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絕
關燈
小
中
大
方行回過頭來,但雙眉緊皺,顯然心中有着難解的問題。
不過他還是回答李健威的疑問,放低聲音,道:“我們用的是啞巴的唇語,你們大概也聽說過這等無聲之言……” 李氏兄弟恍然地哦了一聲,但心中對這位總镖頭更感佩服。
隻因啞巴的唇話這名詞雖是聽說過,卻全無所知。
而方行精通此道,運用自如,可見得他學識見聞之廣博,當真遠非一般武林人物可及。
方行沉吟道:“我早先見她挑石手法,似無惡意,靈機一觸,想到可能前面有事,所以她不讓行人通過,這原是江湖常見之事,不足為奇,但是…… 李氏兄弟久走江湖,立即明白他的意思。
李健威也不禁皺眉道:“對,假如這是某方面之人戲弄咱們的手法,這個筋鬥可栽不起,可是您又親口答應過人家,實是不便食言啊!” 方行點點頭,低聲道:“我隻怕她根本不啞,而是三江會的高手。
” 李雄威虎目一睜,殺氣滿面,但口中的聲音卻有如耳語一般輕細:“我過去探探?” 眼見方行颔首,便立刻提高嗓子,厲聲道:“方老總,我這揮人就是心裡不服氣,非過去瞧瞧不可,你老别攔我…-——” 話聲中大步奔去。
方行故意,叫道:“雄威兄不可,雄威兄不可……” 李雄威霎時已奔回彎路轉角,目光一掠,隐約看見十支外的湖邊好像有人影晃動。
但見這時他已沒有機會多看,原來一陣強風勁力已堪壓上他身子。
他猛一哈腰,橫移數尺,同時之間,光聲電掣,原來他已拔刀在手,奔然揮劈。
他閃避、拔刀、揮劈等動作一氣呵成,出手精确而又氣勢雄渾,如若單看他粗礦楞猛的外表,實在萬難料想得到。
一陣震耳的金鐵交鳴聲過處,李雄威連退五六步,閃目看時,啞婆婆拄杖屹立,面上泛起既忿怒又訝異的神色。
他情知對方忿怒的是自己食言闖關。
訝異的是居然能擋住她風雷迸發的這一拐。
事實上他自家的心情波動更劇,隻因那啞婆婆這一拐,竟已震得他虎口發酸,手臂微麻。
此是他出道十餘年以來未曾有之事。
啞婆婆用左手指指天,又指指自己心窩,呸地吐一口唾沫。
李雄威心中一陣難受,隻因她這些動作,明明白白說他食言毀諾,無人共奔,這等鄙視斥責的表情,比之千言萬語叫罵,還要鋒利可怕得多。
隻見她緩慢吃力地提拐杖,似乎那根黑拐突然變得十分沉重。
李雄威盡力把羞愧難受之感迅即丢開,深深吸一口氣,全身真力提聚于長刀上。
他深知啞婆婆在盛怒下,這一擊之威,必定十分難當,是以非用全力應付不可。
那啞婆婆好一會才提起了拐杖,齊胸橫舉。
然後突然揮掃而出,迅快得如電掣雲飛,卻不帶一點風聲。
李雄威本已預籌了幾種消卸閃避的應付手法,誰知此刻但覺全無用處,隻來得及堅刀硬架,方能自保。
當下一招“砥柱中流”,長刀直豎,左手疾探,握住右腕。
那啞婆婆的黑拐“當”一聲掃中長刀,隻見李雄威全身上下紋風不動,那柄長刀連晃也不晃。
可是整個人卻随拐飛起,落在八九尺外,姿勢絲毫未變。
說時遲,那時快,啞婆婆黑拐一揮,第二次掃在長刀上。
李華威又如上一次老樣子,原式震退了七八尺。
原來啞婆婆如影随形般跟上出手,根本也不容對方有變化招式的機會。
他們就這樣兩記硬碰之後,都已移到彎路轉角的這一邊。
老大李健威掣刀在手,拐身欲撲上援助二弟。
方行一伸手搭住他肩頭,道:“不要急……” 李健威但覺這隻手掌重如山嶽,全身動彈不得,分明硬是把他扣住不放,不禁急怒交集。
原來他和方行所站之處,目光被樹木阻隔,瞧不見李雄威和啞婆婆交手的情形,但他們在遠處,反而聽到啞婆婆揮拐的隐隐雷聲,以及陣陣淩厲森寒的拐氣。
以他想來,遠處之人尚且感到敵拐如此威校四射,在近處首當其沖的兄弟自然危殆萬分,這教他如何能夠不急? 可是方行竟不放他出手助戰,居心何在? 李雄威雖是不由自主地震退了那麼遠,但屹立如山,姿勢不變。
他左手握住右腕,雙手之力盡聚刀上,等于刀身合一,是以敵拐之勢雖是勁厲無匹,但隻能把他整個人掃離原地,卻無法使他的長刀搖晃歪斜。
啞婆婆第三拐欲發不發,迅快斜目測視方行一眼,看見地攔阻李健威之舉,當下退了兩步,向方行招招手,嘴唇微動。
方行徐徐應道:“既然啞婆婆執意要指點幾招,方某隻好遵命!” 他一邁步已到了李雄威身邊,伸手輕拍他後背,說道:“雄威兄,這位啞婆婆的五雷拐法,乃是數千年流傳下來,中原武學的絕藝之一,你今日能硬接了兩拐,居然刀不棄手,更不曾肢殘骨折,已經是駭人聽聞之事了。
你不可多言,暫且退下……” 他掌心炙熱如火,在李華威背上的“大推”“陶道”“至陽”等三處要穴上,各拍一掌。
雖是輕輕一觸,但每一掌都有團熱氣直攻入穴道,頓覺經脈流轉。
李雄威直到這時,才能夠提一口直氣,把散布全身凝滞不動的力道收回。
但覺喉頭一甜,熱血上湧,差點便大口噴出。
他為人悍猛好勝,焉肯吐血弱了銀梭镖局威名,當下硬是忍住,大步退下,啞婆婆瞧也沒瞧他一眼,面上怒容卻已消退了大半,原來她聽方行說得出她的拐法名稱,又說是中原武學絕藝之一,言下十分尊崇推許。
這話出自行家之口,份量自是不同。
心中怒氣不覺減了許多。
她用唇語說道:“方行,你身為天下四大镖局之一的總镖頭,卻背信食言。
别人怕你,老身可不怕你。
哼,哼,從前曾聽說你為人正派,誰知百聞不如一見,原來也不外個寡信的小人。
” 她義正辭嚴的斥責,倒使方行氣惱翻臉不得,隻好辯道:“方某誠然有失當之處,但也有着難言的苦衷……” 啞婆婆嘴唇疾動,道:“多說無益,老身今日要見識見識你軟玉劍究竟有些什麼絕藝。
” 她說幹就幹,黑拐向前一探,拐尖點地,随即如挽千斤重物緩緩提拐。
方行久曆風浪,見多識廣,一看非得出手不可,豈肯失去先機。
口中說聲“得罪了”,左手抄住長衫杉角,右手從腰間掣出兵刃。
他的兵刃乃是一把軟劍,迎風一抖挺得華直。
劍身雪白奪目,乍看好像是羊脂白玉似的圍腿玉帶。
但當他探手戳出之時,劍上發出的嘶嘶風聲,卻顯示此劍鋒快無比。
他第一招“鳳點頭”森森劍氣直射對方面門,兩下相距雖是尚有五六尺,但那股勁銳創氣,卻使人有飛創傷人瞬息千裡之感。
這一招大有長劍脫手電射的威脅,果然迫得啞婆婆不能跨步攻敵。
方行劍招變幻無常,隻見他那玉劍劍尖倏然掉首墜瀉疾落,“叮”的一聲,戳在黑拐拐身之上。
這一招“金雞奪粟”變化得精妙異常而又恰到好處,隻見敵據競禁不住,直沉下去,投尖砰一聲敲在地上,塵土飛揚。
若是印證武功,大凡有一方兵刃觸地或是碰上四下如屋柱牆壁等,便須認輸才算是名家風度,方行方自微微一笑,誰知啞婆婆的黑拐觸地彈起,呼呼呼一連三拐,迅如風雨,打得方行連連後退。
他好不容易才接了下來,那啞婆婆緊接着拐砸掃,幻出百數十道拐影,裹住方行身形勁道鼓蕩旋激,重逾山嶽。
方行雖是如兔起雞落地随手封拆,心中卻連連叫苦,大是後侮,忖道:我剛才已占了機先,若不是保持風度,隻消繼續攻去,她哪裡有機會發揮五雷拐法的威力! 啞婆婆拐法使開了,戰圈中無聲無息,反而稍遠處的李氏兄弟們聽到雷聲隐隐,耳朵裡生出強烈的壓迫之感。
還有陣陣拂到的勁風,也令人覺得刺骨難受。
兩人不禁移步後退,直至退得比陳帳房和趙勝還遠一點,這才發覺不妥。
隻見趙勝那精壯小夥子,也躲在陳帳房後面,藏頭縮腦地觀戰。
這時交戰的兩人相距觀戰者丈半有餘,李氏兄弟還得運力強忍耳朵的沉重壓力,過了片刻,比他們站前一點的陳帳房突然慘叫一聲,雙手捧耳,委倒地上。
李健威兄弟對望一眼,齊齊想道,原來他不是身懷絕技之士,敢情連躲開也有所不能…… 當下依舊凝目觀戰,已無暇去理帳房先生的生死。
方行運劍如風,封拆了二十餘招,但覺劍勢越來越見澀滞,心知敵拐威力已加強不少。
如是勉力招架下去,不出三五十招,必定連絲毫反擊的機會也将失去。
當下一橫心,決定施展平生絕藏,敗中求勝。
他直至現在才決意使出毒手,并非天性慈悲仁厚,而是這一招“貫日式”極盡兇險酷辣之能事。
施展時長劍須得脫手射出,成功則洞穿敵人心窩。
但也可能同被敵人擊斃,變成同歸于盡。
失敗的話更不必說,手中既無兵刃,又處劣勢,自是有死無生的結局。
他決心一下,
不過他還是回答李健威的疑問,放低聲音,道:“我們用的是啞巴的唇語,你們大概也聽說過這等無聲之言……” 李氏兄弟恍然地哦了一聲,但心中對這位總镖頭更感佩服。
隻因啞巴的唇話這名詞雖是聽說過,卻全無所知。
而方行精通此道,運用自如,可見得他學識見聞之廣博,當真遠非一般武林人物可及。
方行沉吟道:“我早先見她挑石手法,似無惡意,靈機一觸,想到可能前面有事,所以她不讓行人通過,這原是江湖常見之事,不足為奇,但是…… 李氏兄弟久走江湖,立即明白他的意思。
李健威也不禁皺眉道:“對,假如這是某方面之人戲弄咱們的手法,這個筋鬥可栽不起,可是您又親口答應過人家,實是不便食言啊!” 方行點點頭,低聲道:“我隻怕她根本不啞,而是三江會的高手。
” 李雄威虎目一睜,殺氣滿面,但口中的聲音卻有如耳語一般輕細:“我過去探探?” 眼見方行颔首,便立刻提高嗓子,厲聲道:“方老總,我這揮人就是心裡不服氣,非過去瞧瞧不可,你老别攔我…-——” 話聲中大步奔去。
方行故意,叫道:“雄威兄不可,雄威兄不可……” 李雄威霎時已奔回彎路轉角,目光一掠,隐約看見十支外的湖邊好像有人影晃動。
但見這時他已沒有機會多看,原來一陣強風勁力已堪壓上他身子。
他猛一哈腰,橫移數尺,同時之間,光聲電掣,原來他已拔刀在手,奔然揮劈。
他閃避、拔刀、揮劈等動作一氣呵成,出手精确而又氣勢雄渾,如若單看他粗礦楞猛的外表,實在萬難料想得到。
一陣震耳的金鐵交鳴聲過處,李雄威連退五六步,閃目看時,啞婆婆拄杖屹立,面上泛起既忿怒又訝異的神色。
他情知對方忿怒的是自己食言闖關。
訝異的是居然能擋住她風雷迸發的這一拐。
事實上他自家的心情波動更劇,隻因那啞婆婆這一拐,竟已震得他虎口發酸,手臂微麻。
此是他出道十餘年以來未曾有之事。
啞婆婆用左手指指天,又指指自己心窩,呸地吐一口唾沫。
李雄威心中一陣難受,隻因她這些動作,明明白白說他食言毀諾,無人共奔,這等鄙視斥責的表情,比之千言萬語叫罵,還要鋒利可怕得多。
隻見她緩慢吃力地提拐杖,似乎那根黑拐突然變得十分沉重。
李雄威盡力把羞愧難受之感迅即丢開,深深吸一口氣,全身真力提聚于長刀上。
他深知啞婆婆在盛怒下,這一擊之威,必定十分難當,是以非用全力應付不可。
那啞婆婆好一會才提起了拐杖,齊胸橫舉。
然後突然揮掃而出,迅快得如電掣雲飛,卻不帶一點風聲。
李雄威本已預籌了幾種消卸閃避的應付手法,誰知此刻但覺全無用處,隻來得及堅刀硬架,方能自保。
當下一招“砥柱中流”,長刀直豎,左手疾探,握住右腕。
那啞婆婆的黑拐“當”一聲掃中長刀,隻見李雄威全身上下紋風不動,那柄長刀連晃也不晃。
可是整個人卻随拐飛起,落在八九尺外,姿勢絲毫未變。
說時遲,那時快,啞婆婆黑拐一揮,第二次掃在長刀上。
李華威又如上一次老樣子,原式震退了七八尺。
原來啞婆婆如影随形般跟上出手,根本也不容對方有變化招式的機會。
他們就這樣兩記硬碰之後,都已移到彎路轉角的這一邊。
老大李健威掣刀在手,拐身欲撲上援助二弟。
方行一伸手搭住他肩頭,道:“不要急……” 李健威但覺這隻手掌重如山嶽,全身動彈不得,分明硬是把他扣住不放,不禁急怒交集。
原來他和方行所站之處,目光被樹木阻隔,瞧不見李雄威和啞婆婆交手的情形,但他們在遠處,反而聽到啞婆婆揮拐的隐隐雷聲,以及陣陣淩厲森寒的拐氣。
以他想來,遠處之人尚且感到敵拐如此威校四射,在近處首當其沖的兄弟自然危殆萬分,這教他如何能夠不急? 可是方行竟不放他出手助戰,居心何在? 李雄威雖是不由自主地震退了那麼遠,但屹立如山,姿勢不變。
他左手握住右腕,雙手之力盡聚刀上,等于刀身合一,是以敵拐之勢雖是勁厲無匹,但隻能把他整個人掃離原地,卻無法使他的長刀搖晃歪斜。
啞婆婆第三拐欲發不發,迅快斜目測視方行一眼,看見地攔阻李健威之舉,當下退了兩步,向方行招招手,嘴唇微動。
方行徐徐應道:“既然啞婆婆執意要指點幾招,方某隻好遵命!” 他一邁步已到了李雄威身邊,伸手輕拍他後背,說道:“雄威兄,這位啞婆婆的五雷拐法,乃是數千年流傳下來,中原武學的絕藝之一,你今日能硬接了兩拐,居然刀不棄手,更不曾肢殘骨折,已經是駭人聽聞之事了。
你不可多言,暫且退下……” 他掌心炙熱如火,在李華威背上的“大推”“陶道”“至陽”等三處要穴上,各拍一掌。
雖是輕輕一觸,但每一掌都有團熱氣直攻入穴道,頓覺經脈流轉。
李雄威直到這時,才能夠提一口直氣,把散布全身凝滞不動的力道收回。
但覺喉頭一甜,熱血上湧,差點便大口噴出。
他為人悍猛好勝,焉肯吐血弱了銀梭镖局威名,當下硬是忍住,大步退下,啞婆婆瞧也沒瞧他一眼,面上怒容卻已消退了大半,原來她聽方行說得出她的拐法名稱,又說是中原武學絕藝之一,言下十分尊崇推許。
這話出自行家之口,份量自是不同。
心中怒氣不覺減了許多。
她用唇語說道:“方行,你身為天下四大镖局之一的總镖頭,卻背信食言。
别人怕你,老身可不怕你。
哼,哼,從前曾聽說你為人正派,誰知百聞不如一見,原來也不外個寡信的小人。
” 她義正辭嚴的斥責,倒使方行氣惱翻臉不得,隻好辯道:“方某誠然有失當之處,但也有着難言的苦衷……” 啞婆婆嘴唇疾動,道:“多說無益,老身今日要見識見識你軟玉劍究竟有些什麼絕藝。
” 她說幹就幹,黑拐向前一探,拐尖點地,随即如挽千斤重物緩緩提拐。
方行久曆風浪,見多識廣,一看非得出手不可,豈肯失去先機。
口中說聲“得罪了”,左手抄住長衫杉角,右手從腰間掣出兵刃。
他的兵刃乃是一把軟劍,迎風一抖挺得華直。
劍身雪白奪目,乍看好像是羊脂白玉似的圍腿玉帶。
但當他探手戳出之時,劍上發出的嘶嘶風聲,卻顯示此劍鋒快無比。
他第一招“鳳點頭”森森劍氣直射對方面門,兩下相距雖是尚有五六尺,但那股勁銳創氣,卻使人有飛創傷人瞬息千裡之感。
這一招大有長劍脫手電射的威脅,果然迫得啞婆婆不能跨步攻敵。
方行劍招變幻無常,隻見他那玉劍劍尖倏然掉首墜瀉疾落,“叮”的一聲,戳在黑拐拐身之上。
這一招“金雞奪粟”變化得精妙異常而又恰到好處,隻見敵據競禁不住,直沉下去,投尖砰一聲敲在地上,塵土飛揚。
若是印證武功,大凡有一方兵刃觸地或是碰上四下如屋柱牆壁等,便須認輸才算是名家風度,方行方自微微一笑,誰知啞婆婆的黑拐觸地彈起,呼呼呼一連三拐,迅如風雨,打得方行連連後退。
他好不容易才接了下來,那啞婆婆緊接着拐砸掃,幻出百數十道拐影,裹住方行身形勁道鼓蕩旋激,重逾山嶽。
方行雖是如兔起雞落地随手封拆,心中卻連連叫苦,大是後侮,忖道:我剛才已占了機先,若不是保持風度,隻消繼續攻去,她哪裡有機會發揮五雷拐法的威力! 啞婆婆拐法使開了,戰圈中無聲無息,反而稍遠處的李氏兄弟們聽到雷聲隐隐,耳朵裡生出強烈的壓迫之感。
還有陣陣拂到的勁風,也令人覺得刺骨難受。
兩人不禁移步後退,直至退得比陳帳房和趙勝還遠一點,這才發覺不妥。
隻見趙勝那精壯小夥子,也躲在陳帳房後面,藏頭縮腦地觀戰。
這時交戰的兩人相距觀戰者丈半有餘,李氏兄弟還得運力強忍耳朵的沉重壓力,過了片刻,比他們站前一點的陳帳房突然慘叫一聲,雙手捧耳,委倒地上。
李健威兄弟對望一眼,齊齊想道,原來他不是身懷絕技之士,敢情連躲開也有所不能…… 當下依舊凝目觀戰,已無暇去理帳房先生的生死。
方行運劍如風,封拆了二十餘招,但覺劍勢越來越見澀滞,心知敵拐威力已加強不少。
如是勉力招架下去,不出三五十招,必定連絲毫反擊的機會也将失去。
當下一橫心,決定施展平生絕藏,敗中求勝。
他直至現在才決意使出毒手,并非天性慈悲仁厚,而是這一招“貫日式”極盡兇險酷辣之能事。
施展時長劍須得脫手射出,成功則洞穿敵人心窩。
但也可能同被敵人擊斃,變成同歸于盡。
失敗的話更不必說,手中既無兵刃,又處劣勢,自是有死無生的結局。
他決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