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羅絕藝滿胸懷
關燈
小
中
大
孫玉麟道:“社先生如肯移駕到李真人那邊,紙筆等物盡皆齊備。
” 杜希言道:‘那也可以,不過你不是說過此堡有好細麼?我這一去;會不會被他們看見,洩了消息?” 孫玉麟道:“不妨事,在下已想好了,就是先去找一套道服前來,與先生換上。
好在武當派人數較多,别人不易-一認得。
” 杜希言沒有反對,于是孫玉麟迅快出去,歸報李天祥,把見到杜希言之事-一說出。
最後說道:“在下故意不再提有哪一位姑娘要我傳話之事,一則這本是謊言,如果編下去,就很難圓滿收場。
二則也藉此試他一下,瞧他會不會提起,如今他不提及,可見得他與雲散花餘小雙兩位姑娘,無什麼瓜葛。
” 李天祥一面找出合适的道服,一面道:“孫大俠馬到成功,可見得貧道當其老眼無花,看準你智勇雙全,任何困難,皆能解決,當然這也是天意暗信,咱們得到這位異人,而對方又全然不知,實在太好了……” 他把道取交給孫玉麟,又道:“貧道意欲親自随行,有一些事情,當面談談更要。
” 孫玉麟心中有點不滿,付道:“他敢是相信不過我,所以要親自去一趟。
” 方轉念間,李天祥又道:“若然提到那兩位姑娘,貧道可以代答,然後加以安排。
我想餘小雙姑娘必肯合作。
” 孫玉麟聽了這話,頓時大為佩服此老的心細如針。
這是因為孫玉麟沒有法子可以與餘小雙商量,尤其是有關男女之情的僞裝。
而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李天祥不是親自在場,如何能找餘小雙商量? 這是責任以及不會出錯的問題,非常微妙難測。
錯非孫玉麟這般人才,決計無法俗得此意。
當下兩人在黑暗中行去,一路上非常小心。
且喜一路無事,不久,已踏入那間空房之内。
李天祥還帶了紙筆等物,入得密室,但見杜希言仍然站在天花闆上面。
孫玉麟道:“這一位就是杜先生了。
” 李天祥仰頭望去,道:‘嚷道李天祥,聽了孫大俠的回報,喜不自勝,便匆匆趕來了。
還望社先生見恕魯莽之罪。
” 杜希言在上面隻看了李天祥一眼,立刻相信這位武林名家,必定是個既有本事而又正直有道之人。
因此他客氣地道:“李真人好說了,在下雖然不是武林中人,可是也久聞武當派的大名,知道是名門正派,仰羨已久了。
” 他從天窗中躍下來,身法非常輕松,一望而知輕功極佳。
因此,他居然說他不是武林中人,叫人不易相信。
李天祥和孫玉麟一齊向對方打量,但見他年紀約二十出頭而已,長得甚是白曹俊美。
而一身衣着裝束,更令人訝異,因為他的穿着顯示他既不是貴介公子,又不是富家子弟,更不是什麼書生文上或武林人物,而是城市中最普通常見的市民打扮。
兩人心中都訝異忖道:“他竟是個替人做事明口之人麼?抑是隐蔽身份而已?” 杜希言接過道服,笑一笑,道:“我從來沒有穿過道裝呢!” 李天樣道:“社先生相貌堂堂,将是舉世聞名,做大事業之人,隻怕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穿着出家之服了。
” 孫玉麟接口道:“杜先生恐怕比孫某還年輕呢?” 杜希言微笑道:“孫大俠看走眼了我比你大得多啦!” 孫玉麟雖然亟欲得知杜希言的年齡、出身等秘密,無奈目下情況未明,多言則易憤事,是以硬是忍住這個欲望。
杜希言換過道服,由李天祥幫他挽個純陽會,頓時變成一個年輕俊美的道士。
他拿過紙筆,寫将起來,有時執筆沉吟,李孫二人都不敢打擾他。
費了不少時間,杜希言才寫好了單子,交給孫玉麟,道:“這單子中把爐炭等一應須用之物都列上了,隻怕購買起來,不易齊備。
” 李天祥道:“這一點由貧道擔任好了,杜先生首先制造一個身份,免得突然出現,啟人疑窦。
” 杜希言大感不趣,道:“真人打算要我擔任什麼角色?” 李天祥想了一下,才道:“如今杜先生身穿道服,不妨暫時委屈,充當蘇北黃鶴觀的道侶。
” 杜希言點頭道:‘學真人既是這樣說,在下就算是黃鶴觀的人好了,隻不知黃鶴現在蘇北何地?主持是誰?我總得知道多少,方可不露馬腳,是也不是?” 李天祥笑一笑道:“全國各地以黃鶴觀為名的道觀,多達八座。
但如非玄門中人,少有知者,蘇北州府甚多,誰也不知有沒有這麼一間道觀。
” 杜希言愕然道:“照真人這樣說,這黃鶴觀竟然是杜撰的了?” 李天祥道:“唯其是杜撰的,才最妙不過,任誰聽了此名,都不便表示從未聽過。
如果是人人皆知的所在,反而易于露出馬腳。
” 孫玉麟道:“好主意,這是使人出其不意的絕着。
好在李真人以後常常與杜先生你在一起,咱們的人,很難找到機會查究你的根底。
” 至于在稱呼上,決定由杜希言稱李天祥為師叔,而李天祥則叫希言即可。
孫玉麟不住口的贊成,心中暗暗佩服李天祥的老練,隻因在今日混淆可疑情勢之下,這杜希言仍然有好細的可能性,所以如果李天祥退自把他認作武當弟子,則一旦出事,他真是傾三江之水,也洗不清了。
他們一同離開這間秘室,回到李天祥的房間。
李天祥一面派人出山,到市鎮上購買各物。
另一方面,又着白天福傳下密令與門下諸弟子,交待好對待杜希言的态度,免得露出破綻。
孫玉麟自去安排,杜希言也在李天祥的鄰房歇息。
到了翌日清晨,李天祥與其他各派的名家高手,巡視全堡,發現并無事故發生,心中稍安,不似前幾天,每夜都有人失蹤。
這一群高手名家,約定做過功課,才集合商議大計。
李天祥和杜希言兩人返回房中,白天福親自在外面巡視把守,以防有人潛來偷聽。
杜希言先問道:“早先沒有見到孫大俠,他可是有事走開了?” 李天祥道:“他正與六七位年輕高手在一塊兒,我也許還不知道,在年輕的一代中,孫大俠可就是第一位人物,隐然已是領袖。
此外,貧道猜測他也得抽點時間和一位姑娘略作應酬……” 杜希言道:“對了,他曾對我提起一位姑娘傳話給我之事。
” 李天祥熟視他片刻,才道:‘加果你不見怪的話,貧道就說出實話。
” 杜希言道:‘鎮人說實話最好了。
” 李天祥道:“那麼我告訴你,他說這話實無其事。
” 杜希言喜道:“這樣才好,我也想到她們得我解救,應該不會洩露我的事情才對。
” 李天祥道:“杜先生,你既不提出身來曆,也不說出為何來到此地的内情,貧道亦不便多問。
但貧道經過詳細的觀察,卻敢用頸上人頭擔保,你真的不是武林中人,同時更不會是邪派方面的奸細。
” 杜希言道:“真人這樣想的話,我就放心了。
” 卻聽李天祥歎一口氣,杜希言甚感奇怪,正要詢問,而李天祥已經先行開口,道:“貧道直到現在,方敢斷定雲散花姑娘實是無辜……”他向杜希言望了一眼,又道:“以前我們都以為雲姑娘所中的毒,乃是由于她已得了丹鳳針至寶,尤其是當她去把餘小雙姑娘帶回之後,金姑娘身上的針毒,居然解了大半。
因此這故,大家迫她取出丹鳳針,她定是因無法自辯,便趁隙遁走了。
” 杜希言訝道:“怪不得後來我總是見不到雲姑娘,原來有此内情,隻不知她孤身逃走了,會不會有危險?” 李天祥道:“直到昨天為止,她仍沒有遭遇到危險。
因為昨日孫大俠碰見過她……” 他曉得若然不将近日的形勢因果說一說,杜希言一定弄不清楚。
所以他扼要地把最近的活動形勢說了出來,使杜希言明白敵我雙方,處于一種很微妙的态勢之中。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敵方一方面收買了不少名門正派的高手,另一方面,除了本身一些邪教黑道之人以外,還把許公強夫婦也弄去了。
因此,連這位素以才智鳴世的李天祥,也弄不清楚敵方究竟有什麼打算,若說是為了丹鳳針,則他們全然不必用各種陰謀手段,打擊這次武林聯手誅除許公強夫婦的結合團體。
更不會暗中庇護許氏夫婦,以緻變成各家派的共同敵人。
如果他們志不在“丹鳳針”,那麼是為了什麼?單單是為了要搗亂麼?這個理由,顯然講不通的。
杜希言既感到很有興趣,同時又殊為迷惑,問道:“那麼真人至今還探測不出他們的動機麼?” 李天祥道:“正是,所以才覺得非常難應付。
例如雲散花姑娘之事,其時是崆峒派的蒙涉蒙師爺起哄,他已證明是敵方神秘集團中人,他為何要對付雲姑娘?不過話說回來,假如當日社先生你不是跟着她,暗中解救了餘小雙,則她亦不緻于蒙此不白之冤了。
” 杜希言訝道:“沒有呀?在下從沒有跟随過她。
” 李天祥程然道:“哦!原來是神秘集團陷害的,這樣說來,她尚在附近出沒,實在是非常的危險。
對方這一集團,品流複雜。
她如落在他們手中,實是不堪設想。
” 他察覺杜希言露出非常關心之态,當下忖道:“以他這等善良性情的人,目下關心雲散花之故,目是可能出自同情之心。
可是也說不定是涉及男女之情。
假如其中真有男女間的感情,則以後對付神秘集團,他非出力助我不可了。
” 杜希言突然問道:“孫大使可是昨天跟雲姑娘約好了見面的?” 李天祥道:“他不是見雲散花,而是一位外号豔女冠姓黃名華的女子。
他們曾經一齊曆險,共囚一室,而其時豔女冠黃華身無寸縷,所以他們的交倩,有點特别。
” 杜希言道:“怎樣特别法?可是他們已發生了關系?” 李天祥微微一笑,想道:“他雖然行迹隐秘,人也聰明機警,但仍然處處流露出天真,乃是一個涉世未深之人。
我定要盡力援手,使他走入正途,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俠義之士才好。
” 當下說道:“是否已發生關系,不得而知。
但衡情度理,以他們僅是年輕的人這一點看來,就算已有了關系,也不是奇怪之事。
” 杜希言道:“想不到真人雖然是空門高土,卻也對世俗人情看得如此通達。
” 李天祥笑道:“貧道又不是生出來就出家的,人生中許多事,我都經曆過,因此并不緻于變得迂腐。
以孫大俠的血氣方剛,黃華的妖媚豔麗,獨處一室,探呈相對,此情此景,除了貧道等出家之人,大有禁忌之外,隻怕沒有什麼人能夠不動蕩念的。
其實空門的派流甚多,其中亦有講究爐鼎采補之術,若是假修道之名而行淫邪之徒,使空門蒙垢,這且不提。
單說真正修道之土,雖是修持此一采補之法,但心中仍然不興淫欲之念,所以這一派也不是邪魔外道。
試想空門既有此術,貧道怎會迂腐得連說都不敢說呢!” 杜希言肅然道:“真人之言,實含至理,發人深省在下受益良多。
” 李天祥趁機問道:“杜先生言詞措雅,顯然是飽學之士,隻不知何以不穿着文人服飾?” 杜希言道:“在下雖然略略讀過一些詩書,也時時思催人生義理,但實是靠做工以維生計,所以從未穿着過文士衣服。
” 李天祥凝視着他,點頭道:“隻不知杜先生一向是做那一行的?” 杜希言道:“在下專門興建房屋,繪畫圖樣。
” 李天祥啊一聲,道:“原來如此,任不得你識得此堡的奧妙了。
” 杜希言道:“在下對此道可以說用過不少功夫,但這等雕蟲小技,實是不值一曬。
” 李天樣道:“這土木之學一道,深不可測,貧道亦下過許多年功夫,才略略懂得一點,要不然也找不到杜先生了。
” 他們一談起了土木之學,頓時興高彩烈,說個不了,互相披露心得,李天祥可就發現杜希言雖然走的地方沒有他多,見得較少,但他所學卻非常精博,尤其對于“測算”之道,更是冠絕一代。
他真是越來越佩服這個杜希言,因為他年紀極輕,但他胸中所藏的學問,普通人一輩子也休想得窺。
換言之,杜希言可以算得是罕有的天才。
李天祥巧妙地改變話題,涉及天文地理算術醫藥等等項目,更發現杜希言樣樣都精通,真不明白以他這一點點歲數,如何能獲得這麼多的學問。
不知不覺已談了個把時辰,李天祥非常滿意。
因為他原意就是想從談話,多多了解這個神秘的青年。
由于可能從說話中套出了他的真正身份,所以他才鄭重其事,着白天福在外面把風。
照他初步的推測,杜希言果然不是武林中人。
因為練武之人,在他這等年紀,如若有所成就,必須日夕下苦功,勤加修練,實是無暇涉獵其他。
正因如此,他對這杜希言更加感到興趣,如果不是武林中人,他怎會知道有一個天罡堡?又怎知有“丹鳳針”?而且他的輕功,高妙之極,宛如堕雲落絮,這又顯示他不但與武林有關系,并且還具有一身上乘武功。
大凡是才智之土,必定喜歡辨解難題,李天祥自然不例外。
不過他老謀深算,并不向杜希言洩露自己觀
” 杜希言道:‘那也可以,不過你不是說過此堡有好細麼?我這一去;會不會被他們看見,洩了消息?” 孫玉麟道:“不妨事,在下已想好了,就是先去找一套道服前來,與先生換上。
好在武當派人數較多,别人不易-一認得。
” 杜希言沒有反對,于是孫玉麟迅快出去,歸報李天祥,把見到杜希言之事-一說出。
最後說道:“在下故意不再提有哪一位姑娘要我傳話之事,一則這本是謊言,如果編下去,就很難圓滿收場。
二則也藉此試他一下,瞧他會不會提起,如今他不提及,可見得他與雲散花餘小雙兩位姑娘,無什麼瓜葛。
” 李天祥一面找出合适的道服,一面道:“孫大俠馬到成功,可見得貧道當其老眼無花,看準你智勇雙全,任何困難,皆能解決,當然這也是天意暗信,咱們得到這位異人,而對方又全然不知,實在太好了……” 他把道取交給孫玉麟,又道:“貧道意欲親自随行,有一些事情,當面談談更要。
” 孫玉麟心中有點不滿,付道:“他敢是相信不過我,所以要親自去一趟。
” 方轉念間,李天祥又道:“若然提到那兩位姑娘,貧道可以代答,然後加以安排。
我想餘小雙姑娘必肯合作。
” 孫玉麟聽了這話,頓時大為佩服此老的心細如針。
這是因為孫玉麟沒有法子可以與餘小雙商量,尤其是有關男女之情的僞裝。
而此事非同小可,如果李天祥不是親自在場,如何能找餘小雙商量? 這是責任以及不會出錯的問題,非常微妙難測。
錯非孫玉麟這般人才,決計無法俗得此意。
當下兩人在黑暗中行去,一路上非常小心。
且喜一路無事,不久,已踏入那間空房之内。
李天祥還帶了紙筆等物,入得密室,但見杜希言仍然站在天花闆上面。
孫玉麟道:“這一位就是杜先生了。
” 李天祥仰頭望去,道:‘嚷道李天祥,聽了孫大俠的回報,喜不自勝,便匆匆趕來了。
還望社先生見恕魯莽之罪。
” 杜希言在上面隻看了李天祥一眼,立刻相信這位武林名家,必定是個既有本事而又正直有道之人。
因此他客氣地道:“李真人好說了,在下雖然不是武林中人,可是也久聞武當派的大名,知道是名門正派,仰羨已久了。
” 他從天窗中躍下來,身法非常輕松,一望而知輕功極佳。
因此,他居然說他不是武林中人,叫人不易相信。
李天祥和孫玉麟一齊向對方打量,但見他年紀約二十出頭而已,長得甚是白曹俊美。
而一身衣着裝束,更令人訝異,因為他的穿着顯示他既不是貴介公子,又不是富家子弟,更不是什麼書生文上或武林人物,而是城市中最普通常見的市民打扮。
兩人心中都訝異忖道:“他竟是個替人做事明口之人麼?抑是隐蔽身份而已?” 杜希言接過道服,笑一笑,道:“我從來沒有穿過道裝呢!” 李天樣道:“社先生相貌堂堂,将是舉世聞名,做大事業之人,隻怕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穿着出家之服了。
” 孫玉麟接口道:“杜先生恐怕比孫某還年輕呢?” 杜希言微笑道:“孫大俠看走眼了我比你大得多啦!” 孫玉麟雖然亟欲得知杜希言的年齡、出身等秘密,無奈目下情況未明,多言則易憤事,是以硬是忍住這個欲望。
杜希言換過道服,由李天祥幫他挽個純陽會,頓時變成一個年輕俊美的道士。
他拿過紙筆,寫将起來,有時執筆沉吟,李孫二人都不敢打擾他。
費了不少時間,杜希言才寫好了單子,交給孫玉麟,道:“這單子中把爐炭等一應須用之物都列上了,隻怕購買起來,不易齊備。
” 李天祥道:“這一點由貧道擔任好了,杜先生首先制造一個身份,免得突然出現,啟人疑窦。
” 杜希言大感不趣,道:“真人打算要我擔任什麼角色?” 李天祥想了一下,才道:“如今杜先生身穿道服,不妨暫時委屈,充當蘇北黃鶴觀的道侶。
” 杜希言點頭道:‘學真人既是這樣說,在下就算是黃鶴觀的人好了,隻不知黃鶴現在蘇北何地?主持是誰?我總得知道多少,方可不露馬腳,是也不是?” 李天祥笑一笑道:“全國各地以黃鶴觀為名的道觀,多達八座。
但如非玄門中人,少有知者,蘇北州府甚多,誰也不知有沒有這麼一間道觀。
” 杜希言愕然道:“照真人這樣說,這黃鶴觀竟然是杜撰的了?” 李天祥道:“唯其是杜撰的,才最妙不過,任誰聽了此名,都不便表示從未聽過。
如果是人人皆知的所在,反而易于露出馬腳。
” 孫玉麟道:“好主意,這是使人出其不意的絕着。
好在李真人以後常常與杜先生你在一起,咱們的人,很難找到機會查究你的根底。
” 至于在稱呼上,決定由杜希言稱李天祥為師叔,而李天祥則叫希言即可。
孫玉麟不住口的贊成,心中暗暗佩服李天祥的老練,隻因在今日混淆可疑情勢之下,這杜希言仍然有好細的可能性,所以如果李天祥退自把他認作武當弟子,則一旦出事,他真是傾三江之水,也洗不清了。
他們一同離開這間秘室,回到李天祥的房間。
李天祥一面派人出山,到市鎮上購買各物。
另一方面,又着白天福傳下密令與門下諸弟子,交待好對待杜希言的态度,免得露出破綻。
孫玉麟自去安排,杜希言也在李天祥的鄰房歇息。
到了翌日清晨,李天祥與其他各派的名家高手,巡視全堡,發現并無事故發生,心中稍安,不似前幾天,每夜都有人失蹤。
這一群高手名家,約定做過功課,才集合商議大計。
李天祥和杜希言兩人返回房中,白天福親自在外面巡視把守,以防有人潛來偷聽。
杜希言先問道:“早先沒有見到孫大俠,他可是有事走開了?” 李天祥道:“他正與六七位年輕高手在一塊兒,我也許還不知道,在年輕的一代中,孫大俠可就是第一位人物,隐然已是領袖。
此外,貧道猜測他也得抽點時間和一位姑娘略作應酬……” 杜希言道:“對了,他曾對我提起一位姑娘傳話給我之事。
” 李天祥熟視他片刻,才道:‘加果你不見怪的話,貧道就說出實話。
” 杜希言道:‘鎮人說實話最好了。
” 李天祥道:“那麼我告訴你,他說這話實無其事。
” 杜希言喜道:“這樣才好,我也想到她們得我解救,應該不會洩露我的事情才對。
” 李天祥道:“杜先生,你既不提出身來曆,也不說出為何來到此地的内情,貧道亦不便多問。
但貧道經過詳細的觀察,卻敢用頸上人頭擔保,你真的不是武林中人,同時更不會是邪派方面的奸細。
” 杜希言道:“真人這樣想的話,我就放心了。
” 卻聽李天祥歎一口氣,杜希言甚感奇怪,正要詢問,而李天祥已經先行開口,道:“貧道直到現在,方敢斷定雲散花姑娘實是無辜……”他向杜希言望了一眼,又道:“以前我們都以為雲姑娘所中的毒,乃是由于她已得了丹鳳針至寶,尤其是當她去把餘小雙姑娘帶回之後,金姑娘身上的針毒,居然解了大半。
因此這故,大家迫她取出丹鳳針,她定是因無法自辯,便趁隙遁走了。
” 杜希言訝道:“怪不得後來我總是見不到雲姑娘,原來有此内情,隻不知她孤身逃走了,會不會有危險?” 李天祥道:“直到昨天為止,她仍沒有遭遇到危險。
因為昨日孫大俠碰見過她……” 他曉得若然不将近日的形勢因果說一說,杜希言一定弄不清楚。
所以他扼要地把最近的活動形勢說了出來,使杜希言明白敵我雙方,處于一種很微妙的态勢之中。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敵方一方面收買了不少名門正派的高手,另一方面,除了本身一些邪教黑道之人以外,還把許公強夫婦也弄去了。
因此,連這位素以才智鳴世的李天祥,也弄不清楚敵方究竟有什麼打算,若說是為了丹鳳針,則他們全然不必用各種陰謀手段,打擊這次武林聯手誅除許公強夫婦的結合團體。
更不會暗中庇護許氏夫婦,以緻變成各家派的共同敵人。
如果他們志不在“丹鳳針”,那麼是為了什麼?單單是為了要搗亂麼?這個理由,顯然講不通的。
杜希言既感到很有興趣,同時又殊為迷惑,問道:“那麼真人至今還探測不出他們的動機麼?” 李天祥道:“正是,所以才覺得非常難應付。
例如雲散花姑娘之事,其時是崆峒派的蒙涉蒙師爺起哄,他已證明是敵方神秘集團中人,他為何要對付雲姑娘?不過話說回來,假如當日社先生你不是跟着她,暗中解救了餘小雙,則她亦不緻于蒙此不白之冤了。
” 杜希言訝道:“沒有呀?在下從沒有跟随過她。
” 李天祥程然道:“哦!原來是神秘集團陷害的,這樣說來,她尚在附近出沒,實在是非常的危險。
對方這一集團,品流複雜。
她如落在他們手中,實是不堪設想。
” 他察覺杜希言露出非常關心之态,當下忖道:“以他這等善良性情的人,目下關心雲散花之故,目是可能出自同情之心。
可是也說不定是涉及男女之情。
假如其中真有男女間的感情,則以後對付神秘集團,他非出力助我不可了。
” 杜希言突然問道:“孫大使可是昨天跟雲姑娘約好了見面的?” 李天祥道:“他不是見雲散花,而是一位外号豔女冠姓黃名華的女子。
他們曾經一齊曆險,共囚一室,而其時豔女冠黃華身無寸縷,所以他們的交倩,有點特别。
” 杜希言道:“怎樣特别法?可是他們已發生了關系?” 李天祥微微一笑,想道:“他雖然行迹隐秘,人也聰明機警,但仍然處處流露出天真,乃是一個涉世未深之人。
我定要盡力援手,使他走入正途,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俠義之士才好。
” 當下說道:“是否已發生關系,不得而知。
但衡情度理,以他們僅是年輕的人這一點看來,就算已有了關系,也不是奇怪之事。
” 杜希言道:“想不到真人雖然是空門高土,卻也對世俗人情看得如此通達。
” 李天祥笑道:“貧道又不是生出來就出家的,人生中許多事,我都經曆過,因此并不緻于變得迂腐。
以孫大俠的血氣方剛,黃華的妖媚豔麗,獨處一室,探呈相對,此情此景,除了貧道等出家之人,大有禁忌之外,隻怕沒有什麼人能夠不動蕩念的。
其實空門的派流甚多,其中亦有講究爐鼎采補之術,若是假修道之名而行淫邪之徒,使空門蒙垢,這且不提。
單說真正修道之土,雖是修持此一采補之法,但心中仍然不興淫欲之念,所以這一派也不是邪魔外道。
試想空門既有此術,貧道怎會迂腐得連說都不敢說呢!” 杜希言肅然道:“真人之言,實含至理,發人深省在下受益良多。
” 李天祥趁機問道:“杜先生言詞措雅,顯然是飽學之士,隻不知何以不穿着文人服飾?” 杜希言道:“在下雖然略略讀過一些詩書,也時時思催人生義理,但實是靠做工以維生計,所以從未穿着過文士衣服。
” 李天祥凝視着他,點頭道:“隻不知杜先生一向是做那一行的?” 杜希言道:“在下專門興建房屋,繪畫圖樣。
” 李天祥啊一聲,道:“原來如此,任不得你識得此堡的奧妙了。
” 杜希言道:“在下對此道可以說用過不少功夫,但這等雕蟲小技,實是不值一曬。
” 李天樣道:“這土木之學一道,深不可測,貧道亦下過許多年功夫,才略略懂得一點,要不然也找不到杜先生了。
” 他們一談起了土木之學,頓時興高彩烈,說個不了,互相披露心得,李天祥可就發現杜希言雖然走的地方沒有他多,見得較少,但他所學卻非常精博,尤其對于“測算”之道,更是冠絕一代。
他真是越來越佩服這個杜希言,因為他年紀極輕,但他胸中所藏的學問,普通人一輩子也休想得窺。
換言之,杜希言可以算得是罕有的天才。
李天祥巧妙地改變話題,涉及天文地理算術醫藥等等項目,更發現杜希言樣樣都精通,真不明白以他這一點點歲數,如何能獲得這麼多的學問。
不知不覺已談了個把時辰,李天祥非常滿意。
因為他原意就是想從談話,多多了解這個神秘的青年。
由于可能從說話中套出了他的真正身份,所以他才鄭重其事,着白天福在外面把風。
照他初步的推測,杜希言果然不是武林中人。
因為練武之人,在他這等年紀,如若有所成就,必須日夕下苦功,勤加修練,實是無暇涉獵其他。
正因如此,他對這杜希言更加感到興趣,如果不是武林中人,他怎會知道有一個天罡堡?又怎知有“丹鳳針”?而且他的輕功,高妙之極,宛如堕雲落絮,這又顯示他不但與武林有關系,并且還具有一身上乘武功。
大凡是才智之土,必定喜歡辨解難題,李天祥自然不例外。
不過他老謀深算,并不向杜希言洩露自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