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蓮淨女看破往因度香玉 侯瘸子參明宿業了殘生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綠霭紅霞竹徑深,一庵終日靜沉沉。
等閑放下便無事,著意看來還有心。
小卉時開參一色一相,山禽一自一語足圓音。
招來即是天真佛,擊碎虛空量古今。
話說丹桂因一婬一想招魔,鬼一一交一一成病,天生半路變了個石一女一兒,把那平生貪一婬一好一色一的心,弄月嘲風的一性一,不消勸化,一時冰冷,猶如火滅煙消、霜凋葉落一般。
可憐一個花朵般一女一兒,狐狸一精一相似,當初和香玉姐安排着花攢錦簇,歹帶雨尤雲,不知得了丈夫如何受用才肯罷手。
那知道有貌無緣,有才無命,兩個美人,不曾得一日快活,俱落在火坑苦海。
一個嫁了金公子,止有三日夫妻一情一分,被主母妒狠剪發髡頭,打為奴婢,再不得見丈夫一面;一個嫁了侯瘸子,半身殘疾,全無人道,幾番要一婬一奔苟就,偏遇着孤鸾寡宿,又生出個絕戶病來,闆骨橫生,石門緊閉,廢而無用。
一自一是兩人前生冤孽,折算他當日縱欲宣一婬一、迷惑愚夫之過,故此天罰其一婬一,以孤寡疾病淩辱折磨,準算他前生罪孽。
此是一定的因果。
當日同母親鮑寡一婦一到大覺寺福清座下,改了法名蓮淨,向佛前拜了,把青絲細發分開,先剪後剃,那消半日,變成一個清秀的尼姑,剃的光白白的。
穿了一件茶一色一僧衣,戴上一頂玄緞僧帽,小小僧鞋。
合着纖纖玉掌,念起佛來,真是拈花天一女一,紫竹觀音。
就有邪心,已被一條封皮把那傍門鎖祝正是:水火爐中封姹一女一,鐵門關内鎖狐妖。
有詩為贊:寒雲散盡留殘月,夜雨晴開返太虛。
不堪明月思馀蔗,已見秋江空舊魚。
當時拜了福清,鮑寡一婦一痛哭回家,侯瘸子因身無所歸,還在門前且開鞋鋪,到做了幹一女一婿不題。
蓮淨雖出了家,因香玉日久無信,常沒處探聽個信兒。
忽一日,卞千戶娘子走到寺裡讨簽,撞見蓮淨:“卻似鮑家桂姑娘,怎麼出了家?”兩人問訊了,請到齋堂裡,才知桂姐因病修行。
細細告訴:“金二官人娶了香玉,三日後,做不得主來。
如今被宋太太鎖在家裡,求生不生,求死不死,通不容俺娘們見面。
我終日在孫媒家坐着要人,随你打罵,他也不敢進去見一見那母夜叉。
那金公子走去關外,還不敢回。
早知道一女一兒沒有造化,到不如出了家,還清淨些。
”說着哭起來。
蓮淨想起前一情一,也不覺淚流滿面,道:“俺兩人這等一樣的命苦!隻說他得了好處,我不如他,誰想他到在難中,如今還不如我。
世間事那裡想去!”卞寡一婦一道:“桂姑娘,你平日千伶百俐,又和我一女一兒比親生姊妹般同,就尋不出條路來救他救兒?” 也是天假其便,孫媒因卞寡一婦一說要告他,十分着急。
忽一日宋太太着人來叫他,不知深淺,隻說是因娶了香玉的事。
不料是他家太太找個媒婆去,要賣香玉出門,怕金二官回來,費他的眼目。
孫媒不知道,躲去大覺寺,推燒香上會,不料恰撞見卞寡一婦一。
兩人見面,又是一場大罵,險不在禅堂裡打起來。
福清和知客都勸開了。
蓮淨原是聰明,又歸了正果,卻尋出一計來,說孫媒:“你既說這一門親,把玉姐母子坑陷的這等,也該進他宅去看看玉姑娘,終不然你一個外人,年六七十歲了,那母夜叉就打你不成?他既然來叫你,好歹去走一遭,卞大娘也不埋怨你了。
”孫媒道:“說的也是。
我拚着老一性一命去走走,随怎樣的,看看玉姑娘,再做商議。
我還來這裡回你的話。
” 吃了一杯茶,孫媒婆去了。
卞千戶娘子坐在寺裡聽信不題。
原來母夜叉宋太太見香玉上竈做飯,十分殷勤,滿口裡太太長太太短,不叫他也來服事,罵着他也不怨恨,已不難為他了:“隻怕金二官回來,一時防備不嚴,若有串通怎了?不如找個媒人來,把他賣在娼家罷。
”因此叫家人來尋孫媒婆進府,不幹那尋妾的事。
他一自一己膽虛,唬的躲了寺裡。
商議就,硬着膽進的金将爺府裡來,見了太太生的兇狠,就似一隻老虎坐在大暖炕上,磕下頭去,道:“不知太太叫小媳一婦一做甚麼?”太太道:“我家買了這業障來,不知是那個媒人做的事。
如今放在屋裡,七粗八細一些做不來,沒得養着吃閑飯。
你與我快快尋個主兒領出去,不許賣在這東京,不拘那裡娼家樂戶,做幾兩銀子,打發他去罷
等閑放下便無事,著意看來還有心。
小卉時開參一色一相,山禽一自一語足圓音。
招來即是天真佛,擊碎虛空量古今。
話說丹桂因一婬一想招魔,鬼一一交一一成病,天生半路變了個石一女一兒,把那平生貪一婬一好一色一的心,弄月嘲風的一性一,不消勸化,一時冰冷,猶如火滅煙消、霜凋葉落一般。
可憐一個花朵般一女一兒,狐狸一精一相似,當初和香玉姐安排着花攢錦簇,歹帶雨尤雲,不知得了丈夫如何受用才肯罷手。
那知道有貌無緣,有才無命,兩個美人,不曾得一日快活,俱落在火坑苦海。
一個嫁了金公子,止有三日夫妻一情一分,被主母妒狠剪發髡頭,打為奴婢,再不得見丈夫一面;一個嫁了侯瘸子,半身殘疾,全無人道,幾番要一婬一奔苟就,偏遇着孤鸾寡宿,又生出個絕戶病來,闆骨橫生,石門緊閉,廢而無用。
一自一是兩人前生冤孽,折算他當日縱欲宣一婬一、迷惑愚夫之過,故此天罰其一婬一,以孤寡疾病淩辱折磨,準算他前生罪孽。
此是一定的因果。
當日同母親鮑寡一婦一到大覺寺福清座下,改了法名蓮淨,向佛前拜了,把青絲細發分開,先剪後剃,那消半日,變成一個清秀的尼姑,剃的光白白的。
穿了一件茶一色一僧衣,戴上一頂玄緞僧帽,小小僧鞋。
合着纖纖玉掌,念起佛來,真是拈花天一女一,紫竹觀音。
就有邪心,已被一條封皮把那傍門鎖祝正是:水火爐中封姹一女一,鐵門關内鎖狐妖。
有詩為贊:寒雲散盡留殘月,夜雨晴開返太虛。
不堪明月思馀蔗,已見秋江空舊魚。
當時拜了福清,鮑寡一婦一痛哭回家,侯瘸子因身無所歸,還在門前且開鞋鋪,到做了幹一女一婿不題。
蓮淨雖出了家,因香玉日久無信,常沒處探聽個信兒。
忽一日,卞千戶娘子走到寺裡讨簽,撞見蓮淨:“卻似鮑家桂姑娘,怎麼出了家?”兩人問訊了,請到齋堂裡,才知桂姐因病修行。
細細告訴:“金二官人娶了香玉,三日後,做不得主來。
如今被宋太太鎖在家裡,求生不生,求死不死,通不容俺娘們見面。
我終日在孫媒家坐着要人,随你打罵,他也不敢進去見一見那母夜叉。
那金公子走去關外,還不敢回。
早知道一女一兒沒有造化,到不如出了家,還清淨些。
”說着哭起來。
蓮淨想起前一情一,也不覺淚流滿面,道:“俺兩人這等一樣的命苦!隻說他得了好處,我不如他,誰想他到在難中,如今還不如我。
世間事那裡想去!”卞寡一婦一道:“桂姑娘,你平日千伶百俐,又和我一女一兒比親生姊妹般同,就尋不出條路來救他救兒?” 也是天假其便,孫媒因卞寡一婦一說要告他,十分着急。
忽一日宋太太着人來叫他,不知深淺,隻說是因娶了香玉的事。
不料是他家太太找個媒婆去,要賣香玉出門,怕金二官回來,費他的眼目。
孫媒不知道,躲去大覺寺,推燒香上會,不料恰撞見卞寡一婦一。
兩人見面,又是一場大罵,險不在禅堂裡打起來。
福清和知客都勸開了。
蓮淨原是聰明,又歸了正果,卻尋出一計來,說孫媒:“你既說這一門親,把玉姐母子坑陷的這等,也該進他宅去看看玉姑娘,終不然你一個外人,年六七十歲了,那母夜叉就打你不成?他既然來叫你,好歹去走一遭,卞大娘也不埋怨你了。
”孫媒道:“說的也是。
我拚着老一性一命去走走,随怎樣的,看看玉姑娘,再做商議。
我還來這裡回你的話。
” 吃了一杯茶,孫媒婆去了。
卞千戶娘子坐在寺裡聽信不題。
原來母夜叉宋太太見香玉上竈做飯,十分殷勤,滿口裡太太長太太短,不叫他也來服事,罵着他也不怨恨,已不難為他了:“隻怕金二官回來,一時防備不嚴,若有串通怎了?不如找個媒人來,把他賣在娼家罷。
”因此叫家人來尋孫媒婆進府,不幹那尋妾的事。
他一自一己膽虛,唬的躲了寺裡。
商議就,硬着膽進的金将爺府裡來,見了太太生的兇狠,就似一隻老虎坐在大暖炕上,磕下頭去,道:“不知太太叫小媳一婦一做甚麼?”太太道:“我家買了這業障來,不知是那個媒人做的事。
如今放在屋裡,七粗八細一些做不來,沒得養着吃閑飯。
你與我快快尋個主兒領出去,不許賣在這東京,不拘那裡娼家樂戶,做幾兩銀子,打發他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