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賢節度抗章陳帝阙 新太守展觀入神京
關燈
小
中
大
向散蕩慣了的,覺得非常悶氣。
過幾時,和府衙們幾個幕友混熟了,也時常請他們至後園桐桂堂飲酒閑談。
幕友中一個錢谷,一個書啟都是會唱的,大家吹吹唱唱,借此消遣。
小哥兒此時也十來歲了,另請一位西席教他念書。
平兒在衙門裡又添了一個姐兒,起名順姐幾。
在平兒月子裡,賈琏更憋悶得受不得,隻可和丫頭們混鬧。
好在本府仰慕賈府聲光,反而恭維賈琏,相處得十分浃洽。
那地方民情敦厚,幾個有名紳士也都和賈琏要好,到省裡見着大憲,都說賈丞是個方面之才,可惜置于散地,無從展布。
大憲也聽在耳朵裡,那天賈琏在簽押房看公事,小厮們拿着一封京信上來,看那封面,乃是賈蓉寄來的。
拆開細看,方知賈政告退,移居西山養病,以及賈薏升任閣學,賈權特賞進士等事。
賈琏想起好久沒寫信給賈政請安,又沒有去信道喜,似乎說不過去。
當下便寫起禀帖,他寫信是很不容易的,又是寫給賈政,更不敢大意。
先另紙起個草稿,改了又改,然後譽寫。
剛剛寫了一半,執帖家人上來回道:"府大老爺拜會。
"賈琏吩咐請進,一面忙換衣冠山迎。
那知府名叫賀雲升,是個紹興人。
刑名老夫子出身,連捐帶保,不幾年做到現在地位。
當下賓主見禮讓在炕上就坐。
賀雲升滿面含笑,向賈琏道喜道:"寅見大喜,剛才兄弟接到省信,方伯挂牌,把老兄題補衛輝府,公事已經出去了,不知老兄得信了沒有?"賈琏道:"教弟還沒得着信,我們同班裡有幾位在任候補府,教弟名次還在第三四上,未必補得到吧?"賀雲升道:"弟兄是得着坐探家人的來信,他們向來不會錯的,這回大概是酌補,老兄憲眷既隆,官聲又好,這也是意中之事。
"賈琏道:"一向深蒙關照,這一來又要分手了。
不瞞太尊說,真覺得依戀不舍。
但願太尊早日榮遷,若得到河北道那缺卻也不壞。
"賀雲升道:"寅兄厚意可感,隻是那位道台就是個擋人碑,要調道就不易呢?"賈琏道:"太尊剛才說公事出去了,不知是方伯的詳文?還是節度的題本?"賀雲升道:"他們說的是方伯詳文,大概院上的公事,也不會耽擱的。
若是部裡核準下來,保怕還要送引。
寅兄先要托人向部裡招呼才好。
至少大人不是做過吏部左堂麼?"賈琏道:"這種小事托堂官是不中用的,好在還認識幾個經承,一半天就給他們寫信去。
"賀雲升又說了許多好話,緊趕着又要和賈琏換帖,這也是官場中向來的習氣。
賈琏自不便推辭,彼此叙起年庚,賈琏大了兩歲,便即改稱二哥。
又要進内見二嫂,執帖家人進去回了,平兒推病擋駕。
賀雲升又坐了一會兒方去。
賈琏等他去後,回至簽押房,又是一班家人上來叩喜。
随後方才寬了官衣,重又寫家信。
并将此事添上,又提另寫了幾封金店和經承們的信,無非是切托招呼,并許給他們小費,寫完了才交給興兒寄去。
那經承們頗講究交情,又有了小費,豈有不趕緊辦的,不多幾時就核準了。
等到奉旨依議,經承們一面辦了回咨,一面寫私信通知賈琏。
賈琏得信大喜,又過了十來天,省裡行知下來,便即束裝上省,到節度使兩司首道各處叩謝。
節度使正要抑攀賈府,見賈琏也稱呼二哥。
又道:"此番衛輝出缺,方伯另拟有人,兄弟主持公道,非借重二哥不可。
"賈琏極緻感謝。
節度使談鋒頗健,說了半天的話,大半是自誇政績。
又悄悄地說些私話,托賈琏在賈蘭處關照。
賈琏隻可答應,這才端茶送客。
第二天,便将送部引見的咨文提前辦了送來。
賈遊又上衙門謝了,随後在省又拜了兩天客,方回陳州。
賀升雲和新任同知及同判知縣等輪流設餞。
紳士們與貿琏向來要好,也紛紛具帖來請。
河南的官場都講究廚子酒席,賈琏又雅量好飲,有的猜拳行令,有的顧曲征歌,一直熱鬧了半個多月。
那天,從紳士史主事家裡赴宴回來,和平兒商量行計。
平兒道:"我久已想家去瞧瞧。
咱們一起走罷。
"賈琏道:"你去了,又得多帶人,多帶行李,這筆盤纏就可觀了。
橫豎引了見就回來的,你去幹什麼呢?"平兒道:"咱們就要往河北去的,繞一繞京城,也沒有多少路,我去也不是閑文,奶奶存舅奶奶那筆錢,趁此清理清理。
你若怕我去看着你,我才不管你的閑事呢!"賈琏笑道:"哪是為這個呢?你既要去,先打發一批人和粗重行李,到衛輝去等着咱們,隻剩貼身服侍的帶去罷了。
"當下商量定了,便結束行裝,雇賃車輛,趕着料理起程。
李纨、寶钗先得了信,仍舊将鳳姐從先住的那一院吩咐管事們打掃鋪設起來,給他們居住。
剛收拾齊了,賈鍊等便已到京。
那
過幾時,和府衙們幾個幕友混熟了,也時常請他們至後園桐桂堂飲酒閑談。
幕友中一個錢谷,一個書啟都是會唱的,大家吹吹唱唱,借此消遣。
小哥兒此時也十來歲了,另請一位西席教他念書。
平兒在衙門裡又添了一個姐兒,起名順姐幾。
在平兒月子裡,賈琏更憋悶得受不得,隻可和丫頭們混鬧。
好在本府仰慕賈府聲光,反而恭維賈琏,相處得十分浃洽。
那地方民情敦厚,幾個有名紳士也都和賈琏要好,到省裡見着大憲,都說賈丞是個方面之才,可惜置于散地,無從展布。
大憲也聽在耳朵裡,那天賈琏在簽押房看公事,小厮們拿着一封京信上來,看那封面,乃是賈蓉寄來的。
拆開細看,方知賈政告退,移居西山養病,以及賈薏升任閣學,賈權特賞進士等事。
賈琏想起好久沒寫信給賈政請安,又沒有去信道喜,似乎說不過去。
當下便寫起禀帖,他寫信是很不容易的,又是寫給賈政,更不敢大意。
先另紙起個草稿,改了又改,然後譽寫。
剛剛寫了一半,執帖家人上來回道:"府大老爺拜會。
"賈琏吩咐請進,一面忙換衣冠山迎。
那知府名叫賀雲升,是個紹興人。
刑名老夫子出身,連捐帶保,不幾年做到現在地位。
當下賓主見禮讓在炕上就坐。
賀雲升滿面含笑,向賈琏道喜道:"寅見大喜,剛才兄弟接到省信,方伯挂牌,把老兄題補衛輝府,公事已經出去了,不知老兄得信了沒有?"賈琏道:"教弟還沒得着信,我們同班裡有幾位在任候補府,教弟名次還在第三四上,未必補得到吧?"賀雲升道:"弟兄是得着坐探家人的來信,他們向來不會錯的,這回大概是酌補,老兄憲眷既隆,官聲又好,這也是意中之事。
"賈琏道:"一向深蒙關照,這一來又要分手了。
不瞞太尊說,真覺得依戀不舍。
但願太尊早日榮遷,若得到河北道那缺卻也不壞。
"賀雲升道:"寅兄厚意可感,隻是那位道台就是個擋人碑,要調道就不易呢?"賈琏道:"太尊剛才說公事出去了,不知是方伯的詳文?還是節度的題本?"賀雲升道:"他們說的是方伯詳文,大概院上的公事,也不會耽擱的。
若是部裡核準下來,保怕還要送引。
寅兄先要托人向部裡招呼才好。
至少大人不是做過吏部左堂麼?"賈琏道:"這種小事托堂官是不中用的,好在還認識幾個經承,一半天就給他們寫信去。
"賀雲升又說了許多好話,緊趕着又要和賈琏換帖,這也是官場中向來的習氣。
賈琏自不便推辭,彼此叙起年庚,賈琏大了兩歲,便即改稱二哥。
又要進内見二嫂,執帖家人進去回了,平兒推病擋駕。
賀雲升又坐了一會兒方去。
賈琏等他去後,回至簽押房,又是一班家人上來叩喜。
随後方才寬了官衣,重又寫家信。
并将此事添上,又提另寫了幾封金店和經承們的信,無非是切托招呼,并許給他們小費,寫完了才交給興兒寄去。
那經承們頗講究交情,又有了小費,豈有不趕緊辦的,不多幾時就核準了。
等到奉旨依議,經承們一面辦了回咨,一面寫私信通知賈琏。
賈琏得信大喜,又過了十來天,省裡行知下來,便即束裝上省,到節度使兩司首道各處叩謝。
節度使正要抑攀賈府,見賈琏也稱呼二哥。
又道:"此番衛輝出缺,方伯另拟有人,兄弟主持公道,非借重二哥不可。
"賈琏極緻感謝。
節度使談鋒頗健,說了半天的話,大半是自誇政績。
又悄悄地說些私話,托賈琏在賈蘭處關照。
賈琏隻可答應,這才端茶送客。
第二天,便将送部引見的咨文提前辦了送來。
賈遊又上衙門謝了,随後在省又拜了兩天客,方回陳州。
賀升雲和新任同知及同判知縣等輪流設餞。
紳士們與貿琏向來要好,也紛紛具帖來請。
河南的官場都講究廚子酒席,賈琏又雅量好飲,有的猜拳行令,有的顧曲征歌,一直熱鬧了半個多月。
那天,從紳士史主事家裡赴宴回來,和平兒商量行計。
平兒道:"我久已想家去瞧瞧。
咱們一起走罷。
"賈琏道:"你去了,又得多帶人,多帶行李,這筆盤纏就可觀了。
橫豎引了見就回來的,你去幹什麼呢?"平兒道:"咱們就要往河北去的,繞一繞京城,也沒有多少路,我去也不是閑文,奶奶存舅奶奶那筆錢,趁此清理清理。
你若怕我去看着你,我才不管你的閑事呢!"賈琏笑道:"哪是為這個呢?你既要去,先打發一批人和粗重行李,到衛輝去等着咱們,隻剩貼身服侍的帶去罷了。
"當下商量定了,便結束行裝,雇賃車輛,趕着料理起程。
李纨、寶钗先得了信,仍舊将鳳姐從先住的那一院吩咐管事們打掃鋪設起來,給他們居住。
剛收拾齊了,賈鍊等便已到京。
那