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明青選:說施銀戶限,幻去玉連環

關燈
篆圖秘授長生訣,鉛汞經營出世術。

     奉使蟾賒誣帝子,還攜環佩證仙徒。

     清風兩袖知何處,玄鶴翩翩去紫都。

     世間拘儒,每每說起怪幻之事,便掩耳以為不經之談,不知古來劍客飛仙,若昆侖奴、妙手空空兒之流,何代無之?但其間或為人抱負不平,或為人成全好事,純是一團俠氣激發,卻于自己沒一些利欲,故垂名千古。

    若徒挾着幻數,去掠人财物,這終是落了邪魔外道。

    然據他那術數演起來,亦自新人耳目。

     就如嘉靖年間,有一個大金吾,姓陸名炳,名重當朝,富堪敵國;豔妾名姬,如翠屏森立,好似唐朝郭令公一樣。

    時逢中秋佳節,排列筵宴,那金吾在庭前玩月,挾着姬妾們,吹彈歌舞,且是熱鬧。

     忽見一個力士,頭戴金盔,身穿金甲,從空而下,突立庭前。

    那金吾吃了一驚,暗想道:“這所在都是高牆峻宇,且外宅營兵四下巡守,此人如何得到這裡?” 便立起身來,延之上座,欠身問道:“力士能飲乎?”答道:“我非為飲而來。

    ”金吾道:“莫非欲得我侍妾,如昆侖故事乎?我處姬妾頗多,但恁尊意擇之而去。

    ”力士搖首道:“非也!”金吾道:“既非為此,明明是來代人行刺了,我陸炳亦是個好漢,并不怕死,隻要說個明白,可取我首級去!”力士又搖着頭道:“非也!”金吾道:“既非為此數件,突然到此,有何貴幹?”力士道:“我隻要你那一顆合浦珠。

    ” 金吾想道:“向日李總兵曾送我一珠,也叫道什麼合浦珠,但我并不把這珠放在心上,憑侍妾們拿去,不知落于何人之手。

    ”那些侍妾們齊道:“珠到各人所蓄頗多,但不知怎樣叫做合浦珠,叫我們那裡去查來?”那力士便向袖中摸出一顆來+道:“照此顆一樣的。

    ” 侍妾們一齊向前争看,内有一妾道:“這珠卻在我處。

    ”那妾徑去取來遞與金吾,金吾遞與力士,力士不勝歡喜,把手拱一拱作謝,便化一道彩雲而去,豈不奇絕! 如今還有個奇聞,是當今秀士,姓明名彥,字青選,四川眉州人。

    自幼父母雙亡,為人天資穎悟,胸中盡自淵博,但一味仗義任俠,放浪不羁,遂緻家業罄盡,無所倚賴。

    好為左慈、新垣平之術,隻恨生不同時,無從北面受教。

     聞得嶽州地方有個異人,姓管名弢,字期生,精于遁煉之法。

    明彥想慕此人,收拾些行囊,獨自一個措船到嶽州。

    那管弢蹤迹不定,出沒無常,明彥尋訪半年有餘,并沒下落,心下昏悶,無處消遺,聞洞庭湖邊有嶽陽樓,乃呂純陽三醉之所,前去登眺一回。

    隻見滿目江景,甚是可人,遂題詩于壁: 楚水滇池萬裡遊,輕舟重喜過巴丘。

     千家樹色浮山郭,七月濤聲入郡樓。

     寺裡池亭多舊主,闊中杖履若同遊。

     曾聞此地三過客,江月湖煙绾别愁。

     賦畢下樓,趁步行了數裡,腹中覺有些饑渴,一路都是荒郊僻野,哪得酒食買吃。

    又行數裡,遠遠望見一茂林中,走出一童子來,手巾攜着一個籃兒,裡頭到有些酒肉在内。

     明彥向前,欲與童子買些,那童子決然不肯,明彥道:“你既然不肯賣,可有買處麼?”童子指着道:“隻這山前,便有酒家,何不去買些吃?”明彥聽說大喜,急急轉過山後。

    隻見桃紅柳綠,鬧簇簇一村人煙,内有一家,飄飄搖搖挂着酒簾。

    正是: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明彥徑到酒家坐定,叫拿酒來,那酒保燙了一壺酒,排上許多肴馔。

    明彥心中想道:“身邊所帶不過五百文,還要借此盤纏尋師訪友,倘若都吃完了,回到下處把些什麼來度日?不吃又饑餓難忍。

    ” 正在躊躇之際,忽有一個道士,頭戴方竹冠,身穿百枘衣,手中執着拂塵,也不與明彥拱手,徑到前席坐定,明彥怪他倨傲,也不睬他,隻是自斟自飲。

     那道士倒忍耐不定,問道:“你這客官,是哪裡人?”明彥道:“我四川眉州人也。

    ”道士說:“來此何幹?”明彥道:“尋師訪友。

    ”道一說:“誰是稱師父?”明彥道: “當今異人管朗生。

    ”道士說:“什麼管朗生?”明彥道:“管師父之名,四方景慕,你是本地人,倒不知道,也枉為一世人。

    ”道士哈哈大笑,道:“你不曾見異人的面,故隻曉得個管朗生。

    ” 明彥聽他說話,倒有些古怪,心中想道:“當日張子房圯上遇老人進履,老人說:‘孺子可教。

    ’便授以黃石秘書,子房習之,遂定天下。

    俗語說得好:‘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這個道士倒也不要輕慢他。

    ” 遂悚然起立,把盞相敬道:“願師父一醉。

    ”道士說:“我知你身邊所帶不過五百文,何足醉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