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蓺

關燈
彈棋始自魏宮内,用妝奁戲。

    文帝于此戲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

    有客自雲能,帝使為之。

    客箸葛巾角,低頭拂棋,妙踰于帝。

     陵雲台樓觀精巧,先稱平衆木輕重,然後造構,乃無锱铢相負揭。

    台雖高峻,常随風搖動,而終無傾倒之理。

    魏明帝登台,懼其勢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樓即頹壞。

    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韋仲将能書。

    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題之。

    既下,頭鬓皓然,因敕兒孫:“勿複學書。

    ” 鐘會是荀濟北從舅,二人情好不協。

    荀有寶劍,可直百萬,常在母鐘夫人許。

    會善書,學荀手迹,作書與母取劍,仍竊去不還。

    荀勖知是鐘而無由得也,思所以報之。

    後鐘兄弟以千萬起一宅,始成,甚精麗,未得移住。

    荀極善畫,乃潛往畫鐘門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狀貌如平生。

    二鐘入門,便大感恸,宅遂空廢。

     羊長和博學工書,能騎射,善圍棋。

    諸羊後多知書,而射、奕餘蓺莫逮。

     戴安道就範宣學,視範所為:範讀書亦讀書,範鈔書亦鈔書。

    唯獨好畫,範以為無用,不宜勞思于此。

    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咨嗟,甚以為有益,始重畫。

     謝太傅雲:“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

    ” 戴安道中年畫行像甚精妙。

    庾道季看之,語戴雲:“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盡。

    ”戴雲:“唯務光當免卿此語耳。

    ” 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

    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

    ”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隐,支公以圍棋為手談。

     顧長康好寫起人形。

    欲圖殷荊州,殷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曰:“明府正為眼爾。

    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雲之蔽日。

    ” 顧長康畫謝幼輿在岩石妙。

    人問其所以?顧曰:“謝雲:‘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此子宜置丘壑中。

    ”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

    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顧長康道畫:“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

    ” ———————————— 【譯文】 彈棋是從魏代後宮開始出現的,用梳妝的鏡匣來遊戲。

    魏文帝對這種遊戲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彈起棋子,沒有彈不中的。

    有位客人自稱能這樣做,文帝就叫他試一試。

    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頭用葛巾角去撥動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陵雲台樓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稱過所有木材的輕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後才築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

    樓台雖然高峻,常随風搖擺,可是始終不可能倒塌。

    魏明帝登上陵雲台,害怕它情況危險,另外用大木頭支撐着它,樓台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