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回 皂袍将砸死紫禁城 八總兵率隊進潼關
關燈
小
中
大
人查問,忽見殿頭官急急禀道:“啟奏萬歲,老元帥尉遲恭上殿見駕來了!”李世民聞報騰地從龍椅上站起來,多天的愁緒一掃而光,他也太想尉遲恭了,完全忘記了法場之事,急忙傳旨宣他上殿。
殿頭官一聲高喊:“聖上有旨,宣熬國公尉遲敬德上殿!”“臣遵旨。
”敬德提帶撩袍,走上金殿,程咬金後邊緊跟,相随着來到龍書案前。
“臣尉遲恭參見萬歲,願吾皇萬歲萬萬歲!”李世民起坐相迎:“愛卿平身,一旁落坐!”“臣謝坐。
”内侍打好座椅,敬德坐下,老程站在敬德身旁。
皇上一見程咬金,又想起法場的事了,心中又是一陣不快,對敬德的來意也就明白了八成。
皇上看了一下敬德,見他滿臉征塵,津神疲倦,顴骨突出,消瘦了許多,心中一陣憐憫:“老愛卿,燕雲之事怎麼樣了?”“托我主洪福,将士用命,業已平定了。
”敬德把平叛之事說了一遍。
“老愛卿鞍馬勞累,朕自有重賞,下殿休息去吧!”“臣謝恩。
”敬德嘴上這麼說,身子并沒有動。
他停了停問道:“萬歲,臣有一事不明。
适方才臣路過午門,見那裡擺着法場,說是要殺薛仁貴,不知他身犯何律,萬歲因何将他問斬?”皇上一聽,問到這事了,心裡既難過,又難說,還不得不講,未曾說話,口打咳聲:“老愛卿,提起此事也叫寡人傷心哪。
孤對薛禮的恩德,愛卿最為清楚,怎奈人心叵測,薛禮竟幹出了傷天害理之事,打死了朕的禦妹翠雲公主。
”皇上又把經過說了一遍。
“現在人證、物證、口供俱在,盡管薛禮功勞大,但是作出這種不法之事,國法難容啊。
功是功,過是過,孤王隻得忍疼把他問斬,想來老愛卿也會同意的吧!萬歲,臣以為薛禮并非酒色之徒,決不會幹出這等之事,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求萬歲高擡貴手,另行審理吧。
”“老愛卿,朕知你與薛禮不錯,孤也十分喜愛他,但法律無親哪!我們咋能感情用事呢?愛卿一路辛苦,不必過于勞心,下殿休息去吧。
” 尉遲恭見皇上态度堅決,一時語塞,程咬金在背後捅了他一下,你不能就這樣呀!尉遲恭也明白,這才說:“萬歲,這個事誰也沒想到。
我就認為着薛仁貴決不會辦這種事。
萬歲您想,我們跟薛仁貴相處一十二載,他是什麼為人,您比我還清楚。
此人一身正氣,财色不貪,從來沒有因酒誤事,捅過漏子。
另外,他與成親王初次見面,豈會貪杯?您說他吃酒不過三杯兩盞,以薛仁貴之量,怎麼爛醉?他與公主素不相識,又怎敢初次見面就行無禮?這些疑點,都沒弄清楚。
既然陛下不願意草菅人命,因此臣要求您老人家格外開恩,恕了薛仁貴的死罪,然後重新調查。
如果此事真是薛仁貴幹的,咱們再想方設法處置于他,要不是他辦的,把真正的殺人兇手查訪出來,有何不可呢!再者,陛下知道,雖然說現在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四海太平,難道說将來就不打仗了嗎?倘若再起了戰争,什麼人領兵帶隊替國家出力報效?什麼人替主分憂?您還要高瞻遠矚哇。
另外,臣說句過頭的話,退一萬步,即使薛仁貴真正吃酒帶醉,把公主打死了,我想萬歲念他的功勞,也不應當将他處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念薛仁貴為大唐立下的功勞,再看在老臣的分上,就将他饒恕了吧!” 尉遲恭說到這兒,李世民有點不愛聽了,當時把臉往下一沉:“尉國公,你說這話可不對呀。
打死人命我還得開恩,留着他為的是叫他領兵帶隊,難道說我唐朝就這一個薛仁貴嗎?沒有他,别人就不能領兵了嗎?沒有他大唐朝就不存在了嗎?這不是笑話嘛!英雄背後有英雄,好漢背後有好漢。
他的事情已經落實了,沒有什麼留他的餘地了。
你是隻重感情而不看事實,這件事情,你實在要強人所難,我是辦不到的。
” 尉遲恭一聽,真好像冷水潑頭。
他沒想到李世民竟會這樣駁他的面子。
老元帥往殿下一看,三班文官,四班武将,都伸着脖子瞪着眼,閉着呼吸,在看着他。
如果碰了壁,保不下本,不但薛仁貴活不了,自己往後還怎麼擡頭見大夥,豈不威信掃地?“萬歲,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尉遲恭保了您幾十年,鞍前馬後立下血汗戰功,能不能将臣的官職一撸到底,把我貶家為民,用我的功勞保薛禮不死,您看如何?”“愛卿,這不是笑話嗎?不但你這麼說,魯國公、掃北王也這麼說,真是太糊塗了。
你是你,他是他,你尉遲恭立的功勞,怎麼能擱到薛仁貴身上。
相反的,薛仁貴的罪,能不能折到你身上呢?二者決不能混為一談。
朕不是駁你的面子,國法無親,孤不能徇私舞弊。
”尉遲恭聽到這,騰地站起,高聲說道:“萬歲,臣說兩件事您可記得?”“這第一件?”“可記得當年您做秦王之時,領兵帶隊攻打洛陽,久攻不下,五月五日端陽節您傳令放假三天,然後您與軍師徐懋功遊覽禦果園。
王世充的大将單雄信,聞報後偷開城門,領兵帶隊将您困在園内,逼您投降。
您正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之時,臣得到了警報,那時我正在河邊飲馬,身上一絲未
殿頭官一聲高喊:“聖上有旨,宣熬國公尉遲敬德上殿!”“臣遵旨。
”敬德提帶撩袍,走上金殿,程咬金後邊緊跟,相随着來到龍書案前。
“臣尉遲恭參見萬歲,願吾皇萬歲萬萬歲!”李世民起坐相迎:“愛卿平身,一旁落坐!”“臣謝坐。
”内侍打好座椅,敬德坐下,老程站在敬德身旁。
皇上一見程咬金,又想起法場的事了,心中又是一陣不快,對敬德的來意也就明白了八成。
皇上看了一下敬德,見他滿臉征塵,津神疲倦,顴骨突出,消瘦了許多,心中一陣憐憫:“老愛卿,燕雲之事怎麼樣了?”“托我主洪福,将士用命,業已平定了。
”敬德把平叛之事說了一遍。
“老愛卿鞍馬勞累,朕自有重賞,下殿休息去吧!”“臣謝恩。
”敬德嘴上這麼說,身子并沒有動。
他停了停問道:“萬歲,臣有一事不明。
适方才臣路過午門,見那裡擺着法場,說是要殺薛仁貴,不知他身犯何律,萬歲因何将他問斬?”皇上一聽,問到這事了,心裡既難過,又難說,還不得不講,未曾說話,口打咳聲:“老愛卿,提起此事也叫寡人傷心哪。
孤對薛禮的恩德,愛卿最為清楚,怎奈人心叵測,薛禮竟幹出了傷天害理之事,打死了朕的禦妹翠雲公主。
”皇上又把經過說了一遍。
“現在人證、物證、口供俱在,盡管薛禮功勞大,但是作出這種不法之事,國法難容啊。
功是功,過是過,孤王隻得忍疼把他問斬,想來老愛卿也會同意的吧!萬歲,臣以為薛禮并非酒色之徒,決不會幹出這等之事,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求萬歲高擡貴手,另行審理吧。
”“老愛卿,朕知你與薛禮不錯,孤也十分喜愛他,但法律無親哪!我們咋能感情用事呢?愛卿一路辛苦,不必過于勞心,下殿休息去吧。
” 尉遲恭見皇上态度堅決,一時語塞,程咬金在背後捅了他一下,你不能就這樣呀!尉遲恭也明白,這才說:“萬歲,這個事誰也沒想到。
我就認為着薛仁貴決不會辦這種事。
萬歲您想,我們跟薛仁貴相處一十二載,他是什麼為人,您比我還清楚。
此人一身正氣,财色不貪,從來沒有因酒誤事,捅過漏子。
另外,他與成親王初次見面,豈會貪杯?您說他吃酒不過三杯兩盞,以薛仁貴之量,怎麼爛醉?他與公主素不相識,又怎敢初次見面就行無禮?這些疑點,都沒弄清楚。
既然陛下不願意草菅人命,因此臣要求您老人家格外開恩,恕了薛仁貴的死罪,然後重新調查。
如果此事真是薛仁貴幹的,咱們再想方設法處置于他,要不是他辦的,把真正的殺人兇手查訪出來,有何不可呢!再者,陛下知道,雖然說現在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四海太平,難道說将來就不打仗了嗎?倘若再起了戰争,什麼人領兵帶隊替國家出力報效?什麼人替主分憂?您還要高瞻遠矚哇。
另外,臣說句過頭的話,退一萬步,即使薛仁貴真正吃酒帶醉,把公主打死了,我想萬歲念他的功勞,也不應當将他處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念薛仁貴為大唐立下的功勞,再看在老臣的分上,就将他饒恕了吧!” 尉遲恭說到這兒,李世民有點不愛聽了,當時把臉往下一沉:“尉國公,你說這話可不對呀。
打死人命我還得開恩,留着他為的是叫他領兵帶隊,難道說我唐朝就這一個薛仁貴嗎?沒有他,别人就不能領兵了嗎?沒有他大唐朝就不存在了嗎?這不是笑話嘛!英雄背後有英雄,好漢背後有好漢。
他的事情已經落實了,沒有什麼留他的餘地了。
你是隻重感情而不看事實,這件事情,你實在要強人所難,我是辦不到的。
” 尉遲恭一聽,真好像冷水潑頭。
他沒想到李世民竟會這樣駁他的面子。
老元帥往殿下一看,三班文官,四班武将,都伸着脖子瞪着眼,閉着呼吸,在看着他。
如果碰了壁,保不下本,不但薛仁貴活不了,自己往後還怎麼擡頭見大夥,豈不威信掃地?“萬歲,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尉遲恭保了您幾十年,鞍前馬後立下血汗戰功,能不能将臣的官職一撸到底,把我貶家為民,用我的功勞保薛禮不死,您看如何?”“愛卿,這不是笑話嗎?不但你這麼說,魯國公、掃北王也這麼說,真是太糊塗了。
你是你,他是他,你尉遲恭立的功勞,怎麼能擱到薛仁貴身上。
相反的,薛仁貴的罪,能不能折到你身上呢?二者決不能混為一談。
朕不是駁你的面子,國法無親,孤不能徇私舞弊。
”尉遲恭聽到這,騰地站起,高聲說道:“萬歲,臣說兩件事您可記得?”“這第一件?”“可記得當年您做秦王之時,領兵帶隊攻打洛陽,久攻不下,五月五日端陽節您傳令放假三天,然後您與軍師徐懋功遊覽禦果園。
王世充的大将單雄信,聞報後偷開城門,領兵帶隊将您困在園内,逼您投降。
您正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之時,臣得到了警報,那時我正在河邊飲馬,身上一絲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