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小劫賊獻僧為佛寶 大因緣選婿贈絲鞭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大事因緣總不差,倚恩倚怨亦蒹葭。
心空虎帳能聞道,一性一慧鴛帷好出家。
過去影形雖假借,現前一色一相豈容賒。
泥蓮莫說無沾染,也要同開一遍花。
雲娘留泰定住下且不題。
卻說了空一自一在破寺伽藍殿裡,三更天被一起土賊們進到殿裡,分了些打劫的财物衣服,怕有人宿在寺裡漏洩了風信,因此使撓鈎往佛殿後亂搠。
不料了空在佛像後,被一撓鈎鈎着衣服袖子,扯出寺來,把手綁了,向賊巢寨子上來。
原來這一起賊,有兩個賊頭,一個是九頭蜈蚣李達,一個是沖天鹞子楊保,領着些土賊們,百十杆槍,在淮北路上打劫孤客、搶掠村坊。
俱投在淮北大寇鎮海天王李全标下,每月來納進奉的。
這李全是淮北積年大盜,一自一宋朝靖康年間,占了陀羅山寨百餘裡,不下十萬土冠,誰敢惹他?又有一個渾家楊夫人,使一杆梨花鐵槍,萬将無敵,綽号梨花娘娘。
生一個一女一兒,名喚錦屏,年方一十六歲,使兩口飛刀,能百步外取人首級。
因此有這兩員一女一将,淮南淮北一帶土賊,上千百成夥結寨的,都來報名,領了印票去,按月來納貢。
不拘金帛子一女一,有好的都解了大寨上來。
這李達、楊保打劫了些金珠彩緞,擄了兩個一婦一一女一和了空,俱往李天王大營裡來。
走了二日,到山寨上,把一婦一一女一、了空解了繩索,彩緞金珠擺設在桌子上,使鼓樂領着進來。
但見:山高千仞,路通一線入羊腸;門設三層,嶺抱九關屯虎口。
人骷髅築成影壁,血汗湯遍染城牆。
蓬頭披發,填溝澗多是屍骸;摘膽剜心,滿林木全藏兇煞。
殺人不請旨,此地不講王章;報應不畏天,現世即成地獄。
羅刹城中鬼子母,修羅宮裡太歲君。
原來淮南大寇李全受了金朝劉豫招安,封為鎮淮王,使他領兵五千助兀南侵,不在山寨,隻有梨花槍楊夫人和錦屏小姐在山守寨。
聽的山下小寨裡來納進奉,即忙升帳。
列下兩班刀斧手和家将,披挂齊整,吹打三通才開門登帳。
先是手下将官們一對對參見了,就是各旗長、隊長、千總、百總參見,然後放進寨外頭目,解了弓刀,擎着手本和禮物進見,跪在帳前。
把手本看了,是黃金十錠、明珠二百顆、元寶五十錠、彩緞八十對、美一女一二名、民一婦一二口、小沙彌一名。
夫人看過,遞與小姐,一件件點過收了,把一婦一人叫入後房去了,落下了空跪在帳下。
楊夫人看他一貌堂堂,面圓大耳,眉有白光,唇如丹漆,就有羅漢之相,夫人便問了空:“從何處來?因甚遇劫到了此處!”了空初被拿時,也有些慌張,因想起偈言有“虎穴見佛”之語,便大着膽,合掌當一胸一,高聲念:“南無救苦救難有靈有感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弟子山東武城縣人氏,亂後出家。
因有老母流落淮城,遠來尋找,不料寄宿古廟,遇見二位大王,捉來投見。
夫人肯發菩提之心,放回見母,如造七級浮屠一樣。
”說畢,淚如雨下。
夫人聞言大怒,才待發作,不知小姐向夫人耳邊說了幾句甚麼言語,隻見夫人笑一笑,走下帳來,将了空扯起道:“快随我後房去,有話說。
”一面分付安排飯來。
即時五葷大飯——無非魚一肉一雞鵝,擺了一桌,大杯斟上老酒,叫了空動箸。
了空合掌念:“阿彌陀佛,貧僧一自一幼出娘胎,天戒不吃葷酒。
” 夫人便叫:“看素齋來。
”又備香蕈麻菇、油卷粉湯,擺了一桌。
了空合掌謝齋,才吃得一個點心、一碗素湯,又來問訊。
隻見兩個家僮,請了空向書房洗裕早有香湯肥皂、細布葛巾擺在房中,香水傾在錫桶浴盆裡面。
了空隻得閉門洗浴,甚是爽快。
洗浴已畢,香茶漱口,請入書房,又早送進兩套新衣,巾靴衫無非绫綢緞絹,内外一新。
了空不敢更衣,依舊穿上僧衣僧倡,拿着數珠念佛,暗誦《心經》,上得繩床,趺膝閉目,面壁去了。
有詩贊了空持戒堅定:故鄉易到路頭差,白日青天物一自一遮。
豎起眉目還一自一省,火坑原有白蓮花。
原來這錦屏小姐生得嬌娆聰慧,不肯招俗人為婿,長到十六歲,至今要選個好丈夫,沒有可心的,一見了空生得福相,又年齒相當,知是大人家的兒子,便有一愛一慕的心,因和夫人悄悄說了,留下了空,看他的一性一一情一德行是何等樣人
心空虎帳能聞道,一性一慧鴛帷好出家。
過去影形雖假借,現前一色一相豈容賒。
泥蓮莫說無沾染,也要同開一遍花。
雲娘留泰定住下且不題。
卻說了空一自一在破寺伽藍殿裡,三更天被一起土賊們進到殿裡,分了些打劫的财物衣服,怕有人宿在寺裡漏洩了風信,因此使撓鈎往佛殿後亂搠。
不料了空在佛像後,被一撓鈎鈎着衣服袖子,扯出寺來,把手綁了,向賊巢寨子上來。
原來這一起賊,有兩個賊頭,一個是九頭蜈蚣李達,一個是沖天鹞子楊保,領着些土賊們,百十杆槍,在淮北路上打劫孤客、搶掠村坊。
俱投在淮北大寇鎮海天王李全标下,每月來納進奉的。
這李全是淮北積年大盜,一自一宋朝靖康年間,占了陀羅山寨百餘裡,不下十萬土冠,誰敢惹他?又有一個渾家楊夫人,使一杆梨花鐵槍,萬将無敵,綽号梨花娘娘。
生一個一女一兒,名喚錦屏,年方一十六歲,使兩口飛刀,能百步外取人首級。
因此有這兩員一女一将,淮南淮北一帶土賊,上千百成夥結寨的,都來報名,領了印票去,按月來納貢。
不拘金帛子一女一,有好的都解了大寨上來。
這李達、楊保打劫了些金珠彩緞,擄了兩個一婦一一女一和了空,俱往李天王大營裡來。
走了二日,到山寨上,把一婦一一女一、了空解了繩索,彩緞金珠擺設在桌子上,使鼓樂領着進來。
但見:山高千仞,路通一線入羊腸;門設三層,嶺抱九關屯虎口。
人骷髅築成影壁,血汗湯遍染城牆。
蓬頭披發,填溝澗多是屍骸;摘膽剜心,滿林木全藏兇煞。
殺人不請旨,此地不講王章;報應不畏天,現世即成地獄。
羅刹城中鬼子母,修羅宮裡太歲君。
原來淮南大寇李全受了金朝劉豫招安,封為鎮淮王,使他領兵五千助兀南侵,不在山寨,隻有梨花槍楊夫人和錦屏小姐在山守寨。
聽的山下小寨裡來納進奉,即忙升帳。
列下兩班刀斧手和家将,披挂齊整,吹打三通才開門登帳。
先是手下将官們一對對參見了,就是各旗長、隊長、千總、百總參見,然後放進寨外頭目,解了弓刀,擎着手本和禮物進見,跪在帳前。
把手本看了,是黃金十錠、明珠二百顆、元寶五十錠、彩緞八十對、美一女一二名、民一婦一二口、小沙彌一名。
夫人看過,遞與小姐,一件件點過收了,把一婦一人叫入後房去了,落下了空跪在帳下。
楊夫人看他一貌堂堂,面圓大耳,眉有白光,唇如丹漆,就有羅漢之相,夫人便問了空:“從何處來?因甚遇劫到了此處!”了空初被拿時,也有些慌張,因想起偈言有“虎穴見佛”之語,便大着膽,合掌當一胸一,高聲念:“南無救苦救難有靈有感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弟子山東武城縣人氏,亂後出家。
因有老母流落淮城,遠來尋找,不料寄宿古廟,遇見二位大王,捉來投見。
夫人肯發菩提之心,放回見母,如造七級浮屠一樣。
”說畢,淚如雨下。
夫人聞言大怒,才待發作,不知小姐向夫人耳邊說了幾句甚麼言語,隻見夫人笑一笑,走下帳來,将了空扯起道:“快随我後房去,有話說。
”一面分付安排飯來。
即時五葷大飯——無非魚一肉一雞鵝,擺了一桌,大杯斟上老酒,叫了空動箸。
了空合掌念:“阿彌陀佛,貧僧一自一幼出娘胎,天戒不吃葷酒。
” 夫人便叫:“看素齋來。
”又備香蕈麻菇、油卷粉湯,擺了一桌。
了空合掌謝齋,才吃得一個點心、一碗素湯,又來問訊。
隻見兩個家僮,請了空向書房洗裕早有香湯肥皂、細布葛巾擺在房中,香水傾在錫桶浴盆裡面。
了空隻得閉門洗浴,甚是爽快。
洗浴已畢,香茶漱口,請入書房,又早送進兩套新衣,巾靴衫無非绫綢緞絹,内外一新。
了空不敢更衣,依舊穿上僧衣僧倡,拿着數珠念佛,暗誦《心經》,上得繩床,趺膝閉目,面壁去了。
有詩贊了空持戒堅定:故鄉易到路頭差,白日青天物一自一遮。
豎起眉目還一自一省,火坑原有白蓮花。
原來這錦屏小姐生得嬌娆聰慧,不肯招俗人為婿,長到十六歲,至今要選個好丈夫,沒有可心的,一見了空生得福相,又年齒相當,知是大人家的兒子,便有一愛一慕的心,因和夫人悄悄說了,留下了空,看他的一性一一情一德行是何等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