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歲盡頭千金收屋券 月圓夜萬裡接鄉書

關燈
,我若是心裡一明,立刻就去了。

    ”紫鵑等怕她着了寒,半中間也将五回皮酒化了養榮丸催她服了,慢慢地一同下來。

     進房坐定,半晌這黛玉心頭還亮汪汪有個月亮,眼睛也還晃晃的。

    便慢慢地從頭至尾想起來:“從小兒父母雙亡送到這裡,老太太原也十分疼我,否則小孩兒家怎麼就與寶玉一房。

    這寶玉也可恨,前世孽障似的,一直粘着我,我也呆得緊,怎麼也看不破。

    我原自己糊塗,為什麼像蜘蛛網兒似的就粘住了。

    到底算個什麼?心裡頭七七八八的,還防着寶钗、湘雲,誰知她們倒也各不相幹。

    雖則寶玉纏得緊,難道不是我自己尋進苦海去的。

    這個鳳嫂子同襲人一明一暗背後面前的竟弄到我這樣。

    那寶玉瘋颠的時候,我也迷了本性,一個女孩兒家想起來也害臊。

    到了鳳嫂子鬧鬼的時候我就比什麼不如,到過去的時候燒這絹子,回過來還叫出他名字來,這是何苦呢!我如今是另一世的人了,各色各樣看破了,天大亮了,他們還要來哄我,當我什麼人呢?我的父母統亡過了,隻有這個良玉哥哥,雖則叔伯兄弟,他也從小父母雙亡,我媽懷裡長大的。

    他這個孝順,世上還有麼?他愛我則敢比老太太實心些。

    我隻等他來同他去。

    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他敢不順着我?我若不做一個蘭香真人,也不是林黛玉了。

    ”從來人的主見,最怕是從頭至尾的想來,末後定個結局。

    如今黛玉這麼想,主意真個定了。

     正想着,遠遠似有喜鵲叫,黛玉還舍不得這個月色,重新走到外間,叫晴雯移了椅子扶上去站着,扯開窗子又看起月亮來。

    遠遠地聽那喜鵲叫聲,似乎有好幾個一群,驚着月亮,像天亮了,飛出窠來。

    黛玉便憶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之句,觸起鄉思。

    隻見院子裡竹影斑斑駁駁,如畫譜一般,又觸着《琵琶記》上“何處是修竹、吾廬三徑”,也就懶懶地下來。

     這裡紫鵑、晴雯恐怕夜深了,催她進房,催她上床,那黛玉還遮着燈,戀着窗上的竹樹之影,不肯就睡。

    晴雯隻得做起消夜活計來。

    叫小丫頭子,搬了火爐子進房來,隻在火爐上炖起一勺水來,将白荷花蘭花鹵沖開,将寶钗送來的百合冷香丸化了,勸黛玉吃些。

    兩個也陪着吃了,說些閑話。

    聽得喧喧嚷嚷地好些人叩門進來,十分詫異。

     開了門時,聽見說南邊有家信到了,又說是良大爺有信來了,是老爺叫周瑞引進來的。

    黛玉大喜,便問:“來的是誰?”周瑞便在外間答應道:“是王大爺。

    ”黛玉喜歡得很,便說:“叫他進來。

    ” 這王大爺叫王元,小名叫孝順哥兒,願是林運台的舊門上,亦是兩代老家人,年紀六十六七歲,好不忠心護主,在林家的分兒也就是賴大身分。

    也有好些的子孫事業,隻因一心向了小主,還在林府内總管一切事情。

    這番專差他上京,有許多的重大事情交給他辦。

    這良玉的本生母雖與南安郡王親戚,卻因承祧過來,這邊親些,故此一直來到榮國公府中。

     當下黛玉敬他是兩代的忠心老仆,就先立起來。

    這王元走進來就翻身下去,一個一個的磕了三個頭,站起來打了一個千,請姑娘安。

    黛玉道:“你老人家罷了。

    你老人家還硬朗,路上很辛苦,你還好?” 這王元又打一個千,立起來挺挺地站着,垂了手立在房門邊,替大爺請了姑娘安,然後卷起馬蹄袖子,彎轉腰向懷裡取出書信,雙手遞與紫鵑,紫鵑接過送與黛玉。

    這黛玉接在手且不看,先問:“大爺好?”王元道:“很好。

    ”又問:“家裡事情好?”王元道:“很好。

    ”又道:“大爺幾時動身?幾時到?” 王元道:“小的臨起身時,大爺吩咐說趕年内起身,那到的時候還拿不準。

    ”又問:“這裡舅太爺處的信呢?”王元道:“已投了,當面請過安了,小的才到。

    因為牲口車輛多,城門上累墜了,進城來天就黑了。

    小的還有同來的家人們十幾個,先招了店去,小的先帶他們的手本來請安。

    ”說着,便将手本遞交紫鵑。

     紫鵑接過來送在桌上。

    黛玉道:“你老人家也乏了,歇着吧。

    ”王元道:“小的明日還要上來回話。

    ”黛玉道:“曉得了,歇着罷。

    ”王元應了一個是,便慢慢地退出,同這些人去了。

    這裡黛玉方才拆開家書來看。

    不知寫些什麼在裡頭,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