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戮力同心

關燈
可休怪某無情了。

    ”說罷往前一湊,又戰在一處。

    十幾個回合之後,馬豔玲使了個海底撈月,徐輪使了個玉兔搗蒜,“當啷”一聲,幾件兵器咬在一處,雙鈎鈎住五行輪的護手,五行輪的月牙咬住鈎頭,說什麼也抖摟不開了。

    馬豔玲急得額頭冒汗,小矬子急得龇牙咧嘴。

     正在這時,忽然從土地廟後轉出一人來,口頌佛号:“南無阿彌陀佛,老衲來也。

    ” 徐輪扭臉一看,原來是個出家的尼姑,五十多歲,長眉細眼,五官端正,光頭頂,縮腮幫,皺紋堆疊,面一皮青灰,身穿淡黃色僧袍,腰系絲縧,足登雲履,手執鐵杆拂塵。

    她穩當當來到二人中間,用力将拂塵往上一挑,将幾件兵器分開。

    徐輪跳出圈外,凝視老尼,不知是敵是友。

     馬豔玲急忙上前施禮:“原來恩師到了,快助徒兒一臂之力,拿住這個矬子。

    ”老尼口頌佛号:“阿彌陀佛,你且後退,為師有話對他言講。

    ” 老尼轉身來到徐輪近前,笑問道:“壯士可是徐輪嗎?”小矬子把頭一晃說:“錯不了,在下正是徐輪。

    ”老尼道:“請問徐壯士,不在琅琊山協助常茂守寨,來此何幹?”徐輪冷笑道:“我說出家人,這也是你應該詢問的嗎?你究竟是什麼人?”老尼道:“爾不必多慮,其實你不說,老衲也知道,你是來探聽懷王的下落的。

    倘若你能相信老衲,我願助你一臂之力。

    ”“真的嗎?”徐輪似信非信地盯着她。

     老尼自我介紹說:“貧僧乃四川樂山人士,早年拜雲空大師為師,在巴山普濟寺削發為尼,法号心慈是也。

    馬豔玲是我的徒弟,他父馬敬一是我的摯友,這你清楚了吧?”徐輪道:“明白了一半,又糊塗了一半。

    ”“此話怎講?”心慈不解其意。

    徐輪笑道:“馬豔玲是我的仇敵,你是她師父,自然偏袒于她。

    為啥你還說願助我一臂之力呢?” 心慈大笑道:“我佛慈悲,普度衆生,你我皆是天之赤子,有什麼怨仇?無非是庸人自擾罷了。

    懷王朱珺貪欲太重,為一己之私,竟大動幹戈,使萬餘人命歸黃泉,其罪過大矣。

    馬家父女,受制于人,也随之陷入泥潭。

    老衲此次離川,實為他們而來,要勸他們父女及早懸崖勒馬,将功贖過,難道這還不算助你一臂之力嗎?” 徐輪大喜,拱手道:“還是老師父心明眼亮,令人折服。

    小可不識賢愚,失禮過甚,還望老師父擔待。

    ”“阿彌陀佛。

    徐壯士不必自責,俗話說,不知者不怪嘛。

    ” 心慈說罷又轉身來到馬豔玲近前,把利害講說了一遍。

    馬豔玲低垂粉頸,連連稱是。

    心慈附在她耳邊嘀咕了一陣兒,馬豔玲漲紅了臉,身一子一背說:“您看着辦吧。

    ” 心慈笑着對徐輪說:“徐壯士,豔玲已答應幫着你捉拿朱珺了。

    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行啊,隻要幫我拿朱胖子,三個條件,五個條件都可以。

    ”心慈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老衲願從中為媒,讓你倆結為夫妻,壯士可願否?”“這個……”徐輪遲怔了一下,不知如何答複是好。

    那位說,他方才不也有這個意思嗎?其實他那是開玩笑,要動真的,他就不願意了。

     心慈道:“莫非豔玲配不上你?”徐輪道:“配得上配不上都是小事。

    按照軍令規定,臨陣收妻要犯斬罪。

    再說婚姻大事我不敢自己做主,需得我叔叔同意才行。

    ” 突然從廟後閃出一人,大叫道:“爺爺同意行不行?”心慈和徐輪都一怔,但見: 一老叟,面前站, 小個不高四尺半。

     秃頭頂,腦門寬, 兩隻圓眼亮如電。

     山羊胡,似銀線, 鷹鈎鼻子薄嘴片。

     青褲子,黃布衫, 長條包袱腰中纏。

     大靸鞋,千層底, 白布襪子腳上穿。

     身後背,一口劍, 白鲨皮鞘寶珠嵌。

     笑呵呵,身一子顫, 好像壽星降人問。

     來人是誰?正是通臂猿猴劍俠吳貞。

    他是徐方的親師叔,也是徐輪的親師爺。

     吳貞也是個好動不好靜的人,雖年逾八旬,一精一力不衰,常走南闖北,到處遊逛,訪名人觀古迹,飽覽名山大川的風光,暇時撰寫《武林志》。

    前些時,活神仙劉伯溫派人給他送去一封信,信中說:懷王朱珺倡亂,危害天下,理當誅之,希望吳貞出山,重振雄威,協助徐方、常茂等為國除害。

    又說,事在緊急,不能遲誤,應火速趕赴京都等等。

     吳貞與劉伯溫交情莫逆,對劉伯溫奉若神明,言聽計從,在他接信後的第三天就離開了長辛店,馬不停蹄地趕到南京。

    進京後,他發現秩序井然,一切正常,才放下心,先找個小店安身,當晚到帥府去訪田再镖。

     田再镖一見吳貞,喜出望外,設盛宴給老劍客接風洗塵。

    席前談到朱珺亂國的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