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陰寶卷

關燈
深,汝若不食人不殺,無人買殺無人飼,不要妄言禽獸吃世人,人生百歲春秋度,啖食骨肉可堆坵,一一細算業深深,條條怨恨皆難平,莫謂一時吃彼是應該,他日人食汝,依樣怨你沖天台。

     是故勸人度陰度畜靈,首先須戒殺,仁者不殺存天德,今時世界多陰晦,最多畜牲魂,深仇怨怒廣結聚,形成氣數造戰殺,其怨深深既難平,又再殺生仇繼增,豈能來日不懼殺劫臨此身? 道禮金仙降 度陰先度淫,淫穢晦清甯,世間淫穢重,陰淫之氣,教人昧性靈,陽氣若盡,世道日衰,天地造化就重新。

     觀乎斯時天地間,淫穢之氣重不可形,此淫陰之氣流行世間,将教人靈性不明,而且綱常不振,人人沈迷昏昧,則百業不興,且人多疾病,天道諱淫,原理此陰氣靡爛人心,甚易教人毀壞志氣,不從事善業而多造惡端,必常感兇煞亦助波興瀾,擾亂世間,神明遠避,人多不安。

     故度陰即度淫也,天地交而無淫,則天清地甯,萬物生而不停,若是天地交淫,則霪晦之氣,必教萬物不興,人活于天地間,若氣數不清,亦将血氣脈絡不暢行,甚至性靈昏昧神不明,終至昏沈萎靡事業不興,若有人于此世道中,複不遵三綱五常,毀壞天綱而不從正道,勸立善業,感召天地正氣與神明,又再男女交淫不清,必至身罹淫穢而陰氣沈沈,筋骨不伸,百駭痛疼,髒腑亦多病萦,如此皆陰氣纏身也。

    若知先戒乎淫,則可保乎肉身,若知此理,速行善立德,性靈不昧,正氣能養,一世乃可圖成,終身之後,亦不慮地獄吟呻。

     且陰穢淫邪,最喜弄人,若有男女淫亂敗行,淫穢即附彼身,祟惑心神,教彼更加昏迷,而奪精神陽氣,教人事事不成,常見正義之士,守禮不亂,精神奕奕,百病不敢攻其身,即是善養浩然正氣而不近邪穢,不召陰氣,所以緻然也。

     願能知此理者,常守此理,莫犯乎淫,莫感乎陰,常行善立德,集天地正氣于一身,則血氣暢行而百駭身輕,耳目聰明,神靈清淨,一生安樂可得,神仙不死更是可冀。

     道智金仙降 酒為陰精所聚,陰極生陽,故飲之能壯陽,但卻召陰,故好貪杯中物者,人稱之為酒「鬼」而不稱「仙」,鬼者陰也,仙則陽,戒酒以度陰,百邪不侵,若飲酒而集陰,百穢附形,必多兇厄殃災,酒後亂性,多為陰穢昧壞性靈使神智不清所緻。

    是故智者戒酒而不亂其性。

     道義金仙降 豪氣千雲,義氣參天,意氣卻損神而傷肝,真陽太和經常養之,能養肝氣和肺氣,仁義之士肝肺和調,金木相交,心胸豁朗,反之則郁燥悶,故不生意氣而常敦和氣,常參義氣,皆能奪造化而聚陽氣,諸陰自度而安樂身輕。

     意屬脾土,意和土生,脾胃健全,營養調衛,每多身廣體胖而和善待人,熱誠可炙,此即度化諸陰而養純陽之明征驗證地。

     故度陰之士,先度己身心之痹氣意氣,而以和善之陽氣熱誠,度人之郁悶愁憂,尖酸刻薄之陰氣,則長養天地正義之陽氣矣。

     道信金仙降 失言招詈,剛陽不立,亦生陰霾,故守信者,無失信于人,不招怨詈,不招陰氣也。

    守信之人,誠信不息,一陽獨赫,常行天道于世間,四端統兼而不失,故多信于人,則多得衆人之陽氣以孚之,是以得衆望者,陽氣多盛。

    蓋彼先誠信于天道,而守之不悖,行之不息,言行無失,取信之于天地,必亦征信于世人,故多衆望,而召諸陽氣,度化群陰。

     修士度陰,且先修信道,以信立本,而于天地間,集正氣養太和,自無陰氣,身心安樂,天地亦清甯矣。

    自身無失其道,世人多喜從其善德,則一人行之,天下則之,「信」之聖道成矣。

     道信金仙降 善德為陽,惡業為陰,行善者得陽,為惡者招陰,度陰即去惡也,度陰即行善,己身行善,人人行善,天地氣數真陽來複,雖否極亦開泰來。

    仁義禮智信,五德五常持全行恒,得乎天道之真常,必是聖賢佛仙,殺盜淫妄酒五戒五陰,戒之無漏,持恒不逾,得乎自性之圓滿,必是純陽之道體。

    特願世人皆以道德度化群陰,立己立人,無求諸佛仙,無施以術法,鬼神綏甯,地獄自空,天地泰和,人間安樂,何有勝之于斯者乎? 故吾留一語于寶卷之末曰:「唯以道德,堪度群陰,餘諸萬法,意識妄行。

    」 太郝氏降 到此書成,唯未略甚多妙法,卻是開章即闡正宗。

    得其真旨,妙用自可無邊,萬法不教而自通,雖有術玄可以通陰,未如誠信以通神明,養性修心,自可感化諸陰,行善立德,自可消除邪氣,人者半陰半陽,鬼者全陰無陽,既生為人,已是半之為鬼,雖修道立德,行兼萬善,正氣常召天地,得複全陽而登仙,如此即度半鬼矣,推己而及他,由身而向外,則諸陰得度,天下歸善,地獄自空矣。

     度陰固度魂靈,首在度己,鬼畜不異,有緣得閱此卷,細體宗旨,常依正法,仁慈恻隐,方便為懷,愛己而及人,行久功深,自成仙神,不诏亦自升,逍遙安樂,永不染塵。

    今日著書到此已成,特留諸語,以示緣人。

     林氏佛堂關聖帝君降 聖示:此書系奉玉旨,命諸仙直接扶筆開着,此刻書成,吾即回天繳旨,無有多言,隻囑有緣得此寶卷,先會裡中真旨,依法而行,度己成人,鬼畜超生,證道歸真。

     木咤太子降 詩曰:今日到此慶書成賢乩不懈誠感神 特頒玉旨賜汝诏即刻随吾谒上真 地藏古佛降 靈示諸賢知之,雖已完成,内容含意頗深,非一般善信可以領會而力行,特盼多集靈驗之人間事實,羅列書中,以作參證,好讓衆生有可借鑒而知所實行也。

     度陰即度惡也,以善而止惡,即度陰歸陽矣。

    世間常有受諸陰幹擾而不安者,必是善氣之不敵,若多行善立德,而諸惡莫作,即可解之矣。

    否則雖求神問蔔亦未必能解纾也。

     度陰即度地獄也,人心善即造天堂,人心惡即造地獄,唯以善心而度惡心,即度地獄于無為之間矣。

     願人人皆存善心,願人人皆行善事,願人人不招陰苦,願人人永離地獄。

     明日歌 明日歌,明日歌, 茫茫世事急如梭, 古人戒莫待明日, 若到明日事轉多, 事轉多兮猶可原, 青春不再奈如何, 我今試作明日歌, 光陰似箭莫蹉跎, 歲月駛兮日如梭, 克己功夫當自磨, 君不見囊螢映雪誠足取, 又不見藏燈閉戶實堪誇, 我今歌罷明日歌, 君家還待明日磨。

     (勸世人不再猶豫,勿謂今日不修,而有來日,今年不修,而有來年,日月逝去,歲不我與,壽終正寝,悔之晚矣。

    ) 忏悔戒殺修成正果 從前有位許真君,年青時際,習文學武性喜打獵,常常拿着弓箭,到森林裡去打禽獸,有一天他登上很高的山嶺,走到山巒裡去找,忽見對面山岩,草堆卧着一大一小二隻梅花鹿,禽獸的心靈,是非常警覺,牠聽到聲音,警覺到侵襲的危險,站起來就逃,那隻小鹿呦呦呼叫,跟在後面跑,許真君那時緊張地搭上箭用力射出,正好射中跟在後面那隻小鹿,立刻跌倒,那隻大鹿發覺突然停止逃跑,回到小鹿身前去舔箭傷創口,許真君逞機又搭一箭,想射那隻大鹿,可是箭未發出,看到大鹿呦呦悲鳴,不停舔小鹿流出的鮮血,牠好似不顧任何危險,一心看護牠受傷的小鹿,這種舔犢情深形境,令人如何下得了手,許真君那時内心驟然忏悔,這是我的殘忍,為點口福行這殺孽,好似我泯滅天良,沒有一點仁心,他躊躇一歇雙手合什,仰起頭朝天忏悔,上帝,容我從此改過,不殺害生靈,遙見那隻大鹿身無箭傷,為怎麼也死,剖而檢視腹内肚腸斷了寸餘,牠為痛傷小鹿腸斷而死,許真君當場折斷弓箭,葬了二鹿,茹素修行,得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