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林黛玉重興榮國府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關燈
小
中
大
姥又揉揉眼道:“太太,我不瞞你說,到這個府裡,就想起從前的老太太好個仁慈有德,年紀比我還小幾歲,怎麼樣不再活幾年,可不是壽元也高了。
”王夫人也揉揉眼道:“這是我們做媳婦的沒福,不能夠服侍她百歲康強,難為你老人家還記着她。
老太太從前原也待得你好,怪不得你想着。
”姥姥道:“可不是呢,還有咱們家姑娘那樣待我好。
” 平兒、探春恐怕提起鳳姐兒,觸着王夫人的傷心,便道:“姥姥,你老人家好記性,從前咱們在園子裡玩的時節,你可還記得?”姥姥道:“記得明明白白,跟過去玩了兩遭,而今園子裡光景還好?”王夫人道:“新收拾了,很好的。
我幾時再同你進去玩玩。
” 姥姥隻管謝王夫人。
一面講着,黛玉、湘雲、寶钗、寶琴、惜春走到外間去商議逛園,李纨也跟了出來。
隻聽得劉姥姥說道:“太太,我這番來,想着從前老太太和那些人兒,個個都記得。
還有鴛鴦姐姐給過我幾件衣服,我收着沒有肯穿;就是妙師父給我一個茶鐘兒,也好好地藏在那裡。
我才回過了平姑娘,知道她兩位的苦惱,我心裡頭也不知怎樣難過。
”王夫人歎息道:“好個有情有義的姥姥。
” 這裡黛玉等聽着,也都點點頭。
黛玉、惜春便拉了湘雲,問她兩個。
湘雲隻笑着,不肯說,惜春追緊了問她,湘雲便笑道:“你們說妙師父當真被盜劫去了?古來許多仙佛,到了遁迹潛形,百般幻化,不拘水火盜賊,哪一件不變化出來?不是這樣,如何跳出紅塵,隻怕妙師父現在極樂處逍遙,鴛鴦姐姐也同在那裡都不可知。
” 黛玉、惜春等便知道她兩個人各成正果去了,也将逛園的事情約定,重新進來。
姥姥道:“太太,你們這裡不要說逛園,就這裡大房大院,咱們看着比逛廟還好呢。
”王夫人笑道:“咱們天天悶在這裡,倒想往你們屯裡去住幾天,看看野景,眼睛兒也醒醒。
”姥姥道:“太太說的要往屯裡去住幾天,咱們屯裡人家,好不羅唣,一扇闆門兒推進去,豬圈也在裡頭,狗圈也在那裡,還怕扒手兒招個把雞兒,連雞房也在那裡。
風起了,什麼都吹過來,那氣味還了得!我到了這裡,真個的到了天仙福地呢。
” 王夫人便說道:“姥姥,你也難得進城來,這會子多住幾天去。
” 劉姥姥道:“我也想在這裡多住幾天,隻是鬧乏了太太,怪過意不去的。
”王夫人笑道:“你不嫌怠慢就夠了。
”黛玉看見王夫人喜歡劉姥姥,就叫擺起飯來,就一同的吃了飯。
劉姥姥道:“我最喜愛的是你們大人家的這樣規矩,你看整齊得這樣。
我們屯裡人家有了豆腐就算葷,小孩子搶起來,鬧得了不得。
還更好呢,也還有條闆凳兒,斯文的也隻騎着坐。
也多搖着飯碗走着吃,一根生蔥兒大家嚷。
我老人家年紀老了,倒喜歡靠着門迎着涼風。
那小孩子還淘氣,叫他們拿些涼水來泡飯,要就倒上一滿碗兒。
”王夫人、黛玉、探春、寶钗都笑,說道:“倒樂呢!” 劉姥姥又道:“我在屯裡頭托人進城打聽,說是從前挂了一塊玉的哥兒也大了,說同一位哥兒都做了什麼漢廳官,我們也聽見地方上有什麼糧廳、捕廳官,這個漢廳官誰大誰小呢?”王夫人等就笑死了。
劉姥姥道:“也幹的什麼事情?”王夫人笑定了,告訴她道:“這個漢廳也同糧捕廳差不多大小,他幹的事情隻是皇帝家學習着的書房小子。
” 劉姥姥便合掌道:“啊唷唷阿彌陀佛,怪不得說皇帝比天一樣大呢,這樣的哥哥做書房裡的小子,也還要學呢。
” 王夫人與劉姥姥講得有趣,便與寶钗、黛玉說明日要同劉姥姥逛逛大觀園。
兩人也喜。
黛玉便同李纨到寶钗處商議,現今瑞午節近了,弄什麼玩意兒熱鬧一番,大家都想不出。
揭開《歲時記》看看,隻好造兩隻龍舟起來。
還恐怕寂寞,也扮一個秋千船,也完了寶玉的願,就吩咐連夜扮起來。
這大觀園池子裡荷花最多,隻怕礙了龍舟,倒曲曲折折删了些荷花,開出一條龍舟往來的水路。
滿園裡綠蔭甚濃,但聞鳥語,惟有千葉榴花開得如火光耀眼。
那金絲桃諸品也爛熳照人。
黛玉便叫管事的将酒席設在藕香榭,将四面洋簾卷起,撐起了青綢遮陰,天氣雖已炎熱,卻喜的水面上有風過來。
王夫人便請薛姨媽、香菱、邢夫人、喜鸾、喜鳳過來。
同着李纨、黛玉、寶钗、探春、惜春、湘雲、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绮、尤氏、平兒、紫鵑、晴雯、莺兒等次第過來。
叫傻大姐扶着劉姥姥。
那姥姥倒也不要扶,一路上看着這些綠蔭,實在地爽心滌暑,倒也不用動一動扇子兒,一直地走到藕香榭。
王夫人叫薛姨媽、邢夫人、黛玉、寶钗坐了一席,自己同劉姥姥、探春、惜春坐了一席,其餘姐妹俱各挨次坐下。
丫頭們送些果子兒來。
黛玉就叫晴雯送一條哈密瓜與劉姥姥。
姥姥看了一看,就道:“好個南瓜,配得着面團兒燒着吃。
” 衆人已笑了,晴雯笑道:“姥姥,你就這麼嘗嘗看。
”姥姥道:“姑娘,我們雖則鄉裡人家,也不生吃着南瓜,這不比山芋呢、生柿呢。
”晴雯便吃一塊與她瞧瞧。
劉姥姥道:“這也奇了,南瓜又是生吃得的。
”也就吃一塊,便說道:“太太,到底算什麼瓜,這樣配口?”王夫人便笑着告訴道:“哈密瓜。
”姥姥道:“大别姑,是了是了,是鳥身上的了,怪不道呢。
”衆人大笑起來。
随後便是各人面前一碗醒口冰燕湯。
劉姥姥用筷撩起燕窩絲兒,盡着瞧,說道:“這不是涼粉造的面條子,為什麼扣得這樣短?”衆人都笑到了不得。
劉姥姥吃了些,點點頭說道:“味兒倒也好,怎麼又和了些雞皮兒,難道一個雞光光的長這個皮?”邢夫人笑道:“姥姥,為的可口,把雞肉去掉了。
” 劉姥姥放了碗,合起掌來道:“阿彌陀佛,而今肥雞兒一百個大錢一個,就是童子雞也得京錢一百二。
我們村裡人家,上了五十畝外的分兒,到過年才宰一個呢。
” 王夫人等倒也點點頭。
又吃些果點。
王夫人打量她的吃
”王夫人也揉揉眼道:“這是我們做媳婦的沒福,不能夠服侍她百歲康強,難為你老人家還記着她。
老太太從前原也待得你好,怪不得你想着。
”姥姥道:“可不是呢,還有咱們家姑娘那樣待我好。
” 平兒、探春恐怕提起鳳姐兒,觸着王夫人的傷心,便道:“姥姥,你老人家好記性,從前咱們在園子裡玩的時節,你可還記得?”姥姥道:“記得明明白白,跟過去玩了兩遭,而今園子裡光景還好?”王夫人道:“新收拾了,很好的。
我幾時再同你進去玩玩。
” 姥姥隻管謝王夫人。
一面講着,黛玉、湘雲、寶钗、寶琴、惜春走到外間去商議逛園,李纨也跟了出來。
隻聽得劉姥姥說道:“太太,我這番來,想着從前老太太和那些人兒,個個都記得。
還有鴛鴦姐姐給過我幾件衣服,我收着沒有肯穿;就是妙師父給我一個茶鐘兒,也好好地藏在那裡。
我才回過了平姑娘,知道她兩位的苦惱,我心裡頭也不知怎樣難過。
”王夫人歎息道:“好個有情有義的姥姥。
” 這裡黛玉等聽着,也都點點頭。
黛玉、惜春便拉了湘雲,問她兩個。
湘雲隻笑着,不肯說,惜春追緊了問她,湘雲便笑道:“你們說妙師父當真被盜劫去了?古來許多仙佛,到了遁迹潛形,百般幻化,不拘水火盜賊,哪一件不變化出來?不是這樣,如何跳出紅塵,隻怕妙師父現在極樂處逍遙,鴛鴦姐姐也同在那裡都不可知。
” 黛玉、惜春等便知道她兩個人各成正果去了,也将逛園的事情約定,重新進來。
姥姥道:“太太,你們這裡不要說逛園,就這裡大房大院,咱們看着比逛廟還好呢。
”王夫人笑道:“咱們天天悶在這裡,倒想往你們屯裡去住幾天,看看野景,眼睛兒也醒醒。
”姥姥道:“太太說的要往屯裡去住幾天,咱們屯裡人家,好不羅唣,一扇闆門兒推進去,豬圈也在裡頭,狗圈也在那裡,還怕扒手兒招個把雞兒,連雞房也在那裡。
風起了,什麼都吹過來,那氣味還了得!我到了這裡,真個的到了天仙福地呢。
” 王夫人便說道:“姥姥,你也難得進城來,這會子多住幾天去。
” 劉姥姥道:“我也想在這裡多住幾天,隻是鬧乏了太太,怪過意不去的。
”王夫人笑道:“你不嫌怠慢就夠了。
”黛玉看見王夫人喜歡劉姥姥,就叫擺起飯來,就一同的吃了飯。
劉姥姥道:“我最喜愛的是你們大人家的這樣規矩,你看整齊得這樣。
我們屯裡人家有了豆腐就算葷,小孩子搶起來,鬧得了不得。
還更好呢,也還有條闆凳兒,斯文的也隻騎着坐。
也多搖着飯碗走着吃,一根生蔥兒大家嚷。
我老人家年紀老了,倒喜歡靠着門迎着涼風。
那小孩子還淘氣,叫他們拿些涼水來泡飯,要就倒上一滿碗兒。
”王夫人、黛玉、探春、寶钗都笑,說道:“倒樂呢!” 劉姥姥又道:“我在屯裡頭托人進城打聽,說是從前挂了一塊玉的哥兒也大了,說同一位哥兒都做了什麼漢廳官,我們也聽見地方上有什麼糧廳、捕廳官,這個漢廳官誰大誰小呢?”王夫人等就笑死了。
劉姥姥道:“也幹的什麼事情?”王夫人笑定了,告訴她道:“這個漢廳也同糧捕廳差不多大小,他幹的事情隻是皇帝家學習着的書房小子。
” 劉姥姥便合掌道:“啊唷唷阿彌陀佛,怪不得說皇帝比天一樣大呢,這樣的哥哥做書房裡的小子,也還要學呢。
” 王夫人與劉姥姥講得有趣,便與寶钗、黛玉說明日要同劉姥姥逛逛大觀園。
兩人也喜。
黛玉便同李纨到寶钗處商議,現今瑞午節近了,弄什麼玩意兒熱鬧一番,大家都想不出。
揭開《歲時記》看看,隻好造兩隻龍舟起來。
還恐怕寂寞,也扮一個秋千船,也完了寶玉的願,就吩咐連夜扮起來。
這大觀園池子裡荷花最多,隻怕礙了龍舟,倒曲曲折折删了些荷花,開出一條龍舟往來的水路。
滿園裡綠蔭甚濃,但聞鳥語,惟有千葉榴花開得如火光耀眼。
那金絲桃諸品也爛熳照人。
黛玉便叫管事的将酒席設在藕香榭,将四面洋簾卷起,撐起了青綢遮陰,天氣雖已炎熱,卻喜的水面上有風過來。
王夫人便請薛姨媽、香菱、邢夫人、喜鸾、喜鳳過來。
同着李纨、黛玉、寶钗、探春、惜春、湘雲、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绮、尤氏、平兒、紫鵑、晴雯、莺兒等次第過來。
叫傻大姐扶着劉姥姥。
那姥姥倒也不要扶,一路上看着這些綠蔭,實在地爽心滌暑,倒也不用動一動扇子兒,一直地走到藕香榭。
王夫人叫薛姨媽、邢夫人、黛玉、寶钗坐了一席,自己同劉姥姥、探春、惜春坐了一席,其餘姐妹俱各挨次坐下。
丫頭們送些果子兒來。
黛玉就叫晴雯送一條哈密瓜與劉姥姥。
姥姥看了一看,就道:“好個南瓜,配得着面團兒燒着吃。
” 衆人已笑了,晴雯笑道:“姥姥,你就這麼嘗嘗看。
”姥姥道:“姑娘,我們雖則鄉裡人家,也不生吃着南瓜,這不比山芋呢、生柿呢。
”晴雯便吃一塊與她瞧瞧。
劉姥姥道:“這也奇了,南瓜又是生吃得的。
”也就吃一塊,便說道:“太太,到底算什麼瓜,這樣配口?”王夫人便笑着告訴道:“哈密瓜。
”姥姥道:“大别姑,是了是了,是鳥身上的了,怪不道呢。
”衆人大笑起來。
随後便是各人面前一碗醒口冰燕湯。
劉姥姥用筷撩起燕窩絲兒,盡着瞧,說道:“這不是涼粉造的面條子,為什麼扣得這樣短?”衆人都笑到了不得。
劉姥姥吃了些,點點頭說道:“味兒倒也好,怎麼又和了些雞皮兒,難道一個雞光光的長這個皮?”邢夫人笑道:“姥姥,為的可口,把雞肉去掉了。
” 劉姥姥放了碗,合起掌來道:“阿彌陀佛,而今肥雞兒一百個大錢一個,就是童子雞也得京錢一百二。
我們村裡人家,上了五十畝外的分兒,到過年才宰一個呢。
” 王夫人等倒也點點頭。
又吃些果點。
王夫人打量她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