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設計
關燈
小
中
大
:“貧僧心中亦有同感。
” 他的聲音充滿了圓潤祥和的味道,任人聽了甚是舒服順耳。
那中年文士正是以智慧鳴世的阮雲台,他微微一笑,徐徐道:“好,諸位前輩乃是世外高人,在下不必多說。
且說這位兄台,兩年來把天下武林鬧得人仰馬翻,而他的動機迄今神秘莫測,以至武林之人莫不惴惴自危,在下甚願趁今晚的機會,當着這位兄台面前猜上一猜。
” 猿人仍然屹立如山,幽深的綠眸中,蘊含着無限神秘。
林虛舟道人道:“阮先生,目下首先得弄明白的一件事,便是這位施主,究竟是何來曆?” 他接着用歉然的聲音說下去:“貧道真正的意思是指這位施主到底懂不懂咱們的言語?” 換言之,這猿人是人呢抑是獸類?一般來說,若是把人看作獸,不免有侮辱之意,故此林虛舟道長口氣中甚是歉然。
阮雲台道:“這位兄台鐵定是人,咱們說的話,他句句都懂,在下這麼說法,有遠因也有近因足以證明,現在先說近因……” 他停口凝想一下,顯然是整理思路。
“說到人獸之分,咱們先撇開道德不談,談行為形态,最顯著的區别是會用智力推理,獸類則否。
任是如何靈異的獸類,最了不起也不過憑藉天賦令人驚歎而已,絕不能作推理行為。
這位兄台剛才在廟内竟沒有發現在下混在假人之中,已可證明他的推理能力勝過他的天賦了。
” 猿人那對碧綠深邃的眸子中,開始有了反應。
這時,不但是猿人,連少林寺的圓音大師、武當山的林虛舟道長,他們僅是七旬以外的人,平生見識何等廣博,現在也禁不住流露出大感興趣的神色,注意地聆聽阮雲台每一句每一字。
他們先前也曾為了阮雲台單獨留在廟内而暗暗擔憂,事關那猿人的武功實是非同小可,耳目之靈警不喻而知,若是一旦發現了阮雲台蹤迹,後果豈堪設想。
隻聽阮雲台徐徐道:“何以見得這位兄台剛才沒有發現本人,便等于他的推理能力強于天生禀賦呢?首先本人須得說明一下當時的情景,在那一目了然的屋子内,共有八個人橫七豎八打地鋪,除了一道門戶之外,别無可供出入的通路。
因此,這位兄台突然發覺被子下面是個假人之時,由于經驗累積而自然反射的想法是這些人全都躲起來了。
他用不着仔細推敲,便已曉得這些人躲起來之故,必是為了他的緣故,換言之,這些人都知道并且恐懼他的聲名和厲害,才躲起來。
因此,他……你這位兄台已做成一個成見在心中,那就是屋内的八個全都躲起來了。
請注意‘全都’這兩個字的意義,這表示說你認為在你的威名之下,這些人不是聯合抗拒,就是全部躲避。
此一想法并非出自直覺,實在屬于推理,隻不過過程極快,好像是直覺罷了。
” 在這夜風呼嘯的峽谷内,古廟射出的光線閃映不定,遍體黃毛的猿人看來特别猙獰可怖。
可是那慈眉善目老和尚,古仙人似的老道人卻浮動着使人安心的氣氛。
而這位娓娓道來神态潇灑的阮雲台,全身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亦呈現一種特殊的力量。
這種對峙之勢顯得奇異無比,端的是人間罕見的一副畫面。
阮雲台繼續分析道:“當時這位兄台曾經随手又以掌力掀起另一個人的被子,但這隻是下意識的動作,根本不期望會發現真人。
不過本人在屋角隐藏的鏡子裡,卻窺見見台你目光落在當中的女人身上,對于她,你小心地視察了一下,及至肯定她被子下面的身體連呼吸的細微起伏都沒有,你便把思路轉到衆人藏處這個問題上。
” 他說得那麼清楚,好像能看得見人家的思想如何活動進行,實在十分引人入勝。
“若是靈異獸類處此景況之中,本人敢打賭它不外側耳聆聽或用鼻子嗅聞兩種方法而已。
因為屋子既不大,又甚是明亮,眼睛已瞧不出什麼物事了,可是兄台你卻用眼睛查看,你用的不是普通的眼睛,而是充滿了智慧經驗的。
你打量整個房間的大小,窗戶的形狀,牆壁的厚薄,屋頂的材料結構等。
一瞬間,你已曉得這些人既沒有逃出屋外也不是另有夾壁複室,于是你判斷這些人必定藏在地面之下。
并且在極短時間内,找到了地下室的人口。
踩碎了地磚之後,果然發現封閉入口的厚鐵闆。
” 林虛舟老道人贊歎地道:“這位施主竟能在轉瞬之間找到了衆人匿藏之處,稱之為天縱之才,亦非過譽。
” 阮雲台颔首道:“這位兄台的聰明才智果是高人一等,但卻不是機詐卑鄙之輩。
本人批評,有根有據,絕不是胡亂捧拍。
” 少林圓音大師道:“阮先生的根據何在?說出來聽聽,以免這位施主的光明善良本性,被世俗流傳的恐名所掩。
” 他的聲音特别慈祥悅耳,令人聽了内心自然而然大感平和。
阮雲台道:“大師說的極是,本人今晚機會難逢,自當暢所欲言,且不知這位兄台可肯見示姓名,以便稱呼麼?” 在這等友好而又明智的氣氛之下,加上圓音大師。
林虛舟道長和阮雲台三人,俱非世俗凡庸之土。
猿人内心的感受大是不同,也可以說他已受到不能不改變往昔态度的壓力。
他綠睛轉動一下,口中緩緩發出語聲,聽起來音調抑揚頓挫,很有節奏,分明是一種語音,但卻叽哩咕啃的,無人能明其意。
林虛舟道長望着圓音大師,隻見老和尚搖搖頭,答複他以目光表示的詢問,道:“不是梵語。
” 原來這猿人顯示過的神功絕藝,乃是天竺婆羅戰主秘傳心法,故此他一開口,語音怪異莫辨,自然使人連想到天竺的語言了。
阮雲台微微一笑,道:“兄台說的苗峒方言,是也不是?” 猿人默然注視着他,綠睛中光芒忽強忽弱。
圓音大師和林虛舟道長忽然一齊出手,圓音大師寬袖揚處,一股微風吹過阮雲台和猿人之間。
林虛舟道長的拂塵拂出一片勁氣,也是攔在當中。
猿人若是要出手攻擊阮雲台,就須得先破去這兩位當代高手發出的真氣勁力。
阮雲台道:“多謝兩位前輩保護周全的美德,這位兄台剛才果一度胸蘊殺機。
有時候一個人太會料事計算,難免惹殺身之禍。
不過,若不是我們這等人物,兄台焉能肯開口說話!” 這幾句話即擡高了自己方面之人,亦同時捧起對方。
猿人仍不做聲,可是他眼中的光芒已恢複如常,甚至連綠色的眼珠也似乎變得帶點褐色,瞧起來已沒有往常那麼詭異可怕阮雲台何等老練,登時已從這一點變化中,察看對方正急速地變回人類,兩對野獸一般的眼珠顔色,乃是最明顯的表示。
他把握時機,突然拱手道:“見台可能沒有姓名,也可能不願再用舊時的姓名,若是如此,本人大膽代你起個名字,以便暫時稱呼可好?” 猿人點點頭,簡簡單單地應了一個“好”字。
這個字一出口,少林圓音大師和武當林虛舟道長不禁迅快交換了一眼。
他們心中都充滿了欽佩和服氣。
因為他們深知當今之世除了這位智慧他人阮雲台之外,絕沒有第二個人能使這猿人開口說話。
阮雲台不但使猿人第一次開口答腔,還同時探出一個線索,那就是猿人從前可能沒有姓名,或者不願再用舊日姓名,兩者必居其一。
這條線索隻要再往下追就行,在他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困難了。
“兄台外形有如猿人一般,暫時便稱萬裡飛猿如何?” 猿人又簡短地應了一聲“好”,眼珠的顔色變得更為深褐隻剩下少許淡綠而已。
阮雲台道:“大凡無性兇暴之八,必以殘殺虐害别人為樂事,故此會主動地做出兇殺血案。
但若是善良之人,則每每是環境所迫,才會傷害對方。
飛猿兄你兩年來每件案子,本人都仔細研究過,發現其中有些人所以會遇害,全是迫得你不能不下毒手。
因此大體上說來,這些遇害的武林朋友們,可說是咎由自取,須怨怪你不得。
” 圓音大師、林虛舟道長都訝異地對觑一眼,他們乃是天下兩大門派的前輩高手,那些遇害的人當中,不乏少林武當之士,所以他們可不能輕易就承認阮雲台這種說法。
阮雲台自然曉得他們會有這等反應,接着又道:“當然這話乃是站在飛猿兄的立場來說的,别人聽了可能反駁,假如說飛猿兄不是這等行徑,亦不找上門來,誰能迫他下毒手呢! 這番理由也對,飛猿兄,本人隻是指出事實,并不偏袒任何一方。
試想你如不找上他們,以你這一身來去無蹤的功夫,誰能找得到你?例如今晚的情形,假如你不現身,我們便無法交談了。
那麼講到結果,究竟誰對誰不對呢?” 萬裡飛猿和圓音。
林虛舟都不做聲,這個難題誰也不願住自己身上包攬。
阮雲台也沒有叫别人傷腦筋之意,隻停頓了一下,便又道:“其實這僅僅是由于世間并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的緣故。
例如說殺人不是好事,這是人人公認的觀念。
可是若是那人身罹絕症,一定不能醫好,而又極為痛苦,則取他性命之人,應該算是好事。
又比方說為了拯救一鄉人民的生命,因而殺死了一個無辜之人,這個殺人者誰能說他是做壞事呢?因此,立場不同,情況不同的話,好事能變壞事,壞事也同樣能變為好事,對不對?” 萬裡飛猿坦率地點頭道:“對!” 圓音大師和林虛舟雖然沒有附和,但至少也沒有反駁。
阮雲台道:“半個月前,飛猿兄在那荒廢了的驿站對付江南三豔之一的金娘子那一幹人,本人從頭到尾親眼目睹,對于飛猿兄根本沒有動那趕車的小夥子,已足以證明飛猿兄并非兇殘成性之人。
同時也知道了飛猿兄兩年來所作所為,敢情是大有深意。
看來你是查尋某些
” 他的聲音充滿了圓潤祥和的味道,任人聽了甚是舒服順耳。
那中年文士正是以智慧鳴世的阮雲台,他微微一笑,徐徐道:“好,諸位前輩乃是世外高人,在下不必多說。
且說這位兄台,兩年來把天下武林鬧得人仰馬翻,而他的動機迄今神秘莫測,以至武林之人莫不惴惴自危,在下甚願趁今晚的機會,當着這位兄台面前猜上一猜。
” 猿人仍然屹立如山,幽深的綠眸中,蘊含着無限神秘。
林虛舟道人道:“阮先生,目下首先得弄明白的一件事,便是這位施主,究竟是何來曆?” 他接着用歉然的聲音說下去:“貧道真正的意思是指這位施主到底懂不懂咱們的言語?” 換言之,這猿人是人呢抑是獸類?一般來說,若是把人看作獸,不免有侮辱之意,故此林虛舟道長口氣中甚是歉然。
阮雲台道:“這位兄台鐵定是人,咱們說的話,他句句都懂,在下這麼說法,有遠因也有近因足以證明,現在先說近因……” 他停口凝想一下,顯然是整理思路。
“說到人獸之分,咱們先撇開道德不談,談行為形态,最顯著的區别是會用智力推理,獸類則否。
任是如何靈異的獸類,最了不起也不過憑藉天賦令人驚歎而已,絕不能作推理行為。
這位兄台剛才在廟内竟沒有發現在下混在假人之中,已可證明他的推理能力勝過他的天賦了。
” 猿人那對碧綠深邃的眸子中,開始有了反應。
這時,不但是猿人,連少林寺的圓音大師、武當山的林虛舟道長,他們僅是七旬以外的人,平生見識何等廣博,現在也禁不住流露出大感興趣的神色,注意地聆聽阮雲台每一句每一字。
他們先前也曾為了阮雲台單獨留在廟内而暗暗擔憂,事關那猿人的武功實是非同小可,耳目之靈警不喻而知,若是一旦發現了阮雲台蹤迹,後果豈堪設想。
隻聽阮雲台徐徐道:“何以見得這位兄台剛才沒有發現本人,便等于他的推理能力強于天生禀賦呢?首先本人須得說明一下當時的情景,在那一目了然的屋子内,共有八個人橫七豎八打地鋪,除了一道門戶之外,别無可供出入的通路。
因此,這位兄台突然發覺被子下面是個假人之時,由于經驗累積而自然反射的想法是這些人全都躲起來了。
他用不着仔細推敲,便已曉得這些人躲起來之故,必是為了他的緣故,換言之,這些人都知道并且恐懼他的聲名和厲害,才躲起來。
因此,他……你這位兄台已做成一個成見在心中,那就是屋内的八個全都躲起來了。
請注意‘全都’這兩個字的意義,這表示說你認為在你的威名之下,這些人不是聯合抗拒,就是全部躲避。
此一想法并非出自直覺,實在屬于推理,隻不過過程極快,好像是直覺罷了。
” 在這夜風呼嘯的峽谷内,古廟射出的光線閃映不定,遍體黃毛的猿人看來特别猙獰可怖。
可是那慈眉善目老和尚,古仙人似的老道人卻浮動着使人安心的氣氛。
而這位娓娓道來神态潇灑的阮雲台,全身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亦呈現一種特殊的力量。
這種對峙之勢顯得奇異無比,端的是人間罕見的一副畫面。
阮雲台繼續分析道:“當時這位兄台曾經随手又以掌力掀起另一個人的被子,但這隻是下意識的動作,根本不期望會發現真人。
不過本人在屋角隐藏的鏡子裡,卻窺見見台你目光落在當中的女人身上,對于她,你小心地視察了一下,及至肯定她被子下面的身體連呼吸的細微起伏都沒有,你便把思路轉到衆人藏處這個問題上。
” 他說得那麼清楚,好像能看得見人家的思想如何活動進行,實在十分引人入勝。
“若是靈異獸類處此景況之中,本人敢打賭它不外側耳聆聽或用鼻子嗅聞兩種方法而已。
因為屋子既不大,又甚是明亮,眼睛已瞧不出什麼物事了,可是兄台你卻用眼睛查看,你用的不是普通的眼睛,而是充滿了智慧經驗的。
你打量整個房間的大小,窗戶的形狀,牆壁的厚薄,屋頂的材料結構等。
一瞬間,你已曉得這些人既沒有逃出屋外也不是另有夾壁複室,于是你判斷這些人必定藏在地面之下。
并且在極短時間内,找到了地下室的人口。
踩碎了地磚之後,果然發現封閉入口的厚鐵闆。
” 林虛舟老道人贊歎地道:“這位施主竟能在轉瞬之間找到了衆人匿藏之處,稱之為天縱之才,亦非過譽。
” 阮雲台颔首道:“這位兄台的聰明才智果是高人一等,但卻不是機詐卑鄙之輩。
本人批評,有根有據,絕不是胡亂捧拍。
” 少林圓音大師道:“阮先生的根據何在?說出來聽聽,以免這位施主的光明善良本性,被世俗流傳的恐名所掩。
” 他的聲音特别慈祥悅耳,令人聽了内心自然而然大感平和。
阮雲台道:“大師說的極是,本人今晚機會難逢,自當暢所欲言,且不知這位兄台可肯見示姓名,以便稱呼麼?” 在這等友好而又明智的氣氛之下,加上圓音大師。
林虛舟道長和阮雲台三人,俱非世俗凡庸之土。
猿人内心的感受大是不同,也可以說他已受到不能不改變往昔态度的壓力。
他綠睛轉動一下,口中緩緩發出語聲,聽起來音調抑揚頓挫,很有節奏,分明是一種語音,但卻叽哩咕啃的,無人能明其意。
林虛舟道長望着圓音大師,隻見老和尚搖搖頭,答複他以目光表示的詢問,道:“不是梵語。
” 原來這猿人顯示過的神功絕藝,乃是天竺婆羅戰主秘傳心法,故此他一開口,語音怪異莫辨,自然使人連想到天竺的語言了。
阮雲台微微一笑,道:“兄台說的苗峒方言,是也不是?” 猿人默然注視着他,綠睛中光芒忽強忽弱。
圓音大師和林虛舟道長忽然一齊出手,圓音大師寬袖揚處,一股微風吹過阮雲台和猿人之間。
林虛舟道長的拂塵拂出一片勁氣,也是攔在當中。
猿人若是要出手攻擊阮雲台,就須得先破去這兩位當代高手發出的真氣勁力。
阮雲台道:“多謝兩位前輩保護周全的美德,這位兄台剛才果一度胸蘊殺機。
有時候一個人太會料事計算,難免惹殺身之禍。
不過,若不是我們這等人物,兄台焉能肯開口說話!” 這幾句話即擡高了自己方面之人,亦同時捧起對方。
猿人仍不做聲,可是他眼中的光芒已恢複如常,甚至連綠色的眼珠也似乎變得帶點褐色,瞧起來已沒有往常那麼詭異可怕阮雲台何等老練,登時已從這一點變化中,察看對方正急速地變回人類,兩對野獸一般的眼珠顔色,乃是最明顯的表示。
他把握時機,突然拱手道:“見台可能沒有姓名,也可能不願再用舊時的姓名,若是如此,本人大膽代你起個名字,以便暫時稱呼可好?” 猿人點點頭,簡簡單單地應了一個“好”字。
這個字一出口,少林圓音大師和武當林虛舟道長不禁迅快交換了一眼。
他們心中都充滿了欽佩和服氣。
因為他們深知當今之世除了這位智慧他人阮雲台之外,絕沒有第二個人能使這猿人開口說話。
阮雲台不但使猿人第一次開口答腔,還同時探出一個線索,那就是猿人從前可能沒有姓名,或者不願再用舊日姓名,兩者必居其一。
這條線索隻要再往下追就行,在他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困難了。
“兄台外形有如猿人一般,暫時便稱萬裡飛猿如何?” 猿人又簡短地應了一聲“好”,眼珠的顔色變得更為深褐隻剩下少許淡綠而已。
阮雲台道:“大凡無性兇暴之八,必以殘殺虐害别人為樂事,故此會主動地做出兇殺血案。
但若是善良之人,則每每是環境所迫,才會傷害對方。
飛猿兄你兩年來每件案子,本人都仔細研究過,發現其中有些人所以會遇害,全是迫得你不能不下毒手。
因此大體上說來,這些遇害的武林朋友們,可說是咎由自取,須怨怪你不得。
” 圓音大師、林虛舟道長都訝異地對觑一眼,他們乃是天下兩大門派的前輩高手,那些遇害的人當中,不乏少林武當之士,所以他們可不能輕易就承認阮雲台這種說法。
阮雲台自然曉得他們會有這等反應,接着又道:“當然這話乃是站在飛猿兄的立場來說的,别人聽了可能反駁,假如說飛猿兄不是這等行徑,亦不找上門來,誰能迫他下毒手呢! 這番理由也對,飛猿兄,本人隻是指出事實,并不偏袒任何一方。
試想你如不找上他們,以你這一身來去無蹤的功夫,誰能找得到你?例如今晚的情形,假如你不現身,我們便無法交談了。
那麼講到結果,究竟誰對誰不對呢?” 萬裡飛猿和圓音。
林虛舟都不做聲,這個難題誰也不願住自己身上包攬。
阮雲台也沒有叫别人傷腦筋之意,隻停頓了一下,便又道:“其實這僅僅是由于世間并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的緣故。
例如說殺人不是好事,這是人人公認的觀念。
可是若是那人身罹絕症,一定不能醫好,而又極為痛苦,則取他性命之人,應該算是好事。
又比方說為了拯救一鄉人民的生命,因而殺死了一個無辜之人,這個殺人者誰能說他是做壞事呢?因此,立場不同,情況不同的話,好事能變壞事,壞事也同樣能變為好事,對不對?” 萬裡飛猿坦率地點頭道:“對!” 圓音大師和林虛舟雖然沒有附和,但至少也沒有反駁。
阮雲台道:“半個月前,飛猿兄在那荒廢了的驿站對付江南三豔之一的金娘子那一幹人,本人從頭到尾親眼目睹,對于飛猿兄根本沒有動那趕車的小夥子,已足以證明飛猿兄并非兇殘成性之人。
同時也知道了飛猿兄兩年來所作所為,敢情是大有深意。
看來你是查尋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