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

關燈
神态不變,要求給他琴彈,彈奏《廣陵散》曲。

    彈完後說:“袁孝尼曾經請求學這支曲子,我吝惜固執,不肯傳給他,《廣陵散》從今以後要失傳了!”當時,三千名太學生曾上書,請求拜他為師,朝廷不準許。

    嵇康被殺後,文王司馬昭随即也後悔了。

     夏侯太初有一次靠着柱子寫字,當時下着大雨,雷電擊壞了他靠着的柱子,衣服燒焦了,他神色不變,照樣寫字。

    賓客和随從都跌跌撞撞,站立不穩。

     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兒出去遊玩,看見路邊的李樹挂了很多果,壓彎了樹枝,小孩兒們争先恐後跑去摘李子,隻有王戎站着不動。

    别人問他,他回答說:“樹長在路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李子來一嘗,果真是苦的。

     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包着老虎的爪牙,舉行人、虎搏鬥表演,任憑百姓觀看。

    王戎當時七歲,也去看。

    老虎乘隙攀住栅欄大吼,吼聲震天動地,圍觀的人全都吓得退避不疊,跌倒在地。

    王戎卻平平靜靜,一動不動,一點也不害怕。

     王戎任侍中的時候,南郡太守劉肇送給他十丈筒中細布,王戎雖然沒有受禮,還是深情地給他寫了一封回信。

     裴叔則被逮捕時,神态不變,舉動如常。

    要來紙筆寫信給親朋故舊,信發出後,營救他的人很多,才得以免罪。

    後來位至儀同三司。

     王夷甫曾經托族人辦事,過了一段時間還沒辦。

    後來兩人碰到一起吃喝,王夷甫便問那位族人:“原先托您辦的事,怎麼還不去辦呢?”族人非常生氣,就舉起食盒扔到他臉上。

    王夷甫一言不發,洗幹淨後,挽着丞相王導的手,和他一起坐牛車走了。

    在車裡照着鏡子,對王導說:“你看我的眼光,竟然超出牛背之上。

    ” 裴遐在周馥家,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請大家。

    裴遐和人下圍棋,周馥的司馬負責勸酒。

    裴遐正在下棋,時時要酒喝,司馬很生氣,便把他拽倒在地上。

    裴遐爬起來回到座位上,舉動如常,臉色不變,照樣下棋。

    後來王夷甫問他:“當時怎麼能做到面不改色呢?”他回答說:“隻不過是暗地忍受着罷了!” 劉慶孫在太傅府任職,在這期間,名人多被他構陷,隻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沒有空子可鑽。

    後來就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這點,慫恿太傅向庾子嵩借千萬錢,希望他表現得吝啬不肯借,然後在這裡找到可乘之機。

    于是太傅就在大庭廣衆中間庾子嵩借錢,這時庾子嵩已經醉醺醺的了,頭巾颠落在小桌上,他把頭伸進頭巾裡戴上,慢吞吞地回答說:“下官家原來大約有兩三千萬,随您取多少。

    ”劉慶孫這才佩服了。

    後來有人向庾子嵩談起這件事,庾子嵩說:“這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王夷甫和裴景聲兩人志趣、愛好不同,景聲讨厭王夷甫想任用自己,可是始終沒法改變王夷甫的主意。

    于是就故意到王夷甫那裡,肆意攻擊,痛罵一番,迫使王夷甫回罵自己,想用這種辦法使王夷甫分擔别人的指責。

    王夷甫卻始終不動聲色,從容地說:“白眼兒終于發作了。

    ” 王夷甫比裴大四歲,兩人不相交好。

    有一次,兩人聚會在一起,在座的都是當時的名士,有人對王夷甫說:“裴令的名望哪裡值得考慮!”王夷甫便稱呼裴為卿,裴說:“我自然可以成全您的高雅情趣。

    ” 有往來首都的人說:“庾公有起兵東下的意圖。

    ”有人對王導說:“應該暗中略作戒備,以防備不測事件。

    ”王導說:“我和元規雖然都是國家大臣,但是本來就懷有布衣之交的情誼。

    如果他想來朝廷,我就徑直回家當老百姓,略作戒備做什麼!” 丞相王導的主簿想去查核部下,王導對他說:“我想和主簿交談一下,不用去了解人家文犢案卷上的事。

    ” 祖士少喜歡錢财,阮遙集喜歡木屐,兩人經常都是親自料理。

    兩種嗜好同是一種毛病,可是還不能從此判定兩人的高下。

    有人到祖士少家,看見他正在收拾、查點财物;客人到了,還沒有收拾完,剩下兩小箱,他就放在背後,側身擋着,還有點心神不定的樣子。

    又有人到阮遙集家,看見他親自點火給木屐打蠟;因此還歎息說:“不知這一輩子還會穿幾雙木屐!”說時神态安詳自在。

    于是兩人的高下才見分曉。

     侍中許璪和司空顧和一起在丞相王導手下任從事,那時兩人都已經得到賞識,凡是遊樂、宴飲、聚會,兩人都參加,沒有絲毫不同。

    有一次兩人晚上到王導家玩,玩得高興極了。

    王導便叫他們到自己的床上睡。

    顧和輾轉反側直到天亮,不能很快習慣;許璪一上床就鼾聲如雷。

    王導回頭對客人們說:“這裡也難得到個睡覺的地方。

    ” 太尉庾亮風度儀容,奇偉出衆,舉止穩重,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假象。

    庾亮有個大兒子,隻有幾歲,那種高雅、穩重的氣質,從小就是那樣,人們才知道這是本性。

    溫太真曾經藏在帷帳後面吓唬他,這孩子神色安詳,隻是慢慢地跪下問道:“君侯為什麼做這樣的事?”輿論界認為他的氣質不亞于庾亮。

    他在蘇峻叛亂時被殺害了。

    有人說:“看見阿恭的樣子,就知道元規不是裝假。

    ” 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