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悔
關燈
小
中
大
聽故鄉的鶴鳴,還能聽得到嗎!”
劉琨擅長鄉緻人才,卻不善于安撫和駕禦。
一天之内雖然有幾千人前來投奔他,可是逃跑的也有這個數目,因此他終于沒有什麼建樹。
王平子剛從荊州下建康,丞相王導告訴大将軍王敦說:“不可再讓那個羌人到東邊來。
”因為王平子臉長得像羌人。
大将軍王敦起兵反,丞相王導兄弟到朝廷請罪。
武城侯周f特别擔憂王氏一家,剛進宮時,表情很憂慮。
王導招呼周f說:“我一家百口就拜托你了!”周f照直走過去,沒有回答。
進宮後,極力援救王導。
事情解決以後,周f極為高興,喝起酒來。
等到出宮,王氏一家仍然在門口。
周f說:“今年把亂臣賊子都消滅了,定會拿到像鬥大的金印挂在胳膊肘上。
”王敦攻陷石頭城後,問王導說:“周侯可以做三公嗎?”王導不回答。
又問:“可以做尚書令嗎?”王導又不回答。
王敦就說:“這樣,隻該殺了他罷了!”王導再次默不作聲。
等到周f被害後,王導才知道周f救過自己,他歎息說:“我不殺周侯,周侯卻是因為我而死,我在糊塗中辜負了這個人!” 王導和溫峤一起谒見晉明帝,明帝問溫峤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
溫峤還沒有回答,一會兒,王導說:“溫峤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
”王導就一一叙說晉宣王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并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文王晚年殺高貴鄉公的事。
晉明帝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皇位怎麼能長久呢!” 大将軍王敦在大庭廣衆中說:“周氏一族從來沒有人做過三公。
”有人回答說:“隻有周侯已經拿到五個籌碼領頭,卻不能取勝。
”王敦說:“我和周f在浴陽相會,初次見面,就能推心置腹。
隻是趕上世事亂紛紛,竟然落得這樣的結局!”于是為他流下淚來。
溫峤當初受司空劉瑤委派過江勸說晉元帝即帝位,他母親崔氏堅決阻止他走,溫峤不顧一切地走了。
一直到他顯貴以後,鄉裡的評論還是不能同意他的做法。
每當給他晉升官爵,都要由皇帝發布命令來說明。
庾亮想要起用周子南做官,周子南執意推辭,而且越來越堅決。
庾亮每次去拜訪周子南,庾亮從大門進來,周子南就從後門出去。
有一次庾亮一下子突然到來,周子南來不及躲開,就和庾亮面對面坐了一整天。
庾亮向周子南要飯吃,周子南拿出租茶淡飯,庾亮也吃得很香,特别高興;兩人談論世事,約定互相推薦,共同擔負起輔助國家的重任。
周子南出來做官後,升為将軍、郡守,卻不稱心。
夜半感慨地說:“大丈夫竟被庾元規出賣了!”一聲長歎,終于背瘡發作而死。
阮思曠信奉佛教,虔誠、信奉到了頂點。
大兒子尚未成年,忽然患了重病。
這個兒子既是自已特别喜愛和看重的,就為他祈請三寶,晝夜堅持不懈。
自認為信仰最虔誠能有所感應,必定得到保佑。
可是這個兒子到底也沒救過來。
于是就懷恨佛教,把命定論全都抛棄了。
桓溫回答簡文帝的問話,說得不很盡意。
廢黜海西公後,他應當親自申奏說明,便事先構思好幾百句話,陳說廢黜舊君、擁立新君的本意。
見到簡文帝後,簡文帝就淚流不止。
桓溫既憐憫又羞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桓溫躺在床上和他的親信說道:“做這種寂寂無聞的事,将會被文帝、景帝所恥笑。
”接着一下坐起來說:“既不能流芳百世,難道也不值得遺臭萬年嗎!” 太傅謝安在會稽坐船,纖夫拉着纖繩,有時慢,有時快,有時停下,有時等候;有時又不拉,由船任意飄蕩,撞着别人的船,碰着河岸,謝安從不喝斥、責備。
人們認為謝安常常不表示喜怒。
有一次給他哥哥鎮西将軍謝奕送葬回來,正趕上天晚了,雨又急,趕車的馭手都喝醉了,掌握不住車子。
謝安于是從車廂中拿下車往來捅馭手,聲色俱厲。
按道理水的本性是很沉靜、柔和的,可是一流入狹窄的地方就要奔騰激蕩,拿人之常情來和水相比,自然會懂得人逢險境,就沒有可能保持自己平和、純潔的性格。
簡文帝看見田裡的稻子,不認識,問是什麼草,近侍回答是稻子。
簡文帝回到宮裡,三天沒有出門,說:“哪裡有依靠它的末梢活命,而不識其根本的呢!” 車騎将軍桓沖在上明打獵。
東邊的信使到了,送來淮上大捷的消息。
桓沖對随從說:“謝家年輕人大敗賊寇!”于是就發病死了。
輿論認為這樣死勝過讓出揚州刺史到荊州去。
桓玄剛剛接到打敗荊州刺史殷仲堪的報告時,正在講解《論語》,講到下面一句:“富有和尊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能受用的。
”桓玄聽了,心情、臉色都很不好。
一天之内雖然有幾千人前來投奔他,可是逃跑的也有這個數目,因此他終于沒有什麼建樹。
王平子剛從荊州下建康,丞相王導告訴大将軍王敦說:“不可再讓那個羌人到東邊來。
”因為王平子臉長得像羌人。
大将軍王敦起兵反,丞相王導兄弟到朝廷請罪。
武城侯周f特别擔憂王氏一家,剛進宮時,表情很憂慮。
王導招呼周f說:“我一家百口就拜托你了!”周f照直走過去,沒有回答。
進宮後,極力援救王導。
事情解決以後,周f極為高興,喝起酒來。
等到出宮,王氏一家仍然在門口。
周f說:“今年把亂臣賊子都消滅了,定會拿到像鬥大的金印挂在胳膊肘上。
”王敦攻陷石頭城後,問王導說:“周侯可以做三公嗎?”王導不回答。
又問:“可以做尚書令嗎?”王導又不回答。
王敦就說:“這樣,隻該殺了他罷了!”王導再次默不作聲。
等到周f被害後,王導才知道周f救過自己,他歎息說:“我不殺周侯,周侯卻是因為我而死,我在糊塗中辜負了這個人!” 王導和溫峤一起谒見晉明帝,明帝問溫峤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
溫峤還沒有回答,一會兒,王導說:“溫峤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
”王導就一一叙說晉宣王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并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文王晚年殺高貴鄉公的事。
晉明帝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皇位怎麼能長久呢!” 大将軍王敦在大庭廣衆中說:“周氏一族從來沒有人做過三公。
”有人回答說:“隻有周侯已經拿到五個籌碼領頭,卻不能取勝。
”王敦說:“我和周f在浴陽相會,初次見面,就能推心置腹。
隻是趕上世事亂紛紛,竟然落得這樣的結局!”于是為他流下淚來。
溫峤當初受司空劉瑤委派過江勸說晉元帝即帝位,他母親崔氏堅決阻止他走,溫峤不顧一切地走了。
一直到他顯貴以後,鄉裡的評論還是不能同意他的做法。
每當給他晉升官爵,都要由皇帝發布命令來說明。
庾亮想要起用周子南做官,周子南執意推辭,而且越來越堅決。
庾亮每次去拜訪周子南,庾亮從大門進來,周子南就從後門出去。
有一次庾亮一下子突然到來,周子南來不及躲開,就和庾亮面對面坐了一整天。
庾亮向周子南要飯吃,周子南拿出租茶淡飯,庾亮也吃得很香,特别高興;兩人談論世事,約定互相推薦,共同擔負起輔助國家的重任。
周子南出來做官後,升為将軍、郡守,卻不稱心。
夜半感慨地說:“大丈夫竟被庾元規出賣了!”一聲長歎,終于背瘡發作而死。
阮思曠信奉佛教,虔誠、信奉到了頂點。
大兒子尚未成年,忽然患了重病。
這個兒子既是自已特别喜愛和看重的,就為他祈請三寶,晝夜堅持不懈。
自認為信仰最虔誠能有所感應,必定得到保佑。
可是這個兒子到底也沒救過來。
于是就懷恨佛教,把命定論全都抛棄了。
桓溫回答簡文帝的問話,說得不很盡意。
廢黜海西公後,他應當親自申奏說明,便事先構思好幾百句話,陳說廢黜舊君、擁立新君的本意。
見到簡文帝後,簡文帝就淚流不止。
桓溫既憐憫又羞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桓溫躺在床上和他的親信說道:“做這種寂寂無聞的事,将會被文帝、景帝所恥笑。
”接着一下坐起來說:“既不能流芳百世,難道也不值得遺臭萬年嗎!” 太傅謝安在會稽坐船,纖夫拉着纖繩,有時慢,有時快,有時停下,有時等候;有時又不拉,由船任意飄蕩,撞着别人的船,碰着河岸,謝安從不喝斥、責備。
人們認為謝安常常不表示喜怒。
有一次給他哥哥鎮西将軍謝奕送葬回來,正趕上天晚了,雨又急,趕車的馭手都喝醉了,掌握不住車子。
謝安于是從車廂中拿下車往來捅馭手,聲色俱厲。
按道理水的本性是很沉靜、柔和的,可是一流入狹窄的地方就要奔騰激蕩,拿人之常情來和水相比,自然會懂得人逢險境,就沒有可能保持自己平和、純潔的性格。
簡文帝看見田裡的稻子,不認識,問是什麼草,近侍回答是稻子。
簡文帝回到宮裡,三天沒有出門,說:“哪裡有依靠它的末梢活命,而不識其根本的呢!” 車騎将軍桓沖在上明打獵。
東邊的信使到了,送來淮上大捷的消息。
桓沖對随從說:“謝家年輕人大敗賊寇!”于是就發病死了。
輿論認為這樣死勝過讓出揚州刺史到荊州去。
桓玄剛剛接到打敗荊州刺史殷仲堪的報告時,正在講解《論語》,講到下面一句:“富有和尊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能受用的。
”桓玄聽了,心情、臉色都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