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嶷天險古洞計脫身
關燈
小
中
大
此無暇理會那華奎,用足腳下功夫,急急奔出洞去。
他出了洞外,放目一瞥,四下隻有怪影幢幢,淩玉姬已不知從哪一方進掉。
他方自遲疑尋思追或是不追,要追的話,可能連影子也摸不到,連自己也陷身在這亂五山中。
不退的話,雖是絕對無法擒獲淩玉姬,但起碼可以堵住洞中的華奎,一方面可令他帶路回府,另一方面卻可殺他洩恨! 正在轉念之際,突然從三丈外傳來淩玉姬驚叫之聲,也不知她碰上了什麼東西。
豐都秀士莫庸更不考慮,雙腳一頓,淩空撲去。
就在他身形隐八幢幢怪影内之際,洞口閃出一條人影,徑向右側極快地隐沒。
豐都秀士莫庸循聲撲去,兩個起落,已超過三丈有餘,放眼但見四下亂石叢積,處處都有岔路,哪裡還查得出淩玉姬從哪條岔路跑掉。
他在附近兩文左右查看了一下,心念一轉,匆匆返身縱回那石洞洞外守候。
這時,淩玉姬早已從一條岔道向西北方輕捷地奔去,走了四五文遠,便停住腳步。
眨眼間一條人影從左側石後躍出來。
兩人會合在一起,便繼續向前疾奔。
他們一口氣奔了個把時辰,才停下腳步。
淩玉姬喘息道:“我們已經走出九嶷天險了,是不??” 華奎道:“還沒有,但已離開亂石山的範圍。
前面就是無數樹林和荊棘叢,連綿數十裡之長。
小的在夜間也沒有把握出得去,隻好等天亮之後再行找路……” 淩玉姬道:“那就隻好這樣,我實在跑得雙腿發酸,現在正好休息一陣 他們在一處石岩下的淺洞落座,淩玉姬斜倚着岩壁,半瞑着眼睛休息。
休息良久,淩玉姬輕輕道:“直到現在,我還想不出第一次抓住我的人是誰!” 華奎道:“小的聽到姑娘的一聲慘叫,還以為姑娘業已遇害,料不到姑娘後來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恢複了自由,真是玄妙不過……” “那人在黑暗中忽然要解開我的衣裳,而且被他的手肘碰了一下,全身都覺得十分疼痛,所以才忍不住大叫一聲。
我叫出聲之後,本以為他一定會殺死我,誰知他忽然點住我腦後啞門穴,跟着縱上石筍項,片刻間他拍開我穴道,另外迅快地點住我的軟麻穴,那時我哼了聲,忽然感覺那人把我放在旁邊一根石筍下面……” 華奎插口道:“原來後來小的聽到姑娘的哼聲,乃是被他改點你軟麻穴時發出的!隻不知那人既然點住姑娘的軟麻穴,後來如何能恢複自由?” “我躺在冰冷的石地上,心中十分恐懼,生怕那些人在黑暗中動手搏鬥一腳把我踏死!我每逢危險恐懼的時候,就會記起我爹,同時他說過的話都湧掠過心頭。
他曾經對我說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武功和破解之法,其中也有自行破解穴道秘訣,因此我照着他的話去做,果然一會兒兒就打通了穴道,恢複自由。
于是我急忙起身走開一邊,忽然又記起我爹曾經教我如果被人抓住手臂,可以用毒針刺死他,或者用卸字訣在出手臂。
幸而那時我想起這個法子,不然的話,後來被那豐都秀士莫庸捉住的時候,就沒有法子掙脫了 華奎道:“令尊大人真了不起……”他擡頭望望天色,接着又道:“天色快要破曉,姑娘最好再休息一會兒,等到動身之後,就沒有想歇的時間了!” 淩玉姬聽他這樣說,料想天亮後的行程一定十分悠長艱險,便照着他的話,瞑目休息。
到了天亮之際,他們開始動身。
這一天一直在樹林和荊棘叢中找路前行,一直走到黃昏時分。
淩玉姬實在疲乏已極,好幾次想叫他休息一會兒,但又竭力忍住。
暮霭中突然發覺已走出連綿不斷的樹林,地上也沒有令人苦惱的荊棘叢。
華奎長長舒一口氣,道:“姑娘,我們終于從九嶷天險中脫身了……” 淩玉姬精神大振,望着這平坦的曠野,面上流露出無限歡欣,叫道:“這外面的世界多麼可愛啊!沒有樹木遮斷月光,沒有荊棘藤蔓絆住手腳,誰都可以自由地奔跑,随心所欲地眺望遠方。
” 華奎也感染到這種欣悅興奮的心倩,不住咧開嘴巴歡笑。
隻聽淩王姬道:“凡是曾經遭受無窮無盡束縛的人,才深深感覺到無羁無絆的可愛!因此,這世上必須有種種羁絆拘束,才會變成多姿多彩……” 他好像有點了悟,但又不十分懂。
因此,他對這豔麗絕世的姑娘平添~種崇拜的意念。
這天晚上,他們在一家村舍中借宿。
華奎處理這些事十分幹練,那些淳樸的農人都以為淩玉姬是世家貴官的千金小姐,華奎則是侍從之人,因遊獵而與家中衆人分散,迷路至此。
第二日,他們到了商水城。
華奎果真十分子練,隻離開她一陣,就買來一輛輕巧美觀的馬車。
于是淩玉姬再也不必跨涉風塵,華奎駕駛馬車,向西進發。
路上走得十分迅速,不但兩匹駿馬腳程甚快,而且華奎擅長駕馭之術,馬車走得迅快平穩。
第二日中午就到達辛店,華奎對她說,此地有兩條路可以到達西安,一是經汝州。
洛陽、沿黃河而出灣關。
一是經南陽。
内鄉、越山逾嶺出像境經藍關而抵西安。
前者路好走而稍為遠了一點,後者路較難行。
兩人研究之後,都同意這兩條路可能都會有美豔夫人派出來的追騎高手。
但後一條路因地勢荒涼高峻,不大易走。
美豔夫人很可能認定淩玉姬以馬車代步,所以無疑要檢路平易走的道路。
縱然美豔夫人仍不肯放棄這條難走之路,追兵的力量定然遠比不上另外的一條。
于是他們決定經南陽出豫境、越藍關抵西安的那條路。
華奎久走江湖,閱曆極豐,路上的一切都安排得十分要貼,甚至連淩玉姬日用所需的衣服等物,一應辦得齊齊全全。
走了數日,眼看西安隻有數十裡路程。
華奎便不再前進,設法把馬車推落深谷中之下,又把兩馬放掉。
他告訴淩玉姐說,這輛馬車經過這一路已成為最好的線索,因此必須毀掉,另外換上一輛。
兩匹馬也筋力用盡,由西安至蘭州這一段路,必須換兩匹更好的馬。
于是他獨自到西安走了一趟,回來時已變成~個道道地地的趕車大漢,那輛馬車行動時雖是十分輕巧,但外表上甚為簡樸。
當下再向蘭州進發,天氣越來越冷,所經的地方也越見荒涼,行人稀少。
七八日之後,已到達蘭州,這是一路上唯一最繁盛的城市。
翌日,兩人商議行程。
華奎告訴淩玉姐說,從蘭州為起點,有兩個方向可走,一是向西經涼州。
張掖,出嘉峪關,再向西行,過五門關人西域,玉門關外就是一片大漠。
另一條路是從此地折東北行,經靖遠出陳西境,沿黃河至中甯、金積抵銀川。
從樹!酒行百餘裡,便至沙漠邊緣的定遠營。
淩王姬忽然欣喜叫道:“就是這條路,我記得藍嶽說過定運營的地名!” 華奎道:“小的也這樣猜想,這一路上小的曾經設法打聽,據說藍嶽這次去過蒙古,因此他極可能是取道馬蘭察布盟等地方南下,經阿拉善霍頓特旗而抵蘭州。
既然如此,路線已可決定,可惜這一條路小的以前未曾走過,否則那兒是否有座破廟,小的一定記得。
” 當下驅車上路,華奎購置了許多在沙漠中需用之物。
例如裝水用的皮囊,露宿用的帳幕毛氈等物。
三日後已到達荒涼的定遠驿,再往西走,不久就踏入遠接天邊的沙漠。
黃沙浩瀚,一望無際。
此地因非商路,故此渺無人蹤,不似玉門關外時有大隊的駱駝商隊穿行大漠。
華奎早就從土人口中探悉沙漠中當真有一座破廟,該地本來是一處綠洲,但時至今日,久已幹枯。
曆經百餘年來,連主人也不到那邊去。
因此土人口中的地點也是不大洋确,不過總算查出藍嶽所說的破廟的确就在這塊沙漠行之中。
淩玉姬帶着滿懷希望,現在她已騎在一匹擅行沙漠的馬背上,華奎另騎一匹,尚有一馬馱着各種沙漠用品及兩人衣物,兩人三馬,孤寂地在沙漠中前進。
他們離開定遠驿的次日,有三批人先後抵達這個小地方,第一批是一個年輕人,騎着一匹通體火紅色的名種龍駒,馬身一直冒汗,白霧騰騰。
這年輕人長得十分英俊,馬鞍上隻挂着兩個水囊及一包幹量,此外别無長物。
他聞知昨日果然有一個蒙面美女及一個男人向沙漠去,便乘馬匆匆向沙漠趕去。
下午時分,第二批是一女三男,都騎着上好的馬匹,他們向上人問出淩王姬、華奎經過,還有那麼一個英俊青年。
那個女的柳眉輕輕一剔,道:“藍嶽仗着火龍駒日行千裡的腳程,居然後發先至,比我們還早了半日,快走!”這一批人停也不停,匆匆向沙漠中趕去。
第三批人數最多,一共有六個人,一女五男,那些男的其中有出家僧人,有算命先生、秀才,還有勁裝大漢,個個都是中年之人。
那位女的隻有二十歲左右,長得剛健婀娜,翠眉朱唇中透出一股熱氣。
她年事最輕,卻似是這一批人的首領。
他們人數最多,也到得最晚。
當他們問出在淩王姬、華奎等人之後尚有兩批人經過,都不禁露出訝異之色。
但其時天色已暗,在沙漠地方,白天因有太陽,可能酷熱不堪,但晚上氣溫卻驟然降低,寒冷已極。
除了寒冷之外,風大天黑,無法認準道路,是以這一批人就在定遠營一塊空地上支起幾個帳幕,當中生起熊熊烈火。
天亮之際,這一批人就悄無聲息地卷起帳幕氈袅等物,由七匹馬組成的馬隊發出一陣鈴聲,直投沙漠而去。
且說淩玉姬和華奎兩人踏入沙漠之後,大約走了二十餘裡路,突然起了一場大風,頓時黃沙蔽日,目不能睜。
在狂風中走了許久,華奎突然拉住馬匹,躲到一座沙丘之下。
等到狂風平息,已經是下午時分。
他們繼又上路,一直走到天黑,便找一處背風之地支起帳幕,在寒冷中度過一官。
幸而他們均是身懷上乘内功之土,所以不用生火取暖,也可以支持。
第二日又走了一整天,晚上華奎顯出心神不定,沉默之極,淩玉姬猜他一定是因找不到那座破廟,所以顯得有點不安,是以并不在意。
次日,又遇到狂風,在風沙中走了許久,風勢越來越大,他們隻好又躲起來。
等到狂風過後,華奎對她宣布說,他平生第一次迷了路,不但沒有把握找到破廟,連回去的方向也迷失了。
淩玉姬在這種情況之下,反而顯得十分沉着勇敢,毫不在意地笑一笑,道:“既然已經迷失,那麼我們不必改變主意找尋歸路,還是盡力找尋那座破廟。
總之,依我的看法,今日隻有三個結果,一是誤打誤撞找到那座破廟,一是走出抄漠,最後也是最壞的一條路頂多倒斃在沙漠之中……” 華奎歎氣道:“小的本以為縱然找不到那座破廟,但總可以安然返回定遠營,
他出了洞外,放目一瞥,四下隻有怪影幢幢,淩玉姬已不知從哪一方進掉。
他方自遲疑尋思追或是不追,要追的話,可能連影子也摸不到,連自己也陷身在這亂五山中。
不退的話,雖是絕對無法擒獲淩玉姬,但起碼可以堵住洞中的華奎,一方面可令他帶路回府,另一方面卻可殺他洩恨! 正在轉念之際,突然從三丈外傳來淩玉姬驚叫之聲,也不知她碰上了什麼東西。
豐都秀士莫庸更不考慮,雙腳一頓,淩空撲去。
就在他身形隐八幢幢怪影内之際,洞口閃出一條人影,徑向右側極快地隐沒。
豐都秀士莫庸循聲撲去,兩個起落,已超過三丈有餘,放眼但見四下亂石叢積,處處都有岔路,哪裡還查得出淩玉姬從哪條岔路跑掉。
他在附近兩文左右查看了一下,心念一轉,匆匆返身縱回那石洞洞外守候。
這時,淩玉姬早已從一條岔道向西北方輕捷地奔去,走了四五文遠,便停住腳步。
眨眼間一條人影從左側石後躍出來。
兩人會合在一起,便繼續向前疾奔。
他們一口氣奔了個把時辰,才停下腳步。
淩玉姬喘息道:“我們已經走出九嶷天險了,是不??” 華奎道:“還沒有,但已離開亂石山的範圍。
前面就是無數樹林和荊棘叢,連綿數十裡之長。
小的在夜間也沒有把握出得去,隻好等天亮之後再行找路……” 淩玉姬道:“那就隻好這樣,我實在跑得雙腿發酸,現在正好休息一陣 他們在一處石岩下的淺洞落座,淩玉姬斜倚着岩壁,半瞑着眼睛休息。
休息良久,淩玉姬輕輕道:“直到現在,我還想不出第一次抓住我的人是誰!” 華奎道:“小的聽到姑娘的一聲慘叫,還以為姑娘業已遇害,料不到姑娘後來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恢複了自由,真是玄妙不過……” “那人在黑暗中忽然要解開我的衣裳,而且被他的手肘碰了一下,全身都覺得十分疼痛,所以才忍不住大叫一聲。
我叫出聲之後,本以為他一定會殺死我,誰知他忽然點住我腦後啞門穴,跟着縱上石筍項,片刻間他拍開我穴道,另外迅快地點住我的軟麻穴,那時我哼了聲,忽然感覺那人把我放在旁邊一根石筍下面……” 華奎插口道:“原來後來小的聽到姑娘的哼聲,乃是被他改點你軟麻穴時發出的!隻不知那人既然點住姑娘的軟麻穴,後來如何能恢複自由?” “我躺在冰冷的石地上,心中十分恐懼,生怕那些人在黑暗中動手搏鬥一腳把我踏死!我每逢危險恐懼的時候,就會記起我爹,同時他說過的話都湧掠過心頭。
他曾經對我說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武功和破解之法,其中也有自行破解穴道秘訣,因此我照着他的話去做,果然一會兒兒就打通了穴道,恢複自由。
于是我急忙起身走開一邊,忽然又記起我爹曾經教我如果被人抓住手臂,可以用毒針刺死他,或者用卸字訣在出手臂。
幸而那時我想起這個法子,不然的話,後來被那豐都秀士莫庸捉住的時候,就沒有法子掙脫了 華奎道:“令尊大人真了不起……”他擡頭望望天色,接着又道:“天色快要破曉,姑娘最好再休息一會兒,等到動身之後,就沒有想歇的時間了!” 淩玉姬聽他這樣說,料想天亮後的行程一定十分悠長艱險,便照着他的話,瞑目休息。
到了天亮之際,他們開始動身。
這一天一直在樹林和荊棘叢中找路前行,一直走到黃昏時分。
淩玉姬實在疲乏已極,好幾次想叫他休息一會兒,但又竭力忍住。
暮霭中突然發覺已走出連綿不斷的樹林,地上也沒有令人苦惱的荊棘叢。
華奎長長舒一口氣,道:“姑娘,我們終于從九嶷天險中脫身了……” 淩玉姬精神大振,望着這平坦的曠野,面上流露出無限歡欣,叫道:“這外面的世界多麼可愛啊!沒有樹木遮斷月光,沒有荊棘藤蔓絆住手腳,誰都可以自由地奔跑,随心所欲地眺望遠方。
” 華奎也感染到這種欣悅興奮的心倩,不住咧開嘴巴歡笑。
隻聽淩王姬道:“凡是曾經遭受無窮無盡束縛的人,才深深感覺到無羁無絆的可愛!因此,這世上必須有種種羁絆拘束,才會變成多姿多彩……” 他好像有點了悟,但又不十分懂。
因此,他對這豔麗絕世的姑娘平添~種崇拜的意念。
這天晚上,他們在一家村舍中借宿。
華奎處理這些事十分幹練,那些淳樸的農人都以為淩玉姬是世家貴官的千金小姐,華奎則是侍從之人,因遊獵而與家中衆人分散,迷路至此。
第二日,他們到了商水城。
華奎果真十分子練,隻離開她一陣,就買來一輛輕巧美觀的馬車。
于是淩玉姬再也不必跨涉風塵,華奎駕駛馬車,向西進發。
路上走得十分迅速,不但兩匹駿馬腳程甚快,而且華奎擅長駕馭之術,馬車走得迅快平穩。
第二日中午就到達辛店,華奎對她說,此地有兩條路可以到達西安,一是經汝州。
洛陽、沿黃河而出灣關。
一是經南陽。
内鄉、越山逾嶺出像境經藍關而抵西安。
前者路好走而稍為遠了一點,後者路較難行。
兩人研究之後,都同意這兩條路可能都會有美豔夫人派出來的追騎高手。
但後一條路因地勢荒涼高峻,不大易走。
美豔夫人很可能認定淩玉姬以馬車代步,所以無疑要檢路平易走的道路。
縱然美豔夫人仍不肯放棄這條難走之路,追兵的力量定然遠比不上另外的一條。
于是他們決定經南陽出豫境、越藍關抵西安的那條路。
華奎久走江湖,閱曆極豐,路上的一切都安排得十分要貼,甚至連淩玉姬日用所需的衣服等物,一應辦得齊齊全全。
走了數日,眼看西安隻有數十裡路程。
華奎便不再前進,設法把馬車推落深谷中之下,又把兩馬放掉。
他告訴淩玉姐說,這輛馬車經過這一路已成為最好的線索,因此必須毀掉,另外換上一輛。
兩匹馬也筋力用盡,由西安至蘭州這一段路,必須換兩匹更好的馬。
于是他獨自到西安走了一趟,回來時已變成~個道道地地的趕車大漢,那輛馬車行動時雖是十分輕巧,但外表上甚為簡樸。
當下再向蘭州進發,天氣越來越冷,所經的地方也越見荒涼,行人稀少。
七八日之後,已到達蘭州,這是一路上唯一最繁盛的城市。
翌日,兩人商議行程。
華奎告訴淩玉姐說,從蘭州為起點,有兩個方向可走,一是向西經涼州。
張掖,出嘉峪關,再向西行,過五門關人西域,玉門關外就是一片大漠。
另一條路是從此地折東北行,經靖遠出陳西境,沿黃河至中甯、金積抵銀川。
從樹!酒行百餘裡,便至沙漠邊緣的定遠營。
淩王姬忽然欣喜叫道:“就是這條路,我記得藍嶽說過定運營的地名!” 華奎道:“小的也這樣猜想,這一路上小的曾經設法打聽,據說藍嶽這次去過蒙古,因此他極可能是取道馬蘭察布盟等地方南下,經阿拉善霍頓特旗而抵蘭州。
既然如此,路線已可決定,可惜這一條路小的以前未曾走過,否則那兒是否有座破廟,小的一定記得。
” 當下驅車上路,華奎購置了許多在沙漠中需用之物。
例如裝水用的皮囊,露宿用的帳幕毛氈等物。
三日後已到達荒涼的定遠驿,再往西走,不久就踏入遠接天邊的沙漠。
黃沙浩瀚,一望無際。
此地因非商路,故此渺無人蹤,不似玉門關外時有大隊的駱駝商隊穿行大漠。
華奎早就從土人口中探悉沙漠中當真有一座破廟,該地本來是一處綠洲,但時至今日,久已幹枯。
曆經百餘年來,連主人也不到那邊去。
因此土人口中的地點也是不大洋确,不過總算查出藍嶽所說的破廟的确就在這塊沙漠行之中。
淩玉姬帶着滿懷希望,現在她已騎在一匹擅行沙漠的馬背上,華奎另騎一匹,尚有一馬馱着各種沙漠用品及兩人衣物,兩人三馬,孤寂地在沙漠中前進。
他們離開定遠驿的次日,有三批人先後抵達這個小地方,第一批是一個年輕人,騎着一匹通體火紅色的名種龍駒,馬身一直冒汗,白霧騰騰。
這年輕人長得十分英俊,馬鞍上隻挂着兩個水囊及一包幹量,此外别無長物。
他聞知昨日果然有一個蒙面美女及一個男人向沙漠去,便乘馬匆匆向沙漠趕去。
下午時分,第二批是一女三男,都騎着上好的馬匹,他們向上人問出淩王姬、華奎經過,還有那麼一個英俊青年。
那個女的柳眉輕輕一剔,道:“藍嶽仗着火龍駒日行千裡的腳程,居然後發先至,比我們還早了半日,快走!”這一批人停也不停,匆匆向沙漠中趕去。
第三批人數最多,一共有六個人,一女五男,那些男的其中有出家僧人,有算命先生、秀才,還有勁裝大漢,個個都是中年之人。
那位女的隻有二十歲左右,長得剛健婀娜,翠眉朱唇中透出一股熱氣。
她年事最輕,卻似是這一批人的首領。
他們人數最多,也到得最晚。
當他們問出在淩王姬、華奎等人之後尚有兩批人經過,都不禁露出訝異之色。
但其時天色已暗,在沙漠地方,白天因有太陽,可能酷熱不堪,但晚上氣溫卻驟然降低,寒冷已極。
除了寒冷之外,風大天黑,無法認準道路,是以這一批人就在定遠營一塊空地上支起幾個帳幕,當中生起熊熊烈火。
天亮之際,這一批人就悄無聲息地卷起帳幕氈袅等物,由七匹馬組成的馬隊發出一陣鈴聲,直投沙漠而去。
且說淩玉姬和華奎兩人踏入沙漠之後,大約走了二十餘裡路,突然起了一場大風,頓時黃沙蔽日,目不能睜。
在狂風中走了許久,華奎突然拉住馬匹,躲到一座沙丘之下。
等到狂風平息,已經是下午時分。
他們繼又上路,一直走到天黑,便找一處背風之地支起帳幕,在寒冷中度過一官。
幸而他們均是身懷上乘内功之土,所以不用生火取暖,也可以支持。
第二日又走了一整天,晚上華奎顯出心神不定,沉默之極,淩玉姬猜他一定是因找不到那座破廟,所以顯得有點不安,是以并不在意。
次日,又遇到狂風,在風沙中走了許久,風勢越來越大,他們隻好又躲起來。
等到狂風過後,華奎對她宣布說,他平生第一次迷了路,不但沒有把握找到破廟,連回去的方向也迷失了。
淩玉姬在這種情況之下,反而顯得十分沉着勇敢,毫不在意地笑一笑,道:“既然已經迷失,那麼我們不必改變主意找尋歸路,還是盡力找尋那座破廟。
總之,依我的看法,今日隻有三個結果,一是誤打誤撞找到那座破廟,一是走出抄漠,最後也是最壞的一條路頂多倒斃在沙漠之中……” 華奎歎氣道:“小的本以為縱然找不到那座破廟,但總可以安然返回定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