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誤油七子圖母又重描 狠溺雙生女父先落水
關燈
小
中
大
可各繡一幅,藏在箱中,以祈日後子桂孫蘭,豈不是好?”
原來田氏當初是一個有名的才女,題詩寫字,描鸾繡鳳,無所不能。
向來鳳、燕二女也常常聽田氏教書,隻因逄年與田氏恐怕女子識了字,未免傷春悲秋,吟風詠月,有許多的煩惱尋出,以故始終不肯教兩女識一個字兒。
田氏如今将兩幅素絹各上了繡棚,先描了幅七子圖,是郭子儀七賢的故事,隻因鳳娘許與林家,女婿名喚林蘭,就題詩一首在圖上,暗藏“林蘭”二字。
題的是: 七茔芝蘭秀,芳香繞畫堂。
繡成林氏譜,願學郭家郎。
田氏題完了,即付與鳳娘。
又措一幅五子圖,是窦燕山五娃的故事。
隻因燕娘許與宮家,女婿名喚宮芳,也題詩一首在圖上,暗藏“宮芳”二字。
題的是: 奪得燕山種,移來月裡芳。
蟾宮原不閉,有子落天香。
田氏題完了,即付與燕娘。
那燕娘是小女子的見識,就對田氏撒出嬌癡道:“姐姐為何是七子?我難道隻得五子?我與姐姐移換了罷。
”鳳娘道:“這不過是個畫意,怎的妹妹意認了真?日後便當真,有了五子也就好了。
”田氏道:“要換不難,隻因詩句将兩家女婿名氏各各暗藏在内,難以移換。
可喜文理俱是相通的,便移換了罷。
”那燕娘這些光景,都是父母姑息了,所以有此癡态。
不在話下。
田氏别去,姐妹二人各将兩圖用心刺繡,不多幾日,竟已繡成。
繡成之時,天光已暝,兩姐妹就将繡棚拿了去到田氏房中與母親看。
田氏叫丫鬟上了燈,看過了鳳娘所繡的五子圖,随即去看燕娘的七子圖,見都繡得好,十分稱贊。
隻見丫頭鬟送茶進房來,燕娘即去取茶一杯,送與田氏。
不料将衣袖一拂,把一盞滿燈油潑在繡圖上面。
慌忙再将燈來看時,那繡圖竟污透了。
氣得燕娘面如土色,大家不悅。
田氏隻得裝了笑臉,對燕娘道:“日前移換繡圖,原是林家的詩句,上有林氏兩字,我原要描寫過的。
如今不須煩惱,我明日再描一幅,你可繡過了便是。
”燕娘方才氣平,同阿姐拿了繡棚回房,隻是郁郁不樂。
次日,田氏果然再描一幅,内中詩句“芳香繞畫堂”原有芳字,如今将“繡成林氏譜”這一句,改了宮氏譜,暗藏宮芳名氏,倒覺比前換得更好了。
正是: 閨門針線多名手,惜不開科考女工。
不幾時,林家來娶鳳娘。
逄年與田氏将妝奁整備得豐豐盛盛,嫁出了門。
光陰易度,倏忽六年,鳳娘連肩生下三女,長女名喚錦雲,次女名喚彩雲,幼女名喚奇雲,皆雇乳母撫養,愛惜如珍。
一日,林蘭見錦雲與彩雲在膝,奇雲在抱,對鳳娘道:“我福州風俗,多道收女妨子,溺死者多。
偏我見了女兒倍加愛惜。
”鳳娘道:“這也過些,我想起來,莫說是自家女兒一時不忍,便是日後長成了,女兒有許多溫柔體貼。
父母的痛癢,兒子媳婦哪裡得知,倒是女兒在旁,不時知寒知熱。
曾見住我家門屋的鄰人,父母雙雙有病,他兒子媳婦雖好,兩個老家見了子媳,隻是生生疏疏的,多少不便。
飲食之間,要鹹偏淡,要熱偏寒。
老人家說了兩句,子媳便覺苦惱,老人家愈加氣盈。
後來接兩個外嫁女兒回來,擔茶送飯,饑餓寒溫,事事悉體,那老人家的病竟好了。
”林蘭道:“正是。
我那門前對鄰,有一家姓史,生下一男三女。
兒子七歲時,便請先生,教得他滿腹文章。
後來終日在朋友家中,結詩社,做神會,說大話,講豪俠,飲酒下棋,把爹娘丢在一邊。
還有時引了許多朋友到家坐下,談天論地,笑人文理不通,诮人閨房短處。
那老人家央人買辦東西,一個當廚,一個燒火,兒子在外邊安然陪客。
娶了一個媳婦,時常要激聒公婆,一年十二個月,倒有十個月住在娘家。
後來兒子因功名不就,聞說外邊好做事業,就跑了出去。
到得爹娘老病臨終,俱虧三個女兒服侍送老。
那大女兒叫丈夫去遠處尋了兄弟回來出殡,到過五朝七日,就說道:‘某總督在浙江候我,某按台在南京請我。
’一溜兒又往别處去了。
又虧得三個女兒,年年清明拜茔,歲歲蘭盆施食。
這樣看起來,女兒是好的。
”說完,隻見逄家的義婦走進房來,說道:“我家老爹接鳳娘回去。
宮家來娶燕娘,明日有盤來,燕娘開額發嫁妝,故此老爹打發轎子在外,兼請林姑夫,明日早來些。
”鳳娘聽了,即時收拾些随身衣飾,帶了三個女兒,半晌時已到逄家。
滿門歡接,自不必言。
那燕娘看見鳳姐的連肩三女,心中不悅,想道:“這樣東西,姐姐隻管養的她做恁?好沒主意。
看
向來鳳、燕二女也常常聽田氏教書,隻因逄年與田氏恐怕女子識了字,未免傷春悲秋,吟風詠月,有許多的煩惱尋出,以故始終不肯教兩女識一個字兒。
田氏如今将兩幅素絹各上了繡棚,先描了幅七子圖,是郭子儀七賢的故事,隻因鳳娘許與林家,女婿名喚林蘭,就題詩一首在圖上,暗藏“林蘭”二字。
題的是: 七茔芝蘭秀,芳香繞畫堂。
繡成林氏譜,願學郭家郎。
田氏題完了,即付與鳳娘。
又措一幅五子圖,是窦燕山五娃的故事。
隻因燕娘許與宮家,女婿名喚宮芳,也題詩一首在圖上,暗藏“宮芳”二字。
題的是: 奪得燕山種,移來月裡芳。
蟾宮原不閉,有子落天香。
田氏題完了,即付與燕娘。
那燕娘是小女子的見識,就對田氏撒出嬌癡道:“姐姐為何是七子?我難道隻得五子?我與姐姐移換了罷。
”鳳娘道:“這不過是個畫意,怎的妹妹意認了真?日後便當真,有了五子也就好了。
”田氏道:“要換不難,隻因詩句将兩家女婿名氏各各暗藏在内,難以移換。
可喜文理俱是相通的,便移換了罷。
”那燕娘這些光景,都是父母姑息了,所以有此癡态。
不在話下。
田氏别去,姐妹二人各将兩圖用心刺繡,不多幾日,竟已繡成。
繡成之時,天光已暝,兩姐妹就将繡棚拿了去到田氏房中與母親看。
田氏叫丫鬟上了燈,看過了鳳娘所繡的五子圖,随即去看燕娘的七子圖,見都繡得好,十分稱贊。
隻見丫頭鬟送茶進房來,燕娘即去取茶一杯,送與田氏。
不料将衣袖一拂,把一盞滿燈油潑在繡圖上面。
慌忙再将燈來看時,那繡圖竟污透了。
氣得燕娘面如土色,大家不悅。
田氏隻得裝了笑臉,對燕娘道:“日前移換繡圖,原是林家的詩句,上有林氏兩字,我原要描寫過的。
如今不須煩惱,我明日再描一幅,你可繡過了便是。
”燕娘方才氣平,同阿姐拿了繡棚回房,隻是郁郁不樂。
次日,田氏果然再描一幅,内中詩句“芳香繞畫堂”原有芳字,如今将“繡成林氏譜”這一句,改了宮氏譜,暗藏宮芳名氏,倒覺比前換得更好了。
正是: 閨門針線多名手,惜不開科考女工。
不幾時,林家來娶鳳娘。
逄年與田氏将妝奁整備得豐豐盛盛,嫁出了門。
光陰易度,倏忽六年,鳳娘連肩生下三女,長女名喚錦雲,次女名喚彩雲,幼女名喚奇雲,皆雇乳母撫養,愛惜如珍。
一日,林蘭見錦雲與彩雲在膝,奇雲在抱,對鳳娘道:“我福州風俗,多道收女妨子,溺死者多。
偏我見了女兒倍加愛惜。
”鳳娘道:“這也過些,我想起來,莫說是自家女兒一時不忍,便是日後長成了,女兒有許多溫柔體貼。
父母的痛癢,兒子媳婦哪裡得知,倒是女兒在旁,不時知寒知熱。
曾見住我家門屋的鄰人,父母雙雙有病,他兒子媳婦雖好,兩個老家見了子媳,隻是生生疏疏的,多少不便。
飲食之間,要鹹偏淡,要熱偏寒。
老人家說了兩句,子媳便覺苦惱,老人家愈加氣盈。
後來接兩個外嫁女兒回來,擔茶送飯,饑餓寒溫,事事悉體,那老人家的病竟好了。
”林蘭道:“正是。
我那門前對鄰,有一家姓史,生下一男三女。
兒子七歲時,便請先生,教得他滿腹文章。
後來終日在朋友家中,結詩社,做神會,說大話,講豪俠,飲酒下棋,把爹娘丢在一邊。
還有時引了許多朋友到家坐下,談天論地,笑人文理不通,诮人閨房短處。
那老人家央人買辦東西,一個當廚,一個燒火,兒子在外邊安然陪客。
娶了一個媳婦,時常要激聒公婆,一年十二個月,倒有十個月住在娘家。
後來兒子因功名不就,聞說外邊好做事業,就跑了出去。
到得爹娘老病臨終,俱虧三個女兒服侍送老。
那大女兒叫丈夫去遠處尋了兄弟回來出殡,到過五朝七日,就說道:‘某總督在浙江候我,某按台在南京請我。
’一溜兒又往别處去了。
又虧得三個女兒,年年清明拜茔,歲歲蘭盆施食。
這樣看起來,女兒是好的。
”說完,隻見逄家的義婦走進房來,說道:“我家老爹接鳳娘回去。
宮家來娶燕娘,明日有盤來,燕娘開額發嫁妝,故此老爹打發轎子在外,兼請林姑夫,明日早來些。
”鳳娘聽了,即時收拾些随身衣飾,帶了三個女兒,半晌時已到逄家。
滿門歡接,自不必言。
那燕娘看見鳳姐的連肩三女,心中不悅,想道:“這樣東西,姐姐隻管養的她做恁?好沒主意。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