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
關燈
小
中
大
什麼辦法?”謝安神色不變,對王坦之說:“晉朝的存亡,決定于我們這一次去的結果。
”兩人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驚恐的狀态,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态上表示得更加清楚。
他到台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讀書的聲音,朗誦起“浩浩洪流”的詩篇。
桓溫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
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通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太傅謝安和王文度一起去拜望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還不能上前會見。
王文度便想走,謝安說:“你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忍耐一會兒?” 支道林要回到東邊去,當時名士一起到征虜亭給他餞行。
蔡子叔先到,就坐到支道林身旁;謝萬石後到,坐得稍為遠點。
蔡子叔走開了一會兒,謝萬石就移坐到他的座位上。
蔡子叔回來,看見謝萬石坐在自己位子上,就連坐墊一塊擡起他扔到地上,自己再坐回原處。
謝萬石頭巾都跌掉了,便慢慢地爬起來,拍幹淨衣服,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神色很平靜,看不出他生氣或頹喪。
坐好了,對蔡子叔說:“你真是個怪人,差點兒碰破了我的臉。
”蔡子叔回答說:“我本來就沒有替你的臉打算。
”後來兩個人都不介意。
郗嘉賓很欽佩、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名望,送他千擔米,并且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情意懇切深厚。
道安的回信隻是說:“蒙賜米,也更加覺得有所依靠是煩惱的。
” 安南将軍謝奉被免去吏部尚書的官職後回東邊老家去,太博謝安因為應召出任桓溫的司馬往西去,兩人在破岡相遇。
既然就要久别了,便停留三天一起叙叙舊。
謝安對他丢了官一事想安慰幾句,謝奉總是借别的事避開這個問題。
雖然兩人半路上同住了兩夜,卻始終沒有談到這件事。
謝安因為心意還沒有表達出來,深感遺憾,就對同船的人說:“謝奉确實是個奇特的人。
” 戴逵從會稽到京都,太傅謝安去看望他。
謝安原來輕視他,見了面,隻是和他談論琴法、書法。
戴逵不但沒有不樂意的表情,而且談起琴法、書法來更加高妙。
謝安從這裡了解到他那種閑适自得的氣量。
謝安和客人下圍棋,一會兒謝玄從泥水戰場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謝安看完信,默不作聲,又慢慢地下起棋來。
客人問他戰場上的勝敗情況,謝安回答說:“孩子們大破賊兵。
”說話間,神色、舉動和平時沒有兩樣。
王子猷和子敬曾經同坐在一個房間裡,前面忽然起火了。
子猷急忙逃避,連木闆鞋也來不及穿;子敬卻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來随從,攙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時一樣。
世人從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氣度的高下。
苻堅的鬼子兵逼近邊境,太傅謝安對王子敬說:“可以用個執政大臣為統帥,把他們就地消滅。
” 王僧彌和車騎将軍謝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會,僧彌舉起酒杯向謝玄勸酒說:“奉獻使君一杯。
”謝玄說:“行啊。
”僧彌生氣地站起來,滿臉怒色他說:“你原先不過是吳興山溪裡垂釣的碣奴罷了,怎麼敢這樣胡言亂語!”謝玄慢慢拍着手笑道:“衛軍,你看僧彌太不莊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欺淩上國的人呀。
” 東亭侯王珣任桓溫的主薄,既受到祖輩的福蔭,名聲又很好,桓溫很希望他在人品和門第上都能成為整個官府所敬仰的榜樣。
當初,他回答桓溫問話時,有失禮之處,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賓客立刻貶低并且嘲笑他。
桓溫說:“不是這樣的,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
我要試試他。
”後來趁着初一僚屬進見、王珣正在官廳裡的時候,桓溫就從後院騎着馬直沖出來。
手下的人都給吓得跌跌撞撞,王珣卻穩坐不動。
于是聲價大為提高,大家都說:“這是輔弼大臣的人材呀。
” 太元末年,長星出現,晉孝武帝心裡非常厭惡它。
入夜,他在華林園裡飲酒,舉杯向長星勸酒說:“長星,勸你一杯酒。
從古到今,什麼時候有過萬歲天子!” 荊州刺史殷仲堪有了點見解,就寫成一篇賦,是束皙那種遊戲文章一類的。
殷仲堪自認為很有才華,告訴王恭說:“我剛見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一看。
”說着便從手中套子裡拿出文章來。
王恭一面讀,殷仲堪一面得意地笑個不停。
王恭看完後,既不笑,也不說文章好壞,隻是拿個如意壓着它罷了。
殷仲堪很失望,心裡覺得丢了點什麼。
羊綏的次子羊孚,少年時就才智出衆,和謝益壽很要好。
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謝家去,還沒有吃早飯。
一會兒王齊、王睹也來了,他們原先不認識羊孚,落了座,臉色就有點不高興,想讓羊孚離開。
羊孚看也不看他們,隻是把腳搭在小桌子上,無拘無束地吟詩、觀賞。
謝益壽和二王寒暄了幾句後,回頭仍舊和羊孚談論、品評;二王方才體會出他不同一般,這才和他一起說話。
一會兒擺上飯菜,二王一點也顧不上吃,隻是不停地勸羊孚吃喝。
羊孚也不大答理他們,卻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辭。
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隻是說:“剛才我不能順從你們的心意馬上走開,是因為肚子還是空空的。
”二王是王孝伯的兩個弟弟。
”兩人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驚恐的狀态,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态上表示得更加清楚。
他到台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讀書的聲音,朗誦起“浩浩洪流”的詩篇。
桓溫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
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通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太傅謝安和王文度一起去拜望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還不能上前會見。
王文度便想走,謝安說:“你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忍耐一會兒?” 支道林要回到東邊去,當時名士一起到征虜亭給他餞行。
蔡子叔先到,就坐到支道林身旁;謝萬石後到,坐得稍為遠點。
蔡子叔走開了一會兒,謝萬石就移坐到他的座位上。
蔡子叔回來,看見謝萬石坐在自己位子上,就連坐墊一塊擡起他扔到地上,自己再坐回原處。
謝萬石頭巾都跌掉了,便慢慢地爬起來,拍幹淨衣服,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神色很平靜,看不出他生氣或頹喪。
坐好了,對蔡子叔說:“你真是個怪人,差點兒碰破了我的臉。
”蔡子叔回答說:“我本來就沒有替你的臉打算。
”後來兩個人都不介意。
郗嘉賓很欽佩、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名望,送他千擔米,并且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情意懇切深厚。
道安的回信隻是說:“蒙賜米,也更加覺得有所依靠是煩惱的。
” 安南将軍謝奉被免去吏部尚書的官職後回東邊老家去,太博謝安因為應召出任桓溫的司馬往西去,兩人在破岡相遇。
既然就要久别了,便停留三天一起叙叙舊。
謝安對他丢了官一事想安慰幾句,謝奉總是借别的事避開這個問題。
雖然兩人半路上同住了兩夜,卻始終沒有談到這件事。
謝安因為心意還沒有表達出來,深感遺憾,就對同船的人說:“謝奉确實是個奇特的人。
” 戴逵從會稽到京都,太傅謝安去看望他。
謝安原來輕視他,見了面,隻是和他談論琴法、書法。
戴逵不但沒有不樂意的表情,而且談起琴法、書法來更加高妙。
謝安從這裡了解到他那種閑适自得的氣量。
謝安和客人下圍棋,一會兒謝玄從泥水戰場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謝安看完信,默不作聲,又慢慢地下起棋來。
客人問他戰場上的勝敗情況,謝安回答說:“孩子們大破賊兵。
”說話間,神色、舉動和平時沒有兩樣。
王子猷和子敬曾經同坐在一個房間裡,前面忽然起火了。
子猷急忙逃避,連木闆鞋也來不及穿;子敬卻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來随從,攙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時一樣。
世人從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氣度的高下。
苻堅的鬼子兵逼近邊境,太傅謝安對王子敬說:“可以用個執政大臣為統帥,把他們就地消滅。
” 王僧彌和車騎将軍謝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會,僧彌舉起酒杯向謝玄勸酒說:“奉獻使君一杯。
”謝玄說:“行啊。
”僧彌生氣地站起來,滿臉怒色他說:“你原先不過是吳興山溪裡垂釣的碣奴罷了,怎麼敢這樣胡言亂語!”謝玄慢慢拍着手笑道:“衛軍,你看僧彌太不莊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欺淩上國的人呀。
” 東亭侯王珣任桓溫的主薄,既受到祖輩的福蔭,名聲又很好,桓溫很希望他在人品和門第上都能成為整個官府所敬仰的榜樣。
當初,他回答桓溫問話時,有失禮之處,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賓客立刻貶低并且嘲笑他。
桓溫說:“不是這樣的,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
我要試試他。
”後來趁着初一僚屬進見、王珣正在官廳裡的時候,桓溫就從後院騎着馬直沖出來。
手下的人都給吓得跌跌撞撞,王珣卻穩坐不動。
于是聲價大為提高,大家都說:“這是輔弼大臣的人材呀。
” 太元末年,長星出現,晉孝武帝心裡非常厭惡它。
入夜,他在華林園裡飲酒,舉杯向長星勸酒說:“長星,勸你一杯酒。
從古到今,什麼時候有過萬歲天子!” 荊州刺史殷仲堪有了點見解,就寫成一篇賦,是束皙那種遊戲文章一類的。
殷仲堪自認為很有才華,告訴王恭說:“我剛見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一看。
”說着便從手中套子裡拿出文章來。
王恭一面讀,殷仲堪一面得意地笑個不停。
王恭看完後,既不笑,也不說文章好壞,隻是拿個如意壓着它罷了。
殷仲堪很失望,心裡覺得丢了點什麼。
羊綏的次子羊孚,少年時就才智出衆,和謝益壽很要好。
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謝家去,還沒有吃早飯。
一會兒王齊、王睹也來了,他們原先不認識羊孚,落了座,臉色就有點不高興,想讓羊孚離開。
羊孚看也不看他們,隻是把腳搭在小桌子上,無拘無束地吟詩、觀賞。
謝益壽和二王寒暄了幾句後,回頭仍舊和羊孚談論、品評;二王方才體會出他不同一般,這才和他一起說話。
一會兒擺上飯菜,二王一點也顧不上吃,隻是不停地勸羊孚吃喝。
羊孚也不大答理他們,卻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辭。
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隻是說:“剛才我不能順從你們的心意馬上走開,是因為肚子還是空空的。
”二王是王孝伯的兩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