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智鬥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個大漢身上。
這名大漢身上的衣物撕毀了大半,唯一與衆不同的是别的八個個仰天成僵卧,而他則彎曲着身軀,跪伏在地上,是以看不見他的面孔。
阮雲台隻從背影便認得出這個大漢乃是少林俗家高弟,姓範名為炯,外号回天手。
這範炯的外号除了他雙掌功夫高絕一時之外,那“回天”二字,卻是說他智謀決斷過人,往往有回天之力。
阮雲台雙眉微皺起,接着緩緩走過去。
他并不是有什麼目的,隻不過向來心細如發,眼見這範炯僵斃的姿勢與衆不同,便不肯輕易放過,定要瞧瞧何故人人仰卧而死,獨獨他跪伏着斃死。
要知阮雲台眼力不同凡俗,在這兒的人個個沒有呼吸,他一望而知,是以連脈息也不必診查。
那範炯也沒有呼吸的迹象,顯然與其他的人一道喪命。
但為何獨獨他死後的姿勢與衆不同?他在範炯身邊轉了一圈,突然間大吃一驚,擡頭凝望。
上面那個洞口透入來的燈光明亮得多,但并沒有人影或任何事物。
原來阮雲台吃驚之故。
并非上面傳來聲息,而是查看過範炯之後,立刻推想出其中道理,故此大大吃了一驚,仰頭尋思。
接着他走到當中那長發女子身邊,由于入口正在頭頂當中,故此燈光透入,使她比别人明亮清晰得多。
阮雲台俯身把她身上的長衫掀開,眼前頓時一亮,但見那具近乎全裸的胴體,白皙的肌膚把燈光反映得更為明亮。
她的面龐雖然被長長的頭發遮了一半,但仍然看得出面目姣好。
她十分健康結實、渾圓的大腿看來彈性十足。
阮雲台伸手在她光滑白嫩的大腿上捏摸一下,突然泛起一抹微笑,手掌仍在她腿上輕輕摩擦。
在他手掌底下的肌膚既嫩滑而又富有彈性,但最重要的是這條白嫩的大腿被他摩擦的部位,本是觸手冰涼,但略一摩擦,立刻溫暖起來。
這一點證明她的肉體并未死亡,隻不過呼吸和血液運行都十分緩慢,是以體溫大大降低,但被他手掌摩擦之處,卻迅即局部充血,所以立即溫暖起來。
凄厲的嘯聲在這地下室回蕩,份外刺耳。
阮雲台縮回手,仍然替她把長衫蓋好。
之後,查看一下她和其他人的耳朵,都發現有小小的布團塞住。
但那回天手範炯的雙耳卻沒有用布團塞住,阮雲台動作很快,撕下一點衣襟,揉成兩枚,迅即替範炯塞住雙耳。
他躍上佛堂之時,這地下室内的一女七男沒有一個人動彈或發出聲音。
他把入口關閉了,迅即奔出去。
隻見那萬裡飛猿在劍光刀影中倏息出沒,動作之快,恍如鬼魅。
那六大高手則看來靜多動少,每個人都在所占的方位上出招,不像猿人那樣電逐雲飛地穿梭往來。
他們已拼了五六百招之多,那六大高手全都有硬接猿人殺手的經驗,人人但覺得這形似巨猿的強敵,殺手奇重奇險,内力之強竟超過了他們逾甲子精修苦練之功。
因此他們越打越小心,每個人的圈子盡量縮小,以便集中全力抵禦強大淩厲的殺手。
但也盡量施展本身最擅長的手法從側背反擊,以牽制猿人強攻某一個人時的威力。
這六大高手雖然平日不曾操練,僅僅在最近一個月聚集在阮雲台的七門院内,而在這段時間内,大家隻談論過兩三次,但這刻卻顯然有如水乳交融,呼應之妙,教人稱絕。
那猿人口中嘯聲不絕,一路搶攻,兩條茸毛飄拂的長臂,指東打西,似虛還實,手法之奇詭幻變,難以形容。
最古怪而又難當的是他的掌力,除了剛柔變化極大之外,還有“推拒”和“吸拽”的變化。
也就是說,他一掌拍出之時,這股力道可能是重如山嶽迅若雷霆的“離心力”,但也可能像強磁吸鐵般的“向心力”,這一進一退之間的差異分别,使他的手法憑添無數古怪兇險的招數,威力為之張大了不知多少倍。
那六大高手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會過婆羅戰主,得知萬妙神手的奧妙,則今夜之戰,定必更為艱苦險惡。
饒是這樣,他們用盡全力,五六百招下來,也不過比開始之時守得更穩而已。
那猿人若是一心想突圍而去,看來不難做到。
阮雲台瞧了十餘招,已辨清雙方形勢,這時不禁心下駭然,忖道:以圓音大師等六大高手全力聯手圍攻之威,直至現在還是勢均力敵的對峙之勢,也就是說他們那三招同時出手揮成一體的絕藝,尚無施展的機會。
唉,這猿人年紀尚輕,但功力之精純,武學之深奧精微,我若非親眼目睹,實在難以置信……要是今夜之戰,仍是婆羅戰主出手,則這等局面不足為奇。
但那萬裡飛猿一共才修習了幾年武功?他這一身超凡人聖的功力火候如何練得成的?阮雲台雖是智慧如海,一時也測之不透。
突然間劍氣刀光以及星飛電閃的人影全都凝定靜息,六大高手仍然各占方位,把猿人包圍在當中。
刺耳驚心的嘯聲也陡然收歇,峽内登時被出奇的靜寂所淹沒。
這種突如其來而又極端不同的變化,反而教人覺得十分不習慣。
而且大有山雨欲來那種異常緊張的味道。
是勝是敗?是生是死?這本是雙方一緻想知道的答案。
可是現下雙方陡然中止了一切動作,因而使人一時忘了追尋勝敗生死的答案。
下一步撲朔迷離無法猜測的奇異情況,把所有人的心智都吸引住。
他們并非故意做成這種奇異情勢,而是雙方的攻守漸臻至妙之境,喜地發現全無着手之處,已到了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的境界,是以自然而然地一齊停止,誰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樣,才是最佳途徑。
那六大高手個個淵亭嶽峙,氣定神閑。
看起來似乎一百年不言不動都辦得到。
猿人也宛如石像般凝立如山,全身的金黃色長毛,在夜風中微微拂動,綠色雙眸的光芒冰冷凝固,瞧他的樣子,也可以斷言能夠無休止無限期地對峙下去。
阮雲台眼珠一轉,四下查看形勢。
忽然發覺那對峙凝立的七人,一齊向他望未。
原來這七人在全神拼鬥間,不知不覺達到武功至妙之境,一時雙方都與天地渾成一體,無懈可擊,是以自然而然地齊齊停歇。
當此之時,這七人全都心無雜念,肉體的存在若有若無。
那局外的阮雲台隻須眼珠一轉,便已觸動了他們敏銳無比的感覺,齊齊投目注視。
圓音大師突然朗朗誦聲佛号,道:“阮施主,你目下處境之危殆,如卵墜地,一觸便碎。
隻不知以施主的如海智慧能不能解救自保?” 猿人不但沒有一點表示,甚至連眼光也收回去,暫投向虛空之中,冷漠得好像無知無覺的木石一般。
李玉真輕輕唱歎一聲,接着說道:“既然圓音大師已說話,我方已堕下乘境界,貧道也不妨饒舌了。
阮先生,敢問你知不知道目下處境危在何處?” 阮雲台忽然舉步,離開廟門。
但也不是往戰圈行去,卻是向右方的峭壁移去。
他若是想從右方出峽,隻須發腳疾奔,最多十三四次起落,便可如願。
他朗聲應道:“不才武功雖是有限,但卻可以猜上一猜……” 他的身形已近峭壁下,那兒有一個凹洞,上方的崖岩突出數丈,像屋檐一般,可禦風雨。
但那寬大的崖洞并無通路,一目了然。
他若想逃走,仍得直奔出峽才行。
他不再移動,卻伸手抓住一條藤根,但這些山藤仍然不能提供逃路。
因為這片峭壁高達二十餘文,直插雲霄,而這條老藤根也不過往上延蔓四五丈的高度而已。
“你們雙方忽然停手,以不才看來,想是由于雙方達到某種境界,都不得不由極動變為極靜。
“但在極靜之中,仍然蘊蓄郁聚至強大的力量,一觸即發。
這等力量與宇宙的洪水台風等相似,一旦觸發,沛然莫之能禦。
“不才不該在你們至靜之時,轉眼視物,以緻招惹你們的注意,圓音大師想是發覺萬裡飛猿兄唯一取勝之道,便是向不才下手,故此不惜堕落下乘失去那旗鼓相當的至靜境界,也要出告警言……” 他話聲一停,轉頭向峽口那邊查看,鐵膽包嘯風忍不住大聲道:“阮先生,我們與你相距雖然遠達七八丈,可是你若想趁隙逃出此峽,絕無機會。
你隻要一開始奔逃,萬裡飛猿受到感應發動雷霆之擊,去勢瞬息千裡,你萬萬逃不出峽外。
” 陸天行也道:“是啊,阮先生千萬别作逃走之想。
” 阮雲台應道:“多謝兩位前輩關心提醒,但諸位請放心,不才自有消解危機之法。
” 六大高手聽了這話,不覺轉眼向猿人望去,隻見他目光淡漠冰冷,不言不動。
分明仍然保持着至靜境界的狀态。
那阮雲台回答的話,他一定聽得清楚,但看來不曾發生一絲影響,如果阮雲台打算用言語擾亂他的心神,希望使他失去至靜至強的境界,那是注定失敗無疑。
當下衆人暗暗凜駭;心想:我們合力抵禦他的~擊,已是勉強吃力之事,若想攔阻他向阮雲台下手,那是萬萬辦不到的了。
以阮雲台獨自一人在猿人雷霆萬鈞的一擊之下,必定立成齑粉,他的智慧如何能救得他?阮雲台的聲音透出堅定自信的味道,道:“不才本來可以趁你們雙方鏖戰方酣之際,悄然遠離,在别處等候結果,對不對?但不才為何沒有這樣做呢?這答案是不才已下了決心
這名大漢身上的衣物撕毀了大半,唯一與衆不同的是别的八個個仰天成僵卧,而他則彎曲着身軀,跪伏在地上,是以看不見他的面孔。
阮雲台隻從背影便認得出這個大漢乃是少林俗家高弟,姓範名為炯,外号回天手。
這範炯的外号除了他雙掌功夫高絕一時之外,那“回天”二字,卻是說他智謀決斷過人,往往有回天之力。
阮雲台雙眉微皺起,接着緩緩走過去。
他并不是有什麼目的,隻不過向來心細如發,眼見這範炯僵斃的姿勢與衆不同,便不肯輕易放過,定要瞧瞧何故人人仰卧而死,獨獨他跪伏着斃死。
要知阮雲台眼力不同凡俗,在這兒的人個個沒有呼吸,他一望而知,是以連脈息也不必診查。
那範炯也沒有呼吸的迹象,顯然與其他的人一道喪命。
但為何獨獨他死後的姿勢與衆不同?他在範炯身邊轉了一圈,突然間大吃一驚,擡頭凝望。
上面那個洞口透入來的燈光明亮得多,但并沒有人影或任何事物。
原來阮雲台吃驚之故。
并非上面傳來聲息,而是查看過範炯之後,立刻推想出其中道理,故此大大吃了一驚,仰頭尋思。
接着他走到當中那長發女子身邊,由于入口正在頭頂當中,故此燈光透入,使她比别人明亮清晰得多。
阮雲台俯身把她身上的長衫掀開,眼前頓時一亮,但見那具近乎全裸的胴體,白皙的肌膚把燈光反映得更為明亮。
她的面龐雖然被長長的頭發遮了一半,但仍然看得出面目姣好。
她十分健康結實、渾圓的大腿看來彈性十足。
阮雲台伸手在她光滑白嫩的大腿上捏摸一下,突然泛起一抹微笑,手掌仍在她腿上輕輕摩擦。
在他手掌底下的肌膚既嫩滑而又富有彈性,但最重要的是這條白嫩的大腿被他摩擦的部位,本是觸手冰涼,但略一摩擦,立刻溫暖起來。
這一點證明她的肉體并未死亡,隻不過呼吸和血液運行都十分緩慢,是以體溫大大降低,但被他手掌摩擦之處,卻迅即局部充血,所以立即溫暖起來。
凄厲的嘯聲在這地下室回蕩,份外刺耳。
阮雲台縮回手,仍然替她把長衫蓋好。
之後,查看一下她和其他人的耳朵,都發現有小小的布團塞住。
但那回天手範炯的雙耳卻沒有用布團塞住,阮雲台動作很快,撕下一點衣襟,揉成兩枚,迅即替範炯塞住雙耳。
他躍上佛堂之時,這地下室内的一女七男沒有一個人動彈或發出聲音。
他把入口關閉了,迅即奔出去。
隻見那萬裡飛猿在劍光刀影中倏息出沒,動作之快,恍如鬼魅。
那六大高手則看來靜多動少,每個人都在所占的方位上出招,不像猿人那樣電逐雲飛地穿梭往來。
他們已拼了五六百招之多,那六大高手全都有硬接猿人殺手的經驗,人人但覺得這形似巨猿的強敵,殺手奇重奇險,内力之強竟超過了他們逾甲子精修苦練之功。
因此他們越打越小心,每個人的圈子盡量縮小,以便集中全力抵禦強大淩厲的殺手。
但也盡量施展本身最擅長的手法從側背反擊,以牽制猿人強攻某一個人時的威力。
這六大高手雖然平日不曾操練,僅僅在最近一個月聚集在阮雲台的七門院内,而在這段時間内,大家隻談論過兩三次,但這刻卻顯然有如水乳交融,呼應之妙,教人稱絕。
那猿人口中嘯聲不絕,一路搶攻,兩條茸毛飄拂的長臂,指東打西,似虛還實,手法之奇詭幻變,難以形容。
最古怪而又難當的是他的掌力,除了剛柔變化極大之外,還有“推拒”和“吸拽”的變化。
也就是說,他一掌拍出之時,這股力道可能是重如山嶽迅若雷霆的“離心力”,但也可能像強磁吸鐵般的“向心力”,這一進一退之間的差異分别,使他的手法憑添無數古怪兇險的招數,威力為之張大了不知多少倍。
那六大高手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會過婆羅戰主,得知萬妙神手的奧妙,則今夜之戰,定必更為艱苦險惡。
饒是這樣,他們用盡全力,五六百招下來,也不過比開始之時守得更穩而已。
那猿人若是一心想突圍而去,看來不難做到。
阮雲台瞧了十餘招,已辨清雙方形勢,這時不禁心下駭然,忖道:以圓音大師等六大高手全力聯手圍攻之威,直至現在還是勢均力敵的對峙之勢,也就是說他們那三招同時出手揮成一體的絕藝,尚無施展的機會。
唉,這猿人年紀尚輕,但功力之精純,武學之深奧精微,我若非親眼目睹,實在難以置信……要是今夜之戰,仍是婆羅戰主出手,則這等局面不足為奇。
但那萬裡飛猿一共才修習了幾年武功?他這一身超凡人聖的功力火候如何練得成的?阮雲台雖是智慧如海,一時也測之不透。
突然間劍氣刀光以及星飛電閃的人影全都凝定靜息,六大高手仍然各占方位,把猿人包圍在當中。
刺耳驚心的嘯聲也陡然收歇,峽内登時被出奇的靜寂所淹沒。
這種突如其來而又極端不同的變化,反而教人覺得十分不習慣。
而且大有山雨欲來那種異常緊張的味道。
是勝是敗?是生是死?這本是雙方一緻想知道的答案。
可是現下雙方陡然中止了一切動作,因而使人一時忘了追尋勝敗生死的答案。
下一步撲朔迷離無法猜測的奇異情況,把所有人的心智都吸引住。
他們并非故意做成這種奇異情勢,而是雙方的攻守漸臻至妙之境,喜地發現全無着手之處,已到了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的境界,是以自然而然地一齊停止,誰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樣,才是最佳途徑。
那六大高手個個淵亭嶽峙,氣定神閑。
看起來似乎一百年不言不動都辦得到。
猿人也宛如石像般凝立如山,全身的金黃色長毛,在夜風中微微拂動,綠色雙眸的光芒冰冷凝固,瞧他的樣子,也可以斷言能夠無休止無限期地對峙下去。
阮雲台眼珠一轉,四下查看形勢。
忽然發覺那對峙凝立的七人,一齊向他望未。
原來這七人在全神拼鬥間,不知不覺達到武功至妙之境,一時雙方都與天地渾成一體,無懈可擊,是以自然而然地齊齊停歇。
當此之時,這七人全都心無雜念,肉體的存在若有若無。
那局外的阮雲台隻須眼珠一轉,便已觸動了他們敏銳無比的感覺,齊齊投目注視。
圓音大師突然朗朗誦聲佛号,道:“阮施主,你目下處境之危殆,如卵墜地,一觸便碎。
隻不知以施主的如海智慧能不能解救自保?” 猿人不但沒有一點表示,甚至連眼光也收回去,暫投向虛空之中,冷漠得好像無知無覺的木石一般。
李玉真輕輕唱歎一聲,接着說道:“既然圓音大師已說話,我方已堕下乘境界,貧道也不妨饒舌了。
阮先生,敢問你知不知道目下處境危在何處?” 阮雲台忽然舉步,離開廟門。
但也不是往戰圈行去,卻是向右方的峭壁移去。
他若是想從右方出峽,隻須發腳疾奔,最多十三四次起落,便可如願。
他朗聲應道:“不才武功雖是有限,但卻可以猜上一猜……” 他的身形已近峭壁下,那兒有一個凹洞,上方的崖岩突出數丈,像屋檐一般,可禦風雨。
但那寬大的崖洞并無通路,一目了然。
他若想逃走,仍得直奔出峽才行。
他不再移動,卻伸手抓住一條藤根,但這些山藤仍然不能提供逃路。
因為這片峭壁高達二十餘文,直插雲霄,而這條老藤根也不過往上延蔓四五丈的高度而已。
“你們雙方忽然停手,以不才看來,想是由于雙方達到某種境界,都不得不由極動變為極靜。
“但在極靜之中,仍然蘊蓄郁聚至強大的力量,一觸即發。
這等力量與宇宙的洪水台風等相似,一旦觸發,沛然莫之能禦。
“不才不該在你們至靜之時,轉眼視物,以緻招惹你們的注意,圓音大師想是發覺萬裡飛猿兄唯一取勝之道,便是向不才下手,故此不惜堕落下乘失去那旗鼓相當的至靜境界,也要出告警言……” 他話聲一停,轉頭向峽口那邊查看,鐵膽包嘯風忍不住大聲道:“阮先生,我們與你相距雖然遠達七八丈,可是你若想趁隙逃出此峽,絕無機會。
你隻要一開始奔逃,萬裡飛猿受到感應發動雷霆之擊,去勢瞬息千裡,你萬萬逃不出峽外。
” 陸天行也道:“是啊,阮先生千萬别作逃走之想。
” 阮雲台應道:“多謝兩位前輩關心提醒,但諸位請放心,不才自有消解危機之法。
” 六大高手聽了這話,不覺轉眼向猿人望去,隻見他目光淡漠冰冷,不言不動。
分明仍然保持着至靜境界的狀态。
那阮雲台回答的話,他一定聽得清楚,但看來不曾發生一絲影響,如果阮雲台打算用言語擾亂他的心神,希望使他失去至靜至強的境界,那是注定失敗無疑。
當下衆人暗暗凜駭;心想:我們合力抵禦他的~擊,已是勉強吃力之事,若想攔阻他向阮雲台下手,那是萬萬辦不到的了。
以阮雲台獨自一人在猿人雷霆萬鈞的一擊之下,必定立成齑粉,他的智慧如何能救得他?阮雲台的聲音透出堅定自信的味道,道:“不才本來可以趁你們雙方鏖戰方酣之際,悄然遠離,在别處等候結果,對不對?但不才為何沒有這樣做呢?這答案是不才已下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