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解
關燈
小
中
大
荀勖善解音聲,時論謂之闇解。
遂調律呂,正雅樂。
每至正會,殿庭作樂,自調宮商,無不諧韻。
阮鹹妙賞,時謂神解。
每公會作樂,而心謂之不調。
既無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為始平太守。
後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試以校己所治鐘鼓、金石、絲竹,皆覺短一黍,于是伏阮神識。
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
”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人有相羊祜父墓,後應出受命君。
祜惡其言,遂掘斷墓後,以壞其勢。
相者立視之曰:“猶應出折臂三公。
”俄而祜墜馬折臂,位果至公。
王武子善解馬性。
嘗乘一馬,箸連錢障泥。
前有水,終日不肯渡。
王雲:“此必是惜障泥。
”使人解去,便徑渡。
陳述為大将軍掾,甚見愛重。
及亡,郭璞往哭之,甚哀,乃呼曰:“嗣祖,焉知非福!”俄而大将軍作亂,如其所言。
晉明帝解占冢宅,聞郭璞為人葬,帝微服往看。
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雲:‘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緻天子。
’”帝問:“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緻天子問耳。
” 郭景純過江,居于暨陽,墓去水不盈百步,時人以為近水。
景純曰:“将當為陸。
”今沙漲,去墓數十裡皆為桑田。
其詩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壘壘三墳,唯母與昆。
”8王丞相令郭璞試作一卦,卦成,郭意色甚惡,雲:“公有震厄!”王問:“有可消伏理不?”郭曰:“命駕西出數裡,得一柏樹,截斷如公長,置床上常寝處,災可消矣。
”王從其語。
數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稱慶。
大将軍雲:“君乃複委罪于樹木。
”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嘗。
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
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惡,諸醫不可療。
聞于法開有名,往迎之。
既來,便脈雲:“君侯所患,正是精進太過所緻耳。
”合一劑湯與之。
一服,即大下,去數段許紙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
殷中軍妙解經脈,中年都廢。
有常所給使,忽叩頭流血。
浩問其故?雲:“有死事,終不可說。
”诘問良久,乃雲:“小人母年垂百歲,抱疾來久,若蒙官一脈,便有活理。
訖就屠戮無恨。
”浩感其至性,遂令舁來,為診脈處方。
始服一劑湯,便愈。
于是悉焚經方。
———————————— 【譯文】 荀勖善于辨别樂音正誤,當時的輿論認為他是暗解。
他于是調整音律,校正雅樂。
每到正月初一舉行朝賀禮時,殿堂上演奏音樂,他親自調整五音,無不和諧。
阮鹹對音樂有很高的欣賞能力,當時的輿論認為他是神解。
每逢官府集會奏樂,他心裡都認為不協調。
他既不提一點意見來糾正荀勖,荀勖心裡就顧忌他,終于調他出京任始平太守。
後來有一個農民在地裡幹活,得到周代一把玉尺,這就是國家的标準尺。
荀勖試着用它來校對自己所調試的各種樂器的律管,都較标準尺短了一粒米的長度,于是才佩服阮鹹識見高超。
荀勖曾經在晉武帝的宴席上吃筍下飯,他對在座的人說:“這是拿使用過度
遂調律呂,正雅樂。
每至正會,殿庭作樂,自調宮商,無不諧韻。
阮鹹妙賞,時謂神解。
每公會作樂,而心謂之不調。
既無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為始平太守。
後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試以校己所治鐘鼓、金石、絲竹,皆覺短一黍,于是伏阮神識。
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
”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人有相羊祜父墓,後應出受命君。
祜惡其言,遂掘斷墓後,以壞其勢。
相者立視之曰:“猶應出折臂三公。
”俄而祜墜馬折臂,位果至公。
王武子善解馬性。
嘗乘一馬,箸連錢障泥。
前有水,終日不肯渡。
王雲:“此必是惜障泥。
”使人解去,便徑渡。
陳述為大将軍掾,甚見愛重。
及亡,郭璞往哭之,甚哀,乃呼曰:“嗣祖,焉知非福!”俄而大将軍作亂,如其所言。
晉明帝解占冢宅,聞郭璞為人葬,帝微服往看。
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雲:‘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緻天子。
’”帝問:“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緻天子問耳。
” 郭景純過江,居于暨陽,墓去水不盈百步,時人以為近水。
景純曰:“将當為陸。
”今沙漲,去墓數十裡皆為桑田。
其詩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壘壘三墳,唯母與昆。
”8王丞相令郭璞試作一卦,卦成,郭意色甚惡,雲:“公有震厄!”王問:“有可消伏理不?”郭曰:“命駕西出數裡,得一柏樹,截斷如公長,置床上常寝處,災可消矣。
”王從其語。
數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稱慶。
大将軍雲:“君乃複委罪于樹木。
”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嘗。
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
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惡,諸醫不可療。
聞于法開有名,往迎之。
既來,便脈雲:“君侯所患,正是精進太過所緻耳。
”合一劑湯與之。
一服,即大下,去數段許紙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
殷中軍妙解經脈,中年都廢。
有常所給使,忽叩頭流血。
浩問其故?雲:“有死事,終不可說。
”诘問良久,乃雲:“小人母年垂百歲,抱疾來久,若蒙官一脈,便有活理。
訖就屠戮無恨。
”浩感其至性,遂令舁來,為診脈處方。
始服一劑湯,便愈。
于是悉焚經方。
———————————— 【譯文】 荀勖善于辨别樂音正誤,當時的輿論認為他是暗解。
他于是調整音律,校正雅樂。
每到正月初一舉行朝賀禮時,殿堂上演奏音樂,他親自調整五音,無不和諧。
阮鹹對音樂有很高的欣賞能力,當時的輿論認為他是神解。
每逢官府集會奏樂,他心裡都認為不協調。
他既不提一點意見來糾正荀勖,荀勖心裡就顧忌他,終于調他出京任始平太守。
後來有一個農民在地裡幹活,得到周代一把玉尺,這就是國家的标準尺。
荀勖試着用它來校對自己所調試的各種樂器的律管,都較标準尺短了一粒米的長度,于是才佩服阮鹹識見高超。
荀勖曾經在晉武帝的宴席上吃筍下飯,他對在座的人說:“這是拿使用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