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回 馮世剛受賄搞逼供 薛仁貴含冤赴法場
關燈
小
中
大
喊了一聲願招。
馮世剛一聽真是喜出望外,命人把刑具卸下,把紙筆放到薛仁貴面前。
薛禮兩眼失神,向上說道:“馮世剛,我可是挺刑不過,屈打成招,你隻要對得起良心。
我與翠雲公主素不相識,何來打死公主之事?但要不招,看來你不會放我。
罷罷罷,我這裡招下,你就給我個斬字得了。
”薛仁貴說罷,吃力地掂起筆,寫下十二個字:吃酒帶醉,打死公主,安心謀反。
然後把筆一扔,就癱在地上。
馮世剛拿過供詞一看,雖沒寫“因奸不允”,但已承認“打死公主”,更何況加上“安心謀反”,這就構成死罪了。
他也怕繼續用刑把薛仁貴整死,要是那樣文武百官怎會放過他?幹脆見好就收吧。
想到此,他讓薛禮畫了供,然後押回大牢。
馮世剛折騰了一夜,已天光見亮。
他拿着薛仁貴的供詞仍是忐忑不安:皇上能不能同意?成親王會不會答應?一邊想心事,一邊胡亂吃了點飯,便順轎上朝。
衆朝臣一見馮世剛,都拿眼光瞧他,把他瞧得心頭亂跳。
山呼已畢,殿頭官回道:“兩旁聽真,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馮世剛站在隊伍裡,聞聽此言高聲應道:“三法司正堂馮世剛有本啟奏聖駕。
”殿頭官轉奏,皇上說聲“宣!”“宣馮世剛上殿。
”“臣遵旨。
”馮世剛端帶撩袍,抱着供單,戰兢兢來到八寶金殿,在品級台前跌身跪倒:“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馮世剛參見聖駕。
”“免禮平身!”“謝萬歲。
”“馮世剛,朕命你審問薛仁貴一案,不知審問得如何?”“啟奏萬歲,臣已審清問明,前來交旨,現有薛仁貴供單在此。
”“轉上來。
”“是。
”内侍把供單接過,放在龍書案上。
李世民一看供單,不由得勃然大怒。
心說:好你個薛仁貴,朕待你不薄,可你怎麼幹出這種事來?殺人者償命,朕怎能饒你。
他又看了一下供詞,發現有與李道宗所說的不同之處,原告說他“因奸不允,打死公主”,他承認是“吃酒帶醉,打死公主”,這大概是薛仁貴不願承認那埋汰事,隻要承認你打死人就行了,什麼原因不必深究,不然對朕臉上也不好看。
李世民又想:薛仁貴功勞确實很大,如果把他滿門抄斬,顯示朕太無情了,我隻要薛仁貴一人抵命,這也算法外開思了。
想到此,他讓馮世剛下殿,并随即傳出口旨,立即把薛仁貴開刀問斬。
聖旨傳出,長安城一陣轟動,老百姓輿論紛紛,街道上一片混亂。
文武百官無不震驚,有心保本,又怕皇上盛怒之下丢了烏紗。
左班丞相魏征雖然不相信供詞,可是主審官是他始爺,他也是幹着急沒辦法。
眼看着薛仁貴被綁赴法場,一班武将們急了,東床附馬秦懷玉,掃北王羅通,以及程鐵牛、程萬牛、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等等衆人一合計,共同上殿保本,丹墀前跪倒一片。
給皇上叩過頭,衆人說道:“陛下,薛禮一案,臣等認為是否另有他因?況薛禮乃國家重臣,不可草率從事,應慎重調查,另作處理。
陛下龍恩浩蕩,望容期緩限,另派大員,再作複勘,臣等感恩不盡。
”“卿等請看,現有薛禮供詞在此。
人證、物證、口供俱在,還有什麼可以懷疑?朕隻斬薛禮一人,家屬一概不問,已是法外開思了。
大唐法律,殺人者償命,朕豈能徇私?爾等不必多言,下殿去吧!”秦懷玉等讓皇上一頓話說得無言答對,面面相觑,隻得退下金殿。
皇上問衆朝臣:“哪位愛卿讨旨當監斬官?”沒有一人應聲。
皇上一看也生氣了:“成親王!”“臣在。
”“朕命你午門外監斬薛仁貴,不得有誤。
”“臣遵旨。
”李道宗接過聖旨,真是心花怒放,心想:這計策真妙啊,又這麼順當,皇上殺了薛仁貴,我不擔任何幹系,還給我那張美人報了仇。
薛仁貴呀,你雖然英雄一世,可笑你連怎麼死的都不明白! 武百官見皇上心意已決,看來無法挽回了,羅通等人又要求道:“陛下,薛仁貴雖身犯王法,但他畢竟有功于社稷,能不能給我們一點時間,容我等祭奠祭奠法場?”李世民一聽,這也合情合理呀,便點頭同意,準了半個時辰。
武百官相随來到法場一看,見薛仁貴在法标上綁着,耷拉着腦袋,發誓披散,身穿罪衣罪裙,背後插着亡命牌,昔日頂天立地的英雄,如今落得薩等地步,衆人無不熱淚盈眶,心如油烹。
秦懷玉、羅通等人搶步來到跟前,抱住薛仁貴放聲大哭:“大哥,你醒一醒,小弟看你來了。
”程鐵牛、程萬牛更是嗷嗷亂叫。
薛仁貴聞聽喊聲,強打精神睜眼觀瞧,見圍在近前的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一陣心如刀割,眼淚也掉下來了。
秦懷玉問道:“大哥,你太糊塗了,怎麼招認了此事呢?據我等弟兄想來,其中必定另有緣故,你把情況給我們說清楚,我們也好想法救你出獄呀。
”“各位賢弟,再說也晚了。
你們看看我身上被打成了什麼樣子,我是受刑不過,屈打成招呀!”衆人撩起罪衣罪裙一看,隻見渾身上下血肉模糊,沒一塊好地方。
程鐵牛、程萬牛見狀大怒:“馮世剛你個兔崽子,竟然下此毒手,我非把你劈了不可!”說着話就往外闖,羅通伸手把二人抓住:“你們吵吵什麼?你能劈了誰?我們還是快想
馮世剛一聽真是喜出望外,命人把刑具卸下,把紙筆放到薛仁貴面前。
薛禮兩眼失神,向上說道:“馮世剛,我可是挺刑不過,屈打成招,你隻要對得起良心。
我與翠雲公主素不相識,何來打死公主之事?但要不招,看來你不會放我。
罷罷罷,我這裡招下,你就給我個斬字得了。
”薛仁貴說罷,吃力地掂起筆,寫下十二個字:吃酒帶醉,打死公主,安心謀反。
然後把筆一扔,就癱在地上。
馮世剛拿過供詞一看,雖沒寫“因奸不允”,但已承認“打死公主”,更何況加上“安心謀反”,這就構成死罪了。
他也怕繼續用刑把薛仁貴整死,要是那樣文武百官怎會放過他?幹脆見好就收吧。
想到此,他讓薛禮畫了供,然後押回大牢。
馮世剛折騰了一夜,已天光見亮。
他拿着薛仁貴的供詞仍是忐忑不安:皇上能不能同意?成親王會不會答應?一邊想心事,一邊胡亂吃了點飯,便順轎上朝。
衆朝臣一見馮世剛,都拿眼光瞧他,把他瞧得心頭亂跳。
山呼已畢,殿頭官回道:“兩旁聽真,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馮世剛站在隊伍裡,聞聽此言高聲應道:“三法司正堂馮世剛有本啟奏聖駕。
”殿頭官轉奏,皇上說聲“宣!”“宣馮世剛上殿。
”“臣遵旨。
”馮世剛端帶撩袍,抱着供單,戰兢兢來到八寶金殿,在品級台前跌身跪倒:“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馮世剛參見聖駕。
”“免禮平身!”“謝萬歲。
”“馮世剛,朕命你審問薛仁貴一案,不知審問得如何?”“啟奏萬歲,臣已審清問明,前來交旨,現有薛仁貴供單在此。
”“轉上來。
”“是。
”内侍把供單接過,放在龍書案上。
李世民一看供單,不由得勃然大怒。
心說:好你個薛仁貴,朕待你不薄,可你怎麼幹出這種事來?殺人者償命,朕怎能饒你。
他又看了一下供詞,發現有與李道宗所說的不同之處,原告說他“因奸不允,打死公主”,他承認是“吃酒帶醉,打死公主”,這大概是薛仁貴不願承認那埋汰事,隻要承認你打死人就行了,什麼原因不必深究,不然對朕臉上也不好看。
李世民又想:薛仁貴功勞确實很大,如果把他滿門抄斬,顯示朕太無情了,我隻要薛仁貴一人抵命,這也算法外開思了。
想到此,他讓馮世剛下殿,并随即傳出口旨,立即把薛仁貴開刀問斬。
聖旨傳出,長安城一陣轟動,老百姓輿論紛紛,街道上一片混亂。
文武百官無不震驚,有心保本,又怕皇上盛怒之下丢了烏紗。
左班丞相魏征雖然不相信供詞,可是主審官是他始爺,他也是幹着急沒辦法。
眼看着薛仁貴被綁赴法場,一班武将們急了,東床附馬秦懷玉,掃北王羅通,以及程鐵牛、程萬牛、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等等衆人一合計,共同上殿保本,丹墀前跪倒一片。
給皇上叩過頭,衆人說道:“陛下,薛禮一案,臣等認為是否另有他因?況薛禮乃國家重臣,不可草率從事,應慎重調查,另作處理。
陛下龍恩浩蕩,望容期緩限,另派大員,再作複勘,臣等感恩不盡。
”“卿等請看,現有薛禮供詞在此。
人證、物證、口供俱在,還有什麼可以懷疑?朕隻斬薛禮一人,家屬一概不問,已是法外開思了。
大唐法律,殺人者償命,朕豈能徇私?爾等不必多言,下殿去吧!”秦懷玉等讓皇上一頓話說得無言答對,面面相觑,隻得退下金殿。
皇上問衆朝臣:“哪位愛卿讨旨當監斬官?”沒有一人應聲。
皇上一看也生氣了:“成親王!”“臣在。
”“朕命你午門外監斬薛仁貴,不得有誤。
”“臣遵旨。
”李道宗接過聖旨,真是心花怒放,心想:這計策真妙啊,又這麼順當,皇上殺了薛仁貴,我不擔任何幹系,還給我那張美人報了仇。
薛仁貴呀,你雖然英雄一世,可笑你連怎麼死的都不明白! 武百官見皇上心意已決,看來無法挽回了,羅通等人又要求道:“陛下,薛仁貴雖身犯王法,但他畢竟有功于社稷,能不能給我們一點時間,容我等祭奠祭奠法場?”李世民一聽,這也合情合理呀,便點頭同意,準了半個時辰。
武百官相随來到法場一看,見薛仁貴在法标上綁着,耷拉着腦袋,發誓披散,身穿罪衣罪裙,背後插着亡命牌,昔日頂天立地的英雄,如今落得薩等地步,衆人無不熱淚盈眶,心如油烹。
秦懷玉、羅通等人搶步來到跟前,抱住薛仁貴放聲大哭:“大哥,你醒一醒,小弟看你來了。
”程鐵牛、程萬牛更是嗷嗷亂叫。
薛仁貴聞聽喊聲,強打精神睜眼觀瞧,見圍在近前的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一陣心如刀割,眼淚也掉下來了。
秦懷玉問道:“大哥,你太糊塗了,怎麼招認了此事呢?據我等弟兄想來,其中必定另有緣故,你把情況給我們說清楚,我們也好想法救你出獄呀。
”“各位賢弟,再說也晚了。
你們看看我身上被打成了什麼樣子,我是受刑不過,屈打成招呀!”衆人撩起罪衣罪裙一看,隻見渾身上下血肉模糊,沒一塊好地方。
程鐵牛、程萬牛見狀大怒:“馮世剛你個兔崽子,竟然下此毒手,我非把你劈了不可!”說着話就往外闖,羅通伸手把二人抓住:“你們吵吵什麼?你能劈了誰?我們還是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