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拾翠女巧思慶元夕 踏青人灑淚祭前生

關燈
話說黛玉聽見埋香冢上開了奇花,頭也不及梳,隻挽了一個懶雲髻,披上浩然巾,護上貂鼠,就同寶玉從山坳内穿過去,沿池轉過石洞,一級級走上來。

    果然這棵樹生得古怪,曲折天矯,宛如舞鶴翔虬。

    葉兒也似桃非桃,似李非李,似杏非杏的,隻覺得繁陰瑣碎。

    這開的花十分奇怪,深藍深碧二色最多,也有淡将去像翡翠玉的,也有轉變做紅白黃紫各色的,花如盞大,好個大千葉的梅花兒。

    近前去嗅着香氣,也辨不出什麼花香。

    黛玉、寶玉正在詫異,隻見地下落了一朵翡翠色的,黛玉拾起來,心裡想道:“顔色嬌到這樣,倒該一些香也沒有才配得過呢。

    ”就嗅了一嗅,果然像生花似的沒一些香。

    又想道:“隻有梅花的幽香還配這朵花。

    ”又即有了梅花的香韻了。

    寶玉笑道:“妹妹不要疑惑了,你的心裡我都猜着了。

    不過我同你兩個人前前後後葬了無數的花在這地底下,它這地下的精英融結不散,迸做了一枝透出地脈來。

    譬如天下才人一生偃蹇,潦倒終身,轉世去定要發洩一番;也如倩女怨魂,回生現影。

    因那樣發起,自然就這樣開出來。

    但隻是與我無幹,總因妹妹而起,也就有妹妹的許多精神助着它。

    而今且替起一個雅名兒,叫做黛梅,也叫做如意梅,不知可還配得過?” 黛玉想了一想,笑了一笑,就說道:“起這個名兒倒也算得,虧你。

    ” 寶玉笑道:“我别的學問兒統不如你,隻這點子強些。

    ” 黛玉笑道:“怎見得?” 寶玉笑道:“不過颦卿兩字,也是我起的便了。

    ” 黛玉笑道:“既這麼着,怎麼不也弄出一個替聲字兒,又要牽名道姓的?” 寶玉笑道:“名是牽了,卻沒有道出姓來。

    為什麼呢,隻為你的貴華宗出了一位和靖先生,已經把這個梅花兒占去了,若是道着姓,怎麼能夠分别了它。

    故此牽了名,也配上個淵明‘菊茂叔蓮’的意思。

    不過他愛的是一種,就還他一個名。

    你我葬的花兒誰也辯不出多少種數,現在這個梅花誰也辨不出什麼香,故此又加增了一個‘如意’的名号,也隻算人家的别号兒。

    你且評一評配不配?不過我的葬花辛苦全個兒隐在你身上去了。

    ” 黛玉道:“為什麼你不自己起上個花名兒?” 寶玉笑道:“我不拘什麼,隻想隐在你身上,我就樂了。

    你我誰還分得出兩個人來?”黛玉眼圈兒紅一紅,就啐了一啐。

    兩個正說着,隻見探春、寶琴、李紋、李绮、邢岫煙、紫鵑、莺兒、晴雯一群地走上來。

    探春道:“好呀,寶哥哥你們有了好花,隻同了林姐姐瞧,瞞着我。

    ” 寶琴道:“咱們就罰他東道賞這個花。

    ” 史湘雲、惜春、李宮裁、香菱也來了。

    湘雲道:“好個林姐姐,你們隻是一對的人兒看這樣好花,不過我同大嫂子、惜妹妹不配看,就不告訴我一聲兒?” 李纨笑道:“林丫頭、寶兄弟,你們這兩個真正的該罰,有了這種異樣的好花,也不告訴人,隻許你兩個人私情密約地悄悄地這麼看?你們還不知道,連上頭統知道了,敢則也同了寶丫頭來看。

    ” 黛玉道:“我本來不知道,倒是晴雯趕來告訴的,我就趕來了,也是才到這裡,你們不要怪。

    大嫂子也不要學着他們取笑我。

    ” 寶玉笑道:“林妹妹又猴急了,大家愛看這個花,所以這樣。

    而今正正經經到了這裡,大家不看花,倒先說起笑話來。

    你們真個地瞧一瞧,到底像這樣的花瞧見沒有,你們再聞一聞。

    ” 衆人争先到樹底下一看,湘雲、邢岫煙、薛寶琴還高興得很,走上山子石攀着個樹枝兒。

    急得寶玉東趕西趕,口裡急急地道:“好人兒,大家隻瞧瞧聞聞,再不要折它下來。

    ” 寶琴笑道:“我偏要扳它一大枝拿去供在瓶裡。

    ” 急得寶玉隻是打恭作輯。

    衆人一齊詫異起來,說道:“實在奇怪得很,這個花算什麼花?這樣香也算什麼香?” 黛玉隻點點頭,又仰着頭看。

    王夫人、寶钗、平兒也來了,也盡着地瞧瞧聞聞。

    大家詫異,說:“這個花到底算個什麼名兒?” 黛玉、寶钗都說:“正是呢。

    ” 寶玉就将“黛梅”、“如意梅”的意思說出來。

    王夫人笑道:“趣呢倒也有趣,隻是天地間的物事兒多得緊,誰也不能全個兒知道。

    也有在書上的,不知道這個書,就叫不出它這個名兒來。

    不要原生的有這一種花,你們叫它不出,你倒去查查看。

    ” 寶玉笑道:“查也不用查,單隻要問一個人兒,這個人說沒有,隻怕查也不中用呢。

    ” 黛玉笑道:“是了,除了曹雪芹先生隻怕沒有别人。

    ”寶钗、李纨也笑嘻嘻地點頭。

    王夫人道:“真個的,你就寫個字兒去問一問。

    ”寶玉就采了一朵花,飛跑去了。

    王夫人叫道:“慢慢地走,看栽了一跤才好。

    ” 這裡衆人就商議怎麼樣地賞它。

    寶钗道:“要賞它,先替他遮個花幔兒。

    ” 寶琴道:“配什麼顔色?” 平兒道:“有個現成的五彩錦幛,好不好?” 李纨道:“嫌它上下一樣的。

    ” 探春道:“白亮的最好。

    ” 王夫人道:“太素淨些。

    ” 湘雲道:“也耀着太陽。

    ” 黛玉道:“我那裡有一頂魚白绡露水梅白地幔天帳,配不配?”衆人都說很配。

    就叫柳嫂子、林之孝家的支起來,果然映得好看。

    李纨又與王夫人商議,紮起大紅綢飛球,并富貴不斷地曲欄杆,八角圍着。

    不知怎樣的傳開了,賈政、賈琏、賈環、賈蘭也來了,都也稀奇了一會方去。

    王夫人等卻就山子石上鋪墊子坐下,看他們編這個欄杆。

    忽見寶玉笑嘻嘻地趕上來,道:“書上呢也不知有沒有,不過曹先生說并沒有。

    咱們再問什麼人,再查什麼書,不叫它黛梅、如意梅,叫它做什麼?” 王夫人笑道:“大姑娘,寶玉也很是呢。

    ” 寶钗笑道:“林丫頭,太太也順了這個花名兒。

    ”李纨、探春一齊道:“太太就順着這個花名兒也有理,咱們今日不是來看花,通是看你了。

    ” 黛玉笑道:“舅太太不要理寶玉胡鬧。

    舅太太是玩寶玉的話兒,姊妹們就搭到我身上來了。

    ” 衆人就扶了王夫人下來。

    商量着擺席在什麼地方,也有說在花下的,也有說在樹外岡子上的。

    寶钗說道:“花下太近,岡子上太涼,再支起幛子琰也沒有法兒。

    依我說,不如在池子那邊曲亭上,你們大家瞧瞧,可不見個全身兒。

    還更好呢,你們看池子裡定得那麼樣,我們到那邊望着,還替它添一幅喜容兒。

    ”王夫人、黛玉都說好。

    黛玉笑道:“舅太太,今日賞我做個東。

    ”王夫人笑道:“一定的。

    ”黛玉就傳蔡良家的告訴去:“今日通不拘什麼,隻要各人面前擺各人愛吃的物事,也不拘樣數。

    ” 蔡良家的答應了去。

    把這寶玉喜得了不得,黛玉也就樂得很。

    不多一會,擺設妥當,衆人都到亭子上來。

    芳官、藕官、齡官、蕊官等也隻随身裝束,帶了琵琶、洋琴、小筝、鼓闆、洞箫六件,唱個小令兒伺候,隻在亭背後小套間内等着。

    這座亭子本來起在水面上,旁有翠竹高梧蔭着一棵大耐冬,對面山子上無數的亂峰,曲徑盤旋,翠螺重疊。

    這一棵黛梅樹巧巧地對着亭子上倒影池中,又映着綠幔紅欄,飛香送豔,兩旁各種的樹木,恰如侍從奴婢圍着夫人。

    黛玉心裡好不快活。

    這裡王夫人、寶钗、李纨等盡着評論。

    黛玉卻隻是一個人暗暗出神,千思萬想地想着道:“我從前葬這個花,原隻有寶玉同調。

    就作的那首哭花詩,也隻有他傷心。

    今日我與他果真圓聚,自然這些看花的,也隻好算他一個人是同心人兒。

    也奇得很,人也會轉過來,花也會轉過來,這些姻緣莫非前定?” 黛玉正想到這裡,史湘雲就走過來,笑笑地拍着黛玉說道:“姻緣前定,呆做什麼?”黛玉吓了一跳,明知她仙機隐約,也不便說破她,隻是大家聽歌喝酒。

    到底天氣正冷,席散也快。

    寶玉、黛玉就回到潇湘館來,寶玉便将黛玉在亭上所想的話一樣地說出來。

    黛玉又奇了一奇,想道:“寶玉真正算得一個知己,怎麼我的心這樣他也這樣。

    ” 黛玉口裡倒反說道:“我倒不是這樣想。

    ” 寶玉道:“你在想什麼?” 黛玉笑吟吟地道:“我也不會想。

    ” 寶玉笑道:“是的了,你不會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