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二美女誨淫遊佛殿 一老尼惑衆念蓮經

關燈
浴; 盤着膝,打着坐,合掌歸陰。

     南無阿彌陀佛 “當下婆婆即時坐化而去。

    張善人兩口兒不敢啼哭,念經三日,起了一個龛子化去,供養在西山寺後。

    不消半月,王氏年四十以上,忽然有孕。

    到了十月,腹中疼痛起來。

    王氏卧在内室,張善人念經未畢,眼看見那白發婆婆笑将進來。

    張善人大驚,才待追尋,隻見王氏房中早産下一個一女一兒。

    生的眉端目正,面如滿月一般。

    因念經得來,取名‘蓮一女一’。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不覺蓮一女一長到七歲。

    生得乖覺伶俐,一見便會。

    又有一件奇事:口裡背誦《蓮華經》,順念順流,倒念倒流。

    請了一卷《蓮華經》來,字字行行,一似念過的一般。

    天生胎素,口不嘗葷。

    每日在家做些花朵,略有閑時節,即看經拜佛。

    隻有一件,不守一女一兒規矩—一聽見僧人參論佛法,就要出門去觀聽。

    有一個能仁寺惠光和尚,登座開講,蓮一女一疾忙走入寺中,便高聲問道:‘龍一女一八歲獻寶成佛,我今七歲,沒有寶珠,何時得道?’把個惠光長老,驚得一句答應不來,張善人聽說一女一兒走進寺去參禅,甚是惶恐,疾忙抱了回來,分付王氏好生看守一女一兒,勿叫他張頭露面,惹街鄰嗤笑。

     因此蓮一女一日逐做些花朵,不得出門。

     “到了年方二八,因元宵能仁寺上燈,衆檀越約了燈會,懸起千百盞燈來。

    一婦一一女一們燒香的、看燈的,人山人海,都去随喜。

    蓮一女一要去,父母攔擋不住,王氏說道:‘孩兒年已長成,不比你七八歲時去混他的講堂,也惹人議論,同幾個鄰舍老婆婆去能仁寺看燈,早去早回。

    ’”首座擊磬,又念:有蓮一女一,能仁寺,把燈觀看,密層層,佛塔上,萬盞明燈。

     又遇着,老禅師,登堂說法; 引動了,紅蓮一女一,去問禅宗。

     南無阿彌陀佛 向法堂,講座下,高聲大叫: 問和尚,滿寺燈,何處先明? 和尚答,佛殿上,燈光先照。

     蓮一女一說,佛燈外,誰是心燈? 南無阿彌陀佛 老和尚,答不來,蓮一女一大怒; 走上去,打一一棒一,要問機鋒。

     南無 “當下蓮一女一問道:‘佛燈今在殿上,心燈卻在何處?’長老一時應答不來,蓮一女一奪過長老禅杖,當頭就打。

    慌得這些看燈一婦一一女一,一湧上來,把禅杖奪了,推擁蓮一女一回家。

     “張善人夫妻十分惶恐,埋怨一女一兒不守閨門,使人嗤笑,連忙叫個媒婆,與蓮一女一提親。

    有一個李員外兒子,和蓮一女一同庚,也是一十六歲,且是聰明俊秀,常見蓮一女一門首賣花,看在眼裡,使人來說媒。

    張善人兩口兒隻揀擇一女一婿,不争财禮,遂結了親。

     看了吉日良時,把蓮一女一打扮得如花似玉,三绺梳頭,兩截穿衣,上了花藤彩轎。

    各處花店将花朵添箱,點起花燈,前後有百十餘對,都來看蓮一女一成親。

    ”敲磬一聲,又念:本家男,張家一女一,門當戶對;許了親,下了禮,酒果羊紅。

     紅鸾星,擇就了,七月十五; 衆親鄰,來助喜,俱送花燈。

     南無阿彌陀佛 有蓮一女一,打扮的,天仙玉一女一; 恁爺娘,送上轎,兩淚一一交一一零。

     叫一聲:我的兒,養得嬌慣; 到人家,守規矩,休要講經。

     南無阿彌陀佛 撇得俺,老夫妻,沒有下落; 養了你,多半世,沒個後成。

     有蓮一女一,全不答,高講《蓮經》; 一卷經,剛念畢,不聽人聲。

     南無阿彌陀佛 到門前,放下轎,拜門行禮; 有公婆,接新喜,捧着花瓶。

     掀轎簾,忙來請,新人下轎; 似木雕,如泥塑,全不答應。

     南無阿彌陀佛 半空中,忽聞得,笙箫仙樂; 放金光,天花落,香滿虛空。

     南無 “當下蓮一女一在花燈轎裡,一卷《蓮經》誦畢,左腳盤着右腳,小小弓鞋搭在膝上,坐化而去。

    李家慌忙去請張善人夫妻。

    隻見半空中笙箫仙樂,一道金光,天花亂墜,見蓮一女一站在空中,向說偈曰:我本西方座上人,偶将兩腳踏紅塵。

     衆生若問《蓮經》義,看取花燈不壞身。

     後來張善人夫妻升天,不在話下。

    ” 法師宣卷一畢,大衆高聲和佛,打起法器,送法師下座。

     這些一婦一一女一們聽到好處,也有笑的,也有愁的,隻有這丹桂、香玉二人,不住的亂笑,也不管甚麼經典佛法。

    兩個寡一婦一,要辭了福清,和二一女一回家去。

    隻見有兩個一女一僧進來,傳百花姑的師命;“要來寺裡同大衆講經哩,明日打掃一座禅堂,在這裡過夜。

    ”封了五十兩銀子,叫福清早早安排齋供。

    慌得這福清滿口答應,那敢推辭。

    這丹桂、香玉二人,要等着看百花姑講教,就不肯起身,福清留下在後禅堂法炕上歇去了。

    有分教:外道妖魔,安下經典演法術;惑人邪教,移過參拜鬧經壇。

     不知百花姑的演教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