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回 皂袍将砸死紫禁城 八總兵率隊進潼關
關燈
小
中
大
。
尉遲恭抓住龍袍,對裡邊說:“陛下,您躲得好,看來臣不值得您一見了,但是您有決心我也有決心,您是不饒,我非叫您饒不可。
萬歲呀,您躲了八寶金殿,躲不開紫禁城,我甯願跪死在城前。
”尉遲恭說到這兒,“撲通”又跪下了。
李世民靠在城門上,心裡說這個蘑菇頭啊,他折騰來折騰去,一會兒文武百官都跟着折騰,我怎麼辦呢?“尉遲愛卿,朕旨意已經傳出,斷無更改之理,你抓住龍袍,我也不饒,趕緊撒手。
”“臣就是不撒手。
您不饒,我說什麼不能放您走。
”“你要不撒手,朕可對不住你了。
”“萬歲,您說什麼我也不撒手。
”李世民實在沒辦法了,一轉手,從太監的手中把龍泉劍接過來了。
“嘎嘣”一按繃簧,亮出寶劍,對住身後的龍袍,“喀哧”把袍子給拉斷了。
尉遲恭往外一拽,用力過猛,老頭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再看手中有龍袍半幅。
在封建年代講究什麼“割袍斷義”,劃地絕交。
如果一個人跟一個人不好了,哪怕是君臣、弟兄、父子、師徒,不管什麼,把袍子拉下一塊,表示下了決心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絕交。
尉遲恭一看皇上狠心把龍袍拉了,那甭問,這就叫割袍斷義,君臣的感情就此結束了。
尉遲恭坐在地上半天,最後一狠心,老頭子站起來,想起來方才程咬金說的那幾句話,看來不動武力不行了,這是個賤骨頭,你越求他,他越端架子。
老元帥一伸手,锵啷啷從背後怞出十八節紫金鞭,往空中一舉:“陛下,休怪臣無禮了。
”“啪!啪!啪!”把城門打得直冒火星。
紫禁城的城門一尺多厚,門上還包着鐵皮,鐵皮外邊有碗大菊釘,尉遲恭打算憑這根紫金鞭把門給打裂,談何容易!由于用力過猛,“喀吧”一聲,紫金鞭斷了三截。
尉遲恭大吃一驚:“啊!”把他疼得心裡亂蹦。
他有幾件最喜愛的東西,一是盔甲,二是戰馬,三是寶鞭。
他又迷信。
當初打好這鞭的時候,就發過誓:鞭在人在,鞭不在人亡。
看來到了我死的時候了。
尉遲恭用手托着花白的胡須,心裡一陣難過,想了想幾十年來的戎馬生涯,曆盡艱辛,飽經風霜,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沒想到為薛仁貴,君臣感情鬧到這步田地,把鞭都打折了,我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尉遲恭把牙關一咬,心一橫,把皂羅袍往臉上一蒙,喊了一聲:“陛下,既然你不答應,臣也沒有别的辦法。
我就死在紫禁城下。
”說罷,他噔噔噔噔倒退了十幾步,冷不了往城門那兒一沖,把腦袋運足了力量,“啪”就是一腦袋,撲通身體倒地。
李世民就在門裡邊。
他一聽這聲音有點不對勁,再呆了一會兒,聽着沒聲了。
李世民一想這怎麼回事,他呆不住了,開門還不敢,便順着馬道上了城,手扒垛口探出身來往下看。
這一看把他吓一跳,隻見尉遲恭仰面朝天在那兒躺着。
“尉遲愛卿,你幹什麼呢,我明白,你吓唬我呢,算啦,這麼大的年紀,開什麼玩笑,趕緊起來吧。
”叫了半天毫無反應。
李世民心裡疑惑,趕緊從城上又下來了,命令太監把門開了個縫出去看看。
兩位有經驗的太監把門輕輕開開,來到老元帥面前,把袍子給撩開一看,吓得魂不附體:“萬歲,了不得了,老元帥死了!” 這一句話真好似晴天霹靂,李世民隻覺手腳冰涼,趕緊從紫禁城走出來,撲到老元帥面前,仔細一看,可不是嗎,把腦門子給撞塌了,花紅腦子迸得哪兒都是。
李世民也是重感情的人,他沒想到尉遲恭為國建功立業,沒死敵人手裡,今天為了給薛仁貴保本,撞死在紫禁城下。
李世民追悔不及,撫屍痛哭。
正在這時候,程咬金趕到了。
他一看就是一愣:這不是皇上嗎,摟着誰?緊走幾步近前低頭一看:“大老黑,怎麼了?哎呀,你腦袋上怎麼弄個窟窿啊!”他也哭開了。
哭着哭着程咬金一轉身趕奔外邊給大夥兒送信兒去了。
程咬金來到外邊,一陣嚷叫:“可了不得了,老元帥被皇上打死了!”這一句話震動人的肺腑,文武百官一陣大亂。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尉遲寶懷三兄弟一聽,當時就背過氣去了。
大夥兒好不容易把哥兒仁救醒,他們一蹦多高:“無道的昏君,李世民,這才叫官逼民反,像你這種人保你何用!反了!反了!趕緊給我帶馬擡槍!”這三個人都有能耐,手下都有親兵和家丁,一聲令下,親兵和家丁把馬匹、兵刃給拿過來了。
三個人乘跨坐騎,躁起兵刃往金銮殿上就殺。
誰沒有仨好的倆厚的,尉遲恭那麼高的威望,交了那麼多的人,替尉遲恭不平的大有人在,程鐵牛、程萬牛掄斧子上馬也加入戰團,整個金銮寶殿就亂成一片了。
再說李世民。
正摟着尉遲恭哭呢,哭着哭着聽到外面一陣大亂,李世民不明白怎麼回事,命人探聽。
太監去一看,吓得磨頭就跑,靴子都跑掉了。
“陛下,大事不好,尉遲弟兄反了,殺來了。
”李世民一看怎麼辦?剛才程咬金跑這露了一面,一定是他煽動的。
群臣要造反,江山不就完了嗎?李世民有心走,又一想不能,我要進了紫禁城把門關上,也擋
尉遲恭抓住龍袍,對裡邊說:“陛下,您躲得好,看來臣不值得您一見了,但是您有決心我也有決心,您是不饒,我非叫您饒不可。
萬歲呀,您躲了八寶金殿,躲不開紫禁城,我甯願跪死在城前。
”尉遲恭說到這兒,“撲通”又跪下了。
李世民靠在城門上,心裡說這個蘑菇頭啊,他折騰來折騰去,一會兒文武百官都跟着折騰,我怎麼辦呢?“尉遲愛卿,朕旨意已經傳出,斷無更改之理,你抓住龍袍,我也不饒,趕緊撒手。
”“臣就是不撒手。
您不饒,我說什麼不能放您走。
”“你要不撒手,朕可對不住你了。
”“萬歲,您說什麼我也不撒手。
”李世民實在沒辦法了,一轉手,從太監的手中把龍泉劍接過來了。
“嘎嘣”一按繃簧,亮出寶劍,對住身後的龍袍,“喀哧”把袍子給拉斷了。
尉遲恭往外一拽,用力過猛,老頭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再看手中有龍袍半幅。
在封建年代講究什麼“割袍斷義”,劃地絕交。
如果一個人跟一個人不好了,哪怕是君臣、弟兄、父子、師徒,不管什麼,把袍子拉下一塊,表示下了決心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絕交。
尉遲恭一看皇上狠心把龍袍拉了,那甭問,這就叫割袍斷義,君臣的感情就此結束了。
尉遲恭坐在地上半天,最後一狠心,老頭子站起來,想起來方才程咬金說的那幾句話,看來不動武力不行了,這是個賤骨頭,你越求他,他越端架子。
老元帥一伸手,锵啷啷從背後怞出十八節紫金鞭,往空中一舉:“陛下,休怪臣無禮了。
”“啪!啪!啪!”把城門打得直冒火星。
紫禁城的城門一尺多厚,門上還包着鐵皮,鐵皮外邊有碗大菊釘,尉遲恭打算憑這根紫金鞭把門給打裂,談何容易!由于用力過猛,“喀吧”一聲,紫金鞭斷了三截。
尉遲恭大吃一驚:“啊!”把他疼得心裡亂蹦。
他有幾件最喜愛的東西,一是盔甲,二是戰馬,三是寶鞭。
他又迷信。
當初打好這鞭的時候,就發過誓:鞭在人在,鞭不在人亡。
看來到了我死的時候了。
尉遲恭用手托着花白的胡須,心裡一陣難過,想了想幾十年來的戎馬生涯,曆盡艱辛,飽經風霜,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沒想到為薛仁貴,君臣感情鬧到這步田地,把鞭都打折了,我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尉遲恭把牙關一咬,心一橫,把皂羅袍往臉上一蒙,喊了一聲:“陛下,既然你不答應,臣也沒有别的辦法。
我就死在紫禁城下。
”說罷,他噔噔噔噔倒退了十幾步,冷不了往城門那兒一沖,把腦袋運足了力量,“啪”就是一腦袋,撲通身體倒地。
李世民就在門裡邊。
他一聽這聲音有點不對勁,再呆了一會兒,聽着沒聲了。
李世民一想這怎麼回事,他呆不住了,開門還不敢,便順着馬道上了城,手扒垛口探出身來往下看。
這一看把他吓一跳,隻見尉遲恭仰面朝天在那兒躺着。
“尉遲愛卿,你幹什麼呢,我明白,你吓唬我呢,算啦,這麼大的年紀,開什麼玩笑,趕緊起來吧。
”叫了半天毫無反應。
李世民心裡疑惑,趕緊從城上又下來了,命令太監把門開了個縫出去看看。
兩位有經驗的太監把門輕輕開開,來到老元帥面前,把袍子給撩開一看,吓得魂不附體:“萬歲,了不得了,老元帥死了!” 這一句話真好似晴天霹靂,李世民隻覺手腳冰涼,趕緊從紫禁城走出來,撲到老元帥面前,仔細一看,可不是嗎,把腦門子給撞塌了,花紅腦子迸得哪兒都是。
李世民也是重感情的人,他沒想到尉遲恭為國建功立業,沒死敵人手裡,今天為了給薛仁貴保本,撞死在紫禁城下。
李世民追悔不及,撫屍痛哭。
正在這時候,程咬金趕到了。
他一看就是一愣:這不是皇上嗎,摟着誰?緊走幾步近前低頭一看:“大老黑,怎麼了?哎呀,你腦袋上怎麼弄個窟窿啊!”他也哭開了。
哭着哭着程咬金一轉身趕奔外邊給大夥兒送信兒去了。
程咬金來到外邊,一陣嚷叫:“可了不得了,老元帥被皇上打死了!”這一句話震動人的肺腑,文武百官一陣大亂。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尉遲寶懷三兄弟一聽,當時就背過氣去了。
大夥兒好不容易把哥兒仁救醒,他們一蹦多高:“無道的昏君,李世民,這才叫官逼民反,像你這種人保你何用!反了!反了!趕緊給我帶馬擡槍!”這三個人都有能耐,手下都有親兵和家丁,一聲令下,親兵和家丁把馬匹、兵刃給拿過來了。
三個人乘跨坐騎,躁起兵刃往金銮殿上就殺。
誰沒有仨好的倆厚的,尉遲恭那麼高的威望,交了那麼多的人,替尉遲恭不平的大有人在,程鐵牛、程萬牛掄斧子上馬也加入戰團,整個金銮寶殿就亂成一片了。
再說李世民。
正摟着尉遲恭哭呢,哭着哭着聽到外面一陣大亂,李世民不明白怎麼回事,命人探聽。
太監去一看,吓得磨頭就跑,靴子都跑掉了。
“陛下,大事不好,尉遲弟兄反了,殺來了。
”李世民一看怎麼辦?剛才程咬金跑這露了一面,一定是他煽動的。
群臣要造反,江山不就完了嗎?李世民有心走,又一想不能,我要進了紫禁城把門關上,也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