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戮力同心

關燈
再镖做了詳細介紹。

    最後他說:“蒙皇上洪福齊天,衆英雄舍命報國,才把京城保住,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然而朱珺及其死一黨一仍不甘心失敗,妄想卷土重來,實在是一大禍患,眼下常茂已率兵攻破琅琊山,聽說朱珺又漏了網,此人不除,天下就休想太平。

    老人家來得正是時候,憑您的經驗和武藝,活捉朱珺如鷹拿燕雀。

    ” 吳貞笑道:“不行了,老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光靠我一個人會一事無成。

    不過給常茂、徐方他們出個點子什麼的到還可以。

    ”田再镖連連稱謝,說:“皇上就要回京了,但盼在皇上進城之前能聽到您老的捷報。

    ”“好,老朽盡力而為吧。

    ” 吳貞問明了琅琊山的方向,于次日就離開了南京,日夜兼程,來到琅琊山管轄的地界。

    老劍客想找個地方歇歇腿一兒,擡頭看到不遠處有片密林,十分僻靜,便走進樹林,正在尋找休息的地方,忽聽旁邊有打鬥的聲音,循聲到近前一看,原來是徒孫小矬子徐輪正跟一個女孩兒搏鬥。

    他剛想出面幫忙,老尼心慈搶在了前邊,吳貞就躲在小廟後邊偷看。

    徐輪和心慈的對話他都聽見了,他怕小矬子把事鬧僵了,這才出頭。

     且說徐輪,急忙跑到吳貞近前,雙膝跪倒:“師爺一向可好?我給您叩頭了。

    ”“起來吧,小子。

    幾年不見你出息了不少哇。

    ”徐輪站起來笑着說:“您算說對了,連我都佩服自己,何況是您呢。

    ”“混帳!”吳貞一沉臉,徐輪就不敢耍貧嘴了。

     吳貞向心慈一拱手:“您就是心慈大師吧?老朽有禮了。

    ”心慈忙以禮相還:“阿彌陀佛。

    請問老施主尊姓大名?” 徐輪搶話說:“你聽說過江南四大劍俠嗎?頭一位是南俠王一愛一雲,第二位是北俠唐雲,第三位是中俠嚴榮,第四位是通臂猿猴劍俠吳貞。

    這位就是我的親師爺吳貞是也。

    ”“阿彌陀佛。

    ”心慈道:“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吳老劍客,恕老衲眼拙之罪。

    ”“豈敢,豈敢。

    老朽有何德能,請大師不必客氣。

    ” 吳貞接着說:“适才大師對徐輪所提的條件可當真嗎?”心慈正色道:“婚姻大事,豈能兒戲。

    老衲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為豔玲選一佳婿,終身有個依靠;二是讓他父女改邪歸正,好全心全意效忠皇上。

    不知老劍客是怎麼想的?”吳貞笑道:“我舉雙手贊成,難為大師想得周到。

    ”心慈大喜:“這麼說,婚事就算成了?”“我看差不多,徐輪的事我做得了主。

    ” 小矬子忙說:“師爺,這臨陣收妻可犯着軍紀呀!”吳貞道:“沒關系,全有我呢,你盡管答應就是了。

    ”徐輪笑着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

    ”心慈道:“徐壯士既然同意,這件事就算定準了,豔玲那方面,老衲包下來了。

    ” “等等。

    ”徐輪又說,“我也有個條件。

    馬豔玲父女必須幫着我捉拿朱珺。

    隻有抓住朱胖子,這件事才算定準,否則休怪我說了不算。

    ”“好好好,一言為定,老衲代替他們父女答應就是。

    ”徐輪說:“這可是你自己找的,到時候有了變化,我可找你算賬!”“這個自然。

    ”吳貞說:“我給徐輪擔保,他要是說了不算,大師可找老朽算賬。

    ”“阿彌陀佛,痛快,痛快。

    ” 心慈轉回身問馬豔玲:“孩子,你可聽清了?”馬豔玲紅着臉,低着頭說:“聽清楚了。

    ”“你願意嗎?”“隻要師父決定的事,我就願意。

    ”“好孩子,師父沒白疼你。

    你看什麼時候動手捉拿朱珺?”馬豔玲沉思片刻,擡起頭說:“師父明鑒。

    那朱珺雖敗,實力猶存,手下尚有死一黨一多人,要想拿他,也不太容易,必須裡應外合,打他個出其不意,方可大功告成。

    我看不易一操一之過急。

    ” 徐輪忙插話說:“姑一娘一,不抓緊可不行,夜長了夢多呀。

    ” 心慈同意徐輪的說法,與馬豔玲又計議了多時,馬豔玲說:“這樣吧,三日之後聽我的确信兒,接頭地點還是在這兒。

    ” 徐輪問吳貞:“您看怎麼樣?”吳貞道:“就這樣吧,三日後的這個時辰,你再來聽信兒。

    ” 心慈插話道:“老衲還有件事,徐壯士應該給豔玲留下定親的信物,以防空口無憑。

    ”徐輪點點頭,從兜裡翻了半天,取出一隻棗核兒镖:“老師父,這上邊有我的名字。

    叫姑一娘一收下吧。

    ”心慈接過來遞給馬豔玲,笑着說:“你也得給人家一件信物哇。

    ”馬豔玲背過身去,從腰裡解下一條粉一紅色的汗巾遞給心慈,心慈又遞給徐輪,徐輪也不客氣,把汗巾纏到自己腰上。

     心慈看了看天色說:“吳老、徐壯士,我們要先行一步了,三日後再見。

    ”徐輪道:“拜托了,拜托了。

    ”心慈和豔玲轉身出了樹林,不多時就不見了。

     吳貞對徐輪說:“咱們爺倆也該走了。

    ”徐輪反問道:“往哪兒走?”“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