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
關燈
小
中
大
。
周伯仁稱贊桓茂倫:“高大英俊,舉止潇灑,是個招人喜愛的人。
”有人說這是謝幼輿說的話。
武城侯周f評論長史王濛的父親:“身體既魁梧,又有高雅的情懷、不凡的風度,保持并發揚這些特長,一切事情都是可以辦到的。
” 祖士少見到衛君長,說:“這個人有将帥的風度。
” 石頭城事變發生,朝廷傾覆了。
溫峤和庾亮投奔陶侃求救。
陶侃說:“先帝的遣诏并沒有涉及我。
再說蘇峻作亂,事端都是由庾家的人挑起的,就是殺了庾家兄弟,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謝罪。
”這時庾亮正在溫峤的船後,聽見這些話,既發愁,又害怕,無計可施。
有一天,溫峤勸庾亮去見一見陶侃,庾亮很猶豫,不敢去。
溫峤說:“那溪狗我很了解,你隻管去見他,一定不會出什麼事的。
”庾亮那非凡的風度儀表,使得陶侃一見便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和庾亮暢談歡宴了一整天,對庾亮的愛慕和推重一下子達到了頂點。
太尉瘦亮在武昌的時候,正值秋夜天氣涼爽、景色清幽,他的屬官殷浩、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樓吟詩詠唱。
正在吟興高昂之時,聽見樓梯上傳來木闆鞋的聲音很重,料定是庚亮來了。
接着庾亮帶着十來個随從走來,大家就想起身回避。
庾亮慢條斯理地說道:“諸君暫且留步,老夫對這方面興趣也不淺。
”于是就坐在馬紮兒上,和大家一起吟詠、談笑,滿座的人都能盡情歡樂。
後來王逸少東下建康,和丞相王導談到這件事。
王導說:“元規那時候的氣派也不得不收斂一點。
”王逸少回答說:“唯獨幽深的情趣還保留着。
” 王敬豫形貌很美。
有一次去向父親王導請安,王導拍着他的肩膀說:“你遺憾的是才能和形貌不相稱。
”有人說:“敬豫樣樣都像王公。
” 右軍将軍王羲之見到杜弘治,贊歎說:“臉像凝脂一樣白嫩,眼睛像點上漆一樣黑亮,這是神仙裡頭的人。
”當時有人稱贊長史王濛的相貌,司徒蔡谟說:“可惜這些人沒有見過牡弘治啊!” 丹陽尹劉惔評論桓溫說:“雙鬓像刺猬毛豎起,眉棱像紫石棱一樣有棱有角,确實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類的人。
” 王敬倫儀表風度像他父親,任侍中——這時桓溫也加授侍中——穿着官服從大門進官署。
桓溫望見他,說:“大奴的确有他父親的風采。
” 支道林評論長史王濛說:“嚴肅起來,作事專一了,儀态多麼軒昂優美啊!” 當時的人評論有軍将軍王羲之說:“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
” 長史王濛有一次生了病,無論親疏來探病,都不給傳達。
一天支道林和尚來了,守門人立刻去禀報王濛說:“有一個相貌特别的人來到門口,我不敢不禀報。
”王濛笑道:“這一定是林公。
” 有人拿别人來和謝仁祖并列而不那樣看重他。
大司馬桓溫說:“諸位不要輕易評論,仁祖跷起腳在北窗下彈琵琶的時候,确是有飄飄欲仙的情意。
” 長史王濛任中書郎的時候,一次往王敬和那裡去。
那時連日下雪,王濛在門外下車,走人尚書省,穿着官服。
王敬和遠遠望見雪景襯着王濛,贊歎說:“這人不再像是塵世中人!” 簡文帝任丞相時,和謝安一起去看望桓溫。
這時王珣已經先在桓溫那裡,桓溫對王珣說:“你過去想看看相王,現在可以留在帷幔後面。
”兩位客人走了以後,桓溫問王珣說:“相王究竟怎麼樣?”王珣說:“相王任丞相,自然像神靈一樣清澈,公也是萬民的希望,不然,仆射怎麼會自甘藏拙呢!” 海西公稱帝時,大臣們每次早朝,殿堂還很暗,隻有會稽王來了,他氣宇軒昂,才像朝霞高高升起一樣。
車騎将軍謝玄稱道謝安:“一旦縱情遊樂,又無須放聲高唱,隻是端坐捏鼻作洛下書生詠,顧盼自如,就會有栖止于山水草澤間的儀态。
” 謝安說:“我覺得林公一雙眼睛,黑油油的,能照亮黑暗的地方。
”孫興公也覺得支道林是:“威嚴的眼神裡透露出直爽。
” 庾長仁和弟弟們過江到吳地,途中想在驿亭裡住宿。
幾個弟弟先進去,看見滿屋都是平民百姓,這些人一點回避的意思也沒有。
長仁說:“我試着進去看看。
”于是就拄着拐杖,扶着一個小孩,剛進門,旅客們望見他的神采,一下子都躲開了。
有人贊賞王恭形貌豐滿美好,說:“像春天的楊柳一樣光鮮奪目。
”
周伯仁稱贊桓茂倫:“高大英俊,舉止潇灑,是個招人喜愛的人。
”有人說這是謝幼輿說的話。
武城侯周f評論長史王濛的父親:“身體既魁梧,又有高雅的情懷、不凡的風度,保持并發揚這些特長,一切事情都是可以辦到的。
” 祖士少見到衛君長,說:“這個人有将帥的風度。
” 石頭城事變發生,朝廷傾覆了。
溫峤和庾亮投奔陶侃求救。
陶侃說:“先帝的遣诏并沒有涉及我。
再說蘇峻作亂,事端都是由庾家的人挑起的,就是殺了庾家兄弟,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謝罪。
”這時庾亮正在溫峤的船後,聽見這些話,既發愁,又害怕,無計可施。
有一天,溫峤勸庾亮去見一見陶侃,庾亮很猶豫,不敢去。
溫峤說:“那溪狗我很了解,你隻管去見他,一定不會出什麼事的。
”庾亮那非凡的風度儀表,使得陶侃一見便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和庾亮暢談歡宴了一整天,對庾亮的愛慕和推重一下子達到了頂點。
太尉瘦亮在武昌的時候,正值秋夜天氣涼爽、景色清幽,他的屬官殷浩、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樓吟詩詠唱。
正在吟興高昂之時,聽見樓梯上傳來木闆鞋的聲音很重,料定是庚亮來了。
接着庾亮帶着十來個随從走來,大家就想起身回避。
庾亮慢條斯理地說道:“諸君暫且留步,老夫對這方面興趣也不淺。
”于是就坐在馬紮兒上,和大家一起吟詠、談笑,滿座的人都能盡情歡樂。
後來王逸少東下建康,和丞相王導談到這件事。
王導說:“元規那時候的氣派也不得不收斂一點。
”王逸少回答說:“唯獨幽深的情趣還保留着。
” 王敬豫形貌很美。
有一次去向父親王導請安,王導拍着他的肩膀說:“你遺憾的是才能和形貌不相稱。
”有人說:“敬豫樣樣都像王公。
” 右軍将軍王羲之見到杜弘治,贊歎說:“臉像凝脂一樣白嫩,眼睛像點上漆一樣黑亮,這是神仙裡頭的人。
”當時有人稱贊長史王濛的相貌,司徒蔡谟說:“可惜這些人沒有見過牡弘治啊!” 丹陽尹劉惔評論桓溫說:“雙鬓像刺猬毛豎起,眉棱像紫石棱一樣有棱有角,确實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類的人。
” 王敬倫儀表風度像他父親,任侍中——這時桓溫也加授侍中——穿着官服從大門進官署。
桓溫望見他,說:“大奴的确有他父親的風采。
” 支道林評論長史王濛說:“嚴肅起來,作事專一了,儀态多麼軒昂優美啊!” 當時的人評論有軍将軍王羲之說:“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
” 長史王濛有一次生了病,無論親疏來探病,都不給傳達。
一天支道林和尚來了,守門人立刻去禀報王濛說:“有一個相貌特别的人來到門口,我不敢不禀報。
”王濛笑道:“這一定是林公。
” 有人拿别人來和謝仁祖并列而不那樣看重他。
大司馬桓溫說:“諸位不要輕易評論,仁祖跷起腳在北窗下彈琵琶的時候,确是有飄飄欲仙的情意。
” 長史王濛任中書郎的時候,一次往王敬和那裡去。
那時連日下雪,王濛在門外下車,走人尚書省,穿着官服。
王敬和遠遠望見雪景襯着王濛,贊歎說:“這人不再像是塵世中人!” 簡文帝任丞相時,和謝安一起去看望桓溫。
這時王珣已經先在桓溫那裡,桓溫對王珣說:“你過去想看看相王,現在可以留在帷幔後面。
”兩位客人走了以後,桓溫問王珣說:“相王究竟怎麼樣?”王珣說:“相王任丞相,自然像神靈一樣清澈,公也是萬民的希望,不然,仆射怎麼會自甘藏拙呢!” 海西公稱帝時,大臣們每次早朝,殿堂還很暗,隻有會稽王來了,他氣宇軒昂,才像朝霞高高升起一樣。
車騎将軍謝玄稱道謝安:“一旦縱情遊樂,又無須放聲高唱,隻是端坐捏鼻作洛下書生詠,顧盼自如,就會有栖止于山水草澤間的儀态。
” 謝安說:“我覺得林公一雙眼睛,黑油油的,能照亮黑暗的地方。
”孫興公也覺得支道林是:“威嚴的眼神裡透露出直爽。
” 庾長仁和弟弟們過江到吳地,途中想在驿亭裡住宿。
幾個弟弟先進去,看見滿屋都是平民百姓,這些人一點回避的意思也沒有。
長仁說:“我試着進去看看。
”于是就拄着拐杖,扶着一個小孩,剛進門,旅客們望見他的神采,一下子都躲開了。
有人贊賞王恭形貌豐滿美好,說:“像春天的楊柳一樣光鮮奪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