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昏迷怨恨病過三春 歡喜憂驚愁逢一刻

關燈
話說寶玉迷了本性,自潇湘館回房。

    将及進門,被莺兒提醒了一句,即便栽倒了,吐了一口血出來,登時昏迷不醒。

    慌得一家子都趕了來,把寶玉扶到床上去,隻是昏昏沉沉。

    試試他身上,微微的有些汗點兒。

    王夫人、寶钗隻是眼淚鼻涕的。

    李纨也慌了,賈政又有公事未回,賈琏飛風的叫人騎着馬請王太醫去。

    去的人一會子就轉來,回道:“王太醫出城去了,小的已經叫人打着車沿路招去,也留人在他家裡省得錯過了。

    小的聽說大街上到了一位廣東的名醫汪大夫,脈息藥味兒通好,門口也熱鬧的很,通說他強,小的也請了來。

    敢則先診診脈,再不就打發了馬錢,單等王太醫瞧。

    ” 賈琏心下躊躇,王夫人便道:“這小子倒也活變,且請上來瞧瞧。

    準,就吃他的藥呢。

    ” 賈琏聽了,随即出去陪了進來,内眷們就回避在裡間聽着。

    先是叫人告訴賈琏,不要告訴他病原,隻讓他自己看自己講。

    這賈琏就陪他到了寶玉床前坐下。

    這個汪大夫倒也不問什麼,按了寸關,低着頭隻管靜靜的想。

    衆人看見他這樣光景,都說這個大夫有些意思。

    一會兒又換右手診了,讨了紙拈子瞧了一瞧,大夫就自管搖起頭來。

    衆人皆呆了。

    又捏捏他的人中兒,寶玉就哼一聲。

    大夫道:“還好。

    ”衆人略覺得放心些。

    大夫站起來,向賈琏讓一讓道:“外面講。

    ” 賈琏就跟了出來,賈琏忙問道:“老先生看得怎麼樣?”這汪大夫搖着頭努嘴咂舌地說道:“二老爺這個症候也不小呢。

    據晚輩看來,胃火熱得很,故脾脈弦洪,火急上升,從肺竅而出于咽喉,故為咳血。

    總由胃虛不能攝,血為火逼,熱經在心,移熱于肺,切不可喝水。

    隻恐轉經火盛,到第七日後,還要發斑。

    ” 賈琏及内眷們通駭呆了。

    王夫人就間着壁問道:“問問大夫到底礙不礙,有救沒有救?” 汪大夫道:“二老爺,回上老太太,晚輩細細地瞧準了,怎麼沒有救?但請放心,隻是這個病來的快去的遲,卻是急性不得。

    如發斑、錦紋者為斑、紅點者為疹。

    疹輕斑重,防它變紫黑色,以緻熱極而胃爛,一經出汗就難治了。

    晚輩總要好好疏解,化做疹子,這便輕下來,也好得容易。

    ” 王夫人與賈琏着實的稱謝。

    這汪大夫就定下方兒來說道:“請二爺送給老太太瞧,這是犀角地黃湯,外加當歸、紅花、桔梗、陳皮、甘草、藕節,叫他快快地引血歸經。

    先吃了兩劑再瞧。

    晚輩還出城去有事,改日再叙罷。

    ”就出去了。

    這裡正在疑惑,王太醫就來了。

    熟門熟路的,聽見要緊,就一個人同了吳新登上來。

    賈琏慌忙同進去看了。

    王太醫知道驚惶,連說:“不妨不妨,可回上太太,盡着放心。

    ” 賈琏道:“可要紙拈子?” 王太醫道:“不用,不用。

    ”也便讓出來坐下,王太醫道:“這二爺的症候呢,原不輕。

    但隻要看得清楚,大要在血虛肝臊,肝火乘肺,火盛爍金,自然冒了些出來。

    大凡肝經的治法,隻可疏肝,不可殺伐。

    一面疏肝,一面保肺,就便涵養心脾。

    而且氣統血,肝藏血,隻可順勢疏達,解散肝郁,這心肺兩經自然和養起來。

    ” 便提筆寫了一帖道:六脈惟肝經獨旺,郁極生邪,以緻左寸微弱,心氣衰極。

    總因木旺不達,侵克肺金;肺氣不流,凝而為痰。

    血随氣湧,法宜疏肝保肺涵養心脾。

    拟用逍遙散參術越鞠丸,以疏肝理氣為主,肝平氣行郁散,再進補劑。

    候高明酌定。

    王太醫便将方兒定了出來,這裡賈琏就送上去。

    王夫人見兩個大夫意見不一,益發惶惑起來。

    賈琏就說道:“這王太醫在咱們府中從沒有錯過,且将汪大夫的方兒給他瞧瞧。

    ” 王夫人點點頭,賈琏就将汪大夫的方兒送出去。

    這王太醫瞧一瞧,吓了一跳,就便道:“可吃了?”賈琏道:“沒有。

    王太醫笑道:“還好。

    這了不得,了不得!他竟看做了傷寒症内胃熱的症候去了。

    豈有此理!還說道‘轉經發斑’,可笑可笑,了不得。

    還說‘喝不得水’,笑話笑話。

    明明的《海藏》上說道:‘大凡血症,畢不宜飲水,惟氣則飲水。

    你看寶二爺醒轉來就要喝,也隻給他杏仁米飲湯,少少的加些陳皮潤潤他的脾胃二經。

    這個方子吃一帖明日再換,隻不要再給他氣惱兒。

    ” 這王太醫也去了。

    這裡衆人聽了這番議論,見他說的針對,也都定了神。

    大家都罵起汪大夫來,說:“虧得沒吃了他的方子,這可還得了呢!”賈政卻也回來,聽見寶玉又病了,心裡也煩得很:“這個孽障,真個是前世的事,磨不清的!”隻得叫了蘭哥兒到書房裡說話去,倒也不查問賈環。

    賈環也總不敢上去。

    這裡王夫人、寶钗、李纨正鬧着寶玉,那邊喜鸾的吉期漸漸逼近來。

    王夫人一總交與探春、平兒。

    平兒帳房的事原虧喜鸾相幫,至于自己的喜事如何管得,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