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羅絕藝滿胸懷

關燈
察所得,隻跟他讨論各種學問。

     李天祥想起一事,問道:“聽杜先生談到歧黃之道,竟是精通藥物,尤擅解毒一門。

    因此,若然說到謀生胡口,為何不懸壺濟世?豈不是功德無量,兼又可得自在麼?” 杜希言坦率地道:‘不敢相瞞真人,在下本來從不懂醫藥一門,還是在此堡,得到一本秘發,後來又見到許多醫書,遍讀之後,方始懂得的。

    ” 李天祥聽了,心中不信,付道:“豈有此理?他說在此不過是三兩個月之久,而歧黃之道,何等繁複深奧?豈有在短短幾個月之内就學得通的?不過當然這并不是說他已獲得了丹鳳針,而是他原本就懂得醫道,也許在堡内看到了秘發,更加精通而且。

    ” 這等事本來沒有追究的必要,但李天祥鑒于丹鳳針具有解千毒,起沉療的作用,所以須得弄個明白。

     當下說道:“據貧道所知,此堡以前的主人,曾經縱橫天下,曆代以來,搜刮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

    傳說有一部毒門經典,就是落在此堡中,因此,也許杜先生所見的正是毒經,也未可料。

    ” 杜希言道:“真人說得很對,這部秘發之中,十之八九是研究世間的各種毒物,飛潛動植都包括在其中,又詳列如何使用和解救之法,在下全部記下了,但初時與其他醫書對照之下,隻認為大緻還不錯而已。

    誰知其後試行解救了許多人,才知道非常有效。

    ” 他停頓一下,又道:“假如不是這樣,則李真人和孫大俠雖然要我出來,對付百毒教主成金鐘,在下也是不敢的。

    ” 他以非常坦率真誠的語氣,一口氣講了出來。

    若然是編造的謊言,那麼連李天祥亦不得不佩服他的急才,以及那逼真的表演了。

     換句話說,李天祥已相信他的話并非假的。

    現在隻有三點小小疑冤,一俟澄清,就可以放心了。

     他道:“雖然杜先生乃是學成不久,貧道大膽訪問一聲,這毒經所載的秘法,是簡單易明呢?抑是十分繁瑣多變?” 杜希言道:‘可以說得上非常繁難奧妙,在下雖然有着過人的記憶力,能夠把全部經文記在腦中,可是其中仍然有許多似懂非懂之處,也有一些簡直不懂的。

    ” 李天祥大為滿意,因為他本身乃是鑽研過學問之八,是以曉得他這話非常合理。

    當下提出第二個問題,道:“訪問杜先生身上可帶這部毒經麼?” 杜希言笑起來,道:‘啊!不能帶在身上,因為那是刻在石上的。

    ” 李天祥訝道:“刻在石上?” 杜希言道:“是的,但那些刻有經文的一面,皆是隐人牆内,必須懂得此道之人,方能翻轉過來,-一閱讀,如果是别的人,恐怕永遠不會發現。

    ” 李天祥道:“原來如此,那麼權先生既未曾出過此堡,如何有藥材配制解毒之藥?”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此李天祥非常銳利地觀察對方的任何表情。

     杜希言道:“在那刻着毒經的地下石室之内,有一個青石雕鑿的大櫃,裡面放着九個大錫罐,每一罐盛放一種藥材,都是非常名貴的,有些甚至是世間極為罕見的。

    ” 他停歇一下,又道:“我初時還深怕藏放日久,已經失效,誰知那些錫罐打制的非常精美,蓋子套上,密不通風,都沒有失去靈效。

    ” 李天祥道:“這不是太困難之事,微觀就藏有不少名貴罕有之藥,也是曆時百年,猶如新采一般。

    ” 至于他對這個少年所說有關醫學的話,已全無疑窦,尤其是此地就有九種難得之藥,無怪他可以隻購買一些普通易見的藥材即可應用了。

    他唯一須要擔心的,便是這部毒經不夠深奧高明,因為成金鐘乃是目下毒教之主,造詣之高,不問可知。

    如果這部石刻毒經,不夠深奧,則杜希言之敗,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了。

     他很滿意地點點頭,道:“馬上就要開會讨論大局,社先生最好先進點食物,休息一下,然後一同前往。

    ” 杜希言露出畏怯之态,道:“我一定得去麼?” 李天祥道:‘稱混雜在貧道門下之中,誰也不會對你加以注意。

    ” 杜希言果然立刻變得高興起來,道:“好,我去瞧瞧他們,雖說以前也見過不少人了,但到底是在暗處,好像是幽明珠路一般。

    ” 李天祥笑道:“那等情形果然很不好受,不過你可得切記要像個出家人才好,貧道認為杜先生的書卷氣太重了,雖然是穿着了道服,又或者是工人衣服,總是不大像,仍然時時流露出書生本色。

    ” 杜希言心中微驚,想道:“他莫非已看出那套衣服不是我的?” 不過既然李天樣沒有追問,他也就樂得不多說了。

     李天祥這時才叫白天福進來,吩咐他傳令本門弟子,全力為杜希言掩飾身份,免得露出破綻。

    此外,他還拿了一口松紋古劍,讓杜希言佩上。

     杜希言自有武當弟子帶去進食休息,白天福向李天祥道:“師兄已放心了麼?” 李天祥道:“他的來曆和目的,雖未曾查明。

    但愚兄這一對眼睛,已看過天下之士,真敢用頸上的人頭,來擔保這孩子必定是個好人。

    ” 白天福訝道:“聽你的口氣,似乎他可以比得上俠名滿天下的孫玉麟了。

    ” 李天祥搖頭道:“不同,不同,孫大俠雖然力行仁義之事,公正磊落,但終究年紀輕,學養淺。

    因是之故,行俠則有餘,抗邪則不足。

    ” 白天福點頭歎道:“這真是甘苦之言,大凡不是天生奸惡之人,要他行俠義之事,救人艱危,并不困難,但碰上了邪魔誘惑,便不是那麼容易把持操守的了。

    ” 李天祥道:“正是如此,說到那杜希言,那卻是從骨子裡透出來一股真誠淳善之氣,可以說是天生的君子,莫說叫他作惡害人,萬萬不肯,就算是非份之事,他也斷不肯做的,因此之故,愚兄十分放心。

    ” 他們略略談了一會,便一起到大廳議事。

    這座大廳,就是後堡主宅的正廳,原先在天井有四具棺木,已被移走,免得看了礙眼。

     大廳中人才濟濟,包括武林各家派的代表,以及許多獨得一藝之秘而享名甚盛的武林人在場,所以如此熱鬧。

     這個會議目的是讨論是否就此撤退的問題。

    李天祥首先向衆人提出題目,然後加以分析道:“目下的局勢,可分兩點解釋,一是咱們各家派聯手到此,要誅滅為害武林多年的許氏夫婦。

    但此一任務,可以說是失敗了。

    如果大家都不肯放棄,那麼咱們就得另行部署,追查他們的去向。

    ” 他停頓一下,以便衆人得以思索,然後才又道:“第二點就是天罡堡世上傳說的兩件至寶,一是丹鳳針,二是天罡絕藝。

    這才是後來湧來了許多人的真正原因。

    ” 群雄都沒有做聲,顯然一緻默認實情乃如此。

     李天祥徐徐接下去道:“關于這第二項,貧道認為無庸多說,任何人想尋獲這兩寶,可以留下繼續尋找。

    關于第一點,貧道也不是放棄,而是鑒于情勢有了劇烈的變化,所以咱們的目标,也許不僅僅是對付許氏夫婦這麼簡單了。

    ” 現在已說到正題上,衆人更為聚精會神,研究其中的利弊得失。

     李天祥續作分析道:“許氏夫婦,本是天下武林黑白兩道的公敵,因此,他們已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了,誰知如今發現居然有人包庇他們,于情于理,都令人無法解釋得通。

    ” 衆人無不附和此見,李天祥又道:“以近日的迹象觀察,庇護許氏夫婦之人,竟然是一個力量很大的集團。

    這麼一來,貧道就更加不懂了,難道這個集團之中,竟然沒有一人與許公強夫婦有仇恨的麼?” 他話聲一落,馬上有人接口道:“如果這個集團中人,皆是喪心病狂之輩,則縱有仇恨,也不發生作用。

    ” 發話之人,乃是丐幫的長老窮叫化刁不仁。

    他大聲一嚷,居然人人都點頭稱是。

     李天祥何嘗不識此理,不過他不便把這等有污蔑别人嫌疑的話說出來,故意等别人來說而已。

     他這時才接着道:“縱然是一群喪心病狂,卑鄙下流之輩,結集為一個集團,暗中救援許公強夫婦。

    但問題卻在這個集團有什麼企圖呢?” 衆人紛作猜測,久久未歇,直到李天祥舉手,促起衆人注意,群聲始息。

     李天祥道:“更重要的是咱們須得決定一下,留在此地,抑是撤退,這意思是繼續沫殺許氏夫婦呢?抑或目前暫且放棄?” 征詢結果,有大部份的人贊成撤退,這自然是由于他們顧慮到門下的安全,以及近日來連連有人死亡,顯見敵勢強大之故。

     剩下來表示要繼續誅滅許氏夫婦的,隻是幾個著名的大家派,以及幾位成名高手。

    加上好幾個年輕一輩的高手而已。

     李天祥并沒有失望之色,相反的他顯得很高興,立刻說道:“既然情勢如此,咱們就讨論撤退的問題,據貧道的想法,對方這個集團,決不會無的放矢,見人就殺,假如咱們分批行事,一部份人暫時留在此堡,以便敵方有所專注。

    另一面,别的人大批結隊離堡出山,必可安然無事。

    隻是剩下來的,隻是留堡之人,如何再行安然撤退之舉了呢、’這個計劃,遭遇到五六個人的反對,這些人都是表示放棄誅殺許公強夫婦的。

    因此,聽得李天祥說要留下那些要繼續努力的人,作為吸引敵人之餌時,都覺得不好意思而出言反對。

     但這批人都被李天祥以巧妙的言詞所勸服了,其後更聽話地回房收拾,召集門人或朋友準備上路。

     這時,在廳中隻剩下十七八個人。

     李天祥發現那玄劍影範珊對那白狐梅興直皺眉頭,表示不耐。

     他本想設法出言勸範珊不要如此。

     然而心念一轉,想道:梅興本不是什麼好人,如今居然自願留下,共抗那神秘集團。

     他此舉往好處想,便是有意與正派人物結納,一同對付邪惡之人。

    但往壞處想,可能是一名好細。

     因此之故,讓範珊對付他一下,或可從中窺看出一點端倪。

     在廳中造人當中,除了梅興之外,還有太原名家金剛腳馬一常,多妙仙姑李玉塵的弟子豔女黃華,俱受李天祥的懷疑。

     不過關于黃華此女,由于經過細心觀察,以及目下有孫玉麟與她為伴,他們是放心得很。

     在年輕一輩的人之中,淩九重本是除了孫玉麟之外最惹人注意的人物,但如今峨嵋的黃秋楓,已脫穎而出,足以與淩并駕齊驅。

     此外,還有一個長的矮短而極為結實的少年,面貌粗豪,皮膚黝黑,助下永遠挾着一對三尺餘長的鐵鍋。

     他是世居滇北的武林高手寇選的兒子,單名克。

    他的武功如何,尚未見過。

    但以寇家著名于世的獨門橫練奇功,以及重兵器重手法。

    此子雖是年輕,可是看他的舉止,似乎渾身是勁,可知他力氣過人。

     因此,李天祥内心中很重視寇克,認為在必要之時,一着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好棋子,可收奇效。

     本來當初測驗那淫賊“蕭春山”是誰之時,除了淩棟和馬一常之外,尚有少林寺的錫杖大師。

    但他乃是少林高僧,身份非同小可。

     所以李天祥也就對他較為放心,認為當時之事,僅是出于巧合而已。

     在這等受到威脅的情形之下,他自是不便把太多的内情,公開宣布。

     當下小心斟酌過,說道:‘例才人數雜多,所以貧道有些話不便說,現下該大家讨論的是,對方會不會襲擊這批撤退之人?” 飛虹夫人會得李天祥之意,首先唱反調遣:“李真人提到這一點,似乎過慮了。

    下山之人,多達數百,其中不乏高明之士。

    對方除非派遣大軍,不然的話,如何能襲擊這樣一支隊伍?” 胡公平高聲道:“那也難說得很,對方如若隻是偷襲,借地勢之利以行事,則咱們這一方人數雖多,亦無用處。

    ” 刁不仁接口道:“胡見這話甚是,他們不管傷咱們多少人,對咱們來說,總是非常失面子的事。

    ” 一個嬌滴滴的聲音升起來,卻是人稱梅大姐的梅興,他以女人的腔調說道:“雖然對方不緻于不敢出手,可是此舉對他們有何好處?” 範珊立刻以厭惡的聲音駁斥道:“這幾天對方還不是直找麻煩,這對他們又有何好處,你如料事不周,最好閉起嘴巴。

    ” 這話說得很難聽,梅興面色一沉,向落冊瞪眼睛,但這個黑衣老婦正愁他不發作,是以不但沒有避開他的目光,反而也向他回瞪。

     現在隻要梅興略略頂撞,範珊定必趁機挑戰。

     人人都看出這情勢,但在座之中,還真沒有一個人,對這個身為男子而有女性之态的梅興沒有反感的,所以如果範珊出手懲治梅興,誰也不會反對。

     飛虹夫人接口道:“李真人對此一定另有高見,何不說出來聽聽?” 她乃是有意解圍,使雙方不要出手沖突。

     但她可不是為了梅興,而是為了玄劍影範珊着想。

     飛虹夫人心中也增厭梅大姐,可是她比較持重,想到梅興既然甚惹人嫌,但仍然得以享名江湖,多年來安然無事,自然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因此,讨厭他是另一回事,但如果沒有把握而動手,隻怕連範珊這等高手,也不一定就能穩占上風。

     所以她出言引開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