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複故仇血肉紛飛 請救兵英雄自殺

關燈
回來,便呈與大衆商議計策。

    及到黃昏,衆人聚集在一個荒山中,公議一切。

    那饒聲雖是統帶,隻因他心服唐人輝有膽有謀,便倡議舉唐人輝為帥,指揮一切,衆人從之。

    于是唐人輝喚了商有心、華得全、華得興,帶兵一百名,混入城中,以待夜靜,殺了守門将士,大開城門,以接大兵。

    又令艾滿、史光、方光彩提兵六百名,伏于大營之左。

    又命仇達、國榮、夏光提兵六百名,伏于營右。

    隻看火起為号,殺人營去。

    命歐陽震、陳策、犁水青提兵四百名,去行宮放火,務要圍住四面,不許放走一人。

    又命黃勃、軒轅适帶領三百人,去截住助滿的漢軍,使其不得來援。

    先将漢軍來路的橋梁、道路毀壞為要。

    花強中、劉金身率領三百人,專去火劫後宮。

    史光、鐘警帶着二百人,去劫分營。

    自己卻同嶽嚴、饒聲帶了餘兵,奔走策應。

    約定了時辰,同時舉事。

    衆人一一領命去了。

     次早商有心等一隊,即先陸續入城。

    見着城門查察稍懈,便來報知。

    那歐陽震、陳策、犁水青一隊,也進去了。

    到了四更,果然城門大開,衆兵一齊掩入,仍把城門關好了,衆人便各埋伏去了。

    隻見路上巡更的,已都是商有心籌所帶的兵士了。

    交近三更,隻一聲連珠炮響,那滿軍大營後兩宮一齊火起。

    那滿人正在高枕自得,不意艾滿、仇達兩隊已殺入大營來。

    待到滿人驚覺,已被殺死不少,殺得滿人哀求饒命,聲崩山嶽。

    隻聽艾滿、仇達等道:“你們入關時,屠我祖宗,肯饒命否?”滿兵急了,隻得走出營來。

    卻盲嶽嚴、商有心兩軍都來接應,截着混殺一場。

    不一時,已殺盡了。

    那兩宮燒得火焰沖天,許久不熄。

    那唐人輝、夏光等,又想起前此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舊怨,與那敗我漢人土地的新恨,不由得重複揮戈,将殺死的滿人,碎屍萬段的亂斫了一回。

    須臾,鐘警、史光也已回來,說那分營的滿兵亦已屠殺盡了。

    衆人不禁大快,便收兵就占着滿軍營盤住了。

    卻添派了歐陽震一隊,去助黃勃等堵截助滿的漢軍。

     衆人正在快意,煮了酒。

    正酣飲間,忽報歐陽震、黃勃等兩隊,帶了官軍已同來了。

    原來那官軍聞殺了滿賊,人人歡喜,不聽那營官之令,都來降了。

    正鬧着,忽聽啼啼哭哭之聲,原來是滿人之婦人,聞知丈夫在營全數被殲,卻來拼命。

    衆人見了,轟的一聲,各擄了滿婦,就地奸了起來,唐人輝等也彈壓不住。

    隻見衆人交換輪流的,個個将滿婦淫遍,口中嚷道:“你們入關時,淫我婦女,而今也要償債了。

    ”登地那滿婦已死了無數,不死的,卻被衆人用刀戳死,又複紛紛往将滿人的女子盡數奸了殺卻,那小孩也都殺了。

    衆人卻大叫道:“今日方報得二百餘年的大恨了。

    你們将我們的土地送了人,要我們無處栖身,難道便讓你們獨得便宜麼?” 正快意間,忽見仇弗陶、陳策二人跣足散發回來,衆人忙接人問故,弗陶道:“那裡滿人已被我淹死了,一個不留。

    不意忽來了俄兵,前頭便是在中國招的馬賊。

    他說河南已經分把了他與比利時,緣何清帝尚留在此?我們成仁、劉銘二人前往俄營與言,我們已經滅了滿洲,這中國是中國四萬萬人的,滿人所約,不能作準。

    那俄官厲聲言道:‘你們何不早将中國收回,已經交付着滿人,轉送我們,何得又變了卦?’成、劉二人急急回營告知我們,我即差了紀念來約你們,合着共與俄兵一戰。

    不料俄兵下令屠殺各鄉,我和成、劉二人急了,出去抵敵。

    那成、劉二君已經陣亡,那三百兵土更是一個不在了。

    ” 正說着,隻聽炮聲隆隆,已是俄兵來了。

    急得唐人輝跺足道:“都是那一班優柔寡斷的人,曉得要除滿洲方得救國,偏止着我們,不肯舉起事來。

    如今倒把土地轉落他人,雖将滿人除了,即外人已不肯承認我獨立,豈不可恨。

    ”說着,隻聽衆人齊聲道:“我們同去拼卻一死,殺些俄兵,以報吾國罷了。

    ”于是人人奮勇,個個争先,出營與俄兵打沖鋒去了。

    前面接着卻是馬賊,衆人盡力轟擊,死了無數。

    後頭接了俄兵,這裡唐軍人力疲乏,槍彈告匮,全軍隻得血肉相搏。

    雖然也殺了好些俄兵,那唐人輝、史有光、艾滿、仇達、方光彩、陳策、歐陽震、犁水青、榮國、夏光、仇弗陶、嶽嚴、商有心、饒聲、劉金身已都中着彈子,同時殉國死了。

    其餘諸志士都被生擒而去。

     卻說那紀念為仇弗陶派來大營報信道:“為俄兵所阻,及後得達省城,見全軍覆沒,諸同志無一存者。

    ”乃歎曰:“吾國今無望矣。

    ”遂取筆向壁上題了絕命之辭,其詩曰: 哀哀生我國,如何滅忽然; 空有二萬裡,不廷五千年。

     痛我皇漢種,死灰難複燃; 芸芸四百兆,不吊奈何天。

     民權推蕩盡,國土喪亡随; 漢種自取滅,胡兒何能為。

     死義羞無國,捐生豈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