洞口鑽了進去。
起初洞内非常狹窄,剛好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又向前走了數十步,忽然就變得開闊明亮了。
這裡面有寬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還有肥沃的良田、美麗的池塘、桑和竹之類的樹林;田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聽得見雞鳴狗叫。
這裡的男男女女所穿的衣服與外面的人一樣,大人小孩個個喜悅快樂。
他們看見打魚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打魚人一一作了回答。
他們就邀請打魚人到他們的家裡作客,擺酒殺雞做飯招待他。
村裡的人得知有打魚人到來,紛紛前來問候打聽。
他們說自己的祖先在秦朝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同鄉人尋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從此再也沒有出去過,于是就與外界隔絕了。
他們問打魚人現在是什麼朝代,根本就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知道魏朝、晉代了。
打魚人把這些都一一告訴給他們聽,他們都為之感歎惋惜。
村裡的其他人又各自邀請打魚人到家中,都拿出酒菜來招待他。
逗留了幾天後,打魚人告辭離開。
村裡的人對他說:“不要把這裡的情況告訴給外人。
”打魚人走出山洞,找到自己的小船,就順着來時的路,一一留下了标記。
打魚人回到武陵,就到太守那裡說了這事。
太守劉歆立即派人跟随打魚人前去查探,尋找回來時所作的标記,卻再也找不到了。
南陽郡有一個人叫劉驎之,字子骥,喜歡遊山玩水。
他曾經有一次到衡山去采藥,深入山中卻忘記了返回的路。
他在一個山谷中看見一條溪流,溪流南岸有二座用石頭修築的圓形糧倉,一座門關着、一座門開着。
溪流水又深河面又寬,無法渡過去。
他想要回去,卻迷了路,好在遇到一個為做弓箭來砍伐樹木的人,問明路徑,才得以回到家。
聽有的人說,圓形糧倉中所儲藏的都是神仙配制的靈丹妙藥以及各種其他東西,劉驎之就想重新去尋找,但卻再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始興縣的機山之東聳立着兩座山崖,兩山崖相對而立就好像屋脊上的鸱尾,山崖上有數十間石屋。
隻要人們從這裡經過,都能夠聽見各種樂器演奏的音樂聲。
在中宿縣有一個貞女峽。
峽西岸的江邊伫立着一塊石頭,其形狀像人一樣,其相貌酷似一個女子,因此取名叫“貞女”。
有一個傳說在這裡世代相傳:秦朝的時候,有幾個女子到這裡來撿拾水螺,突遇暴風驟雨,頓時天昏地暗,而其中的一個女子就變化成了這塊石頭。
距離臨城縣之南四十裡的地方有一座蓋山,距離蓋山百餘步之處有一個舒姑泉。
相傳從前有一個舒姓的女子,她與父親一道在泉所在的地方砍柴,她因為坐在地上歇息,卻再怎麼拉也拉不動了,她的父親就回去告訴家裡人。
等到家人再回到這裡時,隻見她所坐之處變成了一股清泉流出。
她的母親說:“我的女兒喜愛音樂。
”于是就彈起樂器歌唱,而泉水就不斷旋轉着湧出來,泉水裡還有一對紅鯉魚翩翩起舞。
現在,人們在這裡奏樂歌唱嬉戲,泉水還仍然會不斷湧出來。
山上有一個洞穴,隻能容一個人通過。
這個人叫他進洞去,他便跟着進入了洞穴。
開始時洞内很狹窄,越往前走就越開闊寬敞,這個人就突然消失了。
他看見這裡有數十公頃良田,于是就在這裡開墾耕種,作為世世代代的事業。
他的子孫至今還定居在這裡耕作生活。
晉朝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以打魚為生的人。
有一天他搖船沿着溪河逆流而行,不知不覺船行走了很遠的路,忽然間遇到一處桃花林,在兩岸數百步之中沒有其它樹木。
鮮豔美麗芳香的桃花林,剛剛綻放的花朵五彩缤紛。
打魚人非常驚奇,又搖着船向前行走,想要尋找到桃花林的盡頭。
走出桃花林的盡頭來到溪河的源頭處,就看見一座山。
山腳下有一個小洞,洞内仿佛還有光亮。
打魚人就走下小船,從小洞口鑽了進去。
起初洞内非常狹窄,剛好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又向前走了數十步,忽然就變得開闊明亮了。
這裡面有寬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還有肥沃的良田、美麗的池塘、桑和竹之類的樹林;田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聽得見雞鳴狗叫。
這裡的男男女女所穿的衣服與外面的人一樣,大人小孩個個喜悅快樂。
他們看見打魚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打魚人一一作了回答。
他們就邀請打魚人到他們的家裡作客,擺酒殺雞做飯招待他。
村裡的人得知有打魚人到來,紛紛前來問候打聽。
他們說自己的祖先在秦朝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同鄉人尋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從此再也沒有出去過,于是就與外界隔絕了。
他們問打魚人現在是什麼朝代,根本就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知道魏朝、晉代了。
打魚人把這些都一一告訴給他們聽,他們都為之感歎惋惜。
村裡的其他人又各自邀請打魚人到家中,都拿出酒菜來招待他。
逗留了幾天後,打魚人告辭離開。
村裡的人對他說:“不要把這裡的情況告訴給外人。
”打魚人走出山洞,找到自己的小船,就順着來時的路,一一留下了标記。
打魚人回到武陵,就到太守那裡說了這事。
太守劉歆立即派人跟随打魚人前去查探,尋找回來時所作的标記,卻再也找不到了。
南陽郡有一個人叫劉驎之,字子骥,喜歡遊山玩水。
他曾經有一次到衡山去采藥,深入山中卻忘記了返回的路。
他在一個山谷中看見一條溪流,溪流南岸有二座用石頭修築的圓形糧倉,一座門關着、一座門開着。
溪流水又深河面又寬,無法渡過去。
他想要回去,卻迷了路,好在遇到一個為做弓箭來砍伐樹木的人,問明路徑,才得以回到家。
聽有的人說,圓形糧倉中所儲藏的都是神仙配制的靈丹妙藥以及各種其他東西,劉驎之就想重新去尋找,但卻再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始興縣的機山之東聳立着兩座山崖,兩山崖相對而立就好像屋脊上的鸱尾,山崖上有數十間石屋。
隻要人們從這裡經過,都能夠聽見各種樂器演奏的音樂聲。
在中宿縣有一個貞女峽。
峽西岸的江邊伫立着一塊石頭,其形狀像人一樣,其相貌酷似一個女子,因此取名叫“貞女”。
有一個傳說在這裡世代相傳:秦朝的時候,有幾個女子到這裡來撿拾水螺,突遇暴風驟雨,頓時天昏地暗,而其中的一個女子就變化成了這塊石頭。
距離臨城縣之南四十裡的地方有一座蓋山,距離蓋山百餘步之處有一個舒姑泉。
相傳從前有一個舒姓的女子,她與父親一道在泉所在的地方砍柴,她因為坐在地上歇息,卻再怎麼拉也拉不動了,她的父親就回去告訴家裡人。
等到家人再回到這裡時,隻見她所坐之處變成了一股清泉流出。
她的母親說:“我的女兒喜愛音樂。
”于是就彈起樂器歌唱,而泉水就不斷旋轉着湧出來,泉水裡還有一對紅鯉魚翩翩起舞。
現在,人們在這裡奏樂歌唱嬉戲,泉水還仍然會不斷湧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