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裂中華天愁地慘 遭劫運山赭川紅

關燈
房關閉,或罰他錢贖罪。

    教育部所辦的就是男女學生的學堂。

    那體操場、藏書樓、博覽所,皆屬此部管理。

    所有辦事的人,由鄉中公舉有才德者充之,不賢者可以公革。

    至于經費,則由各家的産業及進款内定例抽捐。

    鄉中無一人不可抽捐,亦無一人不可議事,亦無一個子女不進學堂讀書。

    年已成丁者,人人皆當充為鄉兵。

    農事之暇,即行操演陣法。

    至于鄉内出有土産,以及一切工藝,須特疫研究所,以求生利日益興旺。

    鄉人定每月或每兩月聚會一次,每年大會一次,公議一切有益大衆之事。

    每議事,皆以舉手為決,假如此人所議,舉手的人多,那人所議舉手的人少,那便從多數的辦去,這便是地方自治的規模。

    從前我在好幾處地方說過此法,他們總是不信。

    如今你若要免得外人殘虐,快依我之言辦去。

    第一須将這廟改做議事所,那土塑木塑的神佛,是不能保護我們的,須是急急毀了。

    ” 衆人道:“神明如何可慢!”永年道:“哪裡有神明呢?我今毀他給你們看,他如有靈,可便罰我。

    ”說着,一躍下去,一手拔出利劍,己将那當中的神剁成碎泥了。

    又複把木的、泥的、坐的、立的,無不手推足踏劍劈的除了。

    衆人皆呆着看。

    隻見華永年手裡劍光閃閃,英氣騰騰。

    除畢,一躍仍登原位,說道:“兄弟隻為着一鄉同胞起見,故敢如此。

    如今速将廟門上的牌脫下,改刻着地方自治議事廳挂上去。

    雖是此時辦那學堂一切都來不及,但如今臨難,卻是練鄉兵設警察為要。

    一面更着數人專管清道,将地方理得清清潔潔,不給外人看是野蠻的地方。

    一面便将别個神堂改了鄉學,多中子弟皆令入學讀書。

    這鄉兵須是舉個總帶,便請一個教習,日日操練。

    這軍械,我能向劉學士所辦的總團練局内,代你們去領二百杆洋槍。

    我更代你們請二個教習,不要束脩,隻要供給夥食及些零用錢便了。

    一個教學堂學生,并日日與衆人演說,一個教你們兵操。

    洋兵若是遲些來到,你們更照我先頭所說的,—一辦去,那時洋兵進也不敢進來呢。

    ”說着,大家說道:“華先生誠天人也,我們的命定是你救得了。

    ”那甄老者道:“如今舉辦一切,皆要款項,我願把我的十頃田盡數獻出,作為公業。

    如有不足,再由大家抽去。

    老夫和家人再勞苦些,也可過得日子。

    若是這地方不保,大衆受了禍,不是老夫一家也在其内麼?”華永年不禁拱手緻敬,衆人也都齊聲稱贊。

    永年便命除了的神像,擡投江内,即将廟宇收拾幹淨了。

    更叫他公舉議長、評議員、鄉兵總帶及那各部的董事,以至書記、會計,更為代拟了辦事章程。

    重點了人口冊籍,定了每年用款的預算表。

    衆人舉甄老為議長,總理全鄉之事。

    後來永年代請了洪才來做全鄉學堂總教習,日日教授體操并演說人人必當愛國之義。

    又派了學生武士道來教兵法。

    又送來洋槍二百管,子彈全備,不必細說。

     且說是時部暑已定,已是次日十點鐘了。

    永年吃了點心,便辭了衆人,複回城中,和劉千秋等辦事去。

    這裡衆人已公舉劉千秋為總帶。

    隻是劉公自言年老才疏,于是改舉華永年為統帶。

    劉千秋為全團監督。

    周之銳領左營,程萬裡領右營,江千頃、林支危、王鵬為參謀,萬國聞、章千載、雷轟、馬起、秦大勇等皆在團中聽侯調遣。

    不數十日,這裡抽選丁壯,備辦軍火,重測地圖,積貯糧饷,都已分頭辦妥。

     且說尚水武備學堂仇弗陶、闵仁接着永年複信,又忽得東京留學生的警電,早已和同志嶽嚴、鄭成烈、鄭成勳、史有名、胡國襄、申為己等,奔走呼号,冀得大衆醒悟。

    一日,分往各處演說回來,仍聚一起。

    那闵仁見着大衆,不由得眼淚汪汪和衆人道:“列位,我國當即時亡了。

    你看那市鎮村落上,來來往往的仍是歡笑呼号,死到臨頭卻不覺悟。

    我前晚自文礁鄉演說回來,路上卻聽見吹笙弄琴之聲。

    是時随着涼月行來,四顧茫茫,寂無人聲。

    我想若是國民稍有人心,想起那國家将亡,定不如此安靜。

    想到此,則覺得上天下地,一草一木,皆帶愁色。

    今日我又到好幾處演說,也有辯駁不信的,也有唾罵的。

    也有聽到慘切之處,他反說我是發癡,倒冷笑我的。

    也有聽反激鼓勵之言,倒容納不下,便不聽而去的。

    我想諸位也與我所見的大約相同。

    ”衆人道:“我等所遇,都是如此。

    ”史有名道:“我到了一鄉,他聽我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