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王府密謀

關燈
名宮女身上,立刻傳旨把她們的雙手砍下,拔牙割舌,派人把二十隻血淋淋的斷手、牙齒及舌頭,送到常府,并降旨曰: 賤女違旨犯天顔,本應淩遲肅宮苑。

    念及多年侍君側,暫留殘生看來年。

     朱元璋這一手叫敲山震虎,殺雞吓猴兒,開明王常遇春焉有不曉之理。

    他是又氣又恨,又羞又惱,返回邊關後郁悶成疾,險些沒喪掉一性一命。

     羅镖乃是大明的開國宿将,對這件悲劇記憶猶新。

    特别是多年的宦海生涯,更使他領悟到“伴君如伴虎”的險惡處境。

    他思謀來考慮去,這位身經百戰的大将,在皇權面前屈服了。

    為了生存和榮華,羅镖軟硬兼施,終于把十六歲的胞妹,送到了年逾半百的朱元璋身旁。

     朱元璋沉于酒色,不想回銮,可急壞了馬皇後與百官臣僚。

    後經再三敦請,朱元璋不得已,挨到年底才起駕回京。

    臨行的頭天晚上,羅春姣向皇上奏說,自己懷了身孕。

    朱元璋心中大喜,回京後立刻降旨,冊封羅春姣為淑妃,用寶馬香車接入皇宮伴駕。

     馬皇後醋一性一大發,又哭又叫,揚言要處死羅淑妃及其滿門。

    太祖向馬皇後百般賠禮,馬皇後仍然不依不饒,最後她提出了個條件:羅淑妃若生下男孩兒,算為主立功;若生個女孩兒,決不寬容。

    羅淑妃百般禱告,果真生了個男孩兒,才躲過了這次殺身滅門之禍。

     朱元璋老來得子,對此兒十分鐘一愛一,取名為“珺”,其中包含一着将來非王即君的隐意。

    自古以來,作為帝王的後宮,都是争位奪一寵一最激烈、最殘酷的地方,即使是一性一情懦弱的羅淑妃,也不得不施用權術,以保護母子的安全。

    首先她竭盡全力向馬皇後讨好,同時緊拉太祖的袍襟,取一悅聖心,以防失一寵一。

    另外,她還用重金向附馬韓金虎、國舅馬蘭等人行一賄。

    在後妃中,她對所有的人既親一熱友好,又保持着一定的距離,絕不卷入互相傾禮的旋渦之中。

     常言說工夫不負有心人,羅淑妃母子果然躲過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安全地活到洪武三十一年。

    羅淑妃做夢也沒想到,朱元璋臨死之前,留下了一道殘酷的遺诏,要羅淑妃等九名妃子,随他一起“升天”!就這樣,徐一娘一半老的羅淑妃,成了太祖的犧牲品,而她的兒子朱珺,卻被晉封為世襲懷親王。

    按照太祖的遺诏,給他建造了一座金碧輝煌的懷王府。

     朱珺是個權欲狂。

    他身居王位仍不滿足,夢想爬上皇帝的寶座,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論是韓馬兩一黨一還是開國的功臣宿将,支持他的都寥寥無幾。

    建文帝死後,皇位又由燕王朱棣取而代之,真使他忍無可忍,幾乎到了發瘋的程度。

    他認為同是先皇的兒子,你朱棣敢弑君奪權,我就敢來一場宮廷政變,把你趕出朝廷,我也當幾年皇帝。

    不過理智告訴他,這是絕對辦不到的,自己勢孤力單,起碼幾年内沒有什麼指望。

    于是他效仿起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策略,表面上對永樂帝畢恭畢敬,暗地裡卻私蓄死士,收買、拉攏對朝廷懷有不滿的文臣武将,還真有人上了他的賊船。

     原車騎大将軍、平陽侯羅镖,是朱珺的親一娘一舅。

    太祖駕崩後,羅淑妃奉旨殉葬,這兩座靠山一倒,他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皇權由朱允炆那兒轉移到朱棣手中後,永樂帝雖然沒有懲處羅镖,但也沒再重用,隻是讓他當了個挂名的右軍副都督之職。

    為此,他對永樂帝極為不滿。

    他認為假如朱珺能入承大統,自己不僅是皇親國舅,還是第一位開國元勳,到那時還不是執掌朝綱,位極人臣哪!基于這種利害關系,他便成了朱珺的死一黨一,也是最活躍、最賣力的人。

     鐵天池,字厚山,原任水軍都督,追随韓馬兩一黨一,禍亂朝綱。

    燕王舉兵靖難時,他見勢不妙,被迫率部投誠。

    燕王稱帝後,撤了他的原職,改任為應天府督标副将。

    對此,他懷恨在心,便投身到懷王門下,成了朱珺颠覆朝廷的得力幹将。

     丘殿坤,字仲魁,綽号鐵塔天王,兩臂如鐵,有舉鼎拔山之力。

    他是元朝降将丘彥臣的侄兒。

    丘彥臣降明後,屢立戰功,很受太祖賞識,加封他揚威大将軍、靖逆侯。

    燕兵南下時,曾受到丘彥臣的竭力抵抗,因此,朱棣稱帝後,對丘的看法很不好,抓了一着之錯,把他連降五級使用。

    丘彥臣暗氣暗憋,一命歸天。

    丘殿坤受叔父的牽連,官運不濟,雖然武藝超群,兵法爛熟,卻得不到朝廷重用,隻當了個小小的羽林軍參将。

    為此,他懷恨在心,甘願投靠懷王,充當心腹爪牙。

     薛長策,人稱飛将軍,白馬銀戟,有萬人不當之勇,現任京城十三門水旱都指揮之職。

    在懷王一一黨一中,他稱得起是鳳一毛一麟角、才華橫溢、獨一無二的最有實力的将軍,也是武藝最高的虎将。

    薛長策是原京營殿帥薛鳳稿的小兒子,年方二十八歲。

    永樂帝很器重他們父子,薛鳳稿去世後還追贈為武毅侯,重用薛長策,破格提拔他擔任了拱衛京畿的要職。

    按理他應該忠君報國才對,然而,薛長策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私心很重,忌妒心也很強,他對永樂帝駕前的功臣宿将都瞧不起,尤其忌妒胡大海、常茂兩家,,總覺得皇上不識賢愚,使自己大才小用。

    他想,不把胡大海、常茂等人扳倒,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