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明青選:說施銀戶限,幻去玉連環

關燈
彥吃了一驚道:“我所帶之數,他何由知之?必是不凡之人。

    ”問道:“師父将飲幾何,才可緻醉?”道士說:“飲雖百鬥,尚未得,醉。

    ”明彥道:“弟子身邊所帶,不足供師父之醉,奈何!”道士說:“不妨,我自能緻之。

    ” 那道士将桌上噓一口氣,忽然水陸備陳,清酤數甕。

    明彥看了,吃了一驚,心中想道:“這師父果然不凡。

    ”愈加欽重,執弟子之禮甚謹。

    那道士哪裡睬他?也不叫他吃些,隻是自己大嚼。

    不上一杯茶時,桌上菜蔬,甕中美酒,盡數吃完,不留絲毫,徑往外走。

     明彥一把扯住,道:“師父哪裡去?挈帶弟子一挈帶。

    ”道士說:“你自去尋什麼管朗生去,隻管來纏我,可不誤你的前程?”明彥隻是扯住不放道:“師父既有此妙術,畢竟與管師父定是同道中人,萬乞師父掣帶同行,尋管師父所在,就是師父莫大功德。

    ” 原來那道士就是管朗生,隻不蛻破,特特妝模做樣,試他的念頭誠也不誠。

    那道士見他果然出于至誠,便道:“我雖不認得什麼管朗生,你既要尋他,可跟我去,須得一年工夫,或可尋着。

    你若性急,請自回去。

    ” 明彥道:“尋師訪道,何論年月,但憑師父指引。

    ”道士說:“今先與你說過,倘或一年找不着,你卻不要埋怨我。

    ”明彥道:“就是再多幾年,總不埋怨着師父。

    ”道士說:“這等,便可随行。

    ”明彥見道士應允,不勝歡喜,将身邊五百文還了酒錢,隻見道士所執拂塵失落在桌上,明彥搦在手中,随了道士出門去。

     那道士行步如飛,哪裡跟的上?行不了十餘裡,轉一山彎,忽然不見了道士。

     天色已晚,前後又無人家,明彥一步一跌,趕上前路找道士,哪裡見些影兒?走得址中已餓,足力又疲,遠遠望見山頭上有一小廟,明彥隻得爬上山去,推開廟門,蹲坐一會。

    約有二更天了,隻聽得四山虎嘯猿啼,鬼嚎神哭,孤身甚是恐惶。

     道士還要他堅忍性情,又變出些可畏可驚之事曆試他,忽來敲門。

    明彥聽得似道士聲音,不勝歡喜,連忙開門,隻見一隻老虎,張牙舞爪,跳進門來,唬得魂不附體。

     蕭然變魂,暮夜黯如幽隐。

    聽風驅萬樹,猛咆哮近身。

    舞利爪如擲刀,排鋼牙便似那列戟,癫狂驚殺人。

    縱做朱亥圈中也,怎當他那金睛怒逞。

    瘦弱書生,恐這樣形軀不入唇。

     明彥一時無計可施,隻得躲在廟門後,卻有一根門闩,将來抵擋它,卻被那孽畜一日銜去,丢在山下去了。

    明彥又無别物可敵,隻有道士拂塵在手,那孽畜趕将過來,明彥隻将拂塵一拂,那孽畜便垂酋搖尾而去。

    明彥道:“這道士真有些神奇,難道這一個拂塵兒,大蟲都怕他的?” 說也不信,正在贊歎之際,隻見一陣狂風,一個黑臉獠牙的跳進來。

    明彥道:“苦也。

    這番性命怎生留得住!”飄零力盡,經句冁靷。

    奔波苦楚,黑鬼侮行塵。

    道是張飛現形,這壁廂卻不是尉遲公,從今再聞這些猙獰行徑。

    不念歧路,馬足伶仃。

    莫纏他天涯吊影身。

     明彥左顧右盼,無有安頓之處,隻得躲在神像背後,口中叫:“神明救我一命,日後倘有發迹之時,決當捐金造廟!”那黑鬼哪裡肯饒他,直奔到神像之後來擒明彥。

    叫彥死命掙定,也把拂塵一拂,那黑鬼酥酥的放了他,嘿嘿而去。

     明彥自此之後,信服道士如神明一般。

    亂了一夜,看看天亮,出了廟門,冉去尋那道士。

    又翻了幾個山頭,望見竹林甚是茂盛,内有大石一塊,明彥就在石上一坐,身體困倦,不覺的昏昏睡了去。

     那石頭卻也作怪的緊,突的一動,把明彥翻倒在地。

    明彥驚醒,石頭不見,卻見那道士端坐在那石塊上。

    明彥見了!不勝歡喜。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倒身就拜。

    那道士動也不動。

    明彥将夜來苦楚,細細說了一番,道士哈哈大笑,道:“好也!我叫你不要跟來,如今受這許多苦楚,着什麼要緊!”明彥道:“隻要師父找着管師父,便再受些苦,也是情願。

    ” 道士看他誠心可嘉,便直對他說:“你要尋甚麼管朗生,一百年也找不着,你便将我權當當管朗生何如?” 明彥已悟其意,叉複拜懇道:“弟子願悉心受教。

    ”道士從從容容身邊取出一小囊來,囊中有書數頁,遞與明彥,明彥跪而受領,喜出望外。

     道士說:“我身如野鶴,來去無常,此後不必蹤迹于我,但将此書尋一僻靜所在細細玩讨,自有效驗。

    日後另有相見之期,不可忘卻了這拂塵兒。

    ”言畢,化一道清風而去。

    明彥望空又拜,拜畢,尋路而行。

     行不數裡,有一小庵,庵中隻得一個老僧,甚是清淨。

    明彥向老僧借住,将此書細玩。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