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風流子逢怨偶嚴親畢命 美姣女遇情郎慈母相依

關燈
各處找尋二官人回來。

    二官人忙請醫生診視,毫不見效。

    原來怒氣傷肝,老年人那當得起。

    痛了七日,竟嗚呼哀哉了。

    二官人大哭不止,疾忙做棺盛殓,披麻挂孝,開吊做道場,一自一不必說。

     過了終七,家中稍為清淨,老婆又時刻咭咭?F?F鬧個不了,二官人隻得在外走開,倒也适意。

    不知不覺,從前的舊病又發起來了。

    一日,又想着從前所見的美一女一,未知曾否嫁去,因再走到他門首來,東張西望,正要尋個人打聽一個下落。

    隻見一個媒婆正從他門内走出,二官人定睛一看,原來是認得的孫媒婆。

    孫婆見了二官人,忙問道:“二官人,多時不見,在此做甚麼?”二官人道:“我正在此走過,看見了你,立住在此。

     這個人家你認得麼?”孫婆道:“他家我已認得久了。

    ”二官人道:“我正有話要問你。

    此處不好說,竟到你家裡細說罷。

    ” 孫婆同二官人到了家中坐下,二官人道:“我問你非為别事,方才這個人家姓甚麼?”孫婆道:“一家姓鮑,一家姓卞。

    ”二官人道:“他有一女一兒麼?”孫婆道:“他兩家各有個一女一兒的,鮑家一女一兒叫丹桂姐,因對親不好,他母一女一兩口兒正在那裡氣死哩。

    ”二官人道:“卞家這個一女一兒叫甚麼,也對過親麼?” 孫婆道:“卞家這位一女一兒叫香玉姐,也曾對過親的。

    如今王家兒子已死了,還沒有親事,正托我要與他對親哩。

    ”二官人道:“既托你對親,你看來可以對得我麼?”孫婆聽說,忙将袖衣掩住了二官人的口,道:“二官人在那裡說甚麼話!虧得沒有人在此,若有人聽見,說與你家奶奶知道,要連累老身吃苦了。

     此事斷不要想起!” 二官人說了半晌,見孫婆毫不相幹,隻得怏怏而回。

    歸家左思右想,想出一個計策來,必須如此如此,方可成功。

    算計已定,停了兩日,又到孫婆家裡來。

    孫婆見二官人又來,看來有些蹊跷,問道:“二官人來此何幹?”二官人道:“隻為卞家一女一兒,我一心要娶他,務求你在内極力作伐。

    今日先來送人人一情一。

    ”說罷,向袖中取出白銀二十錠,開封放在桌上。

    孫婆一見,滿心歡喜,接口道:“不是老身不肯成就此事,隻恐你家奶奶不容,倘有些風吹草動,連老身也不便,所以不敢多嘴。

    ”二官人道:“若做此事,家裡一自一然要瞞過的,這個不消你講得,我已安排停妥的了。

    隻要你去說得卞家肯依就是了。

    成功之後,還要重重謝你哩!”孫婆應允道:“這事也不是一兩句話就得成功的。

    兩日我不得閑,要到十三,才可到卞家去對他說着。

    有了下落,便來覆你。

    ”二官人道:“既如此,我十四來問回話便了。

    ”說罷,起身去了。

     孫婆見二官人去了,心下躊躇道:“此事就怕他老婆得知,若是瞞過了他,讨在外邊,一時那裡知道。

    若得成功,倒有一宗财氣,且到他家說一番看。

    ”想罷出門。

    到了卞家,細細說了一遍。

    卞寡一婦一道:“這官人既有正室,我一女一嫁去,恐遭淩辱,這個使不得的。

    ”孫婆道:“這個我也想到,他隻為正房沒甚人樣,不成材料,家事全不照管,所以他要讨個幫手。

    你家姑娘若是嫁去,原與正室無二。

    況你老人家老來又無依靠,我也講過,連丈母也要一同住在身邊,将來要靠老的。

    ”卞寡一婦一聽見這話,滿心歡喜,一口應承。

    孫婆大喜,相别回家。

     到了十四,二官人來問回音,孫婆添了些說話,述了一遍。

     二官人喜得筋骨酥麻,再叫孫婆去說定了。

    擇了吉日,把禮物送去,定了八月十六成親,又送了孫婆媒禮五十兩。

    卞寡一婦一受了禮物,又想鮑家娘子居此無人照應,替他另尋了兩間房子——同住到八月十六,遷居出門。

    端端正正,專等金家來讨親。

     正是: 天下本無事,隻為庸人擾出來。

     欲知金二官人來聚香玉姐的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