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晷逼西山蹉跎傷墓 漿傾北鬥宛轉回春
關燈
小
中
大
水一樣,如今不是從前的光景,誰家還當得起這皇差呢?"賈蕙道:"上頭的意思,這回若南巡,一切用度都從内庫開支,不用民間一絲一毫,這真是古今少有的。
"賈蕙又坐了一會兒,先走了。
李纨要等賈蘭來此,問問情形,偏是那天有議政處會議,候至申末尚未見來,隻可同寶钗先回城去。
眼前正是三伏天氣,探春喜園中涼爽,時常回來住住。
巧姐也住在平兒處,和平兒常到園中,因此比往時較見熱鬧。
那凹晶館、藕香榭、紫菱洲等處虛曠臨水,最宜納涼,寶钗每天歇過午覺,便和李纨、平兒、探春、惜春、湘雲、巧姐諸人,攜帶茶具及冰鎮瓜果,到那裡閉會清談。
或倚檻觀荷,或繞欄垂釣,或探惜姐妹下棋,餘人觀局。
或惜春作畫,寶钗撫琴。
大家聽聽看看,過三兩天也輪流往西山别墅問安。
不久頒下旨意,派賈蕙緻祭中嶽。
賈蕙先請假五日,在家料理行裝。
寶钗、蘭香不免又有一番忙碌,假期屆滿,已是七月初旬,随即請訓起程,賈蕙行後,緊接着賈蘭又欽差前往畿輔及魯豫等處閱兵,那閱兵大臣禮制崇,更須鑄發關防,奏調員弁。
候各事辦妥,便也起節出都,與賈蕙行期相櫃距不及旬日。
自蘭、蕙弟兄先後出差,賈政山居,更覺寂寞。
卻喜精神尚健,每日隻觀書消遣。
有時替賈權講講書,改改詩賦。
有時帶着賈權,或一二小厮,往山中近處散悶。
交了白露,賈政便有些咳嗽痰喘,初時以為傷風小恙,不曾服藥。
王夫人卻因賈母之言暗自擔心,忙命人去請王太醫。
那天王太醫從太醫院下來,正在北澱公所,聞知賈府傳請,便即打聽西山别墅的路徑,趕着坐車前來。
王夫人命賈權陪他在外書房暫坐,一面告知賈政。
賈政不悅道:"你們太小題大做,我這傷風咳嗽,養兩天就會好的,請的什麼大夫呢?"王夫人道:"既已請來了,給他看看,吃一兩劑藥,早點好了,不省心麼?"賈政無語,一時賈權陪王太醫進來,先向賈政請安。
問知大概病情,然後初診脈。
指下捉摸了許久,又看了舌苔,說道:"中堂貴恙是肺經不舒,又感受外邪,邪郁于中,氣不宜達,所以發端。
吃兩貼疏散之劑就好了。
"王夫人叫小厮問:"大夫看着究竟要緊不要緊呢?"王太醫道:"依晚生看決不要緊,請老太太盡管放心。
"當下支起眼鏡濡筆沉思,就開了一個方子是: 蜜杷葉二錢,空沙參一錢,粉甘草五分,外加盆元散一錢為引 寫完了,呈與賈政道:"晚生愚見如此,還請老中堂酌正。
"賈政細看一遍,覺得甚妥,即交給小厮們飛馬抓去。
王太醫又誇贊這園子結構很好,又問蘭大爺、蕙大爺幾時可以回京。
賈政和他閑談了一陣。
還親自送他出去。
王太醫再三攔住道:"不敢,不敢。
"乃命賈權代送,自己隻送至月亮門而回。
是日賈政飲食起居同平常一樣,不料連服兩劑,咳嗽未減,痰喘更甚。
又夾雜有些心痛,便覺得支持不住,隻在藤榻上歪着。
王夫人又請王太醫複診,另換一方,仍不見效。
飲食不進,日漸委頓。
李纨、寶钗、探香、惜春都出城來看賈政,見病體漸重,隻可住下,幫着服侍。
那上房東跨院尚的南北十間大房,王夫人命人收拾出來,給她們居住。
賈赦友于情笃,每次從儀鸾司下班,必來看視。
随後賈琏知道賈政病重,也帶同平兒來視,在外書房住下。
大家都道:"這病王太醫決治不了,趕緊另請名醫方妥。
"過一天尤氏來了,說起替胡氏治病的杜禦醫,能治疑難之病。
探春忙命令巡弁進城去請,偏又于一月以前回南去了。
還是薛蝌薦一個儒醫,姓沈号修海,是江蘇常州人,曾經治過理同公诰命的病,着有奇效。
大家聽了甚喜,又打發巡弁去請,從晌午盼望起,直到西正,那醫生才到。
賈琏陪他進來,李纨、寶钗等隔着紗帳,看那醫生,約有五十多歲,兩撇胡子,夾瘦面龐,穿着二藍團花綢袍子,外加石青軟緞方褂,緩步入室。
此時賈政歪在炕上神昏氣促,痰聲作吼,沈修梅問道:"這位就是老中堂麼?"賈琏道:"正是家叔。
"沈修梅聽了,忙即打恭,在炕前小杌上坐了。
倒替診了左右兩脈,作低首閉目沉思之狀,良久方說道:"據晚生看,老中堂是老年本病,肝肺兩虧,氣分失運,所以發現咳嗽。
兼之脘痛,這要從補氣調中才是正辦。
若照外感治去就愈引愈深了。
"賈琏道:"足見先生高明,從前确是誤于疏表,此時改從調補,可能搬得回來。
"沈修梅道:"若是此病初起,就由晚生效勞,準可有十分把握。
眼下病到如此,隻可盡力為之,大概五六分可望,吃一兩貼若能把心痛止住,那就大有可為了。
"賈琏便請他至外面客廳開方,好一會兒才拿了方子進來。
大
"賈蕙又坐了一會兒,先走了。
李纨要等賈蘭來此,問問情形,偏是那天有議政處會議,候至申末尚未見來,隻可同寶钗先回城去。
眼前正是三伏天氣,探春喜園中涼爽,時常回來住住。
巧姐也住在平兒處,和平兒常到園中,因此比往時較見熱鬧。
那凹晶館、藕香榭、紫菱洲等處虛曠臨水,最宜納涼,寶钗每天歇過午覺,便和李纨、平兒、探春、惜春、湘雲、巧姐諸人,攜帶茶具及冰鎮瓜果,到那裡閉會清談。
或倚檻觀荷,或繞欄垂釣,或探惜姐妹下棋,餘人觀局。
或惜春作畫,寶钗撫琴。
大家聽聽看看,過三兩天也輪流往西山别墅問安。
不久頒下旨意,派賈蕙緻祭中嶽。
賈蕙先請假五日,在家料理行裝。
寶钗、蘭香不免又有一番忙碌,假期屆滿,已是七月初旬,随即請訓起程,賈蕙行後,緊接着賈蘭又欽差前往畿輔及魯豫等處閱兵,那閱兵大臣禮制崇,更須鑄發關防,奏調員弁。
候各事辦妥,便也起節出都,與賈蕙行期相櫃距不及旬日。
自蘭、蕙弟兄先後出差,賈政山居,更覺寂寞。
卻喜精神尚健,每日隻觀書消遣。
有時替賈權講講書,改改詩賦。
有時帶着賈權,或一二小厮,往山中近處散悶。
交了白露,賈政便有些咳嗽痰喘,初時以為傷風小恙,不曾服藥。
王夫人卻因賈母之言暗自擔心,忙命人去請王太醫。
那天王太醫從太醫院下來,正在北澱公所,聞知賈府傳請,便即打聽西山别墅的路徑,趕着坐車前來。
王夫人命賈權陪他在外書房暫坐,一面告知賈政。
賈政不悅道:"你們太小題大做,我這傷風咳嗽,養兩天就會好的,請的什麼大夫呢?"王夫人道:"既已請來了,給他看看,吃一兩劑藥,早點好了,不省心麼?"賈政無語,一時賈權陪王太醫進來,先向賈政請安。
問知大概病情,然後初診脈。
指下捉摸了許久,又看了舌苔,說道:"中堂貴恙是肺經不舒,又感受外邪,邪郁于中,氣不宜達,所以發端。
吃兩貼疏散之劑就好了。
"王夫人叫小厮問:"大夫看着究竟要緊不要緊呢?"王太醫道:"依晚生看決不要緊,請老太太盡管放心。
"當下支起眼鏡濡筆沉思,就開了一個方子是: 蜜杷葉二錢,空沙參一錢,粉甘草五分,外加盆元散一錢為引 寫完了,呈與賈政道:"晚生愚見如此,還請老中堂酌正。
"賈政細看一遍,覺得甚妥,即交給小厮們飛馬抓去。
王太醫又誇贊這園子結構很好,又問蘭大爺、蕙大爺幾時可以回京。
賈政和他閑談了一陣。
還親自送他出去。
王太醫再三攔住道:"不敢,不敢。
"乃命賈權代送,自己隻送至月亮門而回。
是日賈政飲食起居同平常一樣,不料連服兩劑,咳嗽未減,痰喘更甚。
又夾雜有些心痛,便覺得支持不住,隻在藤榻上歪着。
王夫人又請王太醫複診,另換一方,仍不見效。
飲食不進,日漸委頓。
李纨、寶钗、探香、惜春都出城來看賈政,見病體漸重,隻可住下,幫着服侍。
那上房東跨院尚的南北十間大房,王夫人命人收拾出來,給她們居住。
賈赦友于情笃,每次從儀鸾司下班,必來看視。
随後賈琏知道賈政病重,也帶同平兒來視,在外書房住下。
大家都道:"這病王太醫決治不了,趕緊另請名醫方妥。
"過一天尤氏來了,說起替胡氏治病的杜禦醫,能治疑難之病。
探春忙命令巡弁進城去請,偏又于一月以前回南去了。
還是薛蝌薦一個儒醫,姓沈号修海,是江蘇常州人,曾經治過理同公诰命的病,着有奇效。
大家聽了甚喜,又打發巡弁去請,從晌午盼望起,直到西正,那醫生才到。
賈琏陪他進來,李纨、寶钗等隔着紗帳,看那醫生,約有五十多歲,兩撇胡子,夾瘦面龐,穿着二藍團花綢袍子,外加石青軟緞方褂,緩步入室。
此時賈政歪在炕上神昏氣促,痰聲作吼,沈修梅問道:"這位就是老中堂麼?"賈琏道:"正是家叔。
"沈修梅聽了,忙即打恭,在炕前小杌上坐了。
倒替診了左右兩脈,作低首閉目沉思之狀,良久方說道:"據晚生看,老中堂是老年本病,肝肺兩虧,氣分失運,所以發現咳嗽。
兼之脘痛,這要從補氣調中才是正辦。
若照外感治去就愈引愈深了。
"賈琏道:"足見先生高明,從前确是誤于疏表,此時改從調補,可能搬得回來。
"沈修梅道:"若是此病初起,就由晚生效勞,準可有十分把握。
眼下病到如此,隻可盡力為之,大概五六分可望,吃一兩貼若能把心痛止住,那就大有可為了。
"賈琏便請他至外面客廳開方,好一會兒才拿了方子進來。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