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恨前仇糾黨雪恥 苦讀書獨立登科
關燈
小
中
大
款待衆人。
酒至半酣,天表道:“我與小龐仇深切齒,明日你們随我入城守在我家門首,看他出來著實打他一頓,我才少息其恥。
”衆人滿口應諾。
次早,天表領衆人來到城中,又去尋那賣肉的王八、殺狗的朱七、賣俏的顧阿祖,皆是無徒光棍。
朱七道:“既有此事,須多邀人日夜把守。
”天表道:“我昨日在南莊帶五六十人在此,今欲借重三位為統領。
”就取出三封銀送與三人。
朱七就挺身如報父仇,派三十人管大門,又派三十人管園門。
排列已完,天表趨進家中。
聽得書聲,天表心生一計誘他出門,就走到書房。
見了文英,兩人坐下,天表道:“今日是迎城隍會,我進城來一路真正好看,特來約你去看。
”文英道:“侄願閉門讀書,不喜路途挨擠,不敢相陪。
”天表見哄不出,隻得到夫人裡邊去了。
文英館中一個小□名阿王,他偶然出門,見四下俱是人排著,悄悄來說。
文英想道:“莫非這奸棍要來害我?”又見秋香來說道:“我在月台上,望見園門外排三十馀人,不知何故?” 文英大驚,急入内廂,把前後門之故與小姐說了,便道:“定是天表要來害我,我今遠遁幾時,待秋闱得意,他自然順從。
若隻□庭不出,萬一夜間捱入,其奸謀來侍。
我想王年伯現今告假在家,滿城皆畏懼他,不如修書一函達他。
”遂舉筆寫道: 旬馀不及走候,鄙衷負歉。
茲有奸棍劉天表毒如蛇□,聚集六十馀兇,把持前後門來害小侄。
恐黑夜潛竄入内,便堕其術中矣!敢求年伯尊輿黃蓋并盛,使三四人來到妻家,小侄閃身而出,庶可免此厄耳。
特此走懇王老年伯大人尊前。
寫完即忙對園喚人持去。
文英把衣服書籍收拾了,進與小姐相見。
小姐含淚不舍,文英道:“我今一去,那光棍自掃興而退,日後我偶來仍可相親,隻是權作躲避之策。
”忽見一人步入,文英伸頭一望,卻是轎傘到了。
忙與小姐揮淚作别,趨走出來,将書籍衣包放在轎内,文英便入轎坐下。
轎前黃蓋,轎旁家人随行,擡出大門而去。
那班奸棍曉得是本城王鄉宦,眼睜睜不敢動手。
再說天表坐了半日,又到書房來尋文英,卻是鎖扣。
進門一問,并不見蹤影。
慌忙趕出門首問那些人道:“你們守了多時,曾見一後生溜出麽?”衆人道:“但見王鄉宦擡進擡出,何曾見是後生?”天表道:“畢竟這乖賊放走了,你們且散去,隻是空勞衆位。
” 那文英坐了轎,來見年伯,王鄉宦正色道:“年侄前程萬裡,怎把身置在險地,況秋闱在迩,尤宜刻志攻書。
”文英緻謝道:“若非年伯雅愛,幾為棍徒所辱。
”話畢就回家,見母将前事一說,母親大驚。
文英道:“科場在迩,欲把經書時文二三場之類,預為溫習,隻是沒有幽靜之處。
忽聞得張、任二友俱有科舉,在一個古寺内肄業,我不若往昭二人,同他們作伴。
”便尋到古寺内,見垂楊清溪,果是個幽靜寺院。
有唐詩一律為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惟有鐘磬音。
文英便往房頭訪問,長老随指引張、任書房之内見了張、任。
即将伴讀之事與張、任一說,張、任應承。
文英遂回家,喚家僮挑了行李并衣服書籍即刻挑來,三人切磋琢磨。
你看天表見文英一去,便對夫人道:“文英前日同我到江陰去,我把幾個筆畫多的字問他,就不認得,還去進什麽場?”夫人道:“他吟詩作賦,俱是來得。
”天表道:“如今世上人誰不曉得做幾句打油詩,這折油詩能騙别事,難道舉人進士也是騙得來的?如今把侄女另覓佳婿,不然那舊病又要發了。
”夫人聽說,與他争鬧,放聲大哭。
他隻得仍回莊。
自此文英一月一回與小姐一會,其馀在寺中苦讀。
俄而冬盡秋來,又是一年光景。
與試官已到,初六日進□。
到了頭場,文英喜得題目湊手,七篇文字盡皆稱意。
二場、三場,無不中式。
過了十五,文英與張、任各寫出闱牍,互相贊誦。
候至出榜,文英果中第二名,張子将中在二十名,唯有任伯衢落在副榜第一名。
文英歡喜之極,那些親友莫不□送賀信,登門求見,真個一時榮耀。
文英吃過鹿鳴宴,迎将回來。
比那案省進學更加百倍。
拜了祖宗母親,次早便去拜夫人并見小姐。
你道房師是誰?原來就是上元縣知縣趙公。
因他是詩經都好,文英也習詩。
進見之時,再三緻謝。
趙公笑道:“當日進學是我超拔,今又是我首薦,終久在我門下做門生。
”文英别了趙公,便去謝大座師,會諸同伴。
趙公便将旗杆牌匾吹打送來。
文英著人把旗杆豎起,牌匾高懸。
來往之人看了,誰不欽敬?天表再敢糾黨毒害文英嗎?恐未必然。
不知春試更得聯捷否?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 天表高高興興費了數兩銀子,糾集無數棍徒,卒不能少害文某一場,沒趣而散。
文英乃能介然獨立,一舉登科,後又幸叨鼎甲,自不足以撓之也。
鬧花叢卷之三終
酒至半酣,天表道:“我與小龐仇深切齒,明日你們随我入城守在我家門首,看他出來著實打他一頓,我才少息其恥。
”衆人滿口應諾。
次早,天表領衆人來到城中,又去尋那賣肉的王八、殺狗的朱七、賣俏的顧阿祖,皆是無徒光棍。
朱七道:“既有此事,須多邀人日夜把守。
”天表道:“我昨日在南莊帶五六十人在此,今欲借重三位為統領。
”就取出三封銀送與三人。
朱七就挺身如報父仇,派三十人管大門,又派三十人管園門。
排列已完,天表趨進家中。
聽得書聲,天表心生一計誘他出門,就走到書房。
見了文英,兩人坐下,天表道:“今日是迎城隍會,我進城來一路真正好看,特來約你去看。
”文英道:“侄願閉門讀書,不喜路途挨擠,不敢相陪。
”天表見哄不出,隻得到夫人裡邊去了。
文英館中一個小□名阿王,他偶然出門,見四下俱是人排著,悄悄來說。
文英想道:“莫非這奸棍要來害我?”又見秋香來說道:“我在月台上,望見園門外排三十馀人,不知何故?” 文英大驚,急入内廂,把前後門之故與小姐說了,便道:“定是天表要來害我,我今遠遁幾時,待秋闱得意,他自然順從。
若隻□庭不出,萬一夜間捱入,其奸謀來侍。
我想王年伯現今告假在家,滿城皆畏懼他,不如修書一函達他。
”遂舉筆寫道: 旬馀不及走候,鄙衷負歉。
茲有奸棍劉天表毒如蛇□,聚集六十馀兇,把持前後門來害小侄。
恐黑夜潛竄入内,便堕其術中矣!敢求年伯尊輿黃蓋并盛,使三四人來到妻家,小侄閃身而出,庶可免此厄耳。
特此走懇王老年伯大人尊前。
寫完即忙對園喚人持去。
文英把衣服書籍收拾了,進與小姐相見。
小姐含淚不舍,文英道:“我今一去,那光棍自掃興而退,日後我偶來仍可相親,隻是權作躲避之策。
”忽見一人步入,文英伸頭一望,卻是轎傘到了。
忙與小姐揮淚作别,趨走出來,将書籍衣包放在轎内,文英便入轎坐下。
轎前黃蓋,轎旁家人随行,擡出大門而去。
那班奸棍曉得是本城王鄉宦,眼睜睜不敢動手。
再說天表坐了半日,又到書房來尋文英,卻是鎖扣。
進門一問,并不見蹤影。
慌忙趕出門首問那些人道:“你們守了多時,曾見一後生溜出麽?”衆人道:“但見王鄉宦擡進擡出,何曾見是後生?”天表道:“畢竟這乖賊放走了,你們且散去,隻是空勞衆位。
” 那文英坐了轎,來見年伯,王鄉宦正色道:“年侄前程萬裡,怎把身置在險地,況秋闱在迩,尤宜刻志攻書。
”文英緻謝道:“若非年伯雅愛,幾為棍徒所辱。
”話畢就回家,見母将前事一說,母親大驚。
文英道:“科場在迩,欲把經書時文二三場之類,預為溫習,隻是沒有幽靜之處。
忽聞得張、任二友俱有科舉,在一個古寺内肄業,我不若往昭二人,同他們作伴。
”便尋到古寺内,見垂楊清溪,果是個幽靜寺院。
有唐詩一律為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籁此俱寂,惟有鐘磬音。
文英便往房頭訪問,長老随指引張、任書房之内見了張、任。
即将伴讀之事與張、任一說,張、任應承。
文英遂回家,喚家僮挑了行李并衣服書籍即刻挑來,三人切磋琢磨。
你看天表見文英一去,便對夫人道:“文英前日同我到江陰去,我把幾個筆畫多的字問他,就不認得,還去進什麽場?”夫人道:“他吟詩作賦,俱是來得。
”天表道:“如今世上人誰不曉得做幾句打油詩,這折油詩能騙别事,難道舉人進士也是騙得來的?如今把侄女另覓佳婿,不然那舊病又要發了。
”夫人聽說,與他争鬧,放聲大哭。
他隻得仍回莊。
自此文英一月一回與小姐一會,其馀在寺中苦讀。
俄而冬盡秋來,又是一年光景。
與試官已到,初六日進□。
到了頭場,文英喜得題目湊手,七篇文字盡皆稱意。
二場、三場,無不中式。
過了十五,文英與張、任各寫出闱牍,互相贊誦。
候至出榜,文英果中第二名,張子将中在二十名,唯有任伯衢落在副榜第一名。
文英歡喜之極,那些親友莫不□送賀信,登門求見,真個一時榮耀。
文英吃過鹿鳴宴,迎将回來。
比那案省進學更加百倍。
拜了祖宗母親,次早便去拜夫人并見小姐。
你道房師是誰?原來就是上元縣知縣趙公。
因他是詩經都好,文英也習詩。
進見之時,再三緻謝。
趙公笑道:“當日進學是我超拔,今又是我首薦,終久在我門下做門生。
”文英别了趙公,便去謝大座師,會諸同伴。
趙公便将旗杆牌匾吹打送來。
文英著人把旗杆豎起,牌匾高懸。
來往之人看了,誰不欽敬?天表再敢糾黨毒害文英嗎?恐未必然。
不知春試更得聯捷否?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 天表高高興興費了數兩銀子,糾集無數棍徒,卒不能少害文某一場,沒趣而散。
文英乃能介然獨立,一舉登科,後又幸叨鼎甲,自不足以撓之也。
鬧花叢卷之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